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萍
煤場上迎風飄揚的黨旗
□孫萍
吳翔,八師天富南熱電燃運分場支部書記,他一米八幾的個頭,身材挺拔、濃眉大眼,臉上時常掛著親切的微笑,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叫顏值高。不管你認不認識他,你很容易就能在堆積如山的煤場中發現并認出他,不光是因為他的帥,更多的是他舉手投足間散發出來的個人魅力以及作為共產黨員展現的風采。
有人說,一個對事業入迷的人,必然是一個勤奮的人,敬業的人,吳翔就是這樣的人。煤場就像他的第二個家。 每天早上9點半,他都準點到達煤場,時而在煤篦子上觀察煤溝的情況,時而在不同的方位、來自不同礦點的煤堆上抓把煤觀察比較,時而又在機械班門前了解當天機車運行狀況。煤堆上哪兒有個凹坑需要推平,哪兒的煤堆需要收收邊,把路擴寬,好方便煤車安全行駛,他都會記下來提醒當班的員工盡快處理。一天中他要到煤場巡視好幾次,嚴寒酷暑和刮風下雨都擋不住他的腳步。夏天酷暑難擋,他完全可以坐在辦公室里吹著風扇喝著涼茶,他卻不放心,親自到煤場檢查有無火險隱患,還同值班員一起掄起掃把將車輛通行的道路打掃干凈,汗水交織著煤灰順著臉龐流下。地磅小伙小王開玩笑說:“書記,你看你,臉都花了,這會都不帥了?!眳菚浶χ氐溃骸皫洸粠?,不能只看臉,男人的魅力體現在認真工作、責任和擔當上,你小子別逗了,到時追你的姑娘一大把?!?/p>
平易近人,身先士卒,為他贏得了職工們的愛戴。冬天,積雪將煤篦子凍住,他與煤場人員一起用鋼釬一點一點地砸,雙手磨出了血泡,同志們讓他休息,可他卻說,早一點疏通,煤倉斷煤的危險就少一分;煤場校驗皮帶、指揮車輛,嗆人的煤灰里,忙碌的人群里都總少不了他的身影,難怪有不少外來司機豎起大拇指感慨道:“那是你們的領導嗎,沒一點官架子,現在這樣的人少了呀!難得!”
別看吳書記平時態度溫和,笑容可掬,可他也有黑臉發飆的一刻。2014年初春的一天,一個小煤礦打起了歪主意,伙同司機在煤里夾雜一些矸石垃圾渾水摸魚,讓在煤場巡視的吳書記逮了個正著,拉煤司機口出狂言百般抵賴,甚至要和書記動手。最終在事實面前,打了數個說情求救電話無果的煤老板,不得不灰溜溜地低下頭,回裝了那些劣質煤,拉離了南熱電煤場。因為經常要與“煤老板”打交道,這些人就會多方打聽,想方設法地托人找到吳書記,想以各種好處達到自己的目的。然而結果都只是吃閉門羹和公事公辦。我們都知道一句話叫“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吳書記把這句話改了“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他常常給煤場的職工敲警鐘,要堅決杜絕“吃、拿、卡、要”現象。他常說:“我要求大家做到的,我一定首先做到,因為我是一名黨員?!?/p>
2014年是南熱電燃運公司緊張而忙碌的一年,尤其是七八月份,二期工程機組進入調試運行階段,濕法脫硫也隨機組投運,同時間段,輸煤皮帶技改、斗輪機調試運行、上煤量劇增、工作量成倍增加,他感到身上的擔子和背負的責任更大了。為確保公司優質價廉燃料的供應,他經常放棄節假日和休息日,奔波于供煤單位和煤場現場查看。為節約煤炭成本,他每天對各煤礦點的煤炭進行煤價核算、對比,十天一分析,一月一總結,進而合理控制煤炭成本管理。
如果說燃運分場是個大家庭,那么各個班組就是里面的一份子。吳翔同志把抓好班組建設當成一件大事來抓。任人唯賢,適時地抓大放小,不僅認真聽取各班班長的意見建議,還給他們創造施展才能的平臺。經常與其他班員交心、談話,遇到性格偏執,在工作中易和同事起摩擦的員工,從不在言語上詆毀,總是勸大家揚長避短,多看其優點,多包容,班組才能和諧進步。在他的鞭策帶動下,2014年,煤管一班工作出色,業績突出獲得了南熱電學習型三無班組、工人先鋒號、集團公司文明班組、師市五一文明示范崗稱號等多個榮譽。工作中他是盡職盡責一絲不茍的領頭人,生活中他又是燃運公司這些兄弟姐妹們的知心大哥,員工有生病住院、婚喪嫁娶的,他都會第一時間趕去慰問,盡量解決職工的困難。細微之處何嘗不是真情綻放。
作為一名支部書記,近年來,他組織支部黨員到紅色教育基地參觀、走訪老黨員,參加煤場、橋洞義務勞動、購買圖書開展“靜心讀書讀好書”、為優秀黨員和員工子女贈書等活動,讓員工們真正感受到黨員們接地氣,心系群眾,干群關系和諧融洽。
燃運公司近幾年連續獲得勤政廉潔先進單位,這些榮譽的背后,是他4年如一日的默默堅守、無私奉獻。其實在我們的身邊、在生產一線,像他這樣的共產黨員還有很多,或許沒有可歌可泣的豐功偉績,然而任勞任怨、一身正氣的點滴故事仍然可圈可點。黨員是什么,黨員是吃苦在前享樂在后,黨員是一心為公,恪盡職守。老百姓就認這個,廣大職工群眾喜歡這樣的共產黨員?!?/p>
欄目責編:磊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