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娜
我的坎土曼情結
□韓娜
“圓圓鐵鏡兮照日月,長長木柄兮寫春秋”,也許這便是坎土曼最真實的寫照。——題記
我不是兵團后代,卻想成為一名兵團人。
有句話這樣講,見過“坎土曼”的人在新疆,會常用“坎土曼”的人在兵團。
因為機緣巧合,兵團成了我生命中的一個站點。我想不僅僅是一個站點,將會是終點。來兵團一年多了,它的歷史、環境、尤其是他的特殊性深深地影響了我,我想說說我心中的兵團,就從一種工具說起。許是來到團場之后,坎土曼是最先接觸到的一種工具,所以印象深刻。
第一次見到它時,大學生統一在基層鍛煉。一天,我們被告知自帶工具幫助連隊進行環境整治,說是要帶坎土曼。雖說從小就在農村長大,見過鐵鍬、見過洋鎬,卻從未聽說過坎土曼,于是我想向職工叔叔借坎土曼,結果被告知已經借給別人了,于是我便拿著借到的一把鐵鍬早早地來到干活地點,想看看坎土曼的樣子。
初次見到了坎土曼,有點激動,便仔細地打量著這個軍墾時代人手一柄,同時也是最基本的勞動工具。外形構造有點像家鄉那兒的鋤頭,卻比鋤頭更重,鐵頭卻是呈盾形的。我所見到的那把坎土曼許是用得久了,鐵頭外表很光滑,就連木柄也很光滑,我想應該是長期在土地里不停地進出使用,泥土和汗水已經磨光了它,不再生澀。干活時,看著我好奇,于是他們把坎土曼給了我。拿起它挺重的,用起來也很吃力。感覺像是把自己拉著向前沖似的,我感覺找不到使用它的重心,就那樣使用了一下午。第二天渾身上下都疼。我想坎土曼是想要教會我,做人做事要先學會吃苦。
后來,通過與連隊領導交流、上網查詢才知道,坎土曼,其實是新疆維吾爾族的主要農具之一。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圓圓鐵鏡兮照日月,長長木柄兮寫春秋”,也許這便是坎土曼最真實的寫照。
第二次見到它是在石河子軍墾博物館,雖然它已破舊不堪,卻仍舊堅挺著身姿,我想那不僅僅只是陳列出來讓游客參觀的,展覽的真正意義是通過一件特殊的工具,讓我了解到他的價值所在。它代表著屯墾大西北的辛勞,象征著軍墾戰士的辛苦,代表著當時生活的艱難、環境的惡劣,它讓我感恩屯墾時期為我們創造美好生活的軍墾戰士。
我想坎土曼無論是現在還是在未來,在我的生活中都會扮演重要的角色,它的展出其實是軍墾精神、軍墾文化的一種展現和縮影,讓我進一步深入了解那段歷史,教會我們年輕人要懂得擔當、艱苦奮斗和感恩。我們年輕的一代應該像坎土曼一樣深深地扎入土地,秉承兵團精神,讓這塊土地更加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