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紹華 李信江
同犯敲詐勒索罪為何刑期各不同
□傅紹華李信江
2014年6月9日16時許,被告人李某平、李某虎、李某成發現有人向某自然村送沙,隨即將車輛攔下。被扣押車輛的司機打電話告訴公司工作人員李乙,李乙趕到現場后與被告人李某平、李某虎等人協商未果,隨即打電話將黃某平、被害人李某喚至現場。被告人李某虎等人以被害人李某未得到同意就私自向某自然村送沙為由,要求被害人李某支付“協調費”人民幣100000元,經雙方協商,被害人李某被迫同意支付人民幣20000元。后被害人李某及黃某平取錢返回現場時,被告人李某虎以被害人李某將收取“協調費”的事情告知李某所在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明而遭到其責問為由,與李某發生口角,爭吵時,被告人李某平扇了被害人李某一耳光。被害人李某將人民幣20000元交由黃某平轉交被告人李某平后離開現場并報警。
2014年6月17日,被告人李某平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2014年8月28日,被告人李某虎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2014 年9月5日,被告人李某成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案發后三被告人退還了被害人李某人民幣20000元,被害人李某對三被告人的行為表示諒解。
法院在審理該案后認為,被告人李某平、李某虎、李某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暴力、要挾的手段,索取他人財物價值人民幣20000元,數額較大,其行為均已構成敲詐勒索罪。三被告人具有坦白情節,且積極退贓,取得被害人的諒解,可以從輕處罰。被告人李某虎有前科劣跡,酌情從重處罰。被告人李某虎、李某成的辯護人關于被告人李某虎、李某成具有坦白情節、取得被害人諒解的辯護意見符合法律規定,法院予以采納。被告人李某虎、李某成均曾因犯罪被法院處以刑罰,不思悔改,又敲詐勒索他人財物價值人民幣20000元,不符合《刑法》第七十二條規定的宣告緩刑“沒有再犯罪的危險”的前提條件,對被告人李某虎、李某成不宜適用緩刑。考慮到被告人李某平的犯罪情節較輕、有悔罪表現、沒有再犯罪的危險,結合被告人李某平所居住社區矯正機構同意對其進行矯正的意見,法院決定對被告人李某平宣告緩刑。根據本案的犯罪事實、性質、情節及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依法判決如下:
一、被告人李某平犯敲詐勒索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個月,緩刑一年零二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30000元;
二、被告人李某虎犯敲詐勒索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20000元;
三、被告人李某成犯敲詐勒索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20000元。
【點評】根據有關法律之規定: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18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75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一)犯罪情節較輕;(二)有悔罪表現;(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據此,法院對三名被告作出了不同的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