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曉
胡四兵多元增收圓富夢
□秦曉
四師六十八團九連青年職工胡四兵,被四師工會評為“多元增收致富能手”;其家庭被師工會命名為“發展自營經濟多元增收基地”。
今年42歲胡四兵,目前他在68團九連有5座設施大棚種植油桃,建有一座家庭生豬養殖場,年存欄生產母豬和育肥豬600余口,還擁有各種農機具8臺套。僅2015年胡四兵家庭自營經濟收入100余萬元。胡四兵是怎樣依靠多元增收巧圓自己的致富夢想的呢?
從事養殖,胡四兵也有好幾年的經歷了,但是沒有形成規模。2011年開春,胡四兵向連隊提出了發展生態養豬的想法,得到了連隊的大力支持,連隊還為胡四兵提供了場地還為他申報了養殖貸款。
養殖戶最怕的是辛苦養出來的家畜沒有銷路或價格太低。為了找銷路,胡四兵主動出擊,經常奔波于伊犁附近的屠宰場和肉聯廠跑銷路。天康肉聯廠在得知九連具有年出欄生豬萬頭的規模后,主動找到連隊暢通了飼料、養殖、銷售等各個環節,消除了養殖戶的后顧之憂。近兩年胡四兵飼養生豬就獲利十幾萬元。
2013年胡四兵在設施養殖取得初步效益后,又把發展目標擴展到設施種植上。胡四兵看到種植大棚油桃市場前景好,效益高,在連隊的大力支持下就一下子種植了5座油桃大棚。胡四兵虛心向專業技術人員學習,只要連隊組織外出觀摩,他都積極參與,實際學習人家的好經驗新技術。大棚油桃栽好了,關鍵在于平時的科學管理。為了管理好5座大棚,胡四兵把別人用來休息的時間都用在油桃管理上。2015年他的5座大棚生產油桃10余噸,收入15萬元。
家庭富裕起來的胡四兵沒有就此滿足,頭腦靈活的他看到農業現代化農機作業是大勢所趨,于是2015年起,胡四兵又再次擴大家庭經營途徑,搞起了農機服務。短短的兩年時間里,他先后投入100萬余元,購進大型水稻插秧機、自動撒肥機、清糧機和大馬力拖拉機等各種農機具8臺套。如今,僅為胡四兵操作農機的雇工就有5人,他農機服務一項年收入在30萬元左右。
獨花綻放不算春,萬紫千紅春滿園。作為當代青年,胡四兵依靠黨的富民政策和自己的勤勞發家致富了,他沒有就此滿足。他在繼續擴大自己的經營規模的同時,還積極幫助其他職工發展設施農業與家庭養殖生產。連隊青年職工鐘強、張昌倫搞庭院養豬,胡四兵毫無保留地將自己探索總結的養殖經驗傳授給他們,他們缺少發展資金,胡四兵也常常給他們墊付。在胡四兵的積極幫助下,如今鐘強、張昌倫也成為連隊響當當的養殖致富大戶。□
欄目責編:磊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