衡寶林
摘 ? ?要:蔬菜觀光休閑園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主要城郊農業觀光旅游項目,由于缺乏科學的規劃設計,這些觀光園普遍存在收入項目單一,園區增加經濟收入邊際成本高的現象。作者通過對現存蔬菜觀光園區經濟收入構成的剖析,提出了利用科學規劃設計拓寬蔬菜觀光園經濟收入空間的建議,從而大幅度增加蔬菜觀光園經濟效益。
關鍵詞:蔬菜;休閑觀光園;經濟收入
中圖分類號:F590.3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DOI 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6.01.012
Discussion on the Economic Way of Developing Vegetable Leisure Sightseeing Garden
HENG Bao-lin
(Chengde Institute of Vegetable Science, Chengde, Hebei 067000, China)
Abstract: Vegetable sightseeing leisure park is a major agricultural tourism project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lack of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design, the tourism park is generally a single income, the park increases the marginal cost of economic incom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economic income of the garden,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 to expand the economic income space of the vegetable garden by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design.
Key words: vegetable; leisure sightseeing garden; economic income
近年來,我國城市生態環境的急劇惡化,人們越來越渴望回歸自然;隨著國家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汽車在家庭中的普及,城市居民節假日郊游、采摘已成為城市居民的生活時尚[1],郊區的一些生產性菜園開始向觀光采摘園轉型,力圖實現蔬菜種植由種植向多元化經營的發展。由于現階段城市郊區絕大多數蔬菜觀光、采摘園是農民自有蔬菜種植田轉化而來,園區缺少科學的設計規劃,園區的環境景觀單調,營收項目單調,與常規商品蔬菜種植相比園區經濟效益沒有明顯增加。許多園區還存在臟亂差現象[2],削弱了游人消費的熱情,壓縮了園區提升效益的空間。園區收益不能突破傳統產業的收益框架,這已成為制約蔬菜觀光、采摘園發展的瓶頸。筆者就我國現階段蔬菜觀光、采摘園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改善園區環境、提高園區收入水平的建議。
1 我國現階段蔬菜觀光、采摘園的主要類型
1.1 蔬菜采摘園類型
以單純采摘為目的的蔬菜采摘園是城市郊區最主要的蔬菜采摘園區形式。這種形式的園區基本保持了菜園種植方式,沒有種植園以外的其他服務設施,只以簡單的蔬菜產品采摘作為利潤唯一來源;蔬菜產品價格基本上與城市蔬菜市場相等或略低于市場價格。游客到這種觀光園消費目的明確,停留時間有限,除了按采摘產品的重量付款外沒有其他的消費。
1.2 蔬菜觀光園類型
蔬菜觀光園是以農藝欣賞為主的一種蔬菜生態旅游方式。觀光園特點是以大面積的全光溫室作為基本種植設施,以各種無土栽培方式為重點栽培內容,配合一些觀賞性強的蔬菜品種,設計成綠柱、綠廊、綠色分隔墻等綠色景觀[3];用多彩和形態各異的果菜類搭配成五彩的徑和壇,組成現代與傳統結合的園林藝術形式,給人以農園風格的感官效果。
蔬菜觀光園的主要收入來源于參觀門票,少量觀光園結合銷售一些新、奇、特蔬菜種子和果實作為補充收入。
1.3 休閑采摘園類型
大多數蔬菜休閑采摘園以餐飲為主,種植部分常規蔬菜品種作為有機蔬菜餐廳的宣傳手段。經營比較好的蔬菜休閑采摘園利用餐廳前后空地栽培爬蔓瓜果類蔬菜搭建蔭棚,為就餐者提供休息和就餐場所;就餐者在園區內可以現場采摘部分蔬菜產品作為有機食材,經過餐廳加工,滿足有機餐飲的需求。這種形式的觀光采摘園的主要收入來源于餐飲。
面積比較大的休閑采摘園還建有垂釣項目,就餐、垂釣一體化經營,收入相對比較高。
1.4 休閑觀光園類型
純粹的蔬菜休閑觀光園規模都比較大,集餐飲、住宿一體。其種植的蔬菜品種以觀賞價值高的蔬菜為主,用新、奇、特的瓠、瓜類爬蔓蔬菜作為綠廊的主要植物配置;蔬菜的種植基本以觀賞為目的,體現比較高的觀賞價值。
這一類蔬菜休閑觀光園投資規模大,休閑配套設施完善,一般以滿足高收入群體休閑需求;園區收入來源完全靠食、宿消費,屬于鄉村酒店類比較合適。
2 不同類型蔬菜觀光、采摘園經濟收益構成
2.1 單純采摘類型
絕大部分以產品采摘為目的的蔬菜園收益來源主要是產品銷售,收益項目比較單一。有些精明的采摘園主在向游客提供包裝產品中增加少量利潤,這種營利在整個園區經營活動中占經營收入總量很小,一般不會超過收入總量的5%。endprint
單純采摘類型的蔬菜園主要分布在城市近郊,大多數屬于菜農在原有蔬菜種植田直接向市民開放自助采摘,按采摘產品數量收取費用;有些農民為吸引更多的人來消費,將產品價格定位在低于市場零售價格5%~10%,園區綜合收入也只是相當于同等面積上商品蔬菜種植的銷售收入。
從園區經營成本考慮,單純的蔬菜采摘園在生產成本上與生產田差別不大;從人工成本分析,游客采摘全過程需要專人管理,同樣占用了人工,用工成本基本不會有下降;與生產田不同的只是降低了園區產品采摘工作強度,將原有的采摘和銷售用工變成管理用工。單純蔬菜產品采摘園區與蔬菜生產田相比唯一減少的成本就是從產地到銷售場地的運輸成本。對于近郊蔬菜生產基地來講,從生產田到銷售地的距離一般不會超過10 km,運輸成本在整個經營成本中所占比例很低,基本不會超過1%;有時候節約的運輸成本無法彌補游客采摘時對植株傷害造成的產量下降;這導致一些以單純采摘為收益來源的蔬菜園實際純效益并不高于銷售蔬菜產品,有時可能出現低于商品菜進入市場銷售的效益。
2.2 單純觀光類型
蔬菜觀光園是種植具有觀賞價值的蔬菜,配合利用現代無土栽培形式,滿足游客視覺享受。目前我國觀光類型的蔬菜園區主要收入是入園門票,占園區總收入的95%以上;園區內還會提供少量的新、奇、特蔬菜種子和產品銷售,這部分銷售收入一般不會高于園區總銷售的5%。
觀光園類型的蔬菜種植園區通常采用全光溫室作為主要種植設備,絕大部分產品種植在溫室內,露天只有利用爬蔓的瓜類安排綠廊等蔭棚通道連接每個參觀展區。這種形式的蔬菜種植園一次性投入比較高,要想獲得較高的認可度,達到提高門票總收入的目的,溫室等各種栽培設備一次性投入不能低于1 000萬元才能夠做到有足夠的參觀空間。在園區運營過程中,設備使用、維護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有些門票收入比較低的園區,有時設備使用、維護和折舊成本占生產總成本的比例甚至能達到總收入的70%以上,這是一般農戶無法承受的。所以單純觀光園類型的蔬菜種植園區基本是在政府項目投入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經營者不考慮設備折舊的問題;園區的一大部分效益實際來源于不計入財務報告的設備折舊。
2.3 休閑采摘類型
休閑采摘類型蔬菜園區基本上是以餐飲為主的蔬菜園區類型,顧客自主采摘、加工的蔬菜產品只是經營者作為有機食品餐廳的一種宣傳和吸引消費者的內容;餐廳使用的絕大部分食材還是來源于市場采購。有些休閑采摘類型蔬菜園區還建有垂釣等休閑項目,這些休閑項目的收益占園區總收益比例相對較小,園區絕大部分收益還是來源于餐飲服務。以餐飲服務為主的休閑采摘園,餐飲收入占園區總收入的80%以上[4],是園區主要的收入來源。這種蔬菜休閑采摘園區占地一般不會很大,蔬菜種植品種有限,名為蔬菜休閑園區實際上就是城郊型農家餐廳,只是比當地農民家庭經營的餐廳規模更大,設施更完善,稱之為農藝餐廳更恰當。
2.4 綜合蔬菜休閑觀光園
近幾年,一些經濟實力比較雄厚的實體加入到蔬菜休閑觀光園領域,建設了一些以住宿、餐飲為主要功能的蔬菜休閑、觀光園[5]。這類綜合蔬菜休閑、觀光園中的蔬菜種植完全是出于景觀設計和綠色消費概念宣傳的需要;園區已經失去了以蔬菜為主題的休閑觀光功能;其90%以上收入來源是住宿和餐飲,內部配套的垂釣等娛樂項目只是對居住客人休閑的一種滿足,休閑項目收入占園區總收入的比率很低,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3 開拓蔬菜休閑、觀光園區收入新渠道的建議
蔬菜是一種種類繁多、生育周期相對較短的農作物,其食用器官從根、莖、葉到花、果、種,不同種類蔬菜產品形態各異,從外觀和大小差異巨大的果實,到色彩斑斕、亮麗多姿的莖葉、花朵及花球,這使得蔬菜在所有農作物中具有獨特的集食用、觀賞、綠化、美化功能于一體價值;其色彩艷麗、形狀奇特、風味獨特,集觀賞性、實用性為一體,能給人提供審美享受,因此在休閑農業、生態旅游農業中蔬菜觀光、休閑園區異軍突起,已經成為農業園區的重要類型。
我國現階段營利好的以蔬菜為主題的休閑、觀光園,實際上餐飲、住宿等傳統服務業收入還是他們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園區很少把蔬菜文化、科技作為主要營利方式;蔬菜只是作為主營項目宣傳的一個噱頭,從營利模式上還不能算作一個真正的蔬菜主題公園。
3.1 蔬菜休閑、觀光園區的定位
筆者認為,蔬菜休閑園區應該是以蔬菜種植、科研活動為基礎,蔬菜科技和田園旅游業相結合的一種新型文化產業;它應該以充分開發具有觀光、旅游價值的蔬菜資源和產品為前提,把蔬菜生產、科技應用、藝術、文化與游客參與融為一體,使游客領略到其他自然風景名勝區欣賞不到的自然和人文景觀,通過參與活動讓游客對自然產生更濃厚的興趣,建立其他風景旅游無法替代的新興旅游項目。
一個成熟的蔬菜休閑園應該充分挖掘蔬菜的歷史文化、現代園藝技術,形成其他風景旅游無法復制的經濟收入優勢。就其經濟收入特征而言,蔬菜休閑園是以蔬菜園藝為基礎,以休閑為目的,以城市游客為目標,第一產業和第二、三產業[6]收入均衡的旅游項目;在蔬菜休閑園財務收入中缺少任何一項收入都不應該算是一個完善的綜合經濟項目。
3.2 蔬菜休閑、觀光園區新思路
經濟收入來源簡單是當前我國蔬菜休閑觀光園普遍存在的問題,經營者提高經濟效益的空間明顯不足。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比較復雜,一方面是園區的投資者沒有綜合體經營經驗,思維模式簡單;另一方面是園區規劃設計者對蔬菜發展歷史、文化以及品種性狀了解不夠,思維上缺乏經濟的整體整合理念[7]。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在多年對蔬菜生產、經營研究的基礎上,提出拓寬蔬菜休閑觀光園經營收入渠道的建議。
3.2.1 突出主題為第三產業增收開辟空間 同其他農業作物不同,蔬菜種植不僅是具有悠久歷史的農藝產業,也是現代工業化技術應用最多的農業種植行業。蔬菜種植、食用在我國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前人留下了大量對蔬菜贊美的詩篇,這些都極大豐富了蔬菜的文化內涵。蔬菜休閑觀光園區可以選擇以蔬菜栽培歷史為重點,也可以展示現代農藝技術的發展作中心主題,又可以以突出蔬菜文化發展作為主線。在一個規模中等以下的觀光園區全面展示蔬菜所包含的這些全部元素就會使園區顯得凌亂,園區主題不突出[8]。園區所要表現的主題不突出在經營上開發本園區特有吉祥物、家庭園藝設施等主題衍生收入的產品必然缺乏主題的有力支撐。endprint
在蔬菜觀光園區規劃之初就應該明確主題表現思路,確定沿著主題思想可以拓寬的擴展邊際,通過主題展現盡量給園區衍生產品經濟收入的邊際發展留出足夠的空間,降低企業規模擴大后邊際發展成本。
常見的主題衍生產品包括主題文化衫、主題玩具和主題文化用品等。以現代蔬菜種植技術為主題的蔬菜休閑觀光園可以開發可拆裝式無土栽培家庭小菜園等適合都市家庭園藝種植的現代園藝設施;這些設施在家庭中應用能對園區形成長期的配方營養液和種子銷售開拓市場,產生長期穩定的收入來源。
3.2.2 ? ?注重知識產權保護 ? ?對那些僅以采摘、餐飲或住宿等收入來源簡單的觀光園來說,知識產權保護是沒有意義的。隨著蔬菜產業園園林化水平的提高,收入來源多樣化以后,一些設計獨特的蔬菜觀光園對園區設計形式的保護就可能形成規模化的休閑品牌。通過知識產權的保護,經營者可以利用品牌加盟、復制獲得可觀的加盟費作為經濟收入。如果經營得當,受知識產權保護的蔬菜觀光園品牌甚至能夠發展成以蔬菜為主題的連鎖旅游項目,為企業創造巨大的財富。
3.2.3 ? ?利用科學設計提升游客消費欲望 ? ?游客在園區內參觀時間長短直接關系到第三產業的經營收入,園區內景觀和參觀道路科學設計對延長游客參觀時間至關重要。在園區參觀道路設計上盡量蜿蜒曲折,景觀之間設計蔬菜綠籬遮擋等,在使園區更具觀賞性的同時會延長游客參觀時間。參觀道路上要適當設置休息區,游客在休息的同時提供公園主題相關的講解,這些設計多能有效地延長游客參觀時間,提升游客消費欲望。
3.2.4 ? ?提高景觀的可拍照性 ? ?園區景觀設計時應該利用蔬菜不同種類的果實、植株生長特性,制造出顏色反差大、色彩對比強烈的效果。這種強烈的顏色反差在攝影效果上更突出[9],尤其是現在人們隨身攜帶的手機拍照效果,景觀的顏色對比度高,照片觀賞性更強。如:利用攀援的瓜類作為蔭棚植物為下部種植的紅果型的茄果類遮陰,形成上有綠瓜、下有紅果的立體景觀。綠色蔭棚遮陰作用還能避免下部作物在強陽光下產生早衰等現象,提高園林的觀賞性。
在以綠色為主色調的瓠、瓜綠籬上少量種植幾株紅果型的瓜類,形成萬墨叢中一點紅的園林景觀效果,多對提高照片的觀賞性起到重要作用。
在蔬菜觀光園中,要達到在不失去蔬菜園區主題的前提下,盡量體現園區的園林效果[10],需要熟練掌握不同蔬菜形狀的蔬菜農藝專家與建筑設計師緊密配合,這是一件復雜而又充滿挑戰的工作。
3.2.5 ? ?利用游客參與吸引更多人重復消費 ? ?現在一些蔬菜觀光園區設計了游客參與內容,這種參與基本停留在簡單的農藝操作層面,不具有吸引人們多次往返消費唯一性。如何能設計出有趣的能吸引游客再次消費的項目是對參與蔬菜觀光園項目設計的蔬菜園藝藝術家提出的挑戰。這里提供出兩種適宜近郊蔬菜科學園區的項目供大家參考。
小小育種家園區,通過游客親自參與雜交品種的培育能吸引一部分游客再次消費的一個可行性項目。游客親自參與授粉后,一部分人會產生對自己授粉品種表現的好奇心而再次來參與采種,以及下一個種植季節的新品種性狀觀察等活動。
組織培養項目,通過游客親手參與組培操作、接種外植體等也會吸引一部分人對自己親自接種的植株生長情況產生興趣,致使多次往返消費。
3.3 互聯網在園區宣傳上的應用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微信已經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通訊工具,游客可以隨時將參觀內容發送在朋友圈內供更多人觀賞。作為蔬菜園區的設計者應該充分考慮適應新的互聯網技術,在蔬菜園區設計時,入口應該具有足夠的獨特性和景觀性供人們攝影留念;餐廳菜品不僅要考慮可口性,也要在配色上下功夫,滿足一些游客餐前拍照的習慣。休息區最好能提供免費Wifi,游客在休息時可以及時將在園區內的照片隨時發送給朋友圈,利用游客的朋友圈為園區提供免費廣告宣傳。
在吸引有可重復消費上,園區可以在植株生育的不同時期,給參與育種項目、組培項目的游客發送他們親自操作的作物生長勢圖片,以提起游客再次返回消費的欲望,起到吸引游客重復往返消費的作用。
4 結 語
蔬菜休閑觀光園是依托蔬菜豐富的品種資源,整合各種蔬菜種植設施,合理配置不同栽培形式將風景和人文旅游有機融合,形成高效的城市農業經濟體。通過觀光園的合理規劃、科學設計、精心培育,合理配置蔬菜栽培資源,更大地滿足游客放松心情的休閑需求,吸引消費者消費,為園區內第三產業產生更多種經濟收入要素,使蔬菜主題旅游休閑園區經濟效益增長產生不可限量的空間。
參考文獻:
[1] 閔忠榮,范正根.淺析休閑農業園建設[J].農業考古,2005(6):196-197.
[2] 孫明德,曹均.生產性蔬菜園向觀光采摘園轉型中的景觀設計[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21):12947-12948,12951.
[3] 王小文,曹越,徐迎春.觀賞蔬菜在園林配置造景中的應用[J].山東農業科技,2008(5):50-52.
[4] 邵尉,高志強.湖南省休閑農業經營實體服務項目的成本/效益分析[J].企業家天地旬刊,2012(12):1-2.
[5] 張天柱,王萍.農業園區盈利模式的探討[EB/OL].(2015-01-13)[2015-12-07].http://www.agriplan.cn/experts/2015-01/zy-557_21.htm.
[6] 王德剛.農業旅游代際特征與盈利模式研究[J].旅游科學,2013(1):76-83.
[7] 馬琳.園林植物景觀設計的一般性原則探討[J].科技信息,2008(15):638.
[8] 姚連芳,栗海燕,李貞霞.觀賞蔬菜及其在農業觀光園中的應用[J].北方園藝,2007(4):62-64.
[9] 李婧.論城市園林景觀的生態化設計[J].北京農業,2012(27):53.
[10] 賈淇堯.園林硬質景觀生態設計探究[J].房地產導刊,2014(29):1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