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行為審計處理處罰力度:理論框架和經驗數據分析

2016-01-29 15:49:39鄭石橋張健欣
會計之友 2016年3期

鄭石橋+張健欣

【摘 要】 審計處理處罰力度存在合理區間。最佳審計處理處罰力度的確定需要以委托人及利益相關者對違規行為的容忍程度及違規行為發生的嚴重程度為基礎。委托人及利益相關者對違規的容忍程度越低,對審計處理處罰的需求就越大;違規行為發生越是嚴重,對審計處理處罰的需求就越大。由于違規發現和違規處理處罰具有不同的邊際成本,最佳審計處理處罰力度的確定需要與違規行為發現概率相協調,只有二者的邊際投入產出比相等時,審計處理處罰力度才能達到最佳。

【關鍵詞】 行為審計; 審計處理處罰力度; 審計處理處罰邊際收益; 審計處理處罰邊際成本; 審計處理處罰均衡

中圖分類號:F23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6)03-0116-07

一、引言

行為審計發現的缺陷行為分為違規行為和瑕疵行為。一般來說,對于瑕疵行為是以審計建議的方式完成后續事宜,而對于違規行為,則需要進行處理處罰。本文聚焦違規行為處理處罰的力度。對于違規行為的處理處罰,其目的是懲處違規行為,并發揮預防功能。然而,為達到上述目的,是否實行“酷刑”式的處理處罰就效果越好呢?或者,是否實行“寬容”式的處理處罰就效果越好呢?另外,審計處理處罰力度不能只考慮其效果,還必須考慮其成本,如果制度成本過大,效果再好也是瑕疵制度。上述這些問題,可以歸結為審計處理處罰力度問題①。

現有文獻涉及審計處理處罰與其他措施之間的關系及審計處理處罰力度存在的問題,但是,缺乏系統的理論解釋。本文借鑒法學理論中的刑罰力度相關理論,構建審計處理處罰力度理論框架,并用這個理論框架來分析我國政府審計處理處罰力度。隨后的內容安排如下:首先是簡要的文獻綜述,梳理審計領域及刑罰理論領域的相關文獻;在此基礎上,借鑒刑罰力度理論,提出審計處理處罰力度理論框架;然后用這個理論框架來分析我國地方政府審計處理處罰力度,以一定程度上驗證本文提出的理論框架;最后是結論和啟示。

二、文獻綜述

根據本文的主題,相關文獻包括兩方面:一是審計領域的審計處理處罰力度之研究;二是法學領域的刑罰力度之研究。

審計領域的審計處理處罰力度之研究有兩方面的文獻。一是一些文獻發現審計處罰強度與審計覆蓋率之間存在替代關系或協同關系(魯桂華,2003;高雷,2011;王會金,2014);審計頻度通過預期路徑和預防路徑對審計效果發揮作用,審計處罰通過威懾路徑和心理路徑發揮作用,審計頻度和審計處罰的使用都有一個合理限度,審計頻度和審計處罰需要相互協同地對審計效果發揮作用(鄭石橋,2012)。二是一些文獻涉及了審計處理處罰力度存在的問題。例如,只處理不處罰(張宗乾,1998),處理處罰輕重失衡(周生安、呂云松,2001),處罰力度存在差異(陳宋生、劉淑玲,2010),審計處理處罰尺度不夠統一(王萬江,2011)。

法學領域的刑罰力度之研究有不少文獻。郭建安(1994)認為,刑罰的嚴厲程度應當適度,以使刑罰產生的痛苦足以抵消行為人從犯罪活動中獲得的快樂為宜。盧建平、苗淼(1997)從刑罰資源的有效配置角度研究刑罰的最優威懾水平,認為最優威懾水平要確定在削減一定犯罪的邊際社會成本等于邊際社會收益這一點上。周光權(1998)從法定刑配置的合理性角度探討刑罰攀比問題,認為只要法定刑的配置與犯罪的質和量事實上相適應時,就是實現了刑罰的正義。白建軍(2001)用指數化方式比較了各種刑罰的力度。賴早興(2011)對刑罰力度有較系統的研究,論述了刑罰力度的特征、影響刑罰力度的因素、刑罰力度確定原則、刑罰力度實現的環節等。陳屹立、陳剛(2009)指出,潛在犯罪人被懲罰的概率和被懲罰的嚴厲程度都極大地影響犯罪成本。因而,提高懲罰概率或懲罰嚴厲程度都能夠威懾潛在犯罪人。此外,還有一些文獻研究罪刑均衡(安德魯·溫赫希,1986;游偉,2007)。

上述文獻綜述顯示,總體來說,關于審計處理處罰力度還缺乏系統的理論解釋,刑罰力度理論對審計處理處罰力度的研究有較大的啟發價值。本文借鑒法學理論中的刑罰力度相關理論,構建審計處理處罰力度理論框架。

三、行為審計處理處罰力度:理論框架

(一)審計處理處罰存在一個滿意區域

刑罰理論發現,刑罰力度與刑罰效果之間呈現倒U形關系,刑罰過輕時,犯罪會泛濫,刑罰過重時,會失去公正性,從而對刑罰效果有負面影響(戴治勇,2005)。行為審計對于違規行為的處理處罰,具有準司法性質,類似于司法機關對犯罪的懲罰,所以,審計處理處罰力度與其效果之間也應該是倒U形關系,如圖1所示。

Becker(1968)認為,犯罪行為理論只是經濟學常用的選擇理論的擴展,用不著用道德的頹廢、心理機構的欠缺和遺傳等因素來解釋犯罪行為,犯罪者作為理性人,在犯罪之前,會權衡犯罪的成本和收益,在此基礎上作出是否犯罪的選擇。所以,刑罰產生的痛苦是抵消行為人從犯罪活動中獲得的快樂為宜,刑罰使懲罰的值能夠超過罪過的收益(邊沁,2000)。貝卡里亞(2005)認為,個人如果能從越軌行為中撈到好處,就會增加犯罪推動力。既然如此,如果期望減少犯罪,則必須加大他的痛苦或成本。

行為審計對違規行為的處理處罰也存在同樣的道理。圖1中,當審計處理處罰力度低于B水平時,如果發現違規的概率不變,違規者從違規中獲得的收益大于其成本,所以,違規者傾向于選擇違規。在這種情形下,需要加大審計處理處罰的力度,增加其違規成本,從而強化對違規行為的抑制。也就是說,在發現違規的概率不變的前提下,低于B水平的審計處理處罰力度是力度不夠。

在司法領域中,也不是刑罰越重,威懾效應越大。如果刑罰過重,不僅不會收到與刑罰強度相當的威懾效應,反而會產生效應遞減現象,削弱以至完全破壞刑罰應有的效應。原因是:其一,過分嚴厲的刑罰會使公民懷疑其公正性,使公眾由譴責罪犯的犯罪行為轉而譴責酷刑的不公正,甚至同情他們,這就削弱了刑罰的威懾效果;其二,過分嚴厲的刑罰會削弱公民對整個法律制度的尊重,進而不再自覺遵守。非但刑罰不能產生威懾效應,違法現象還會增加(梁根林、張文,1989;郭建安,1994)。

行為審計對違規行為的處理處罰也存在同樣的道理。圖1中,當審計處理處罰力度超過B水平之后,由于審計處理處罰的力度很大,對其效果可能產生負面影響,這種負面影響源于兩個方面:第一,由于審計處理處罰的力度很大,其公正性受到質疑,違規者本人及潛在的違規者對審計處理處罰并沒有發自內心地接受,從而,這種處理處罰對他們以后是否違規的抑制作用受到影響;第二,由于審計處理處罰的力度很大,違規者付出的代價較大,一定程度上超出了違規者的承受能力,所以,這種審計處理處罰決定的執行難度較大。

綜合上述分析,審計處理處罰力度超過或低于B水平都不合適。那么,是否只有B水平才是合適的呢?在傳統的經濟學理論看來,確實如此,最優決策只是一個點,而不是一個區間。但是,正如西蒙指出,人是有限理性的,決策者無法尋找到全部備選方案,決策者也無法完全預測全部備選方案的后果,決策者只尋找滿意決策(Simon,1955;西蒙,2002)。一般來說,審計處理處罰力度也只能尋找滿意水平,這個水平可能不是一個點(例如B點),而是一個區域。圖1中,介于A點和C點之間的審計處理處罰力度都是滿意的力度,這些力度帶來的處理處罰效果介于D和E之間,委托人和利益相關者對這個區間的效果都滿意。

到此為止,可以得到第一個結論:審計處理處罰力度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而是存在一個滿意區間,這個區間就是合理區間。

(二)審計處理處罰存在多個均衡點

圖2中,X表示對已發現違規行為處理處罰力度,Y表示發現違規行為的概率。從邏輯上來說,預期處理處罰是二者之乘積。圖2中,E1、E2和E3都是等預期處理處罰線,在每條線上,各點的預期處理處罰都相等,所以,在線上的各點,預期處理處罰是無差異的。例如,A點和B點,前者被發現的概率較高,但是,處理處罰力度較低;后者被發現的概率較低,但是,一旦被發現,處理處罰力度較大。所以,總括起來,二者有相同的預期處理處罰力度。但是,不同曲線上的預期處理處罰不同。一般來說,處于E1右面的曲線(例如E2),其預期處理處罰高于E1;處于E1左面的曲線(例如E3),其預期處理處罰低于E1。怎么得到E2或E3呢?得到E2有三種辦法,一是水平向右平移,二是縱向向上平移,三是水平向右和縱向向上同時平移。水平向右平移是在保持違規被發現概率不變的前提下,提高處理處罰力度;縱向向上平移是在保持處理處罰程度不變的前提下,提高違規被發現的概率;而同時移動是同時提高違規被發現概率和處理處罰力度。從E1得到E3的道理基本相同,只是方向不同而已。總體來說,改變預期處理處罰可能有三種途徑:第一,在處理處罰力度不變的前提下,改變發現違規行為的概率;第二,在發現違規行為概率不變的前提下,改變處理處罰力度;第三,同時改變發現違規行為的概率和處理處罰力度。上述三個途徑得到的預期處理處罰之改變,站在違規者角度,也就是其違規的預期損失的改變,而這種預期損失的改變恰恰是委托人及利益相關者對違規處理處罰的預期收益之改變,也就是審計處理處罰的邊際收益。

然而,上述三種途徑中,如何選擇呢?這需要考慮審計處理處罰的邊際成本。這里的成本包括兩方面:一是發現違規行為的成本,這是審計機構從選擇審計客體到提交審計報告這個階段的成本;二是處理處罰實施成本,包括作出審計處理處罰決定并執行這個決定的成本。

圖3中,C1、C2和C3都是等處理處罰成本線,在每條線上,各點的處理處罰成本都相等,所以,在線上的各點,審計處理處罰成本是無差異的。例如,C1線上的C點和D點,前者發現違規行為的成本較高,但是處理處罰實施成本較低;后者發現違規行為的成本較低,但是處理處罰實施成本較高。所以,總括起來,二者有相同的處理處罰成本。但是,不同曲線上的處理處罰成本不同。一般來說,處于C1右面的曲線(例如C2),其處理處罰成本高于C1;處于C1左面的曲線(例如C3),其處理處罰成本低于C1。

怎么得到C2或C3呢?得到C2有三種辦法,一是水平向右平移,二是縱向向上平移,三是水平向右和縱向向上同時平移。水平向右平移是在保持違規被發現概率不變(也就是保持發現違規的成本不變)的前提下,提高處理處罰力度(也就是增加處理處罰實施成本);縱向向上平移是在保持處理處罰程度不變(也就是保持處理處罰實施成本不變)的前提下,提高違規被發現的概率(也就是增加處理處罰實施成本);而同時移動是同時提高違規被發現概率和處理處罰力度(也就是同時增加發現違規的成本和處理處罰實施成本)。從C1得到C3的道理基本相同,只是方向不同而已。

總體來說,為了改變處理處罰成本,可能有三種途徑:第一,在處理處罰力度不變(也就是處理處罰實施成本不變)的前提下,改變發現違規行為的概率(也就是改變發現違規行為的成本);第二,在發現違規行為概率不變的前提下(也就是發現違規行為的成本不變),改變處理處罰力度(也就是改變處理處罰實施成本);第三,同時改變發現違規行為的概率和處理處罰力度(也就是同時改變發現違規行為的成本和處理處罰實施成本)。上述三個途徑得到的審計處理處罰成本之改變,是站在審計人、委托人及利益相關者角度來考慮的,也就是審計處理處罰的邊際成本。

總括起來,站在審計人、委托人及利益相關者角度來考慮,審計處理處罰的最佳點,也就是邊際收益與邊際成本相等之點,如圖4所示。

圖4中,出現了三個均衡點,每個均衡點都達到了審計處理處罰的邊際收益與邊際成本相等,都是最佳審計處理處罰點。然而,何處是我們所要選擇的最佳審計處理處罰力度呢?從圖4看來,G點、F點、H點都達到了最佳審計處理處罰力度,但是,每種水準的最佳審計處理處罰力度有一個隱含的前提,就是審計委托人及利益相關者能接受這個水準的審計處理處罰邊際成本或邊際收益。例如,G點、F點、H點的處理處罰邊際成本或邊際收益都不同,H點最高,F點最低,而G點居中。怎么選擇呢?

(三)最佳審計處理處罰力度的確定

我們知道,邊際是對現狀的改變,所以,與審計處理處罰邊際成本或邊際收益相對應的是目前的違規處理處罰。如果對目前的違規處理處罰不滿意程度較高,則委托人及利益相關者當然希望有較大的改變;如果對目前的違規處理處罰不滿意程度不高,委托人及利益相關者當然不會希望較大的改變。以F作為違規處理處罰現狀的基點,如果委托人及利益相關者對該點已經滿意,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都是零;如果對現狀不滿意程度較高,則會希望較大的改變,所以,可能的選擇會是從F點到H點,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都較大;如果對現狀不滿意程度并不高,則不會希望較大的改變,此時,可能的選擇是從F點到G點,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都不大。

那么,委托人及利益相關者對審計處理處罰的滿意度又是由什么因素確定的呢?筆者認為,決定因素有兩個,一是委托人及利益相關者對違規行為的容忍度(設為T),二是違規行為嚴重程度(設為Z)。T與Z之間的差異越大,不滿意程度越高;T與Z之間的差異越小,滿意程度越高。一般來說,關于委托人及利益相關者對違規行為的容忍度,審計人是無能為力,不能改變它,只能估計它。而違規行為嚴重程度又有兩方面的主要因素:一是違規行為的發生程度,它主要由審計客體的治理構造所決定;二是違規行為的處理處罰力度。

到此為止,可以得出第二個結論:最佳審計處理處罰力度的確定需要以委托人及利益相關者對違規行為的容忍程度及違規行為發生的嚴重程度為基礎。委托人及利益相關者對違規的容忍程度越低,對審計處理處罰的需求就越大;違規行為發生越是嚴重,對審計處理處罰的需求就越大。

審計處理處罰的需求確定之后,審計處理處罰的均衡點就確定了,所以,審計處理處罰的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也就確定了。在既定的審計處理處罰需求下,要從一個審計處理處罰均衡點移動到另一個均衡點,有三個途徑可供選擇,一是改變發現違規行為的概率,二是改變處理處罰力度,三是同時改變上述二者。在邊際收益相同的情形下,不同的改變途徑會帶來不同的邊際成本,從另一個角度,也就是說,相同的邊際成本,會帶來不同的邊際收益。所以,所謂最佳審計處理處罰力度,并不只是就審計處理處罰談處理處罰,而必須結合發現違規行為的概率,實現二者結合起來的邊際成本最低。

圖5中,假定E1是委托人和利益相關者需要的等預期處理處罰線,在曲線E1上,任何一點的邊際收益相同,但是不同點的邊際成本不同。我們來考慮G、G1、G2這三點。它們有相同的邊際收益,但是,邊際成本卻不同。G1點的邊際成本最高,G2點的邊際成本居中,G點的邊際成本最低。很顯然,最優審計處理處罰點應該是G點。為什么相同的邊際收益,邊際成本卻不同?主要的原因是邊際成本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發現違規行為的成本,這由發現違規行為的概率決定,這個概率越大,發現違規行為的成本也就越大;二是處理處罰實施成本,這由處理處罰力度決定,處理處罰力度越大,其成本也就越大。一般來說,發現違規行為和處理處罰違規行為都存在邊際效用遞減,如果對某一方面依賴過度,則總的邊際成本會提升。因此,降低總邊際成本的有效方法是發現違規和處理處罰違規都在一定的范圍內協調配合。

接下來具體分析圖5中的處理處罰力度選擇。如果要在圖5中的G、G1、G2選擇一點,最佳審計處理處罰力度應該位于G點,也就是處理處罰力度確定為X時,是最佳處理處罰力度。如果選擇G1點,要求違規發現概率為Y1,這是一種較高的違規發現概率,要實現這個概率,需要花費很大的成本;此時,處理處罰力度是X1,這是一種較低的處理處罰力度,處理處罰的效用還存在較大的潛力,邊際成本的較小增加能帶來邊際收益的較大增加。所以,G1點對發現違規依賴過度,而對處理處罰依賴不足,與G點相同的邊際收益,邊際成本卻高于G點。如果選擇G2點,要求發現違規概率為Y2,這是一種較低的違規發現概率,要實現這個概率,花費的成本較小,違規發現還存在較大的潛力,邊際成本的較小增加能帶來邊際收益的較大增加;此時,處理處罰力度是X2,這是較高的處理處罰力度,要實現這個力度,需要花費很大的成本。所以,G2點對發現違規依賴不足,而對處理處罰依賴過度,與G點相同的邊際收益,邊際成本卻高于G點。G點卻不存在發現違規或處理處罰力度依賴過度或不足的問題,它較好地協調了發現違規和處理處罰違規的關系,此時的處理處罰力度是最佳力度。

到此為止,可以得到第三個結論:由于違規發現和違規處理處罰具有不同的邊際成本,最佳審計處理處罰力度的確定需要與違規行為發現概率相協調,只有二者的邊際投入產出比相等時,審計處理處罰力度才能達到最佳。

(四)審計處理處罰最佳力度:站在違規者角度

本文以上對審計處理處罰力度的分析主要是站在審計人、委托人和利益相關者角度,而處理處罰效果要真正產生,必須要違規者在判斷利弊得失的基礎上有所選擇和行動,如果違規者沒有任何行動,則審計處理處罰只是一廂情愿的事,無法真正發揮作用。所以,我們還需要從違規者的角度來分析審計處理處罰最佳力度。

違規者作為理性人,會權衡違規的成本和收益,在此基礎上作出是否違規的選擇(Becker,1968;邊沁,2000;貝卡里亞,2005)。當預期違規收益大于預期違規成本時,會選擇違規;當預期違規收益小于預期違規成本時,就不會選擇違規。如圖6所示。

違規預期收益是由違規行為本身特征所決定的,違規者無法改變它,但是,可以估計違規帶來的收益。違規預期成本包括違規實施成本及違規被發現之后處理處罰所帶來的損失。而預期處理處罰損失由兩個因素決定,一是違規被發現的概率,二是處理處罰嚴厲程度,二者共同組成處理處罰損失期望值。要提高違規者的處理處罰損失期望值,有三個途徑:第一,提高違規被發現的概率;第二,加大處理處罰嚴厲水準②;第三,同時提高被發現的概率及處理處罰嚴厲水準。所以,違規者正是從違規被發現概率和違規處理處罰力度這兩個角度來估計處理處罰損失,而違規者的處理處罰損失,正是委托人和利益相關者對違規行為處理處罰的收益。由于審計處理處罰力度改變而產生的違規者的處理處罰損失之變動,就是處理處罰的邊際收益。所以,在違規發現概率不變的前提下,審計處理處罰最佳力度是使得違規成本大于違規收益的力度。而違規收益又是由違規行為本身特征所決定的,所以,到此為止,可以得到第四個結論:違規行為發生越是嚴重,對審計處理處罰的需求就越大。本文的第二個結論中已經包括這些內容,但是,得出結論的路徑不同,這里是從違規者的角度得出的結論。

四、行為審計處理處罰力度:我國地方政府審計處理處罰經驗數據分析

以上借鑒法學理論中的刑罰力度相關理論,提出了行為審計處理處罰力度理論框架。我國的政府審計主要是以行為審計為重點,下面用這個理論框架來分析我國政府審計處理處罰力度,以一定程度上驗證這個理論框架。

(一)我國地方政府審計處理處罰效果

以“每個審計項目平均違規金額”的變動情況來刻畫我國政府審計處理處罰的效果,每個審計項目平均違規金額=違規金額/審計單位數。我國的審計機關分為四種:審計署業務司、派出審計局、特派員辦事處、地方審計機關,由于無法分別計算審計署業務司、派出審計局、特派員辦事處的審計覆蓋率,所以,本文僅以地方審計機關的相關數據來分析。根據最近10年《中國審計年鑒》的地方審計機關相關數據,計算結果如表1所示。

表1的數據顯示,地方審計機關每個審計項目平均違規金額都呈現上升趨勢,這表明地方審計處理處罰的預期效果并未能達到。

根據本文前面的理論框架,審計處理處罰效果不好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地方審計機關的審計處理處罰程度并不在一個滿意區間,二是審計處理處罰程度與發現違規的概率協調不同。

(二)我國地方政府審計處理處罰力度

通過處罰率、司法移送率、紀檢監察移送率三個指數來刻畫地方審計機關的處理處罰力度。根據最近10年《中國審計年鑒》的地方審計機關相關數據,上述三個指標計算如表2所示。表2數據顯示,我國地方政府審計處理處罰力度較弱。

(三)我國地方政府審計發現違規的概率

根據本文前面的理論框架,審計處理處罰效果還受到審計發現違規概率與審計處理處罰程度之間是否協調的影響。本文前面的數據顯示,我國地方政府審計處理處罰力度較弱,如果存在較高的發現違規的概率,則審計處理處罰效果也會得到改進。那么,我國地方審計機關發現違規的概率又如何呢?

從理論上來說,要發現違規,首先要對該單位進行審計;其次,在審計中能發現已經存在的違規問題。所以,發現違規的概率=審計覆蓋率×違規問題發現率。由于數據所限,無法計算違規問題發現率,我們假定其處于合理保證水平,此時,關鍵的變量就是審計覆蓋率,如果審計覆蓋率高,則發現違規的概率也高。

審計覆蓋率=審計單位數量/(機關法人數+事業法人數+國有企業單位數)

機關法人數、事業法人數和國有企業單位數來源于《中國基本單位統計年鑒》和《全國經濟普查年鑒》。根據上述公式和數據,計算的我國地方審計機關的審計覆蓋率如表3所示。表3數據顯示,我國地方審計機關的審計覆蓋率較低。

總體來說,由于我國地方審計機關審計處理處罰力度較弱,再加上審計覆蓋率較低,使得審計的懲處功能和預防功能都發揮不好,審計處理處罰的預期效果未能達到。本文理論框架能解釋我國地方政府審計的處理處罰效果。

五、結論和啟示

對違規行為的審計處理處罰,其目的是懲處違規行為,并發揮預防功能。然而,達到上述目的,是否實行“酷刑”式的處理處罰效果越好呢?或者,是否實行“寬容”式的處理處罰效果越好呢?另外,審計處理處罰力度不能只考慮其效果,還必須考慮其成本,如果制度成本過大,效果再好也是瑕疵制度。上述這些問題,可以歸結為審計處理處罰力度問題。本文借鑒法學理論中的刑罰力度相關理論,構建審計處理處罰力度理論框架,并用這個理論框架來分析我國地方政府審計處理處罰力度。

審計處理處罰力度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而是存在一個滿意區間,這個區間就是合理區間。最佳審計處理處罰力度的確定需要以委托人及利益相關者對違規行為的容忍程度及違規行為發生的嚴重程度為基礎。委托人及利益相關者對違規的容忍程度越低,對審計處理處罰的需求就越大;違規行為發生越是嚴重,對審計處理處罰的需求就越大。由于違規發現和違規處理處罰具有不同的邊際成本,最佳審計處理處罰力度的確定需要與違規行為發現概率相協調,只有二者的邊際投入產出比相等時,審計處理處罰力度才能達到最佳。

以“每個審計項目平均違規金額”的變動情況來刻畫我國地方政府審計處理處罰的效果,數據顯示,地方審計機關每個審計項目平均違規金額都呈現上升趨勢,這表明地方審計處理處罰的預期效果并未能達到。其原因是,我國地方審計機關審計處理處罰力度較弱,再加上審計覆蓋率較低,使得審計的懲處功能和預防功能都發揮不好,審計處理處罰的預期效果未能達到。

本文的發現啟示我們,要優化審計處理處罰效果,需要審計處理處罰力度和審計覆蓋率協調運作,從我國地方審計機關當前的情況來看,需要同時提升審計處理處罰力度和審計覆蓋率。

【參考文獻】

[1] 魯桂華.審計處罰強度與審計覆蓋率之間的替代關系及其政策含義[J].審計研究,2003(3):55-57.

[2] 高雷.中國國家審計的三方博弈理論研究[J].江蘇社會科學,2011(2):100-103.

[3] 王會金.協同審計:政府審計服務國家治理的新方式[J].中國審計評論,2014(1):16-29.

[4] 鄭石橋.審計頻度、審計處罰和審計效果[J].會計之友,2012(2):9-15.

[5] 張宗乾.審計處理處罰的三個誤區[J].理財,1998(9):11.

[6] 周生安,呂云松.論審計處理處罰的準確運用[J].四川會計,2001(10):41-42.

[7] 陳宋生,劉淑玲.審計處理隨意性的實證分析:基于審計部門1984-2006年的經驗證據[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0(3):54-62.

[8] 王萬江.審計處理處罰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審計與理財,2011(2):33-34.

[9] 郭建安.論刑罰的威懾效應[J].法學研究,1994(3):61-66.

[10] 盧建平,苗淼.刑罰資源的有效配置:刑罰的經濟分析[J].法學研究,1997(2):33-39.

[11] 周光權.法定刑配置的合理性探討:刑罰攀比及其抗制[J].法律科學,1998(4):43-48.

[12] 白建軍.刑罰輕重的量化分析[J].中國社會科學,2001(6):114-125.

[13] 賴早興.刑罰力度論綱[J].刑法論叢,2011(1):184-219.

[14] 陳屹立,陳剛.威懾效應的理論與實證研究:過去、現在和未來[J].制度經濟學研究,2009(3):169-186.

[15] 安德魯·溫赫希.“新古典學派”、罪刑均衡與刑罰的理論依據[J].法學譯叢,1986(2):32-37.

[16] 游偉.我國刑事法領域中的“重刑”問題:現狀、成因及弊端分析[J].法律適用,2007(3):54-57.

[17] 戴治勇.最優執法的經濟學:一個實證角度的文獻綜述[J].制度經濟學研究,2005(1):148-192.

[18] BECKER G S. Crime and punishment: an econnmic approach[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8(76):169-217.

[19] 邊沁.道德與立法原理導論[M].商務印書館,2000:225.

[20] 貝卡里亞.論犯罪與刑罰[M].中國法制出版社,2005:80.

[21] 梁根林,張文.論刑罰目的[M]//甘雨沛.刑法學專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251-318.

[22] SIMON H A. A behavioral model of rational choice[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5,69(1):99-118.

[23] 西蒙.理性選擇行為模型[M]//西蒙選集.首都經貿大學出版社,200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全网成人资源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夜夜嗨视频免费视频| 精品福利视频网| 欧美α片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99| 成人永久免费A∨一级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欧美精品专区一区二区| 91色爱欧美精品www| 欧美精品H在线播放| 亚洲无限乱码| 日韩中文无码av超清| 国产成本人片免费a∨短片|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91免费国产高清观看| 99尹人香蕉国产免费天天拍| 色综合天天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又黄又嫩的免费视频网站| 欧美啪啪网| 亚洲午夜天堂| 亚洲啪啪网| 国产视频欧美|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线观看| 91麻豆国产视频| 日韩美女福利视频| 91久久精品国产|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 欧美色亚洲|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四虎AV麻豆|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蜜芽| 久草网视频在线| 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黄色激情网站| 成人va亚洲va欧美天堂|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无吗淙合青草| 中文字幕va| 亚洲综合九九| 久久国产精品麻豆系列| 日韩欧美网址| 日韩无码白| 午夜综合网| 日韩天堂网| 国产小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天堂2014| 欧美成人日韩| 日本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 91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一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gif |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 国产偷国产偷在线高清| 日本午夜三级| 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在线91|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999| 亚洲人在线|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欧美|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 18禁黄无遮挡免费动漫网站| 丁香婷婷综合激情| 久久黄色影院|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看免费一区二区| 天天色综网|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波多野吉衣一区二区三区av| 精品人妻无码中字系列|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伊人天堂|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av专区久久| 666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a级毛片| 亚洲Av综合日韩精品久久久| www.91在线播放| 中字无码精油按摩中出视频| 日韩二区三区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