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麗娜
在援疆路上譜寫民族團結主旋律
□胡麗娜
“老哥,知道你白天要給病人看病,太忙了,所以晚上給你打個電話,祝你‘五一’節快樂!”5月1日,二師三十六團醫院中醫科援疆專家周金躍接到了維吾爾族居民吐汗·牙森的電話。
說起周金躍與吐汗·牙森的相識,還得從2016年3月份說起。
3月15日,對于河北省臨西縣老官寨中心醫院院長周金躍來說,是個特別的日子。這一天,他在三十六團醫院開啟了他援疆之路的第一天。50歲的他,還沒有來得及卸下遙遠路途的疲倦,就全身心投入到了中醫科的工作中。得知該院來了中醫專家,很多群眾一大早就在中醫科排起了隊,吐汗·牙森是他接診的第一個維吾爾族病人。
吐汗·牙森常年雙膝疼痛,行動不便,久治不愈,希望這次周大夫能幫助自己解除病痛,他用不太流利的漢語與周金躍訴說著自己如何忍受雙膝的疼痛。經過一番詳細的望、聞、問、切,周金躍針對吐汗·牙森的病情,給出了治療方案,并建議吐汗·牙森進行針灸治療。當天下午,吐汗·牙森就靜候在理療室門口,等著忙碌的周大夫給自己針灸。這是周金躍第一次接觸維吾爾族病人,他微笑著和吐汗·牙森聊天,手卻沒有閑著,手起針落,銀針快速而準確地扎在病人的穴位上。周金躍嫻熟的技術讓旁邊見習醫生牟悅感慨道:“周院長從醫經驗豐富,能跟著周院長學習是我的榮幸,我一定好好學習,好好工作。”針灸很快結束,周金躍小心翼翼地取下吐汗·牙森身上的銀針,幫助吐汗·牙森整理好了衣衫,正準備離開時,周金躍又將煎好的中藥液裝好遞給吐汗·牙森,并叮囑他按時按量服藥,注意飲食,明天繼續到醫院進行治療。
就這樣,一個月過去了,每天,吐汗·牙森如約而至。從開始疼痛難忍、走路困難,到現在行動自如、滿臉笑容,吐汗·牙森的病情康復了,這都是源于這一根根小小的銀針,但就是這些不起眼的銀針,讓吐汗·牙森感受到了周金躍的仁心大愛,讓他重拾了健康,讓他的臉上重現了微笑,也讓他有了這位“老哥”。
吐汗·牙森康復的事,很快在該團民族新村里傳開,村民們對援疆醫生有了更多的信任和敬仰。4月22日,周金躍又深入民族新村,開展了“援疆專家義診送健康、彰顯維漢一家親”愛心義診。義診現場,吐汗·牙森又見到了“老哥”,二話不說,走上前,兩人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