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國 吳 虎
(271204 山東能源新礦集團翟鎮煤礦工會 山東 新泰)
論如何推進工會職工維權法律服務工作
張新國 吳 虎
(271204 山東能源新礦集團翟鎮煤礦工會 山東 新泰)
山東能源新礦集團翟鎮煤礦以職工滿意為目標,以推進職工維權法律服務工作為著力點,通過完善保障措施,豐富方式載體,建立長效機制,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最大限度地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確保企業和諧穩定發展。
1.組織平臺
一是成立職工維權法律服務中心。設立維權法律服務辦公室,與信訪辦合署辦公,具體負責職工維權法律工作的各項事宜。二是成立領導小組。礦長、黨委書記任組長,工會主席、經營礦長任副組長,各相關部門(工會、人力資源部、風險管理部、治安保障部、計生辦、信訪辦)負責人為成員。三是建立運行體系。下發《翟鎮煤礦職工法律援助實施辦法》,通過定期例會制度,研究安排法律援助工作,利用月檢查、季考核通報的方式,建立維權工作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實現維權服務工作規范化、制度化。
2.培訓平臺
一是上級培訓。組織調解員參加省人社廳和集團公司舉辦的勞動爭議調解培訓班;二是講堂培訓。利用職工大講堂,組織職工學習《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勞動合同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規,提高職工的法律維權意識;三是競賽培訓。定期組織法律知識答題和搶答賽活動,增強職工學法用法的意識。
3.網絡平臺
一是網站“連心橋”。在內部網站設立“連心橋”,對職工的留言及時做好正面引導、承接梳理和督促辦理等工作,確保反映問題24小時內回應、48小時內答復,全年共發帖125個,并全部答復。二是微信公眾平臺。利用在騰訊開通并通過認證的“翟鎮煤礦”、“翟煤先鋒”、“翟煤清風”、“青春翟煤”四個微信公眾平臺與職工“零距離”溝通交流,合理反映訴求。
1.信訪代言
信訪代言制度就是我們規范信訪秩序的一個創新舉措,我們通過建立礦、區隊、班組三級代言組織,替職工說事,幫職工辦事。當職工認為自己利益受到侵害時,由信訪代言人在調查了解、匯總分析的基礎上,對職工反映的合理要求,向相關部門代為反映,及時幫助協調解決,確保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矛盾在基層,維護權益在基層。全年通過代言、代理、代辦,解決問題40起/112人次,特別是永新融資、工資遲發等問題的代言,有效杜絕了越級上訪事件的發生。全國能源化學工會三屆五次全委會推廣了山東兩個經驗,“信訪代言”作為其中之一在全國推廣,并以秘密級別的《全總信息》向全國專題推介,同時,委托《當代礦工》雜志對信訪代言進行了專題報道。
2.爭議調解
一是針對解除勞動合同的職工,工會從維護職工權益的方面進行維權審核,避免勞動爭議的發生。二是針對工傷工資容易出現糾紛的情況,我們與上級部門及新泰市勞動保障局咨詢政策規定后,制定了既符合上級政策,又統一的工傷工資支付標準,從而避免了糾紛的發生。三是針對工作崗位調整、職業病費用報銷、病假工資等方面的問題及時進行調解,同時,對制度中存在的漏洞進行完善,確保制度合情合理、合規合法。全年接待勞動爭議總量41起/58人次,調處成功率100%,杜絕了勞動爭議仲裁案件的形成和勞動爭議案件引發的上訪案件。
3.法律援助
一是選聘了12名熱心幫扶工作且具備一定法律業務知識的人員作為法律援助的志愿者。二是聘用泉溝法院(法庭)、新泰市勞動仲裁院、交警部門相關人員作為援助工作法律顧問。全年提供法律援助13起/22人次,維護和保障職工合法權益的同時,也在地方法院和交警隊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4.幫扶救助
一是物資幫扶。設立愛心幫扶超市,把職工捐贈的衣物、日常生活用品、家用電器及工會出資購買的生活必需品匯集到幫扶超市,讓困難職工按需領取。二是資金保障。每年以高于集團公司2倍標準撥付幫扶資金(集團公司標準為25元/人,我礦50元/人),近3年來,幫扶低保家庭、困難職工、殘疾職工、金秋助學、大病救助等623人次,發放救助金72.6萬元,基層單位自發“愛心捐款”27萬余元,礦“慈心一日捐”捐款34萬元。三是合理利用政策。積極爭取上級政策,為大病職工辦理臨時救助、為困難職工子女爭取助學資金、為低保邊緣戶爭取最低生活保障金,近3年,共為32名困難職工爭取上級救助金12萬元。
1.源頭公開機制
一是工資集體協商。把職代會會前的代表組長會作為工資集體協商的“前置環節”,在充分考慮企業經營困難的整體形勢和上年度企業職工工資水平的情況下合理協商,保障勞動關系雙方的合法權益。二是三級公開。規范礦務、區務、班務三級公開運作,每季度會同相關部門對單位的工資分配辦法、工資結算、單項考核、活動經費使用、勞保用品發放等進行專項檢查,全年檢查發現存在問題224條,通過整改通報,確保問題的整改、落實和閉合。三是女工權益維護。通過簽訂《女職工特殊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確保“三期”女工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2.互聯互動機制
一是上下互動。通過工會主席與職工代表聯系書形成上下的互動機制,了解職工所思、所想、所盼,全年收集聯系書379份,問題551條,特別是針對反映突出的勞動保護、物業管理、困難救助等問題制定針對性整改措施。二是部門聯動。各專業部室充分發揮部門職能作用,團結協作,發揮部門的合力,為需要服務的單位和個人提供最大方便,及時妥善解決反映問題。三是內外的互動。對口單位與當地政府勞動保障、信訪、法院、交通等部門經常的進行工作的交流,在尋求他們幫助的同時,將處理維權中涉及的政策性和普遍性的問題向他們反映,幫助他們完善和修改政策。
3.維權延伸機制
一是改革發展成果共享權益。企業的發展是廣大員工共同努力的結果,因此,企業的發展成果也應該與員工一起分享,我們通過改善井下工作環境,保障職工的職業健康;投用新裝備、新設備,減輕職工的勞動強度;通過實施治虧創效,降低生產成本,保證職工工資在嚴峻的經濟形勢下保持穩定;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切實讓職工實現“體面勞動”。二是參與企業管理的權利。通過職工代表巡視、合理化建議征集、職代會提案等方式,帶動職工參與企業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年開展職工代表巡視44次,征集合理化建議450條,職工代表提案181件,先后采納了非煤產業經營改制、優化外部煤炭產業、成本倒逼機制等問題,切實發揮了職代會提案推動企業發展,助力治虧創效的作用。三是職工文化權益。通過優化俱樂部、社區廣場的設施,開展各類特色廣場文化活動,作為豐富職工的文化生活,維護職工文化權益的有效手段和載體,全年組織廣場文藝演出61場次,進區隊、到井口,開展文藝活動220場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