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黎標
〔杭州市農業局,浙江杭州310004〕
棉花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
■唐黎標
〔杭州市農業局,浙江杭州310004〕
棉花種植的特點是時間長、培育繁瑣。在棉花的生長過程中,氣溫、雨水、土壤以及天氣與棉花的生長生產有直接關系。運用科學合理的棉花栽培技術對棉花生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在棉花種植的過程中還要加強對病蟲的防治工作,只有具備有效合理的種植技術和預防病蟲的措施,才能使棉花產量升高,提高農產品的產量。文章針對棉花的栽培技術和如何進行病蟲害防治進行探析,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意見。
棉花種植是我國農業發展生產中不可或缺的構成部分。2000年以前,我國的棉花種植生產量是在500萬t內,2000年以后,棉花的生產量在慢慢提升,2004年棉花的生產量已經非常大,2006年我國一年的棉花產量到達了800萬t,但是從2012年開始,棉花的總體產量開始下降,到2014年,一年的棉花產量是616.1萬t,種植棉花的面積也比2013年降低了12.65萬km2。導致我國棉花生產量降低的主要因素是種植棉花面積的減少。在2014年,降低了棉花的種植面積,直接導致棉花的生產量減少了18.3萬t。棉花產量的減少與種植棉花的面積有緊密聯系,也反映了我國當前棉花種植業的生產發展狀況。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國對棉花產品的價格不再保駕護航,而是要求栽培種植出產量高、質量好的棉花,這對于棉花的栽培技術提出了全新的挑戰與機遇。怎樣運用當前的棉花栽培技術應對當前狀態下的棉花種植問題,并使棉花栽培技術能夠很好地應用在棉花的種植中。
(一)選擇棉花種子
在棉花的栽培種植中,種子選取不僅是一項基礎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由于優質的棉花種子產量大大超過劣質的棉花種子的產量,因此,要謹慎選擇棉花種子。首先,在進行棉花種子選取時,一定要認準正規的廠家,這與種子的質量有直接的關系。在進行種子的選擇時,要檢查種子包裝上是否含有國家要求規定的證件編號,觀察種子的成色是否飽滿,同時,要在付款前對種子的質量進行再一次的檢查,防止出現意外。其次,進行種子的選取還要參照天氣、地質環境等方面的因素,不同的地方以及不同的土質,選擇的種子是不一樣的。例如,土質良好的地區要選取高產的棉花種子,抗逆性比較強的棉花種子更適用于土質貧瘠的地區。根據不同地區的具體狀況,選取最適合的棉花種子,這也是提高棉花產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播種
點播、條播和育苗移栽是棉花主要的播種方式。點播是指通常情況下,播種的棉花種子數量是50粒/m2;條播是指在一般的土壤中,棉花種子的播種數量是一個穴4顆;育苗移栽是指在一般的土壤中棉花的播種數量一個穴2顆。這些指的是一般良性土質的棉花播種數量,但是在具體的播種中,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考慮土質狀況。假如土質是相對黏重或者是鹽堿地,會直接影響棉花的播種數量。存在上述狀況的土壤,其棉花的播種數量比一般土壤的播種量要多,具體的數量會添加到一般土質棉花播種數量的1/10左右。同時,在棉花種子播種中,廣大農戶要在事前安排好播種的流程,方便日后棉花種子的健康生產。另外,在進行棉花種子播種前,要結合地區的具體狀況,全面了解當地的自然環境和栽種狀況,選取科學、合適的棉花種子播種方法開展棉花種植栽種工作。
(三)栽培管理
棉花在完成播種工作后,還要對其開展有序的監督、檢查、管理工作。這對棉花之后的健康生長非常重要,也是棉花生長生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驟。具體的棉花栽培管理措施是:第一,要對棉花的出苗狀況進行觀測,時刻觀察棉花的出芽狀況,發現缺苗的狀況要及時開展補救工作,確保棉花的出芽質量和數量。同時,在檢查棉花苗中,假設有育苗兩側出現土壤的覆蓋較多或者覆蓋較少的狀況,要及時削減或者增加土壤。第二,在碰到雨水相對比較頻繁的季節時,棉花育苗也許會發生土壤結塊或者棉花幼苗生長狀況不一致,這時要開展合理及時地松土和補苗工作。另外,在碰到干旱的狀況時,要及時做好預防干旱的措施,在棉花的生長中要重點關注棉花的采光狀態和生長需要的環境,因為采光狀況和生長所處的環境會直接影響棉花苗的生長與生產質量。
棉花在一系列的生長發展中,會遭受形態不一的病蟲侵害,進而影響我國棉花的產量和質量,影響我國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我國的綜合國力競爭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所以,在棉花栽培過程中,棉花的種植農戶要依照棉花的生長發展開展病蟲害的防御工作。在棉花的生產發展過程中,經常會遭受三種病蟲害:第一種是紅葉莖枯病,其主要出現在棉花的開花過程中,主要發生原因是棉花缺少鉀元素;第二種病癥是爛鈴,這種病癥多出現在棉花的吐絮階段,是由于玉米螟和棉鈴蟲引發的病蟲害;第三種是枯萎病,主要是由維管束病害引發的,主要發生在棉花生長的初級階段。為此,在棉花生長的一系列過程中要時刻都對其進行嚴格的管理與檢查,防止出現病蟲害帶來的疾病,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棉花的生產質量。以下是具體的病蟲害防治措施。
(一)棉花病害的預防治療措施
棉花病蟲害的主要疾病是紅葉莖枯病、枯萎病和爛鈴,這也是棉花最為常見的病癥。應對這些病癥,可以運用多種解決方式提升棉花的生產質量。針對棉花出現的爛鈴癥狀,其主要的原因是棉鈴蟲和玉米螟引發的,使用殺蟲劑就可以消滅棉鈴蟲和玉米螟;在預防棉花的枯萎病癥上,可以使用農藥綠豐95噴霧劑和防死樂向棉花進行兩次噴霧,或者把兩種農藥對棉花的根部進行灌輸工作;在防治棉花病蟲害上,還可以使用愛農噴霧和枯黃絕殺農藥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在使用農藥的過程中,可以選取愛農噴霧和解害靈藥劑進行每7天一次的噴霧工作,解決棉花枯萎病癥狀的加重;使用合適劑量的殺蟲劑可以解決由蚜蟲致使棉花出現的病癥。在解決棉花的紅葉莖枯病的癥狀上,要參照棉花的病害狀況,選擇70%的甲基托布津800倍~1000倍液與綠豐95共同使用,這樣會對棉花的紅葉莖枯病有更好的治療效果。
(二)棉花蟲害的預防治療措施
在棉花一系列的生產發展中會有眾多的害蟲出現,但是針對任何一種害蟲的處理方式是不一樣的,要參照不同的病蟲害進行不同的防治措施。在棉花出現盲莽的蟲害時,可以使用40%的樂果乳劑2 000倍~3 000倍液對病害進行有效的控制;針對棉花出現的玉米螟與金剛鉆蟲害,可以使用90%的敵百蟲1 000倍~1 500倍液解決這兩種蟲害;在棉花的生長過程中,會出現棉鈴蟲這種疾病,針對這種蟲害,可以使用12.5%敵殺劑2 500倍液解決這種病癥。有效解決影響棉花生長的蟲害,促使棉花得到更健康的生長。但是要非常注意的一點是,在棉花的生長初期到棉花生產完畢都不能夠亂使用農藥,這會對土壤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而且胡亂使用農藥有可能會在無意中殺死害蟲的天敵,阻礙棉花的正常生長,降低棉花的產量。
(三)提升棉花在生長過程中防治病害的能力
在棉花的生產過程中,要把棉花的打頂、整枝工作作為棉花的工作重點,并且要及時有效地進行棉花打頂和整枝工作,以達到提升棉花長勢的作用,加強對棉花病害的預防。在棉花的生產中,打頂工作是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工作,打頂消除了棉花頂部存在的優勢,促使越來越多的側芽可以得到全面的生長,促進棉花更好地生長,以此增加棉花的產量。棉花打頂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主要參照棉花生長的具體狀況選擇適合的打頂方式,第一種是一次性的棉花打頂,可以在7月中下旬進行棉花打頂,把棉花的枝葉頂尖整體打落掉,這樣的方式主要是旱打頂、打小頂。在進行打頂后會出現生長出3個枝杈,促使棉花生長出更多的花蕾,提升棉花的總體產量。第二種是不去掉棉花的枝葉,等到棉花的枝生長到3枝~5枝時,把棉花的頂心整體摘除。在棉花的生長出現不健康的狀況時,就可以開展打頂工作,棉花的長勢正常且健康時,可以延遲棉花的打頂時間,促使棉花的生產數量。
若想提升我國的棉花產量就要提升棉花的栽培技術與棉花病蟲害預防治療措施。有效合理的棉花栽培技術和病害防治技術是提升棉花質量和產量的重要原因。所以,在進行棉花的栽培種植中,不但要結合當地的土壤質量和天氣、氣溫、濕度和周邊環境等多種因素、還要對棉花的種子進行嚴格謹慎的選擇,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棉花種子,要檢查棉花種子的包裝上是否符合國家規定相關標準,切記盲目選擇棉花種子,做到統籌全局,全面提升棉花的質量和產量。只有具備合理科學棉花栽培技術管理和相應的病蟲害解決措施,才能更好地提高我國的棉花生產量,增加棉花種植農戶和加工工作者的經濟效益,實現我國經濟更好更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