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玉婷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仇玉婷
莎士比亞曾說:“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睍畬ξ襾碚f,亦師亦友,是親人,也是伴侶。
15歲,是個令人感到尷尬、不堪回首的年紀,正值心比天高之時,那會兒,我最愛看的大概就是語文書了,看著書中的一個個小故事、小常識,雖然對文章的意境領會得不清不楚,但還是看得津津有味,然而老師推薦的書籍,我總是興高采烈地買回來,隨手翻翻,就放在一邊了。
17歲,人生最美好的年紀,我猶如初戀的少女般愛上了書籍。我的同桌是個很愛看小說的女孩子,她總是拉著我跟她一起看。那是一段癡迷的日子,隨著文字的跌宕起伏,時而開懷大笑,時而淚如雨下,時而氣憤不已。通過讀書,我變得開朗、自信、風趣、樂觀,書籍在我眼前走走停停,如春風細雨般滋潤著我的心田。
19歲,是黑色的,在人生分岔口前,我戀戀不舍地放下了心愛的小說,全力備戰高考。這一年,教科書是我的全部,每天猶如海綿般汲取的養分,這樣的日子雖累,但很充實,讀著我最愛的語文課本,我發現文字的味道在我前兩年讀書的沁潤下如美酒般香醇,一個字或一句話能引發思想上的共鳴,從書中反思,從書中覺醒。
20歲,青春煥發的年紀,世界的窗口向我開得更大了些,我與書籍,漸行漸遠。初入大學,課余時間可以和室友逛街,有了更多的時間打扮自己,攢錢買件自己喜歡的物件,人也變得輕浮、市儈、狹隘、自私。書籍在我床邊放了又放,我卻沒有將心思放在它身上。
22歲,悔悟的年紀,心漸漸平靜下來,我與書籍,再續前緣。一次上課,老師問我們:你們仔細回憶一下,在大學期間你們看了幾本書?聽到這,我仔細回想,每日讀讀看看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書籍似乎離我越來越遠了。從那以后,每周到圖書館借一本書,找個安靜的地方打開書本細細品讀。書籍在我心中已如良師,教導我理智看待生活。
驀然回首,讀書已成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書籍在潛移默化中觸動我,教育我,感化我。也許做不到當初挑燈夜讀,如饑似渴汲取養分,但我堅信: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