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乾紅
養老院的當家人
□李乾紅
起床、倒尿盆、幫老人整理房間衛生、給老人梳頭、刮胡子、喂老人吃飯……
每天這樣周而復始地工作,她總是不嫌麻煩,總是笑瞇瞇地面對每一位老人。她說,我把這些老人當作自己的父母一樣看待,讓他們在有生之年感覺到幸福和溫暖。她就是十三師紅星二場康健養老院的主家人——陳召秀。
今年47歲的陳召秀,2000年和丈夫陳中奎從甘肅天水來到紅星二場落腳。
在這里,給人喂過牛、種過地、扛過棉包、背過糧食,什么臟活累活都干過。2009年11月,陳召秀創辦了團場第一個私人家庭式養老院。2014年7月,紅星二場黨委將團場新建的養老院交給他們使用。作為一個公辦民營的養老院,陳召秀和丈夫陳中奎及兒子、兒媳用愛心、恒心、細心,精心地照料著28名老年人。
來這里養老的人員都是團場的退休職工。他們的子女因工作忙碌或不在身邊等原因,不能陪伴在老人身邊。陳召秀一家人把所有的愛都給了這些老人。老人只要住在這里,所有吃喝拉撒睡,都由陳召秀包攬了。
養老院和醫院相鄰,配有無障礙設施,設有餐廳、衛生間、住所,各項功能齊全。目前已形成了“團場主導、民營管理、各方參與、多元助老”的養老服務新模式。
入住在這里的老人們不是年事已高就是身有殘疾。陳召秀夫婦根據老人的口味,精心調劑好老人的飲食。在養老院,目前有9名老人因種種原因不能自己吃飯。陳召秀一家人就把飯端到老人跟前,一口一口地喂。有的老人吃飯慢,一頓飯下來要喂40多分鐘是常有的事。
人常說老小孩老小孩。意思是老年人因年齡大,情緒有時會反復無常。陳召秀一家人總是想著法子讓老人們開心。有的老人把大小便拉到床上,陳召秀從來不嫌臟、不嫌臭,給老人及時換洗上衣服。陳召秀非常細心,幫助老人洗澡、理發、刮胡子。只要是老人們提出的要求,她從來沒有拒絕過。逢年過節,陳召秀還邀請團場的秦腔自樂班、老年舞蹈隊的演員們為老人表演節目,讓老人們不感到孤獨和寂寞。
王秀蘭老人雙目失明,家庭又十分貧困,來到這里后,陳召秀給予了很多關心和照顧,還免收她的費用。有的老人生病了,他們總是及時把藥買上給老人送去,并看著老人吃完。有的老人怕孤單,他們就經常陪老人聊天。住在這里的老人伺慶華感慨地說,我們交的這些錢,遠遠抵不上小陳一家人的付出,他們一家人真正把我們這些老人當作自己家的人一樣看待。
這幾年,紅星二場黨委非常關心養老院各方面的情況。團場在逢年過節都派人去看望老人,社會上一些有愛心的企業家也經常來資助養老院。好心人的關心和幫助,也給陳召秀一家非常大的鼓勵。
六年來,陳召秀一家人給80多位老人養老送終;六年來,他們以“平民化、低成本”的形式進行服務,為老人做好各種服務和保障。
愛是不需要用語言表達的。陳召秀一家人,用勤勞、善良、仁愛,為老人們撐起了一片天,讓老人們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