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霞
基層工會主席既要做『老黃牛』又要當『諸葛亮』
□陳霞
作為一名連隊工會主席,從事工會工作兩年了。從一個初出茅廬的編外人員一步一步走入工會工作,體會頗多。工會工作是群工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群工工作的核心,工會工作開展的好壞,事關連隊的穩定、和諧、發展。作為一名工會主席,要踏踏實實為職工辦實事,容不得半點虛假,要作為而且要“真”作為。
那么怎樣才是“真”作為?
首先,真作為,就是避免“虛”作為。所謂“虛”作為,就是指上級領導安排的工作,按時上報了,按時開展了,但是就其工作本身存在水分。例如,活動開展了,但不是所有職工都明晰,都清楚。還有的“虛”作為,表現為“給職工承諾了,但卻不落實”;還有的“虛”作為,表現為開展工作虎頭蛇尾,不能善始善終;還有的“虛”作為,表現為不懂裝懂,解釋不清楚,工作無條理性,造成職工反復跑空趟。所謂的真作為就是要反“虛”而作為。
那么怎樣才能做到“真”作為。
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思想觀。作為一名基層干部,其主要任務是為職工辦實事,而不是為了名和利。所以要把自己的思想定位在怎樣干工作、怎樣干好工作這一方面。
其次,擺正位置,端正態度。工會工作關系到每一位職工的切身利益。每一位職工前來辦事,都有著自己這樣那樣的原因。切不可端架子,給臉子,要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關心、愛護。
另外,開展工作,要量“力”而行。所謂的“力”是指連隊的基本情況,基本條件。不能不切實際地盲目執行,例如:上級安排組織職工參加農場舉辦的文體活動,需要40人,連隊為了能使活動更“美觀”,著意要求參加人員在45歲以下。從而導致45歲在外就業職工人員必須請假才能參加。
怎樣做好“真作為”。
第一,俯下身去打基礎。作為一名基層工會工作人員。要想干好工作,必須要和職工打成一片。了解職工家庭情況、收入情況、特殊情況,甚至是職工的親屬情況。這是我們工作的“必修課”。做好這門功課,不僅需要時間、精力,更重要的是要付出感情。只有心與心的交流,才能讓我們了解真相,判斷準確,合理決策。
第二,加強學習,提高工會工作業務能力、崗位能力。工會工作紛繁復雜,尤其是面對新形勢下的農場改革,工會工作,怎樣開展才能便民、利民是值得我們探索研究的。作為工會主席,要不斷地學習,要把農場政策吃透、吃準。力求找到最佳契合點。
第三,學會“傾聽”,做好“解釋”。在干工會工作兩年當中,我發現,有時候職工找我們不一定是要解決什么困難。而是為了讓我們了解他、關心他。聽聽他的想法,把他心中的不快吐一吐。作為工會工作人員,不能忽視這一方面。看似微不足道的事,卻能引起職工生活、家庭的變化。所以這時候工會主席要有職工家庭危機意識,切不可有絲毫馬虎。對職工的訴說要細心聽,耐心聽,多解釋。從多個角度平息他們的情緒。從一定程度上說,維護一個家庭的和諧不僅僅是這個家庭的責任,更是我們工會的責任。
第四,真抓實干,有作為。作為一名工會工作人員。工作不能只隨大流,不思進取。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的實際情況。同時又有自身優勢。如何結合實際,發揮優勢,創出一條生路對于走向“城市化”的職工顯得尤為重要。現我就六連此項工作談三點:
1、大力宣傳“多元增收”,讓職工樹立“多元意識”。經過近3年的多元增收宣傳。六連職工逐步樹立“多元”思想。職工哈兵說得好:“路是自己找的,不是等來的”。那種離開土地就不能活的舊思想早應該放棄。職工哈兵原來是連隊種地大戶,自2013年六連耕地面積減少后,哈兵放棄種地,在農場的美食一條街開起了回民飯館。月收入遠超種地,且收入穩定。六連不止他一個職工是這樣。還有楊文根、馬彥青、馬建國、丁明等,開飯館、賣烤肉、開商店一一走向了新致富道路。
2、增加技能培訓,尋求就業穩定。我連積極宣傳技能的重要性,不僅積極鼓勵職工參加農場的培訓,而且鼓勵他們參加全國統一的會計考試、計算機考試、駕照考試。只有在就業的崗位上多一張通行證,才能為就業增加一份機會。六連在職工培訓上,不單單是與“場”同行,同時還鼓勵職工結合自身特點學習技能。職工家屬馬青燕由于自己愛好學習美容理發,所以就在農場周圍理發館學習理發。雖然現在只是一名學徒,相信在她自己的努力和工會的積極關心下,會獲得自己的新天地。
3、資源共享,抱團增收。在六連近幾年工作當中,我連工會積極倡導互幫互助,同步富裕。隨著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逐漸帶動了新一批職工致富。職工丁偉通過租用工程貨車,每年凈收入達15萬元以上。自己富了,同時為職工馬建新提供致富機會,為馬建新介紹老板、攬生意。現馬建新每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上。職工丁成、丁志軍、哈國等通過合作形式在外租用大型牛場,通過規模化養殖育肥牛,實現年收入百萬元以上。
改革帶來變化,同時帶來機會,我們要在變化當中尋找致富的機會,要在機會當中尋找致富的渠道。六連工會在機會面前要做的是積極引導,做他們的指路燈。
總之,工會工作不是等不是靠,要想有所發展,就來不得半點“虛”的。職工生活富裕,家庭和諧,是我們的目標。我們既要做“老黃牛”,又要當“諸葛亮”,我認為才是“作為”!□
(作者單位:十二師三坪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