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渤
(100089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北京)
夫妻離婚時對共同股權分割的法律借鑒與完善
李曉渤
(100089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北京)
股權這種財產形式在夫妻家庭共同財產中的比重不斷提高,同時離婚率的升高則使得夫妻離婚時共有股權的分割案例在實踐中日益增多。與夫妻傳統共同財產分割不同,股權的分割涉及到公司以及公司其他股東的利益,而夫妻共有股權往往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非股東配偶若分得股權則直接影響了有限責任公司的人合性,因此還要取決于其他股東的意志。我國法律對于離婚時夫妻共有股權分割的規定還不夠明確且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導致實踐中的案件審理結果差異較大,亟待完善。綜觀域外國家和地區立法中,鮮有對于離婚時夫妻共有股權分割的規定,究其原因則是各國采用的夫妻財產制的類型不同以及公司的類型不同導致。法國公司類型中包含有限責任公司,法定夫妻財產制中也適用共同財產制,與我國相同,在《法國民法典》以及其《商事公司法》中均有提到夫妻間股權的轉讓,而離婚時夫妻共有股權的分割,最終會涉及夫妻間股權轉讓,因此,法國法中關于夫妻間共有股權轉讓的規定值得我國借鑒。
共有股權;法國商事公司法;股權分割;共同財產
1.《法國民法典》中相關規定
關于有限責任公司股份的轉讓相關的法律規定在《法國民法典》第九編第六節“公司(合伙)股份的轉讓”中①,從第1861條至1865條詳細的規定了公司股份轉讓程序以及轉讓的限制。其中對于夫妻間股權轉讓在第1861條中規定如下:“公司(合伙)股份只有經全體參股人(合伙人)認可始得轉讓;但章程得約定,此項認可得依章程規定的多數而取得,或者,由經理管理人予以認可。公司(合伙)章程亦可規定向參股人(合伙人)轉讓股份或者向他們的配偶轉讓股份,無需取得上述認可。除非章程有相反規定,向轉讓人的直系尊、卑親屬轉讓無需認可……。在夫妻二人同時為公司(合伙)成員之場合,其一人向另一人轉讓股份,為生效力,應以公正文書實現之,或者除讓與人死亡之外,以署名確切日期的私署文書實現之”。
通過以上規定,公司章程可以對于夫妻一方為第三人情形下的夫妻間股權轉讓做出特殊規定,無需取得全體合伙人或者管理的認可。在夫妻雙方均為公司股東的情形下,夫妻之間的股權的轉讓僅僅需要公正轉讓的文書即可,此外我們可以看出《法國民法典》賦予了公司章程對于夫妻間股權轉讓充分的意思自治自由。
2.法國《商事公司法》中的規定
法國《商事公司法》第44條對于夫妻共同財產清算時涉及到公司股份轉讓的情形進行了單獨的規定。“公司股份通過繼承自由轉手或者在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清算之場合,在夫妻之間自由轉手以及可以在夫妻之間,尊、卑直系親屬之間自由轉讓。但公司章程得規定,參股人的配偶、繼承人、直系尊、卑親屬只有依章程規定的條件獲得認可,始能成為公司之參股人。賦予公司審議是否予以認可的期限不得超過第45條所指之期限……”。
對于夫妻一方為第三人情形下的夫妻間股權轉讓《商事公司法》第44條給出了允許章程意思自治的規定,第45條則給出了詳細的程序性規定。②通過《商事公司法》的規定可以得知:第一,賦予夫妻一方為第三人情形下的夫妻間股權轉讓的自由,即只要符合公司章程的規定,滿足章程要求的條件股權即可以在夫妻間進行轉讓。第二,對于公司受理股權轉讓的請求期限限定為三個月,并且將夫妻共有股權情形區別開來,使其不受《商事公司法》為了防止股東持股時間不超過2年而限制轉讓的約束。第三,規定了夫妻間股權轉讓時股權價值確定的依據。第四,賦予了法院對于經公司管理人請求后延期裁判的權利。
1.法國關于夫妻共有股權轉讓的立法啟示
通過《法國民法典》第1861條的規定,我們可以得出對于夫妻之間股權的轉讓,原則上要求“全體參股人”的同意,這一點區別于我國《公司法》第71條規定的“其他過半數股東”同意,但是均可以通過章程對股權轉讓進行特別約定。此外,對于股東向直系親屬之間轉讓股份《法國民法典》則采取了默許的態度,即在章程沒有明確禁止的情況下股東可以將股權自由轉讓給其直系親屬,無需取得其他股東的同意。在第1861條的最后一款中,夫妻同為一公司股東時,夫妻之間的股權轉讓則為內部轉讓,出具股權轉讓的公證文書即可生效。
法國《商事公司法》第44條對于股權的繼承和夫妻財產清算兩種情形均做出了相應的規定,首先,繼承人可以通過繼承股東(被繼承人)的股份當然取得股東資格,這一點我國《公司法》75條也有相同的規定。其次,在離婚夫妻離婚時共同財產的清算中,《商事公司法》允許了公司股權可以在夫妻間自由流轉,同時賦予了公司章程充分的意思自治的效力,章程有禁止性約定的除外,如果公司章程對于繼承和離婚財產分割中的股權轉讓有特殊規定則優先適用章程的約定。在股權的繼承中,法國《商事公司法》規定了其他股東在自然人股東死亡后發生股權繼承時的選擇權利,其他股東在某股東死亡的情況可以通過章程約定是否允許死亡股東的繼承人當然取得股東身份,或者拒絕死亡股東繼承人的加入,公司通過回購的方式回購死亡股東的股份,也可以通過股東會決議解散公司。
2.法國關于夫妻共有股權轉讓的立法借鑒
通過上文可以得出法國《商事公司法》允許非股東配偶和已故股東繼承人同為第三人的情形下當然取得公司的股權,同時賦予的公司章程優先使用的效力。我國部分學者也持有這種觀點,可以作為一定制度借鑒。
(1)允許章程對離婚時夫妻共有股權分割中股權轉讓進行規定。《公司法》第75條對股東資格的繼承給予了規定,肯定了股權可以通過繼承的方式轉讓給繼承人,章程有約定的除外。可以看出《公司法》對于繼承這一情形進行了單獨的規定,在公司章程沒有禁止的情況下,繼承人可以通過繼承被繼承人的股權的方式當然的成為公司的股東,雖然我國《繼承法》中規定夫妻之間為第一順位的繼承人,但是此規定并不能解決夫妻間共有股權分割的問題。在離婚夫妻共有股權分割的情形中,非股東配偶能否類推適用股東資格繼承的原則成為公司的股東,很顯然根據現行的法律規定是不允許的。有的學者觀點認為可以借鑒法國《商事公司法》的規定,類推適用股東資格繼承中的原則,筆者認同這種觀點,但是要嚴格區分二者的不同,離婚中的股權分割與股權的繼承雖然表現方式都是股權轉讓,但是二者存在很大的差別。就離婚中股權分割來講,非股東配偶有可能取得過半數股東同意成為公司股東,也有可能無法取得股東資格但是可以分割股權的經濟利益。而在股權繼承中則會有不同,股權繼承不會存在股權分割的問題,而是由繼承人完全的繼承被繼承人的股權進而取得了股東的資格。
(2)明確夫妻共有股權分割中涉及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在夫妻共有股權轉讓中,無論是沒有分得股權而是取得了經濟利益的非股東配偶一方還是夫妻間股權轉讓沒有被多數股東同意而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其他股東,均會涉及到權利行使的期限以及股權價值確定的問題,我們可以借鑒法國《商事公司法》第45條之規定,為了防止權利人懈怠其權利從而導致他人利益受損,對于權利行使期限及后果予以規定,對于股權價值的評估則明確給出相應的法律依據。這樣可以提高實踐中夫妻共有股權分割的效率,有利于維護公司的正常經營秩序。
1.確立、保護非股東配偶的財產知情權
通過上文的論述可知,非股東配偶對于共有股權的知情權在現有的法律框架內無法得到保障,因此筆者建議我國《婚姻法》通過修訂賦予離婚夫妻財產分割中申請調查配偶對方財產的權利。在離婚財產分割實踐中很大的難題就是對于另一方配偶的財產不知情,這樣使得實踐中夫妻離婚后由于一方發現另一方其他財產沒有進行分割而再次提起訴訟的案件增加。如果一方隱匿財產為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而非股東配偶有無法通過公司的外部信息獲得股東配偶的股權信息,而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舉證規則非股東配偶很難在法庭上出示配偶持有股權相關的證據。在實踐中,配偶一方去調查另一方的銀行存款往往被銀行拒絕,更不要說公司的股東股權信息。因此,在離婚股權分割中賦予非股東配偶財產知情權可以防止共同財產被隱匿和轉移。
2.完善舉證規則,有條件的引入舉證責任倒置
我國訴訟制度中舉證責任分配原則包括“誰主張、誰舉證”的一般分配原則,對于幾種特殊案件實行的特殊舉證分配原則以及由法官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并綜合當事人的舉證能力來分配舉證責任的原則。通過上文的分析可得出如果在離婚訴訟中,對于非股東配偶仍然堅持“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則會大大的增加非股東配偶的舉證難度,使得非股東配偶承擔舉證不利的責任。因此,筆者建議在離婚時夫妻共有股權分割情形中引入舉證責任倒置這種舉證責任分配原則,具體就是由非股東配偶僅證明其配偶為公司股東即可(在舉證責任倒置中原告仍然要對部分案件事實承擔舉證責任),股東配偶則有證明其取得股權的出資是通過共同財產出資還是個人財產出資取得。如果股東配偶無法提供以上證據,則由股東配偶承擔舉證不利的責任,法院應當認定股權為夫妻共同財產。在認定股權價值的過程中,仍然需要股東配偶對于公司的盈利情況、股權認繳和實繳的情況承擔舉證責任,因為這些因素影響著股權的經濟價值。通過以上的舉證責任分配可以公平合理的平衡了雙方的舉證責任,在程序和實體上保證了雙方的權益。
3.改革財產保全、凍結措施
筆者認為在離婚共有股權分割中可以適用財產保全、凍結措施。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00條對于財產保全的適用條件作出了規定,《最高人民法院經濟審判庭關于嚴格依法正確適用財產保全措施的通知》中也強調了關于適用財產保全的條件為:第一,采取財產保全的案件必須具有給付內容;第二,必須是由于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其他原因有可能使將來的判決不能執行,或因一方利害關系人的行為或其他原因可能使對方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而在夫妻離婚訴訟中是一方隱匿、轉移財產的高發案件區域,一方的惡意減少財產的行為很可能導致使得將來的判決不能執行,非股東配偶的權益受到損害,因此,在離婚時夫妻共有股權分割的訴訟中適用財產保全措施可以很好的保護非股東配偶一方的利益。但是在原告提出財產保全的同時,依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法院可以要求原告提供擔保,此時對于保全的股權來講往往是共同財產的出資,若再要求原告擔保則會增加原告的負擔,但是《民事訴訟法》賦予了法院對于是否要求原告提供擔保有決定權。此外,為了防止股東惡意轉讓股權,法院可以要求公司協助財產保全的措施,在訴訟期間內限制涉及到股東配偶的股權轉讓行為以及一些財產性權益比如分配盈利等。
離婚夫妻共有股權分割的即是在理論上需要繼續探討也是在實務中需要亟待完善的問題,夫妻共有股權的特殊性以及有限公司的人合性使得共有股權的分割變得很復雜。
總之,在離婚時夫妻共有股權分割中,要嚴格遵守《公司法》、《<婚姻法>解釋二》、《婚姻法》的相關規定,合理嚴謹的完成法律的銜接和適用,在分割中尤其要堅持整體分割原則、發揮物盡其用原則、保護公司及第三方利益原則、平等維護夫妻雙方利益原則,最終實現多方利益的平衡。
注釋:
①法.伊夫居萊:《法國商法》,羅結珍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1383頁。
②《法國商事公司法》第四十五條:“只有在持有至少四分之三公司股份的參股人大多數同意的情況下,公司股份才能轉讓給公司以外的第三人。如公司有多名參股人,轉讓計劃應通知公司及每一位參股人,如公司在最后一次收到本條所指的通知起3個月期限內,未告知其決定,即視其同意轉讓。如公司不同意轉讓,公司各參股人應在自拒絕之日起3個月期限內按《民法典》第1843-4條規定所確定的價格取得或讓他人取得這些股份。違反《民法典》第1843條之規定的一切條款均視為未予訂立。應公司經理管理人的請求,上述期限得由法院決定延長一次,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6個月。經轉讓股份的參股人同意,公司亦可在相同期限內,決定將其資本減少該參股人所持之股份的面值數額,并按照以上規定的條件確定之價格收購該參股人的股份。在公司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法院得決定給公司一個支付款項的期限,但此期限不得超過2年,所欠款項按法定商業利率支付利息,必要時依35條之規定。如所給期限屆滿,上述第3及第4款所指的任何一種辦法均未采用,參股人則可實現原擬進行的轉讓。除繼存、夫妻共同財產清算或者贈與配偶、贈與尊、卑直系親屬等場合外,欲轉讓股份的參股人持股時間不超過2年者,不得援用上述第3及第5款之規定。違反本條之規定的一切條款均視為未予訂立。
李曉渤(1991.1.30~),男,漢族,河北滄州人,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民商法學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司企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