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霞
小家大愛撐起一片藍天
□趙霞
有這么一戶平凡普通的家庭,他們用勤勞、樸實、寬容演繹著小家大愛最樸實的幸福。他們就是綠翔建安公司機械分公司蘆萬新、馮麗的家庭。
今年51歲的蘆萬新,是綠翔建安公司機械分公司一名機械駕駛員;今年48歲的馮麗,自謀職業,靠勤勞的雙手為家庭創收;兒子蘆航偉在克市打工,一家三口日子過得也算和諧美滿。
天有不測風云。就在他們過著和諧幸福的生活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降臨到他們這個溫暖的三口之家,使這個原本幸福的家庭一下跌入低谷。這要從14年前說起,在2001年的一個夏天,馮麗的母親不幸得腦溢血突發性疾病去世,當年弟弟們還小,父親的情緒也極度低落,失去親人的痛苦和照顧父親一家老小的擔子都落在了馮麗的肩上。馮麗白天忙著干活,晚上要輔導孩子,她用自己的行動,教育兒子,使兒子懂得尊重長輩、團結同學、自覺遵守公共道德。平時再忙,馮麗都要抽空去照顧年邁的父親和照看弟弟,為了使父親不感覺孤獨,她常買些父親愛吃的水果蔬菜,給父親做可口的飯菜。還及時給父親換洗衣服、收拾家務,陪父親聊天。弟弟的生活和學習,馮麗也時刻照顧和督促著。
失去親愛的母親還不到一年時間,公公又得了胃癌不幸去世。緊接著2003年,丈夫又得了胰腺炎,一年之內住了4次醫院,使這個本不寬裕的家庭又陷入了困境。這時的馮麗,也曾多次傷心、悲痛、流過淚。而此時,她知道,痛苦和傷心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馮麗化壓力為動力,用一顆堅強的心,撐起了家庭的重擔。丈夫住院期間,馮麗從早到晚奔波在醫院、單位和家之間。馮麗聽醫生說,得了胰腺炎不能從事體力勞動,還要合理飲食、保持適當休息。在丈夫治病的一年時間里,她省吃儉用,把好吃的留給丈夫和孩子,重活、累活自己搶著干,為的是讓丈夫身體早日恢復。就這樣馮麗堅持3年在外打工補貼家用。有了妻子的理解和支持,丈夫也能安心在家養病。經過馮麗幾年的精心照顧,丈夫的身體漸漸康復,一家人雖然日子過得緊了些,但是在困難面前,能一起共度難關,生活也漸漸有了起色。
2006年,一場災難再次降臨到這個家庭。婆婆突發性腦溢血癱瘓在床,對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這一次,馮麗毅然決然地又承擔起了照顧婆婆的義務。“孝為德之本,百善孝為先”。婆婆這一躺就是整整10年,生活不能自理,馮麗就把婆婆當成自己的親媽來孝敬。自家的住房也不寬裕,為了能更好地照顧好婆婆,她在離家很近的小區為婆婆租了一間平房。每天在婆家和自家繼續奔波著。她每天要做6頓飯,先是給婆婆做好飯,再做自家的飯;早上給婆婆洗臉、梳頭、穿衣,晚上還要幫婆婆洗腳、擦身、翻身;婆婆牙齒不好,馮麗就把肉菜剁成碎末做成流食給婆婆喂;為了不讓婆婆寂寞,她每天堅持抽1小時時間陪婆婆聊天;天氣晴朗時,她就把婆婆推出去呼吸新鮮空氣,和鄰居們聊聊天。婆婆逢人就夸:“我家娶了一個好兒媳,更是我的親閨女呀!”
因為小叔子家庭離異,又獨自帶著侄女。作為嫂子的馮麗,也經常抽出時間幫助小叔子照看未成年的侄女。有人說馮麗傻,而她卻淡淡地笑著說:“我的侄女還小,她的母親又離她而去,我這做大媽的不照顧她,誰照顧她呢?!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