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桂榮
(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直門醫院,100700)
?
金起鳳治療血熱型銀屑病經驗采擷
馬桂榮
(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直門醫院,100700)
【關鍵詞】金起鳳;血熱型銀屑病;消銀解毒湯;苦蛇酊;復方黃連膏
金起鳳教授,早年拜師于嘉定黃墻名醫朱泳幽先生(近代名醫張山雷先生的師弟)門下學習中醫。對古典醫籍及歷代醫家著作朝夕鉆研,精讀融匯。1941年懸壺于故里從事中醫皮外科專業。1957年考入南京中醫學院醫科師資班深造,1958年畢業后調入北京中醫學院東直門醫院。為全國有獨特學術經驗和技術專長的百名中醫藥專家之一,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發的《全國繼承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指導老師榮譽證書》,為國務院有突出貢獻的專家。金起鳳教授從醫60余個春秋,執教40余載,在學術上有較深的造詣和獨特的見解,重視臨床實踐,運用中醫藥治療皮膚科疑難重癥有顯著療效。尤其是對頑疾銀屑病提出血熱毒盛的觀點,治療有突出療效。現將其治療血熱型銀屑病經驗總結如下。
治療方法
銀屑病中醫稱“白疕”“松皮癬”等,是皮膚科常見的易于復發的一種頑固性疾病。金起鳳教授通過臨床大量病例觀察,發現大多數患者都有血熱征象。這給本病的發病機理為血熱毒盛提供了臨床客觀依據[1]。鑒于本病初起以血熱型居多,其病機為血熱毒盛兼挾濕、壅搏肌膚所致。癥見皮疹好散發全身,呈分散點滴或斑點狀,色紅赤,銀屑多,瘙癢重,刮去銀屑基底部有較多出血點,新疹不斷出現、擴大,伴口干喜涼飲,溲黃赤或舌紅赤,苔薄黃或膩,脈弦滑等。自擬涼血化斑、清熱解毒泄濕的消銀解毒湯主治。以水牛角為君藥,清熱涼血化斑;輔以重樓、板藍根清熱解毒,苦參等清熱泄濕止癢,共為臣;佐以全蝎等解毒熄風止癢[2,3]。同時配合外用制劑苦蛇酊、復方黃連膏以達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對治療血熱型銀屑病取得顯著的療效。苦蛇酊由苦參、蛇床子、川槿皮、土大黃等藥組成。方中苦參、蛇床子以清熱燥濕止癢為主藥,川槿皮、土大黃清熱解毒止癢為輔藥,佐以燥濕止癢、解毒化斑等藥,以達清熱解毒、燥濕止癢、活血化斑之功,用于血熱血瘀生風引起的銀屑病及濕疹等癥有良好效果。復方黃連膏由黃連、蒼術等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收濕止癢之效。
臨床療效
金起鳳教授1978年和1992年做過2次療效標準統計,病例來源均系本院皮膚科銀屑病專科門診病例,按連續來門診治療3個療程內者入選。
療效標準。基本痊愈:皮損消退97%以上,或僅殘留個別斑點。顯效:皮損消退61%~97%。有效:皮損消退40%~60%,無效:皮損消退40%以下或無改善者。
1978年通過40例(進行期36例,靜止期4例)療效觀察,基本痊愈20例,顯效10例,有效8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5%。1992年觀察108例,基本痊愈68例,顯效17例,有效18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95%[4]。
討論
自擬消銀解毒湯配合外敷苦蛇酊、復方黃連膏治療血熱型銀屑病能夠取得顯著的臨床療效。為了方便更多的銀屑病患者服用,金起鳳教授將其治療銀屑病的經驗方消銀解毒湯分別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申請,經相關部門批準為院內制劑,即口服制劑消銀解毒合劑。目前,東直門醫院的院內口服制劑消銀解毒合劑及院內外用制劑苦蛇酊、復方黃連膏一直沿用,并得到進一步研究與利用,臨床療效肯定。
參考文獻
[1]李映林,周德瑛.金起鳳老師治療疑難皮膚病的經驗[J].北京中醫學院學報,1992,15(3):20-23.
[2]李映林,段行武,趙麗平.消銀解毒方治療銀屑病573例[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2,35(6):72-73.
[3]瞿幸,張曉紅,牛福玲,等.消銀解毒飲治療銀屑病血熱證85例臨床研究[J].中醫雜志,2001(2):103-104.
[4]金起鳳.消銀解毒湯治療銀屑病血熱型108例療效觀察[J].北京中醫學院學報,1992,13(6):30-31.
(收稿日期201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