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銀霞 伏照磊
赤心為民惠民生 真情為民聚民心
——兵團住喀什巴楚縣英吾斯塘鄉16村、17村工作組紀事
□張銀霞 伏照磊
自2014年3月住村工作開展以來,三師四十八團住巴楚縣英吾斯塘鄉16村、17村工作組通過認真走訪,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找準在文化建設、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方面存在的障礙和困難,在團黨委的大力支持下,真心實意為村民排憂解難,辦實事、辦好事,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評。
黨委重視 全力支持
16村、17村工作組是四十八團“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掛鉤聯系點,自活動開展以來,四十八團黨委高度重視,第一時間成立了活動領導小組,并制定了《四十八團幫扶英吾斯塘鄉重點村深入開展“三民”活動工作方案》。由團黨委常委、分管領導親自任組長,細化21項具體幫扶措施。在方案實施過程中,團領導累計20余次深入村中了解工作開展情況,并根據群眾需要及時調整幫扶方案。
“要想做好群眾工作,語言交流是關鍵,必須盡快加強學習,提高維吾爾語的聽說能力?!?016年住村伊始,17村工作組組長李佼玉就對工作組成員提出要求。
為增強與村民之間的交流能力,自住村以來,工作組將加強維吾爾語學習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任務,通過制定《學習例會制度》,購買維吾爾語初級學習教材,堅持每天晚上一個小時學習維吾爾常用語;將學會的維吾爾語應用于工作、生活實踐,通過觀看電視節目、聽音像資料,加深維語聽力,體會維吾爾族習慣。通過多種形式、多途徑學習維吾爾語,切實提高接地氣能力。
“我來了一個多月,與村民做一般的交流沒什么問題,但是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學習,爭取這一年住村下來能夠熟練掌握維吾爾語。”16村工作組副組長劉國新說道。
送文化 促和諧阿依古麗·烏拉依母說:“今天四十八團的舞蹈隊來到我們村,為我們表演節目,我們特別高興,我們就像一家人一樣,謝謝她們!”3月21日,16村村民阿布來孜·巴拉提觀看表演后高興的說道。
據悉,為豐富地方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三師黨委、各農牧團場積極組織文藝骨干,深入三師各個“三民”活動聯系點進行巡回慰問演出,演出中,演員們與觀眾積極互動,一起載歌載舞,精彩的演出吸引了各族干部群眾前來觀看,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評。
同時,工作組還編印了農業科技、法制教育、民族團結、非法宗教等方面的書籍和畫冊,發放到每家每戶,營造了兵地團結、共同發展的良好氛圍。據統計,自住村以來,工作組開展宣傳教育18場次,2500人次,發放宣傳資料1020份,開展文化科技惠民活動36場次,受教育人次達9400余人次。
兩年前,種植6年棗園的17村村民買買提·亞生來說,對于如何增加紅棗產量、提高紅棗品質,他的心里沒有底。而如今,他已經是村里面有名的棗樹專家。2013年,他種植的7畝棗園,畝產不足110公斤,收入僅為1.3萬元。工作組住村后,不但為他示范,還親自幫他修剪、補苗、施肥。買買提·亞生對棗樹田間管理知識有了很大的提高。“2015年,我的7畝棗園收了3.2噸,畝產近450公斤,收入近5萬元。”買買提·亞生激動地向筆者暢談道。
據悉,在走訪過程中,工作組了解16村、17村兩個村村民缺乏棗樹管理技術,管理不到位,收入水平較低,四十八團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學習,已經掌握了一套高水平的紅棗栽培管理模式。為此,工作組決定從提高村民的棗樹管理技術入手,力爭通過3年時間,讓村民的紅棗產量翻番、收入翻番。工作組向四十八團黨委反映情況后,團黨委專門安排選取16村、17村的部分棗園作為試驗田,派團林業技術人員定期不定期進行棗樹田間管理技術培訓。據統計,兩年來,四十八團先后組織160余人次技術人員深入兩個村進行技術指導;邀請村民300余人次到團參觀紅棗直播建園、紅棗嫁接、設施農業、標準園建設等方面的技術。
2014年春耕期間,村民麥合提·巴克承包了40畝棉花地,一直沒有澆上水。心急如焚的他,趕緊向前來走訪的住村干部反映情況。帶著疑慮和問題,住村干部們了解到,由于今年葉爾羌河分流下來的春灌水較少,村里還有500畝棉田沒有澆上水。水的問題直接關系群眾的生產,耽誤不得,工作組與村委會協調后,重新調整了分配水的情況,解決了村民澆水問題。麥合提·巴克多次到村委找工作組,請他們到家里吃飯,表達謝意。但是因紀律要求,工作組婉言謝絕了。“只要你撲下身子,真心實意為群眾辦事,就能夠感受到群眾的深情?!边@是曾住16村工作組組長張開明常說的一句話。
據統計,兩年來,工作組為學校捐款2萬元,購買桌椅、投影、辦公沙發;組織50人嫁接工幫忙嫁接2000畝酸棗苗;向32戶貧困戶捐贈棉種600公斤;捐贈價值5000元的石硫合劑,防治棗園病蟲害;結對幫扶56戶困難戶,幫助困難村民解決實際問題;看望慰問96戶貧困戶,為他們送上大米、清油、面粉等慰問品;爭取100萬元的項目資金修建一條防滲渠,改善16村、17村的農業灌溉用水;爭取380萬元項目資金為16村修建8公里長柏油路;對幼兒園1900平米的場院和鄉文化站3500平米的場地進行了硬化。
在兩年來的住村工作中,工作組邊走訪調研,邊梳理剖析,把走訪調研與切實解決群眾困難結合起來,群眾反映的實際問題能夠迅速得到解決,工作組用真情和汗水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工作開展起來也就得心應手?!?/p>
欄目責編: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