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波
東莞理工學院,廣東 東莞 523808
?
卓越法律人才的主要特征分析
李波
東莞理工學院,廣東東莞523808
摘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是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聯合實施的國家戰略計劃。項目旨在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本文分析了卓越法律人才的主要特征,論證了卓越法律人才培養的必要性。
關鍵詞:卓越;法律人才;特征
中國的法學教育經過改革開放后三十多年的發展,目前我國共有623所高校開設法學類本科專業,本科在校生數達二十九萬多人,畢業生的數量的不斷增加,并沒有解決法律人才的緊缺問題。法學專業的就業率整體較差,高校培養的學生無法適應用人單位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從2011年開始啟動了“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是中國法律人才培養的重要改革,是提高法律人才培養質量的重大舉措,是貫徹實施我國的“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培養法治時代法律人才的需要。近幾年法學界就如何落實“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進行了廣泛的探討,但是始終沒有就如何界定“卓越法律人才”達成一致。只有明確“卓越法律人才”的含義和基本特征,才能制定出符合實際的人才培養方案。根據學者們的爭鳴結合司法實務部門的需求及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對法律人才的要求,本文認為卓越性、應用性、復合型、職業性、國際性是“卓越法律人才”的基本特征。
一、“卓越法律人才”的卓越性
所謂“卓越法律人才”顧名思義就是優秀的法律人才,具體包括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優秀;司法倫理和司法道德意識優秀,就是說“卓越法律人才”是培養具有良好的司法職業道德和職業修養,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具備分析和解決法律事務的能力,具有國際視野的優秀法律人才。卓越首先是政治素質的卓越,即政治合格、法治信仰堅定;其次卓越應該是專業的卓越,應該是基礎扎實、知識豐富,能夠熟練地運用法學及其他學科理論解決現實問題;再次是人品的和人格的卓越,卓越法律人才應該是品格高尚、人格健全的職業法律人。
卓越法律人才的卓越性需要精英教育模式。當然精英不是培養出來的,應該是在實踐中不斷增長實踐經驗,才能夠成為真正的精英。由于大學教育主要是培養學生掌握基本的法律技能,養成法律人正確的思維方式,所以法學教育在培養法律精英的過程中起著基礎性的作用。如何在法學教育的起點上吸引精英、如何使法學院成為精英的搖籃,是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要解決的問題。因此承擔卓越法律人才培養的法學院系必須具備一系列“卓越要素”。這些要素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于:卓越的培養方案、卓越的課程體系、卓越的教師隊伍、卓越的教材系列、卓越的教學方法、卓越的實習基地和卓越的圖書館①。法律人才培養必須要堅持以大眾教育為主、兼顧精英教育的改革理念。因此卓越人才可以通過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的建設以及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實驗班的方式進行。
二、卓越法律人才的復合性
培養復合性法律人才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國法律人才培養都提供了可借鑒的的成功模式。美國的法律人才培養就是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學生在學習法律專業之前,必須取得一個非法學專業的學士學位。澳大利亞的法律人才培養也是復合型法律人才培養,澳大利亞采取的是雙學位的教學和培養模式。國際經驗證明“卓越法律人才必須是復合型人才。復合型是區分卓越法律人才與一般法律人才的重要標準之一。”②我國之前的法律人才培養是單一和純粹的法律人才培養,但事實證明光有法律專業技能很難適應實際工作的需要。法律糾紛涉及的不僅是法律問題,法律糾紛一定是具體的涉及某一方面專業業務的法律糾紛。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目前法律人才的主要業務更多的是非訴業務而不是訴訟業務。據統計,深圳市近八成的大中型企業在招聘中,具備專業的法律知識的求職者為企業優先考慮,都安排在重要崗位上,有豐厚的待遇。復合人才可以是“法律+經濟”也可能是“法律+管理”,還有可能是“法律+技術”,因此卓越法律人才的培養可以借鑒澳大利亞的雙學位式培養,目前中國的專業法律碩士也是這方面的有益嘗試。
三、卓越法律人才的職業性
卓越法律人才的職業性首先是指就業崗位指向一個特定的職業群體就是我們所說的法律職業共同體;其次法律職業需要特定的思維和特殊的法律技能,這使得法律職業嚴格區別于其他職業;再次是指法律思維和法律技能的獲得需要法律專業的職業化訓練,因此,很多人認為法律專業教育應該是職業化教育,從事法律專業人應該經過職業化的訓練。
一般認為法律職業共同體包括法官、檢察官、律師、法學家為等法律職業人員所組成的特殊的社會群體。這一群體具有以下特點:首先是經過專門法律教育和職業訓練,是具有統一的法律知識背景、模式化思維方式、共同法律語言的知識共同體。目前我國的法律教育已經形成了本科、碩士、博士的不同層次,從事法律職業的人必須具有專業的法律學位,這一點已經被我國的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制度的建立所認可,預計從2017年開始,我國的司法考試將改為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報考的要求就是必須有一個專業法律學位。其次法律職業共同體的成員必須是以從事法律事務為本,是有著共同的職業利益和范圍,并努力維護職業共同利益的利益共同體。這就要求卓越法律人才的培養必須注重實務能力的培養,特別是注重培養卓越法律人才對法律的分析與理解能力,因此在培養過程中必須改變以前的學科是教育方法,通過大量的實務課開設和實習實訓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指其中實務屆人士參與培養過程尤其顯得必要。再次法律職業共同體的成員成員間通過長期對法治事業的參與和投入,達成了職業倫理共識,是精神上高度統一的信仰共同體。也就是法律人要有獨特的法律思維,要有堅定的法律信仰。法律職業作為一種專門的行業,是社會化分工不斷細化的結果,法律工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依賴特定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另外,法律職業也具有自己比較獨特的職業倫理。以上關于法律職業共同體的描述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的重點是職業能力。因此在卓越法律人才的在培養的內容和方式方面必須強調培養的是“法律職業人”,必須強調實務能力的訓練。在法律人才培養的課程改革方面,傳統的理論課程要向注重實務能力的方向進行改革,注意學生對法律掌握能力和運用能力的培養;其次,有經驗的法官、律師等應該參與法律人才的培養,通過開辦講座等方式,向學生傳授實操能力;再次卓越法律人才的培養過程要有科學的實踐環節,循序漸進培養學生實際工作能力。以上就要求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中以司法考試為引導,以培養學生理解和運用法律能力為主線,因學生通過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為目標。特別要強調的是,司法考試是從事法律職業的資格考試,是對法律職業從業人員的選拔考試,同時卓越法律人才的教育培養,應以職業教育為重點,加強對學生的職業化訓練,讓學生掌握法律職業所需的特定知識技能和執業經驗,使得法學專業的畢業生能夠進入法律職業共同體并符合這個職業共同體的標準要求。
四、卓越法律人才的應用性
所謂應用型,就是以培養一線法律事務人才為培養目標,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卓越法律人才培養目標要求高校要充分重視學生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法學畢業生無論是從事執法、司法和立法工作,還是要成為律師、法官、公證人、仲裁員、商標和專利代理人以及企業法律顧問,這些法律一線的實務人才,都必須能夠熟練掌握法律知識以及實務操作技巧,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法律分析和化解糾紛。所以法學畢業生并不僅僅是掌握了多少法律知識和多少理論就可以勝任的。卓越法律人才的培養必須重視司法技能的訓練。卓越法律人才的培養過程應該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實行“高?!獙崉詹块T聯合培養機制。高校與實務部門共同確定培養目標、共同設計課程體系、共同開發優質教材、共同組織教學團隊、共同建設實踐基地。第二,突出實踐環節。實踐課程不少于15%,開展分階段實習,配備專職實習導師,對學生實習實行全跟蹤管理和監督。第三、在課程體系和教育模式上,實行小班授課,盡量采用啟發式、論辯式、案例式教學方法來啟發同學的思維,培養學生職業能力。
五、卓越法律人才的國際性
卓越法律人才的國際性是指法律人才必須是國際化的人才。隨著中國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到全世界旅游經商,越來越多的企業到國外投資辦廠。在這樣的背景下具有全球視野、熟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政治、經濟等事務,具有國際交流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的,能夠與時俱進的復合型實用型人才的需求必然增多。另一方面,中國人和中國企業與外國人和外國企業的糾紛也會不斷活躍,不了解外國的法律,不了解國際貿易規則的法律人已經很難適應新的時期和新的時代的需要,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必須把國際化作為重要的考量因素。因此在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必須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是卓越法律人才培養中要注重外語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外語的聽說等實務操作能力的培養;其次是注重學生對國際貿易規則的了解和掌握,特別是全球性的貿易規則的掌握,以適應中國走向國際市場的需要;再次是要了解經濟、金融、貿易等貿易知識,因為單純的法律知識不能夠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F在的世界性的競爭,主要是經濟的競爭,一國的經濟實力決定一國的國際地位。在全球化經濟的時代里,經濟的高速增長離不開法制建設的保駕護航。因此,外語基礎好、涉外法律知識熟練,又懂經濟、貿易、金融知識的法律人才必然成為21世界最需要的高端法律人才。
[注釋]
①曾令良.卓越涉外法律人才培養的“卓越”要素芻議[J].中國大學教學,2013(01).
②夏錦文.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的基本問題探討[J].中國大學教學,2013(12).
中圖分類號:D9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23-0115-02
作者簡介:李波(1965-),男,東莞理工學院,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法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