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愛人間寄深情》一書首發式上的發言"/>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繆慈潮
崔華大姐精神永存
——在《大愛人間寄深情》一書首發式上的發言
繆慈潮
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愛人間寄深情》一書,集中反映了崔華大姐一生的主要業績,從一個側面體現了博大精深、內涵豐富的蘇區老區精神,為今天全黨開展“兩學一做”(即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的學習教育活動提供了一個就在我們身邊的生動典范,更為我們決勝老區全面小康、實現“兩個一百年”宏偉目標增添了一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意義重大而深遠。
我認識崔大姐始于2003年初。那時我應邀到省老區建設促進會充當“老年志愿者”。在隨后的8年多時間里,有時我到銅盤軍休所她那簡陋的住宅里拜訪她,有時她到省老促會或《紅土地》雜志社跟我交談革命史和她撰寫的文章。我還多次跟她前往老區調研。我們相識相知時間雖短,但她那一言一行所折射出來的以“堅定信念、求真務實、一心為民、清正廉潔、艱苦奮斗、爭創一流、無私奉獻”為主要內涵的蘇區老區精神,至今難以忘懷,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大力弘揚。
崔華大姐值得我們學習的崇高品格和精神內容非常豐富,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四點:
一是堅定信念、愛黨護黨的堅強黨性。
崔華大姐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就立功9次。她一生功勛卓著,在黨言黨、在黨愛黨、在黨護黨、在黨為黨。本書影印1970年12月19日她寫給兒子劉蘇閩的親筆信,除了充滿日常生活無微不至的母愛外,很大篇幅都在傳授當年新四軍與老區人民血肉相連、魚水相依的優良傳統,鼓勵兒子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叮囑后代要“學習革命前輩為黨為人民英勇奮斗的英雄事跡”。這封信是在“文化大革命”動亂時期,一位身處逆境的母親從立根鑄魂的高度給兒子的真愛。她于1994年3月離休后,仍以共產黨員標準嚴于律己,時刻關心國家大事,在大是大非面前明辨對錯、旗幟鮮明、立場堅定。2002年下半年,她針對社會上出現歷史虛無主義、否定我們黨和中國革命的錯誤傾向,花了幾天時間寫下《血染的姓名豈容玷污》一文,發表在同年12期《紅土地》上,尖銳地評析了文學雜志《江南》刊登新編小說《沙家浜》這部具有明顯政治錯誤的作品,嚴厲批評了背離正確政治方向的所謂“創作自由”。她認為,意識形態的這股逆流如果聽之任之,任其泛濫,久而久之就有亡黨亡國的危險。崔大姐這種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情懷、堅定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堅強黨性,正是我們每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的楷模。
二是情系老區、胸懷大愛的百姓情結。
革命老區是我們黨和人民軍隊的根,是新中國的搖籃。長期戰斗、生活在老區的崔華大姐滿懷對老區“情難忘、愿未了”的大愛情結,于1994年1月還未辦理離休手續就應邀擔任省老區建設促進會首屆理事(后為常務理事)。她不顧年老多病,先后5次帶領省級專家組成的醫療隊,深入南平、寧德、三明等11個蘇區老區縣開展義診服務,共診治4200多人,開展醫學衛生講座13場,贈送藥品藥械價值78萬元。他們不住賓館、不參加宴請、不游覽風景區、不收受紅包,深受歡迎。一次,省老區專家醫療隊來到武夷山吳屯鄉,一位中年婦女挺著大肚子由家人攙扶著艱難走來,醫生以為她懷孕了,她卻哭訴著說幾年前腹部長瘤,沒錢進城看病,一直拖延,越長越大,只好等死;這次聽說省里專家來了,便抱著一線希望來看病。崔大姐得知后,馬上組織醫生對她進行檢查,確定治療方案,免費為她切除了長在腹部已有20多斤重的良性腫瘤,村婦一家千恩萬謝,久久不肯離去。省級專家醫療隊的舉動,也帶動和促進了各地衛生醫療部門情注老區人民疾苦,多方組織義診善舉。
崔大姐深知民生無小事。她體察民情,知道老區人民最害怕的是“生大病”,最發愁的是“看病貴”,最盼望的是政府“送溫暖”,最寒心的是“被遺忘”。她在晚年不顧年老體弱多病,不僅深入基層調研和義診,而且親自動手寫下了《赴老區義診有感》《改進老區醫療衛生工作的建議》《合作醫療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是當務之急》等一批文章,字字句句傾注了對老區人民的真愛,引起省委、省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就在她逝世的前幾個月,她還寫信給省政府分管領導,建議教育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弄清本職工作性質,端正指導思想,大力加強醫風醫德建設和醫療衛生工作的科學研究,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同時還建議省老區建設促進會在2012年春由她再次帶領省級專家醫療隊前往老區義診。誰知這一愿望未能如愿,便于2012年1月7日溘然離世,怎不令人悲痛?!然而,崔大姐這種一息尚存、奮斗不止的革命精神卻激勵著更多的人們為決勝老區全面小康而砥礪前行。
三是崇德向善、明德惟馨的高尚品格。
崔大姐深知:“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彼J為,在醫療衛生戰線,加強社會主義醫學倫理道德的宣傳教育,樹立崇高的醫德新風,是建設社會主義高度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對于保障人民身心健康、進行現代化建設和提高科學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意義。從本書選登的文章中可以看出,崔大姐針對“文化大革命”的錯誤思潮和改革開放后出現一些人價值觀缺失的新情況新問題,根據馬克思、恩格斯關于“健康是人的第一權利,一切人類生存的第一個前提”的論述,花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對事關人體健康的醫德醫風進行研究,先后寫下了《“公益”原則與貧困地區衛生政策的道德問題》《關于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和作風問題》《藥品質量的道德思考》《人人健康是衛生事業的道德原則》《大醫德觀與控制性病戰略對策》等一批學術論文,分別發表在全國醫學界有影響的《醫學與哲學》《中國醫學倫理學》等刊物上,為我國我省醫療衛生改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性貢獻。
四是關注環保、造福子孫的家國情懷。
26年前,崔華大姐就密切關注“生態帝國主義”的動向,即一些發達國家把危害社會環境和人體健康的行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的動向。她于1990年寫了《論經濟建設的健康公德原則》一文,揭露日本、美國等一些公司把“最骯臟”的生活垃圾向第三世界國家轉移的險惡用心,而我國一些企業貪圖眼前的經濟利益也準備接收“進口生活垃圾”。崔大姐憤怒地指出:這不僅會污染我國的生態環境,而且會危害人民健康,更嚴重的將使我國的國格、人格喪失殆盡。她呼吁各級黨政領導應克服思想認識上的片面性,努力尋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環境效益和人民健康效益“四統一”的途徑,使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不要做那種“自毀家園”的事。
隨后,崔大姐在1992年夏調研中發現,福建省80%以上的水體受污染、70%以上的飲用水水源不符合國家標準;工業廢水年處理率僅為44%,處理達標率只有34.3%,于是寫了《控制污染發展防止環境惡化》一文在1992年9月1日《福建日報》上發表,呼吁全省人民提高環保意識,切實把環境保護納入城市建設規劃與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密切城鄉合作、地區合作和部門合作,共同搞好環保工作,并切實加強管理與監督。然而,鑒于當時歷史的局限性,這一呼吁收效甚微。
習近平總書記于2013年5月24日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生態環境與生產力之間的關系,飽含尊重自然、謀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價值理念和發展理念,是對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重大發展。人們不難看出,全黨對生態環保真正重視并實行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的只是在最近幾年才開始?;赝薮蠼惝斈旮挥羞h見卓識的生態發展觀,不由得令人欽佩與敬仰!
高風昭日月,亮節啟后人。崔華大姐雖然離開我們已有四年零三個月,但她那“為理想信念堅定一生奮斗不息、愛人民鞠躬盡瘁高風亮節永存”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作者:《紅土地》雜志社副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