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學生臨床技能培訓的實踐與探討
崔秀霞1,2
(1.鄭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2.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南 鄭州 450052)
[關鍵詞]醫學生;培訓;臨床技能
臨床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求醫務人員不但有較強的臨床理論知識,而且要有過硬的臨床技能操作能力。隨著社會的發展醫療體制法規的不斷完善和患者需求的不斷提高,醫學生臨床基本能力,基本臨床技能的培養已成為必需,同時也是醫學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加強醫學生“三基”培訓,即臨床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培養,提高臨床思維判讀能力及溝通能力,與時俱進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基礎扎實的現代醫學專業化人才。為加強醫療系本科生的臨床基本技能的培養,我院充分利用現代醫學模擬人及相關模擬系列產品,制定了針對醫學生的臨床技能培訓實踐計劃,根據教學大綱認真實施執行,及時總結經驗和不足,并對實施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合理化的調整,對切實提高醫學生臨床技能水平有著突破性的意義。
1臨床技能培訓的必要性
目前傳統教學模式較為重視知識的傳授,即課堂講授,而忽略臨床實踐技能的培養,造成醫學生重理論輕實踐,理論與實踐脫鉤,操作能力不強。臨床見習也是以帶教老師講授學生被動以看和聽為主的學習模式,缺乏必要的醫患溝通信息交流的技能和臨床實踐技能的培養。在實習期間找工作或考研使實習時間嚴重縮短,輪轉科室少,所見病種不全,影響學生臨床技能的實踐[1]。教學醫院日益增多的進修生和實習生也影響著醫院的正常秩序,使臨床技能教學面臨著極大的挑戰,直接造成醫學生技能實踐的缺乏。患者自我保護意識的提高使得大多數患者不愿或拒絕學生的臨床技能操作等諸多因素直接造成學生臨床實踐機會少,操作能力不強,解決實際臨床問題的能力不足。因此在臨床教學中重視和加強醫學生臨床技能的培養尤為重要[2]。
2提高臨床技能操作能力的實施方法
2.1培訓計劃主要針對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在2010級臨床醫學專業五年制學生第7、8學期,2011級臨床醫學專業五年制學生第7學期期間開始實施,利用晚自習時間,將學生每20人為1組,教師對學生進行理論講解和應用醫學模擬人等教具實踐練習相結合的學習模式進行臨床基本技能的訓練。如急救心肺復蘇、心臟電除顫、氣管插管、簡易呼吸器的使用;腫瘤科常用的胸腔穿刺術、腹腔穿刺術、骨髓穿刺術、腰椎穿刺術、拆線換藥等模擬培訓;婦產科后穹窿穿刺術、診斷性刮宮術等技能;兒科新生兒急救術以及小兒生長發育測量等技能;消毒鋪巾無菌術,穿脫隔離衣,各種手術器械的辨認,臨床各科醫療用品的使用等培訓。培訓后對學生進行臨床技能和綜合能力的考核,考核成績按一定比例計入畢業成績。
針對學生們在上學年剛剛結束的臨床橋梁課程,如外科總論、醫學影像學、腫瘤學、實驗診斷學等,利用周末、節假日以及晚上課余時間復習這些課程的內容,培訓練習打結和查體的手法。聘請相關科室老師對學生進行培訓,并指導學生進行各種影像學X線判讀、心電圖閱讀,查體、打結、穿脫隔離衣、手術衣、帶無菌手套、切開縫合、消毒鋪巾等無菌技能。我院通過考核選出優秀選手參加全國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并獲得二等獎。
2.2培訓內容培訓內容根據教學大綱、教學計劃以及臨床常用的基本技能綜合估量。見表1。

表1 主要培訓內容
2.3教學培訓準備工作臨床技能培訓需要臨床各科專家和老師的積極參與和配合,采用統一規范的實踐教材作為教學基礎,各教研室及學科主任和教學骨干教師結合臨床醫學實踐教學項目、考核方案和標準,重點強調各項臨床基本技能操作和相關基礎理論,夯實基礎。
2.4發放調查評估問卷本次共發放100份問卷,收回100份,有95%的學生認為臨床技能是臨床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加強培訓,5%的學生認為一般,93%的學生認為臨床技能培訓能增強他們未來臨床工作的自信心,認為臨床醫學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希望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培訓學習,有更多的機會在培訓中心實踐練習,希望臨床技能中心多舉辦此類的培訓。有76%的學生認為臨床技能實踐能夠讓他們對前幾學期學習的基礎課與橋梁課課程與實踐聯系起來,對醫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更深刻。總之,通過問卷調查得到了醫學生們誠懇的反饋意見以及積極的肯定與贊譽。
3小結
3.1注重基本技能和素質的培養臨床技能培訓是臨床教學工作的重要部分,從知識的傳授到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質的協調發展,注重醫學生的“三基”教育培養,從體格檢查、胸腹腔穿刺、骨髓穿刺、腰椎穿刺、消毒鋪巾、刷手、穿脫隔離衣、切開縫合、X線片腫瘤醫學影像和心電圖的判讀、拆線換藥練習、病歷書寫等基本功練起,做到熟練規范的基本操作,達到基本功扎實牢固,理論聯系實際。在培訓中標準化模擬病人的參與,臨床模擬場景的訓練更加強了醫學生的問診及醫患交流與溝通能力的培養,提高了臨床思維判讀能力及臨床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可以使學生重復利用同一患者來學習某種疾病,而不必擔心病人的拒絕和對病人造成的傷害[3]。
3.2模擬教學的優點臨床技能模擬訓練中心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臨床技能訓練平臺,有效彌補了臨床教學的不足之處。培訓內容涉及內科、外科學、急救醫學、診斷學、腫瘤學、無菌術、婦產科、兒科等基本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通過各科臨床專家及教師的現場指導,學生反復模擬訓練各種規范化操作的技能和臨床思維判讀能力,彌補目前實習生自主創新學習能力欠缺和臨床動手實踐能力低下。
3.3教學實踐的不足之處醫學生的臨床基本技能的培訓是一項長期的和反復的工作,需要臨床各學科專家及教師的協調配合,在不斷的學習實踐中逐漸擺脫傳統理念中的過分重視課堂傳授的教學觀念,更加注重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以基本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病歷書寫、查體、醫患溝通能力和臨床思維判讀能力為基本內容,避免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并不斷吸取教師和學生的意見和建議,不斷修改完善,及時總結經驗及不足之處,以便在今后的培訓中有更好的效果。
總之,通過臨床技能規范化培訓,利用醫學模擬人及模擬系列教具等多種教學方式及措施進行臨床基本技能與診療技術的強化訓練,使醫學生加深對臨床技能重要性的認識并熟練掌握,從而較快完成從醫學生到臨床醫生的角色轉換。
參考文獻:
[1]譚飛,劉繼紅,毛柏青,等.數字化手術室在手術科室臨床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醫學與社會,2010,23(8):103-104.
[2]陳暉,王愛華,錢素云.關于醫學生臨床技能培訓的思考[J].繼續醫學教育,2012,26(10):1-3.
[3]吳麗萍,張建軍.標準化病人在醫學生臨床技能訓練中的應用[J].西北醫學教育,2005,13(4):441-442.
收稿日期:(2015-01-12)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5412(2015)06-0543-02
作者簡介:崔秀霞(1968-),女,碩士在讀,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臨床技能培訓工作。E-mail:zzu16@sina.com
DOI:10.3969/j.issn.1673-5412.2015.06.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