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歙事閑譚》中的一則史料為核心"/>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史實、文獻與地方社會的變遷
——以《歙事閑譚》中的一則史料為核心

2016-02-03 05:54:42董乾坤
安徽史學 2016年6期

董乾坤

(安徽大學 歷史學系,安徽 合肥 230039)

?

史實、文獻與地方社會的變遷
——以《歙事閑譚》中的一則史料為核心

董乾坤

(安徽大學 歷史學系,安徽 合肥 230039)

《歙事閑譚》中一則關于東晉時期“新安人歌舞離別之辭”的歷史記載,被認為是徽商產生于東晉的依據。然而,追尋此則史料的源頭及其背后的歷史事實,則發現史料中的“新安”與徽州及徽商并無直接聯系。此則史料與徽州聯系的建立及其所載內容被歸入徽州風俗的一部分,有一個歷史過程,其背后反映的則是徽州地方社會的變遷。

史實;文獻;徽州;社會變遷

編撰于民國時期的徽州地方文獻《歙事閑譚》,是一部被學者廣泛引用的重要文獻*有關此書內容及編撰者情況可參見許承堯撰,李明回、彭超、張愛琴點校:《歙事閑譚·序二》,黃山書社2001年版,第9—24頁。。其中的一則記載已被作為徽商始于東晉的依據:

《知新錄》云:徽俗好離家,動經數十年不歸。讀晉《司馬晞傳》,有云晞未敗時,宴會,娼妓作新安人歌舞離別之辭,其聲甚悲。后晞果徙新安。則知此風自晉已然。蓋新安居萬山之中,土少人稠,非經營四方,絕無治生之策矣*《歙事閑譚》卷26《〈知心錄〉記徽俗二則》,第930頁。。

在徽商產生于何時這一問題的討論中*參見王世華:《徽商研究:回眸與前瞻》,《安徽師范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有學者對此史料提出過質疑,認為其與徽州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參見劉和惠:《徽商始于何時》,《江淮論壇》1982年第4期;石偉杰、王振忠:《徽商靠什么發家致富》,《澎湃》“私家歷史”,2015年9月6日,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71137。。那么史料最初反映的歷史事實又是如何?它與徽州及徽商又是如何產生聯系的,其背后又體現了什么樣的歷史事實?遺憾的是,學界對這些問題至今未有涉及。筆者不揣淺陋,擬對上述問題試作探討,謬誤之處,敬請方家指正。

一、相關史實的追溯

由于文獻在編撰過程中會出現一些錯誤,因此,欲探明此則記載與明清時代的徽州及徽商之間是否有關系,須對史料作一番探源,并對相關歷史事實加以考證。

(一)史料探源

據《知新錄》所載,其史料來源于晉代的《司馬晞傳》。查閱唐代房玄齡等編修的《晉書》之《司馬晞傳》并無此記載(其文詳后),因此可推測《知新錄》的史料來源另有他處。據筆者所見,有關此項記載的文獻,最早應為南朝梁人劉孝標對《世說新語》作注時留下的文字:

《司馬晞傳》曰:晞,字道升,元帝第四子。初封武陵王,拜太宰。少不好學,尚武兇恣。時太宗輔政,晞以宗長不得執權,常懷憤慨,欲因桓溫入朝殺之。太宗即位,新蔡王晃首辭,引與晞及子綜謀逆。有司奏晞等斬刑,詔原之,徙新安。晞未敗四五年中,喜為挽歌,自揺大鈴,使左右習和之。又燕會,使人作新安人歌舞離別之辭,其聲甚悲,后果徙新安*(宋)劉義慶著、(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卷下之下《黜免》,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1021頁。。

顯然,劉孝標此處所言之《司馬晞傳》必然是梁代及以前所撰。據今人研究,“唐代以前寫成的晉史有二十多種,在唐初,除沈約、鄭忠、庾銑三家《晉書》已佚亡外,其余都還存在?!?《晉書·出版說明一》,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1頁??梢姡捍臅x史當不止一家,劉孝標所引,應屬其中一種。但因目前皆已散佚,原始記載為何,劉孝標是否有增刪,亦不得而知。但是,與劉孝標同時代的沈約編修的《宋書》中亦有類似記載,但與司馬晞無關:

晉海西(東晉太和年間,366—371年)時,庾晞四五年中,喜為挽歌,自搖大鈴為唱,使左右齊和。又燕會,輒令倡妓作新安人歌舞離別之辭,其聲悲切,時人怪之,后亦果敗*《宋書》卷31《五行志》,中華書局 1974年版,第902—903頁。。

此段文字亦被唐代編修的《晉書》所收錄,雖文字稍有出入,然文意相同*《晉書》卷28《五行志》,第836頁。。前后對照,兩段文字所述事情相同,但所涉人物不同,一為司馬晞、一為庾晞;結尾亦不同,前者為“后果徙新安”,后者則為“后亦果敗”。這兩段文字,后代學者皆有引用,大多各行其引,僅少數學者對此提出疑義。北宋王欽若等人在編撰《冊府元龜》時曾引用后者文字,并在庾晞名下加注“史失其官”*(宋)王欽若:《冊府元龜》卷950《總錄部·咎征》,《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19冊,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第7頁。,說明他們曾考證過此人,但無所獲。南宋時期徽州士人羅愿在其所修的《新安志》中進行了明確的申辨,他在引述《世說新語》及劉孝標所注文字后指出引文出處并加一按語:“按《晉書》倡歌事,作庾晞,非也?!?淳熙《新安志》卷10《人事》,臺灣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68年版,第618—619頁。顯然,羅愿認為《晉書》所載有誤。對于羅愿的觀點,筆者未見有反駁意見。因此,對于庾晞的身份一直未能窺知。至晚清,李慈銘在《越縵堂讀史札記》中又提出了新觀點,“慈銘案:庾晞,《紀》《傳》俱作庾希,《世說注》引庾氏譜,亦作希?!?(清)李慈銘:《越縵堂讀史札記》卷2《晉書札記》,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影印版,第615頁。李氏認為,文獻中所載之事主既非司馬晞,亦非庾晞,而是庾希。這一結論,為我們弄清事情的真相提供了另一個線索。

(二)史實考辨

自公元420年東晉滅亡至502年梁朝建立,不過80年時間,梁人對東晉史實的記載不應有太大分歧。但上述劉、沈二人的記載卻與此相反,實在耐人尋味。更為重要者,兩人的記載皆被后代各類文獻大量引述,成為后人編撰史書的信史。那么此處的記載,何者為是呢?下面從兩個方面展開討論。

1.所涉人物。劉孝標所引之文來自史源不明的《司馬晞傳》,而目前我們能看到最早的《司馬晞傳》載于唐人房玄齡等人編撰的《晉書》中:

武陵威王晞,字道叔,出繼武陵王喆后。大興元年(318年)受封……太和初,加羽葆鼓吹。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固讓。

晞無學術而有武干,為桓溫所忌。及簡文帝即位(371—372年)……晞既見黜,送馬八十五匹、三百人杖以歸溫。溫又逼新蔡王晃使自誣與晞、綜及著作郎殷涓、太幸長史庾倩、掾曹秀、舍人劉強等謀逆,遂收付廷尉,請誅之。簡文帝不許,溫于是奏徙新安郡……太元六年(381年),晞卒于新安,時年六十六*⑨《晉書》卷64《元四王傳》,第1726—1727、1725頁。。

又據同書載:“元帝六男:宮人荀氏生明帝及瑯邪孝王裒,石婕妤生東海哀王沖,王才人生武陵威王晞,鄭夫人生瑯邪悼王煥及簡文帝?!雹嵊纱丝闯觯抉R晞乃元帝司馬睿第四子,與簡文帝司馬煥為同父異母兄弟,貴為皇族,且位高權重,因而被權臣桓溫所忌憚。因此在其廢舊帝、立簡文帝后,謀求誅殺之,遭到簡文帝拒絕,而讓其徙新安郡并死于其地。

庾晞為何人?宋代王欽若等人認為“史失其官”而無從考據,晚清學者李慈銘則認為庾晞乃“庾?!敝`。李慈銘作為一位博覽群書的學者,又深受乾嘉學派的影響,其懷疑定有依據。揆諸史料,庾希實有其人,《晉書·庾亮傳》附有庾希傳。庾希為庾亮之侄,因為其姑媽為晉元帝司馬睿的明穆皇后,而其妹又為海西公司馬奕的妃子,而成為“后之戚屬”。庾氏一族位高權重,亦遭致桓溫的忌憚?;笢卣莆諏崣嗪?,為消滅政敵,穩固自身,對庾氏展開屠戮。先是因故剝奪庾希權力,廢海西公后,庾氏更失勢,溫便殺其兄弟。在此情形下,庾希逃難并被溫追殺,希于是聚兵反溫,卻遭失敗,終被殺于南京*《晉書》卷73《庾亮傳》,第1930—1931頁。。

但是,新安歌舞故事的主角究竟是誰,尚須作細致的分析。首先,據《晉書》所載:“(太和)二年(367年)春正月,北中郎將庾希有罪,走入于海。”*③《晉書》卷8《海西公本紀》,第211、223頁。同書又言:“(咸安二年六月)戊子,前護軍將軍庾希舉兵反自海陵,入京口,晉陵太守卞眈,奔于曲阿。秋七月壬辰,桓溫遣東海內史周少孫討希,擒之,斬建康市。”③太和,即為海西公年號,其在位六年,于371年因桓溫所逼讓位于簡文帝,并于咸安二年(372年)正月被廢為海西縣公,徙居吳縣。同年六月,庾希謀反失敗被殺。自367年庾希失勢被免,至太和六年亦即咸安元年(371年),四、五年間桓溫得勢,宮廷局勢瞬息萬變,庾希如喪家之犬,必有朝不保夕之感,其生活中有作挽歌之事,自是情理之中。恰與前述《晉書》之庾晞讓娼妓作新安人歌舞離別之辭的時段一致。與此相反,據上引《司馬晞傳》,司馬晞在太和初年時,依然是“加羽葆鼓吹。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且至簡文帝稱帝后才見黜,并“送馬八十五匹、三百人杖以歸溫”。司馬晞的放逐顯然是很短的時間內完成的,不可能有四五年的憂慮。

其次,作為著名史家,沈約博通群籍,其流傳至今的著作除《宋書》外,還包括《晉書》《齊書》等各類史書*《梁書》卷13《沈約傳》,中華書局1973年版,第232—243頁。。他對晉代史事當十分熟悉,不至于在《宋書》中出現重大錯誤。他自南齊永明五年(487年)即在朝廷的敕令下開始了《宋書》的編撰工作,并于第二年完成了紀、傳七十卷*《宋書·出版說明》,第2頁。,距東晉滅亡不足70年。因此,筆者以為前引《宋書》中有關“庾晞”的記載較為可靠。而庾晞與庾希實為一人,應是文獻在傳抄中出現了失誤。這種錯誤在古代極易發生,如唐人徐堅所編《初學記》中,就把司馬晞記為“司馬稀”*(唐)徐堅等著:《初學記》卷14《挽歌十》,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363頁。。

2.地點。不管故事的主角是誰,“新安人歌舞離別之辭”至少在南朝時即已產生是可以確定的。但此處的“新安”是否就是徽州呢? 前述劉和惠、王振忠等人皆提出過自己的質疑,茲不贅述。這里需要進一步指出的是晉代的新安郡與后世的徽州在地理空間上并不一致。據《晉書·地理志》載:“新安郡,吳置,統縣六,戶五千。始新,遂安,黝,歙,海寧,黎陽?!?《晉書》卷15《地理志下》,第461頁。郡治在始新縣,始新、遂安,今屬浙江淳安縣。黝,即今天的黟縣,海寧即今天的休寧縣,黎陽即今天的屯溪區,皆屬安徽黃山市。盡管新安郡的大部分地區即是后來的徽州府,但由于當時郡治在始新縣,因此可以推測在東晉人的眼中,新安郡應該是以始新縣為中心的地域,與明清時期以歙縣為中心的徽州府在空間上差別較大。進一步檢閱文獻,筆者發現,以“新安”命名的行政區在秦朝時即已出現,且在此處發生了廣為流傳的凄慘之事。據《史記》載:

到新安。諸侯吏卒異時故繇使屯戍過秦中,秦中吏卒遇之多無狀,及秦軍降諸侯,諸侯吏卒乘勝多奴虜使之,輕折辱秦吏卒。秦吏卒多竊言曰:“章將軍等詐吾屬降諸侯,今能入關破秦,大善;即不能,諸侯虜吾屬而東,秦必盡誅吾父母妻子。”諸將微聞其計,以告項羽。項羽乃召黥布、蒲將軍計曰:“秦吏卒尚眾,其心不服,至關中不聽,事必危,不如擊殺之,而獨與章邯、長史欣、都尉翳入秦?!庇谑浅娨箵絷l秦卒二十余萬人新安城南*⑨《史記》卷7《項羽本紀》,中華書局1963年版,第310頁。。

張守節《正義》引《括地志》注釋:“新安故城在洛州澠池縣東一十三里,漢新安縣城也。即阬(坑)秦卒處?!雹崆貪h時期的新安與后來的徽州顯然不在一處。項羽坑秦卒于新安城的故事在兩晉南朝時期定然廣為流傳,其中所顯示出來的悲戚氣氛與“新安人歌舞離別之辭”所要表達的情感一致。此外,西晉著名文學家潘岳亦留下了一篇與新安有關的文學作品,筆者以為與“新安歌舞離別之辭”的關系更大。

《晉書》中有潘岳的傳記*《晉書》卷55《潘岳傳》,第1500—1504頁。。他生前即名冠朝野,所作辭賦,傳播久遠。且潘岳傳所提及的《西征賦》收入梁蕭統所編的《文選》。據唐人李善考證:“晉惠元康二年(292年),岳為長安令,因行役之感而作此賦。岳家在鞏縣東,故言西征?!?(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卷10《紀行·西征賦》,《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29冊,第166、169頁。既然是為“行役之感”而作,必然不乏傷感離別之情。有辭曰:“澡孝水而濯纓,嘉美名之在茲。夭赤子于新安,坎路側而瘞之。亭有千秋之號,子無七旬之期。雖勉勵于延吳,實潛慟乎余慈。”李善在此句下注曰:“《傷弱子·序》曰:三月壬寅,弱子生。五月之長安。壬寅,次于新安之千秋亭。甲辰而弱子夭,乙巳瘞于亭東。”*(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卷10《紀行·西征賦》,第169頁。西晉元康二年(292年)三月,潘岳在赴任長安令途中,幼子夭折于新安縣,并埋葬于路側,因此潘岳在此賦中記載此事以寄哀思。從李善的注中我們亦可得知,潘岳亦曾為此專門寫過一首辭《傷弱子辭》,辭及序一并收錄于清代嚴可均所編的《全晉文》中*(清)嚴可均輯,王玉、張雁、吳福祥審訂:《全晉文》93《潘岳(四)》,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第994頁。。鑒于潘岳的名聲,此篇辭文定然引起時人的共鳴,發生于新安縣的凄慘故事甚多,以新安為意象編成的歌舞之辭,未嘗不會成為日常宴會中演唱的曲目。在筆者看來,這或許才是“新安人歌舞離別之辭”的原始意象。此新安與徽州并無關系,然而后世學者在各自編撰文獻時,有意或無意地將之與徽州及徽商聯系起來,反映了徽州政治地位上升、徽商崛起并對當時產生重要影響的歷史事實。

二、地方文獻的產生與社會變遷

其實,庾希是否使娼妓作過新安人歌舞離別之辭,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此記載出現在南朝學者的筆下,并被時人及后世不斷傳播、闡釋甚至被當作史實加以接受,無疑與當時的社會背景密切相關。

(一)南朝的佛教盛行與“放逐之地”

魏晉南北朝時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思想發生巨大變化且十分多元化的時代。據唐長孺、葛兆光等學者的研究,這一時期,名教之學進入玄學,進而道、佛學說興起*唐長孺:《魏晉玄學之形成及其發展》,《魏晉南北朝史論叢》,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299—337頁;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一卷)》第四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這一思想潮流影響了士人的生活以及歷史文獻的編撰。魏晉時期,戰亂不斷,司馬氏對大量文士展開大肆屠殺,引起了當時文人學士的朝不保夕之感,前述司馬晞等人的記載中“善為挽歌”即是此心態的反映。據胡不歸的研究,“挽歌源于挽柩之謳,柩重則挽者多,謳歌一齊步調耳。其用與船工號子同。惟不能作歡樂之辭,曲調必哀耳。后則為喪送之禮儀,再后則脫離喪事而獨行之,成為詩歌之一體?!?胡不歸:《讀陶淵明集札記》,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290頁。袁行霈亦言:“魏晉文人有自挽之習,且非必臨終所作也?!?袁行霈箋注:《陶淵明箋注》卷4《擬挽歌辭三首》,中華書局2003年版,第421頁。

東晉時代,士人作挽歌已成為一種風尚,并將其發展成為一種詩歌體裁,在蕭統所編《文選》中,除收有陶淵明的一首挽歌外,同時還有繆熙伯與陸士衡的挽歌詩*(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卷28《樂府下·挽歌》,第501頁。。在唐代虞世南所編的《北堂書鈔》*(唐)虞世南編:《北堂書鈔》卷92《挽歌三十三》,《續修四庫全書》第1212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36頁。及徐堅等人所著的《初學記》*(唐)徐堅等著:《初學記》卷14《挽歌十》,第363頁。中,都單列《挽歌》一目,并對此體裁加以詳細記錄,供時人了解學習。由此可見,作挽歌之習是存在于兩晉士人中的一種普遍現象,體現的正是當時文人對自身命運的慨嘆。

東晉滅亡后,南朝文士對兩晉的世家大族多所記錄,對兩晉時代的挽歌之辭一定相當熟悉,從而將東晉時期的諸多逸事與之聯系起來,作為他們飯后的談資。這些茶余飯后的故事,實際上也蘊涵了佛教思想在南朝的流行,這一史實,已為學界公認。實際上,在佛教典籍中,筆者亦發現了與歌舞有關的記載,據成書于南北朝時代的《四分律藏》載:“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彼村落中有婦女若童女共,同一床坐起,同一器飲食。言語戲笑,或自歌舞倡伎,或他作已唱和,或俳說,或彈鼓簧吹貝作孔雀音,或作眾鳥鳴,或走,或佯跛行,或嘯或自作弄身,或受雇戲笑?!?(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譯:《四分律藏》卷5《業五·初分之五》,《乾隆大藏經·小乘律(二)》 總第69冊,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第568—569頁。

《四分律藏》由佛陀耶舍共竺佛念主持翻譯,于公元412年完成。其中有關歌舞倡伎、唱和俳說的描述雖是印度,但亦符合兩晉時期的狀況,其中所包含的對“業”的批判,亦應影響到南朝民眾的生活。佛教中因果報應的思想,明顯地反映在劉孝標和沈約所寫的故事中。由于司馬晞被放逐新安郡的歷史事實,劉孝標或《續晉陽秋》的作者檀道鸞故意將庾希的故事附加于此,以對世人有所教化。而沈約更將庾晞的故事放入《五行志》中,所反映的觀念不言自明。

而此時的新安郡因地處萬山之中,交通閉塞,雖然列入國家版圖,但一直處于王朝統治的邊緣地區。在宋代以前的文獻中,此區域或是作為風景秀麗之區而被當作隱逸修行之所,或是見黜于當朝而作為遷徙之地,前面述及東晉司馬晞即是被桓溫流放至此。有關梁代徐摛的記載很能說明南朝時新安在朝廷心目中的地位:

(梁武帝)因問《五經》大義,次問歷代史及百家雜說,末論釋教。摛商較縱橫,應答如響,高祖甚加嘆異,更被親狎,寵遇日隆。領軍朱異不說,謂所親曰:“徐叟出入兩宮,漸來逼我,須早為之所?!彼斐虚g白高祖曰:“摛年老,又愛泉石,意在一郡,以自怡養?!备咦嬷^摛欲之,乃召摛曰:“新安大好山水,任昉等并經為之,卿為我臥治此郡?!敝写笸ㄈ?529年),遂出為新安太守*《梁書》卷30《徐摛傳》,第447頁。。

這段史料說明梁時新安郡的政務簡清,且是一個退休閑適之所,換言之,即是尚未開發之區。宋代以前,這一地區的文人,除五代時期的低級官僚汪臺符外,其他則鮮見記載,更多的則是如程靈洗、汪華等這些以武力起家的地方豪強人物。到唐代中前期,歙州的地位僅高于池州,卻在宣州之后*(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卷28《江南道四》,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669頁。。并且在唐永泰以前,歙州的行政區劃并未固定,永泰二年(762年),唐政府在鎮壓了以方清為首的暴亂后,才分出黟縣西部與浮梁(今景德鎮)東北部的區域設置了祁門縣,后世徽州一府六縣的格局才基本形成。因此,在宋代以前人的心目中,徽州是一個尚未經教化的邊緣區,是一個“放逐之地”。

由此可見,兩晉時代的挽歌之風、南朝時期盛行的因果報應思想以及新安郡的落后形象,極有可能促成了司馬晞與“新安人歌舞離別之辭”的結合。對于大多數人而言,這僅是一個具有勸善功能的故事,發生的地點和人物并不重要,后世學者也很少關注。但是對于南宋的徽州士人羅愿而言,此則故事中的人物與地點則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南宋時代徽州地方歷史的構建

新安,故秦二縣,在山谷間,地廣遠。自漢世,常使丹陽都尉分治于此。逮為郡之后,吏治益祥。又稍割其三陲,以為他郡,益陿易治。然其人自昔特多以材力保捍鄉土為稱,其后寖有文士。黃巢之亂,中原衣冠避地保于此,后或去或留,俗益向文雅。宋興,則名臣輩出*淳熙《新安志》卷1《風俗》,第28頁。。

宋代以前,徽州一直是一個民眾頻繁流動之區,即便是作為地方士人的羅愿也只能說是“俗益向文雅”,至于文教興起,則是進入宋代以后的事了。有關唐宋之間的中國歷史進程,中外學者已經作過大量翔實的考證。錢穆曾指出中國宋代以后為科舉社會而唐末以前則為門第社會*錢穆:《唐宋時期的文化》,載氏著:《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四)》,臺灣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版,第391—404頁。,但更為史學界所熟知的則是日本學者內藤湖南所提出的唐宋變革論*參見牟發松:《“唐宋變革說”諸問題述評》,《歷史教學問題》2014年第4期。?;罩輾v史發展的進程也大體符合了這一特征,但更多的帶有地方特色。宋朝鑒于南方地位的重要,趙氏王朝開始重視對南方的經營。他們利用科舉制度,擴大招收南方士人的數額。在此情況下,徽州地區的教育日漸得到重視,并在科舉上取得了成功,如此才會有羅愿所稱道的“名臣輩出”。不過,真正讓徽州社會發生轉折的還是進入南宋以后。

對于宋代徽州社會的相關史實,中外學者已經作了一些研究,我們大致可以歸納此時徽州歷史發展的某些特征。一是進入宋代以后,徽州經濟出現了專門化特征。宋代科舉取士的擴大,讓徽州在教育科舉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部分家族開始將商業與政治聯合起來,逐漸發展跨區域的商業貿易。同時,自五代以來形成的高額稅收,讓徽州社會產生了貧富分化,眾多小農開始投入大族庇蔭之下,徽州世家大族因此發展起來*[荷]宋漢理著,葉顯恩、林石川譯,朱榮基校:《〈新安大族志〉與中國士紳階層的發展(800—1600)》,《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2年第3期、1983年第2期。。二是隨著行政區劃的定型,南唐五代時期,開始在徽州地區征收高額賦稅,導致該地區典型的山村型經濟多元化發展。同時,隨著北方豪族及移民的不斷南遷,促進了這里的土地開發,并在徽州形成了勞動集約型和商業化并存的經濟形式*[日]斯波義信著、劉淼譯:《宋代徽州的地域開發》,收入劉淼輯譯:《徽州社會經濟史研究譯文集》,黃山書社1987年版,第1—18頁。有關唐末宋初北人南遷對南方社會文化的影響,可參見顧立誠:《走向南方——唐宋之際自北方向南的移民與其影響》,臺灣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4年。。三是貧富分化引起了社會的流動不安,世家大族為了保持自身的利益,大力發展教育,通過科舉以及理學實現對地方社會的控制與滲透*[美]賀杰著、陳春生譯、劉志偉校:《明清徽州的宗族與社會流動性》,收入劉淼輯譯:《徽州社會經濟史研究譯文集》,第76—95頁;朱開宇:《科舉社會、地域秩序與宗族發展——宋明間的徽州,1100—1644》,臺灣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4年。。在理學的不斷滲透下,宋代徽州的知識世界則從唐代的道師轉移到儒生手中。并因為南宋行在定于杭州的緣因,徽州一變而成為王朝的股肱之地。加上朱熹政治地位的確立,王朝的正統意識對徽州社會產生了重要影響*章毅:《理學、士紳和宗族:宋明時期徽州的文化與社會》,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55—56頁。。

上述研究表明,南宋時期,在經濟、思想與王朝國家關系發生重大變革的背景下,徽州從一個邊緣地區進入到王朝統治的核心區。這種情況的變化不能不引起地方士人重新思考徽州與中央王朝的關系。他們利用編撰文獻的方式從歷史中發掘資源,重新建構徽州與中央政府的關系,極力改變過去的邊緣地位,努力彰顯自身在王朝版圖中的顯赫位置,羅愿《新安志》的編撰正是這一訴求的實踐。羅愿遍閱史籍,利用已有的文化資源,千方百計的對徽州的歷史人物加以重新定位*如對隋末唐初土汪華形象重塑的努力,參見董乾坤:《地方政治勢力的興起與歷史人物形象重塑——以羅愿〈新安志〉汪華記載為中心的考察》,《安徽大學學報》2015年第5期。。他對《晉書》中所載“使娼妓作新安人歌舞離別之辭”所涉人物加以辨析,認為故事的主人公是司馬晞而非庾晞,正是其重構徽州歷史的一個例子。他以司馬晞的顯赫身份作為橋梁,使徽州與他所認為的正統王朝拉近了距離,從歷史上提高徽州在王朝結構中的地位,從而讓這一與徽州可能毫無關系的故事成為徽州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并被后世學者作為史實加以接受?!吨落洝返淖髡哒窃诮邮苓@一史實的基礎上,進一步將其與徽商聯系在了一起。

(三)明清徽商崛起對當時社會的影響

明清是徽商發展的黃金時期,作為時代的巨擘,留下了深深的時代烙印。這里面就包括對當時文獻的編撰與文學的創作,如謝肇淛、王士性、王世貞、張翰、顧炎武等學者在其筆記、文集中對徽州、徽商的描述,“三言”“二拍”、《聊齋志異》《儒林外史》等文學作品中的徽商形象,皆說明了這一問題*參見王振忠:《明清文獻中“徽商”一詞的初步考察》,《歷史研究》2006年第1期。。清初的《知新錄》將“使娼妓作新安人歌舞離別之辭”故事與徽商聯系起來,正是這一社會歷史的反映。

關于《知新錄》,有兩種說法。其一是《四庫全書總目》:“《知新錄》三十二卷,安徽巡撫采進本,國朝王棠撰。棠,字勿剪,歙縣人。是書成于康熙丁酉,每一事采集眾說,考其原始,參以論斷,各為標目,略以類從,惟不立部分耳。采摭頗富而多不著所出,大旨欲仿顧炎武《日知錄》,然不過談薈樵書之流亞耳。”*《四庫全書總目》卷126《子部三十六》,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其二是阮元的記載:“王棠,字勿翦,江都人。博學工文,嘗考訂經、史、子、集,仿楊慎《丹鉛錄》著《知新錄》四十卷?!?(清)阮元:《淮海英靈集》丙集卷3,清嘉慶三年刻本,復旦大學圖書館藏。

兩種說法有兩處不同,須稍作辨析。首先,阮元所言《知新錄》為四十卷,與《四庫全書總目》所言三十二卷有異,不知據何版本。檢閱文獻后發現,除阮元所載外,其他文獻所載皆為三十二卷,因此當以《四庫全書總目》為準。其次,阮元所言王棠為江都人。江都即揚州,為清初鹽商麇集之地。但《四庫全書總目》則說王棠為歙縣人。查閱《清皇朝文獻通考》*(清)《皇朝文獻通考》卷227《經籍考》,《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37冊,第319頁?!?光緒)重修安徽通志》*《重修安徽通志》卷225,《續修四庫全書》第654冊,第10頁?!多嵦米x書記》*(清)周中孚撰:《鄭堂讀書記》卷55《子部十之四》,民國吳興叢書本。等資料,皆言王棠為歙縣人,僅有乾隆《江都縣志》*乾隆《江都縣志》卷30《經籍》,《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輯》第66冊,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96頁。載王棠為其“邑士”,且所載均十分簡略。由此可以斷定王棠當祖籍歙縣,因長期生活于揚州而被列入《江都縣志》。

(1)增加獨立董事的數量與占比。將獨立董事的占比上調為最少1/2,并且在董事會中至少存在3名及以上的獨董。這樣可以避免因人員過少而導致獨董職權受限問題的發生。

關于《知新錄》的內容,從以上引文均可見,其仿《丹鉛錄》《日知錄》而成,由此可知其是一部閱讀筆記加以考辨后的資料匯編,只是考辨水平較差而已。

關于編撰《知新錄》的初衷,王棠本人交代的十分詳細:

予少有志功名之路,荏苒歲時,迄無成就。不得已以筆墨依人,而家累實繁,故交零落,糊口于邗江者,殆廿年于茲矣。兀坐荒齋,不克自遣。因念人世歡娛之境,或樗蒱角勝,或艷冶怡情。否則歌板,追歡酒食是議。然此皆有力者能之,非捉襟肘見之士。于是,以涉獵為樗蒱,以名理為艷冶,以議論為歌板,以詩書為酒食。遇會心之處即書之殘簡,名曰“知新”,亦不過于愁嘆中強為歡娛耳*(清)王棠:《燕在閣知新錄·序》,《續修四庫全書》第1146冊,第435頁。。

顯然,王棠是一名在科舉道路上失意的文人,在揚州以“筆墨依人”,居無定所。感于人世匆匆,故交漸少,因此奮而閱覽群書,摘抄辨異,編輯成書。因日積月累而成,故取名“知新錄”。從自序來看,王棠長期混跡于揚州,時間在康熙年間[自序時間在康熙丁酉(五十六年,1717年)]。此一時期,兩淮大鹽商多居住于此,如馬曰琯、馬曰璐兄弟般的鹽業巨子為數甚多。他們憑借著雄厚的財力,在揚州植園建閣,招攬眾多文人,搜羅古籍,編撰文獻,對傳統文化的保存做出了巨大貢獻,并對所居住的揚州社會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王振忠:《明清徽商與淮揚社會變遷》,讀書·生活·新知三聯書店1996年版,第120—157頁。。王棠作為一位以筆墨依人的失意文人,所依靠的必然是那些富商大賈的徽州同鄉們。據李斗的《揚州畫舫錄》載:

汪玉樞,字辰垣,號恬齋,歙縣人。早歲能詩,山林性成。南園之盛,由恬齋始也。康熙間,王躬符曾于是園征《城南宴集詩》,為吳泰瞻、梁嘉稷、汪洋度、張師孔、費錫琮、王棠、張潛、顏敏、費錫璜、蕭旸、閔奕佐、劉珊、閔奕佑……暨恬齋計三十六人,各賦七言古詩一首,鏞州廖騰奎序其事,一時稱為勝游……是園前為九蓮庵故地,庵為轉運何煟所建。轉運字謙之,浙江山陰人。幼熟南河,好善樂施,官至河南總督①(清)李斗:《揚州畫舫錄》卷7《城南錄》,據清乾隆六十年版本抄本,現藏于日本早稻田大學圖書館。。

這里所列舉的王棠,是否為《知新錄》的作者,因資料所限無法確知,但從時間、地點、人物關系及身份上都十分吻合?!痘春S㈧`集》也收錄了王棠的《感懷》詩兩首,從中可見王棠心中那股寄人籬下的凄涼感②(清)阮元《淮海英靈集》丙集卷3,第13頁。。亦可知王棠除編撰《知新錄》外,定有不少詩作,并有詩集傳世。此種情形也恰好跟王躬符于南園征集《城南宴集詩》吻合。更為巧合者,《淮海英靈集》所選錄的詩人中,亦有上文提及的閔奕佑,并緊鄰王棠排序③(清)阮元《淮海英靈集》丙集卷3,第13頁。。由此看來,此王棠為《知新錄》作者的可能性極大。而引文中的汪玉樞也是歙縣人,為客居揚州的徽商。乾隆十六年(1751年),徽州發生旱災,地方政府曾組織經商于淮的徽州籍商人捐款購谷設立糧倉賑濟,捐款人中即有汪玉樞④道光《歙縣志》卷6之4《恤政志·賑濟》,清道光八年刻本。。南園即其別墅,據學者考證,“該園為九蓮庵故址,鹽運使何煟所建,后為歙縣汪玉樞所得,改建別墅,稱為南園。是園為揚州八大名園之一,今為荷花池公園?!雹?清)李斗著、王軍評注:《揚州畫舫錄》卷7《城南錄·硯池染翰》,中華書局2007年版,第102頁注②。既然汪氏自鹽運使手中購得,可知汪玉樞與鹽場的關系,亦可看出汪氏的經濟實力。王棠作為徽州士子,漂泊于揚州,居無定所,從其詩作中所表達出的情感,可以推測其生活中不乏異鄉游子之情。與此同時,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那句“商人重利輕離別”的名句早已深入人心,當王棠讀至有關司馬晞“自搖鈴,使娼妓作新安人歌舞離別之辭”的記載時,自然將此“離別”理解成對徽商的描述,進而在情感上產生共鳴,特將此段文字記錄下來,并加以抒懷,自是情理之中了。

余 論

兩晉時代的挽歌之風、南朝的佛教盛行、新安郡在時人心目中的邊緣地位以及司馬晞放逐新安郡的史實,成就了司馬晞與“新安人歌舞離別之辭”的最初結合,表達了佛教中的因果報應思想。南宋以后的徽州,隨著地區經濟的開發,科舉的成功以及與王朝政治中心的南遷,逐漸成為了“股肱之區”。羅愿通過對司馬晞的考辨,利用其貴族身份,以提高徽州歷史上的正統地位。此一行為,正是其在理學思想影響下對王權認同的一種自然反映,重構了徽州與王朝之間的關系,重塑了徽州歷史文化的傳統。清代初期,把持了兩淮鹽場的徽商已冠譽全國,成為某種典型而被各種文獻、小說記錄、描摹,從而又進一步影響著時人的觀念?!吧倘酥乩p離別”,儼然成為徽商的標簽之一。身為徽州人的王棠,科場失意,以筆墨糊口、混跡于揚州。王氏很自然地將文獻中的“新安歌舞離別之辭”與身邊的徽商及其自身境遇聯系起來,進而判斷徽人經商之風及其產生的離愁別緒自東晉已然。而民國時期的許承堯,更將此作為“徽俗”編纂在《歙事閑譚》中,進而被當今學者所采用。

筆者雖然無法斷定“新安人歌舞離別之辭”中“新安”所指的具體區域和“離別”的真實含義,但可以肯定,無論是“新安”還是“歌舞離別之辭”在南朝時代與徽州的關系是模糊的。歷經南宋至民國時期徽州士人的文獻編纂,此則史料不僅與徽州府緊緊的聯系在了一起,而且其內容也被表述為了徽州風俗的一部分。以上通過對《歙事閑譚》中一則記載的考辨,則反映了徽州從南朝時期的“放逐之地”而至南宋時期的“股肱之區”,再到清初徽商冠譽全國的三個發展階段。我們從中亦可以看出歷史事實、文獻編撰與社會變遷的相互關系。

(注:本文曾在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舉辦的第七屆“民間歷史文獻研究論壇”上發布過,得到劉永華、饒偉新二位老師的批評指正,特此致謝!)

責任編輯:郝紅暖

Historical Facts,Document and Social Change:Core of a Historical Date Recorded inSheShiXianTan

DONG Qian-kun

(History Department,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039,China)

There was a historical record inSheShiXianTanabout “the words about Xin’an people dancing and parting” in the Eastern Jin Dynasty.It was considered to be the basis that Huizhou merchants generated in the Eastern Jin Dynasty.However,this Xin’an was no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uizhou and its merchants behind searching for the source of historical data and facts.It was a historical process that establishing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s record and Huizhou and its content becoming a part of Huizhou customs in history.Of course,the process reflected the translation of Huizhou local society.

historical facts;document;Huizhou;social change

K207;K26

A

1005-605X(2016)06-0132-07

董乾坤(1981- ),男,安徽亳州人,安徽大學歷史系博士后工作人員,歷史學博士。

主站蜘蛛池模板: 1024国产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综合| 欧美色视频网站| 国产白浆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啪啪网| 亚洲 日韩 激情 无码 中出|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古装| 少妇精品网站| 午夜福利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97| 四虎永久免费在线| 麻豆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一本大道无码高清| 亚洲综合色吧| 国产无码性爱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在线不卡|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6| 国产av色站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av|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精品A| 99草精品视频| 日韩专区欧美| 伊人大杳蕉中文无码| 啪啪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青青国产成人免费精品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99精品影院| 99视频免费观看| 456亚洲人成高清在线| 精品剧情v国产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91免费国产高清观看| 99精品久久精品| 一级爆乳无码av|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2023| 中文字幕 日韩 欧美| 亚洲Av激情网五月天|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欧美日韩综合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午夜|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60岁| 久久国产香蕉| 97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碰| 国产凹凸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 91毛片网|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6| jizz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伊人激情综合网| 青青草原国产| 色网站在线视频| 亚洲中文在线看视频一区| swag国产精品| 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一本大道视频精品人妻| 香蕉eeww99国产在线观看| 久草青青在线视频| 国产熟女一级毛片|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欧美福利在线|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在线 | 72种姿势欧美久久久大黄蕉| 黄色网在线免费观看| 91娇喘视频|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观看 |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毛片在线看| 亚卅精品无码久久毛片乌克兰| 伊人蕉久影院| 久久情精品国产品免费| 激情爆乳一区二区| 国产女人综合久久精品视| 毛片手机在线看| 激情爆乳一区二区|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91免费观看视频| 97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