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軍
(330022 江西師范大學政法學院 江西 南昌)
法治視野下的依法行政
胡 軍
(330022 江西師范大學政法學院 江西 南昌)
本文首先對什么是依法治國和依法行政進行了探討,明確了依法治國和依法行政的內涵。其次對依法治國和依法行政的辯證關系進行了論述。
法治;依法行政;合法
什么是法治?民國著名憲法學者張君勱認為所謂法治,就是國家形成了一種法律的秩序。私人之間,國家和人民之間,國家中各機關之間的關系都有法律明文加以規定。一切人和機關都按照法律規定好的規則和原則處理各種主體之間的沖突和矛盾。這樣的法律秩序是以憲法為統領的。“憲法乃是一張文書,所以規定政府權力如何分配于各機關,以達到保護人民安全和自由的目的”。但是,不是僅僅有一部憲法就能達到法治的目的的?!岸且繃駮r刻不斷的注意,然后憲法的習慣方能養成;然后憲法的基礎方能確立”。張君勱認為法治的核心在于通過民主政治解決政治斗爭,依憲治國,通過憲法規范和分配國家權力,以保證人民的安全和自由。不難看出,張君勱的法治思想是深受西方憲政思想影響的。
根據我國憲法和相關法律的規定,依法治國的內涵可以理解如下: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通過各種途徑的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民主的社會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的改變而改變,也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我國憲法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依法治國,建設社會法制國家?!笨梢?,我國以憲法的形式確立的依法治國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重要地位。
此次十八屆四中全會對依法治國的理解有了更高的要求。有的學者從新的角度對《決定》進行理解認為現在的依法治國包含了兩重意思,一是已制定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二是,大家服從的法律也是本身制定的良善的法律。依法治國不僅僅是有法可依,它還有更深的寓意,即良法善治。
與此同時,如果我們進一步探究對依法治國的“法”的理解。個人認為依法治國的“法”不僅僅包括上面提到的從法的性質上講的法,法應該是良法,善法,而不是惡法。不是某些官員的一些只言片語和個人主觀上的一些意思表示和承諾。
所謂依法行政,就是指各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要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在法律規定的職權范圍內,行使行政權力,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從行政法學的合法性原則的角度來看,依法行政主要包括以下三點。一是;主體合法。行政主體的設立及其職權的設定必須有法律依據;二是;職權合法。職權合法包括兩個內容,一方面是行政主體的職權來源必須合法;另一方面是,行政主體必須在法定權限范圍內行使職權,不得超越法定職權范圍;三是;程序合法。行政權力的行使要符合法定程序,即符合法律規定的時限、步驟、順序和方式;行政行為不能與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和精神相抵觸;如果行政機關違法行政、不當行政則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從2004年國務院發布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實施綱要》的文件看,依法行政的含義有了更大的擴充,依法行政不在僅僅的只是最低限度的合法行政了,依法行政還要求合理行政,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要平等對待行政管理人,不偏私,不歧視。
(一)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
首先,依法行政直接關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仔細觀察下我們與行政機關的聯系,我們發現在中國一個人的一生和行政機關的交往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緊密相連的。從出生開始的戶口登記,到成年之后辦理各種證件和證明,如身份證,結婚證等等,再到老年之后的社會保險,以及死后的戶口注銷??梢哉f行政機關的活動伴隨著一個人得一生。所以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是不是符合法律,行政機關能不能夠依法辦事,就直接影響公民的日常生活,從而直接影響到公民對政府的評價,對法治,對依法治國的評價和信仰。
其次,政府的行政行為相對于司法行為來說,具有極強的擴張性,主動性和優越性,使民眾極易受到行政部門的不法侵害,從而影響對依法治國的評價和信仰。現實生活中,行政機關的高高在上和封閉,讓大多數公民有種疏離感。政府部分猶如舊時衙門般的讓人敬而遠之。這也是公民常常遭遇到的“三難”問題,即行政機關的懶政,庸政,導致群眾辦事時遇到的臉難看,事難辦,門難進。
最后,在我國違憲審查制度還尚未真正的建立起來之前,依法行政直接關系到公民對依法治國期待。眾所周知,違憲審查制度是一個國家,對權力的最重要的外部監督,也是最權威的監督。然而,當前我國的違憲審查制度還尚未真正的建立起來的時候。依法行政作為行政機關自我監督和完善的一種方式,其重要性就顯得更加的突出了。
(二)依法治國是依法行政的終極目標和理論來源
依法行政不是為了為了法律而執行法律。依法行政的目的是為了制約行政權力的濫用和保障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利,即保障人權。而這些恰恰就是依法治國理念的精髓,是依法治國的最本質的要求。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說,依法治國是依法行政的終極目標和理論來源。同時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深厚的理論支撐,依法行政作為依法治國的一個子原則,也才能得到公民的擁護,順應世界政治和治理的潮流,有了鮮活的生命力。
第一;強化依法行政,首先要反對官僚主義。什么是官僚主義?官僚主義就是老百姓想去辦一件事的時候千方百計付出多少汗水,以至于淚水都辦不成。這樣的官僚主義,是必須下大力氣去解決的。
第二;推動政府信息公開。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
第三;推進政府的信息化水平。通過互聯網工具,減少暗箱操作,提高政府效率,方便群眾辦事。
第四;加強對政府的監督。首先,要加強行政的內部監督,完善行政復議制度,解決行政過程中的矛盾。其次,要加強行政的司法監督。尤其是當前新行政訴訟法的頒布,更有助于司法對行政的制約和監督。
[1]李志萍:依法行政是實現依法治國的關鍵,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5年第2期.
[2]陳少杰:簡談政府行為與依法治國的關系,宏觀熱點,2011年第10卷第12期.
[3]陳靜波:關于依法治國和依法行政的一點思考,行政與法,200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