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艷輝
孝心不可等待
□鄒艷輝
“喂,女兒啊,我很好,很忙。每天都和鄰居下棋,不用擔心。”“你媽媽呀!也好著呢!她不在,出去跳舞了。”每天,爸爸一個人坐在家門口的梧桐樹下,用期盼的目光眺望著遠方。 媽媽正躺在醫院的病床上,而爸爸也沒有去下棋,而是在病床前用一雙斑駁的雙手為老伴撥著橘子。兩位雙鬢斑白的老人,相互一笑,笑容里,有些許無助,些許滿足。每次看著這則《父母的謊言你聽懂了嗎》的公益廣告,那一幕幕的場景就如同發生在我身上一樣,廣告中老父親滄桑的聲音,蹣跚的背影,總會讓我淚流滿面。
反省作為兒女的我們為父母盡了多少孝心?抽出多少時間陪父母吃飯,陪父母聊家常?想想自己的父母也已是古稀老人,正是需要兒女照顧、噓寒問暖的年齡,但我們卻做得少之又少。父母的家離我的家只有15公里,但這15公里的路程我卻不能時常地去看望他們,總是在推說自己工作忙沒有時間,總是對他們說周末去看望他們,但卻因為自己的私事一拖再拖。父母家的院子外有一棵很茂盛的老榆樹,夏天的時候他們總愛坐在榆樹下的石板上乘涼。每次回家看望父母,總習慣在快到家時望見他們坐在老榆樹下滿心歡喜樣子。但是去年秋季的一天當丈夫開著車載著我們一家三口回去看望父母的時候,透過車窗我遠遠地看見父親一個人坐在老榆樹下,瑟瑟的秋風,滿地的落葉,父親黝黑的臉龐。看見了我們,他立刻站起了他彎曲的腰身,安詳的目光中帶著幾分喜悅,兒子跳下車撲向了外公的懷抱。在那一刻父親和老榆樹就像一幅畫,這幅畫和著秋風讓我心里有種酸酸的感覺。父親的那份孤獨總是深深地埋在心里,卻從不曾表露。
父母真的老了,我們總在心里對他們講:“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但是我們為父母做了多少呢?我們的成長總是在他們的眼里,而他們的老去我們卻不曾看見。我們的需要他們總是傾其所有,而他們的需求我們卻十分吝嗇。我們總是再說等我有時間了再多陪陪父母;等我有錢了再多孝敬父母。
孝,不一定是一幢豪宅;也不一定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為母親端上調好的洗腳水的喜悅;也許是一條為父親親手編織的圍巾的溫暖……生命是脆弱的,恩情是永遠也報答不完的,所以不要愛得太遲。從現在、從今天我們帶上父母去旅游,從現在、從今天我們給父母打一個電話;從現在、從今天我們陪父母吃頓團圓飯……孝心不可等待,懷著一份滿滿的感恩之情,奉獻一份濃濃的盡孝之心,收獲一份暖暖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