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預警早、過程快

2016-02-03 09:45:22
新民周刊 2016年5期

黃祺

外灘觀光大堤上一位市民迎著風雪晨跑。攝影/ 任國強

“凍成狗”是一種什么感覺?1月23日開始的三天里,生活在大半個中國的人們,都領教了。

2016年第一個月的最后一周,來自西伯利亞的罕見寒潮橫掃中國陸地,給中國大多數地區帶來20年來罕見的低溫和雨雪。從東北到華南,強大的冷空氣竟然將零度線一舉推到了福建、廣東,原本冬季如春、花草如茵的南國,飄起了雪花。南國飄雪顯然超出了當地人的預料,之前有人打賭:“廣州下雪我裸奔。”第二天,網友們自嘲:“廣州街頭裸奔需排隊。”

當然,在南國飄雪的驚喜外,這一次寒潮已構成災害級別,對人們的生活造成影響。所幸,由于寒潮過程只有3天,回溫迅速,再加上寒潮預警早、相關各方做好了應急準備,2016年的寒潮并未引起大范圍的災害事故和損失,2008年雪災的景象沒有重現。

南國飄雪,你也有今天

24日一早,6歲的萌萌發現,窗外劃過一粒一粒白色的東西。“下雪啦下雪啦!”出生在廣州的萌萌,從來沒有見過雪。媽媽也十分驚喜,帶著萌萌到屋頂看“雪”。萌萌把黑色的雨傘底朝天,自制了雪花搜集器,試圖看清雪花的模樣。萌萌搜集到的“雪”,只是白色的雪粒,但這并不影響他的興奮,南國的孩子,就是這么容易滿足。

天空飄落的雪粒,學名“霰”,是在高空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空氣凝結后降落的白色不透明小冰粒。雪粒的到來,讓廣東人對真正的降雪充滿期待,但對于是不是能下雪這件事,廣東人分成了兩派。“不信”派看起來更加有理有據,畢竟,在廣州的氣象記錄上,上一次降下純雪的時間至少在一百年前。

不過很快,答案揭曉,中午時分,百年不遇的純雪真的降落在了廣州城區,除了廣州,佛山、東莞等城區也下起了鵝毛大雪。漫天飄雪的景象,讓廣東老老少少興奮不已,全城空巷。有段子稱,醫院里剛縫合好傷口的病人,也從床上掙扎到窗邊看雪去了。

對下雪毫無經驗的南國人,自然也會有自己的尷尬。24日下午,香港氣溫降到3攝氏度,為香港59年來最低氣溫紀錄。在局部山地區域,氣溫更是低至零下,飄起了雪花。

從未見過下雪的香港市民上山看雪,但他們沒有想到,山上道路結冰,雪是看到了,山卻下不了了,很多市民被困山間。香港消防部門出動人員對被困的市民進行營救,甚至動用了直升機。從登山者拍下的視頻可以看到,看雪的市民大多只是穿著沖鋒衣,顯然對低溫準備不足。由于道路結冰,登山者不敢站立,只好坐在地上向山下挪動,十分狼狽。消防部門表示,已從大帽山救出85人,飛鵝山亦有百余人被困。被救者有40多人需送院救治,其中1人較為嚴重。

就連中國最南端的三亞,也見識了冷空氣的威力。24日,三亞白天氣溫只有15℃左右,當地人不得不從箱底翻出長袖外套“御寒”。每年去三亞躲避寒冬的“候鳥”游客們感慨:逃到天涯海角也沒能躲過寒潮boss。

24日的氣溫地圖,中國這只“雄雞”,儼然變成了一只“藍色妖雞”,被表示寒冷的藍色覆蓋,只剩下云南的西南角、廣東廣西的南部和海南,露出溫暖的橙色。24日的早上7時,氣溫0℃線被壓到福建中部、江西南部、湖南南部和貴州南部一帶,傳統意義上的“南國”,大半已在寒潮下觸冰。

一夜速凍,最冷是江南

本次寒潮,來自遙遠的北極,在西伯利亞積累能量后一路向南,進入中國以后,首當其沖的是東北和華北。

還記得電影《老炮兒》里老炮兒在什剎海上溜冰的場景么?每年冬天,北京市區里的湖面結冰后,就會變成天然的冰場,老炮兒這樣的老北京人,兒時的冬天,就是在這些冰面上,就著昏黃的太陽打發光陰的。2000年以后,暖冬越來越頻繁地光顧北京,湖面結冰的時間也逐漸推遲。

從13年前開始管理什剎海冰場的秦先生說,前些年什剎海冰場在元旦前就能開張營業,但近些年,冬季溫度偏高,冰場的冰面厚度達不到標準,基本都要等到元旦才能開放。一般來說,夜間最低氣溫在-8℃以下,白天最高溫度不超過1℃,這樣的溫度持續一周,冰才能凍“瓷實”,并達到厚度15厘米的冰場開放標準。

習慣了暖冬的北京人,終于在今年的寒潮下重新認識了冬天。1月23日這天,北京記錄下30年來白天最低溫:-12.5℃,來自北極的強冷空氣長驅直入,速凍了京城。通常情況下,北京冬天夜間氣溫可以達到-10℃左右,白天氣溫在-3至-5℃是大家比較習慣的氣溫,再加上北方空氣干燥,陽光充足,室內有暖氣,大多數人在北京并不會感覺到冬天特別寒冷。據統計,北京上次白天最高氣溫低于-10℃,還是在1958年1月15日的-13℃。但這一次寒潮下,北京人直呼受不了,“出門1秒被凍透”,適逢周末雙休,大多數北京人選擇在溫暖的室內“貓冬”。

但要說本輪寒潮最大的“受害者”,不是華北,而是長江中下游廣闊的平原地帶。中國的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形一馬平川,北方冷空氣可以長驅直入,毫無阻擋。南方地區上空通常水汽比較豐富,遇到南下的冷空氣后降水,便形成了江南濕冷冬季。1月24日早晨,全國有25個國家級氣象觀測站氣溫跌破歷史最低值,其中包括山東煙臺、青島、日照,江蘇淮安、響水,上海浦東,四川北川、瀘定,陜西華山等,從江蘇到四川的中國腹地,統統領受了30年來最冷的一天。

23日開始,江南不再是江南,是被凍住的江南。

24日7時,上海中心城區徐家匯氣象站的最低氣溫為-6.5℃,打破了1985年的1月31日徐家匯站最低-6℃的紀錄。郊區的崇明縣更是只有-8.4℃。寒潮肆虐下的上海,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北方城市。這一天,陽光耀眼,大風凜冽,路上行人縮頭縮腦,城市,也狼狽地丟失了江南的溫婉氣質。

當然,江南冬天不冷是一個殘忍的誤會,盡管這一次寒潮兇猛,但在江蘇省的一些地區,低溫卻未能打破上世紀中期創下的歷史紀錄。1967年1月4日,江蘇省沛縣最低氣溫是-21.3℃。南京站1月歷史極端最低氣溫為-14.0℃,出現在1955年1月6日。

近幾十年,全球變暖和城市熱島效應的共同作用下,冬天的面目變得越來越“溫柔”。無論是北國還是江南,寒潮讓我們“復習”了上世紀冬季的寒冷體感。上海一名退休教師告訴記者,上世紀70年代在崇明工作,冬天夜晚如果熱水瓶殘留一點熱水,第二天起床便會凍成冰坨。上海市區里,公房水管凍爆也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人們印象中四季如春的云南,也經歷了一次降溫雨雪天氣過程,23日,昆明下起了大雪,為近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低溫雨雪冰凍天氣。但與歷史數據相比,這次寒潮還不能被稱作云南的“世紀寒潮”,1983年、1999年和2013年云南都出現過極強低溫降雪過程,這一次無論低溫還是降雪量,都沒有突破1983年的歷史極值。+

香港,60年來最冷一天

根據香港天文臺1月24日錄得低溫

(截至上午11時)

3.3 度,是有記錄以來第九最低溫度,

亦是自 1957 年以來最低溫度

1893年,

香港曾經歷最嚴重寒潮,

當年1月16日到18日的三天里,

香港最低氣溫0℃,

白天最高氣溫也只有7.7度。

未凍綢繆,寒潮影響有限

本次橫掃中國的寒潮,很容易讓人想起2008年中國南方的雨雪冰凍災害,所幸,由于預警早、過程短,寒潮沒有引起類似規模的災害。

2008年,大一學生小智從北京踏上火車回貴州。當時北京到貴陽的Z字頭快車本應28小時到達,但這一趟回家的旅程,卻用了52小時。

對于8年前的“慘痛經歷”,小智記憶猶新。火車從北向南開,一路上都是大雪,車速明顯比正常車速慢很多,經常在無名小站甚至荒郊野外停留,嚴重晚點。行至湖南懷化,距離終點已經不遠,但列車卻停在懷化車站不走了。“在懷化停了十多個小時,車廂里盒飯沒有了,只有白米飯加榨菜,那時候沒有充電寶,手機也沒電了,真的是彈盡糧絕的囧途。”

2016年1月24日,廣州,在乳源大橋鎮柯樹下村,不少游客前來賞雪,一個雪人堆放在車頭。

火車什么時候再開?沒有人知道。旅客們相互打聽,得知停車的原因是前方電線被暴雪壓塌。被困十多小時后,鐵路方面調來內燃機車頭,終于拖動列車重新踏上行程。

2008年受低溫凝凍影響的地區包括了湖南,貴州,湖北,江西,廣西北部,廣東北部,浙江西部,安徽南部,河南南部,全國21個省(區、市、兵團)不同程度受災。2008年跟小智一樣被困在路上的旅客,多達數百萬人。小智回憶,在災害天氣之前,并沒有得到相關的預警信息,交通部門顯然也沒有準備好應對措施。

除了春運交通受到嚴重的影響,凝凍還造成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貴州大面積地區停電、物價上漲、農作物受損、房屋倒塌等一連串的災害事故。截至當年2月24日,雪災造成129人死亡。

有了2008年的前車之鑒,今年的寒潮到來之前,全國范圍和各省市的預警早早地拉響。早在1月19日,中央氣象臺就開始對罕見寒潮發布警告,詳細預告了降溫幅度和受影響的區域。

22日下午,上海正式掛出寒潮藍色預警,第二天上午,大風藍色預警、霜凍橙色預警也相繼掛出。三個醒目的預警一直停留在上海地區電視頻道的畫面左上角,直到24日傍晚,大風預警撤銷。接到預警,上海一些中小學取消了原定于23日的返校安排,讓學生們直接放了寒假。民政部門開放避寒場所,保證流浪者吃得飽睡得暖。

極少受到冷空氣影響的海南省,22日發布寒冷預警,瓊州海峽停航,景區停業,千艘漁船回港避風。

手下留情,冷空氣撤退快

當然,災害級別的寒潮對人們的生活還是帶來一些影響。大風給鐵路運輸帶來一些麻煩。22日和23日,京滬高鐵有較多列車晚點,晚點時間在1-2小時左右。

由于郊區氣溫比市區低很多,1月20日凌晨5點左右,上海郊區崇明城橋鎮地區有兩根水管發生爆裂,其中一根是崇明城橋水廠入城總管,使城橋老城區約6000戶居民用水受到不同程度影響,當地對受影響居民從20日起安排送水車送水。經過34小時搶修,城橋地區基本恢復正常供水。

25日早晨,杭州最低氣溫跌至-9.3℃,僅僅半天時間,水務熱線就接到2500多個水表凍壞的報修電話,搶修隊伍忙得團團轉。隨著氣溫回升,凍住的水管解凍后破裂,報修的情況可能會更多。

寒潮影響最嚴重的24日,正好是2016年春運第一天,道路、鐵路和民航部門,提前做好了災害性天氣的應對準備。早在20日,交通運輸部就啟動了公路交通突發事件一級(最高級)預警。23日一早,全國16個省區市111個路段受此次惡劣天氣影響采取封閉措施。經過公路交通部門全力鏟冰除雪和搶通保通等應急處置,截至23日日15時,全國只剩下4個省份14個路段依然通行受阻,這些路段主要以普通國省干線公路為主。

受持續低溫、冰凍天氣的影響,部分公路、民航客流轉向鐵路。東北地區哈爾濱、沈陽鐵路部門加強對車站候車大廳、售票大廳等處所的防寒保溫。

受到寒潮降雪影響,截止到23日20點,重慶機場共延誤航班178架次,取消377架次,候機樓還有近2000名旅客滯留。

民政部透露,受此次寒潮和雨雪冰凍天氣影響,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等13個省區市遭受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造成254.3萬人受災、2人死亡。

截至25日,這一次霸王級的寒潮,沒有帶來嚴重的災害,這要歸功于對災害性天氣的提前預警和準備,也要感謝寒潮的速戰速決。中央氣象臺25日早晨解除了寒潮橙色預警,寒潮“到底”,全國自北向南開始回暖。各地氣溫回升,但中國的南方地區氣溫仍處于低位,白天也在零度以下,南方人還等熬上幾天。

近百年中國十大寒潮

1.1929年10月秋季強寒潮,中國中東部城市創10月份最低氣溫紀錄,北京、徐州等地達到-10~-14度,10月份即達近年隆冬最低氣溫。

2.1930年1月特強寒潮,太原氣溫破-30度,呼和浩特破-36度,西安郊區破-25度,西北大寒,連陜南到四川北部都出現河流凍結的現象。

3.1931年1月特強寒潮,西起俄國西伯利亞、中亞,東至江淮大雪,南京錄得最低日平均氣溫-10.8度,哈爾濱-41.4度,煙臺、威海也錄得歷史低溫紀錄。

4.1943年4月份的強寒潮,在成都、重慶和上海錄得4月份最低氣溫,由于適逢二戰時期,中部廣大地區缺測,并對河南省的農業作物造成十分劇烈的減產,四川盆地同樣因“桐油凍”減產嚴重。

5.1951年11月深秋強寒潮,西安暴雪后破-16度,烏魯木齊砸破近年難得一見的-30度。

6.1953年4月強寒潮,黃淮地區氣溫-1~-3度,局部-3~-5度,造成我國冬麥區歷史最大規模的一次減產。由于經驗不足,該次寒潮預報相當失敗,從此之后我國加強了對氣象的投入。

7.1954年12月底的強寒潮,隨后1月初補充冷空氣打壓下,西安、南陽、合肥和淮陰先后全線跌破-20度,壽縣錄得-24.1度,據分析安徽北部傳統低溫區當在-25度之下,江淮大雪雪深1~2尺,隨后出現1893年以后南方最冷的元月。

8.1969年1月底強寒潮,2月初補充的一股冷空氣打壓下,江淮錄得大面積-20度的超低溫,安徽北部固鎮錄得-24.3度,長江以南的江西省彭澤縣-18.9度、湖南臨湘縣-18.1度。

9.1987年11月底特強寒潮,俗稱87大寒潮,創造歷次寒潮降溫幅度之最,北疆-50.7度……

10.1991年12月下旬強寒潮,在中國南方地區熱島效應較弱的地區錄得最低溫紀錄,江淮地區錄得12月份最低溫-21.3度(安徽靈璧縣),長江以南的江西省達-16.5度造成極為嚴重的柑橘大減產,福建省的凍害是1893年之后最嚴重的。 ? ? ? ? ? ? ? ? ? ? ? ? ? ? (來源:臺風論壇)

一場好雪(段子)

上海下了零星小雪。這場雪很講政治,講大局,展示了上海的精神面貌和風度,體現了以下四個特色:

1、 規范有序。北京下過,上海才下。要是北京還沒見雪,上海則不可能帶頭下雪。不像別的城市,跟著首都同時下,甚至還下在首都之先。

2、 適度適量。遵循“不講排場,不攀比、不奢靡”的原則,雪下得適量就好,北京有了,上海也有了,但雪量和雪勢不靠前,不超過北京,真所謂既隆重又節儉,既規范又有序!

3、 普通低調。上海的這場雪,低調,普通!不扎眼,不出頭,不紛紛揚揚,不大雪飄飄,既與京城之雪一脈相承,又與北國風光有所區別。

4、 接地氣。上海這場雪在空中是雪,落地是雨,充分說明下得接地氣,既不是高高在上的漫天飛舞,也不是只有雪水不見雪花。

其結果是既凈化了空氣,促進了農業生產,又沒有大雪封路,影響民生,上海人民一致認為:這是一場好雪!好雪!

“凍成狗”是一種什么感覺?1月23日開始的三天里,生活在大半個中國的人們,都領教了。

2016年第一個月的最后一周,來自西伯利亞的罕見寒潮橫掃中國陸地,給中國大多數地區帶來20年來罕見的低溫和雨雪。從東北到華南,強大的冷空氣竟然將零度線一舉推到了福建、廣東,原本冬季如春、花草如茵的南國,飄起了雪花。南國飄雪顯然超出了當地人的預料,之前有人打賭:“廣州下雪我裸奔。”第二天,網友們自嘲:“廣州街頭裸奔需排隊。”

當然,在南國飄雪的驚喜外,這一次寒潮已構成災害級別,對人們的生活造成影響。所幸,由于寒潮過程只有3天,回溫迅速,再加上寒潮預警早、相關各方做好了應急準備,2016年的寒潮并未引起大范圍的災害事故和損失,2008年雪災的景象沒有重現。

南國飄雪,你也有今天

24日一早,6歲的萌萌發現,窗外劃過一粒一粒白色的東西。“下雪啦下雪啦!”出生在廣州的萌萌,從來沒有見過雪。媽媽也十分驚喜,帶著萌萌到屋頂看“雪”。萌萌把黑色的雨傘底朝天,自制了雪花搜集器,試圖看清雪花的模樣。萌萌搜集到的“雪”,只是白色的雪粒,但這并不影響他的興奮,南國的孩子,就是這么容易滿足。

天空飄落的雪粒,學名“霰”,是在高空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空氣凝結后降落的白色不透明小冰粒。雪粒的到來,讓廣東人對真正的降雪充滿期待,但對于是不是能下雪這件事,廣東人分成了兩派。“不信”派看起來更加有理有據,畢竟,在廣州的氣象記錄上,上一次降下純雪的時間至少在一百年前。

不過很快,答案揭曉,中午時分,百年不遇的純雪真的降落在了廣州城區,除了廣州,佛山、東莞等城區也下起了鵝毛大雪。漫天飄雪的景象,讓廣東老老少少興奮不已,全城空巷。有段子稱,醫院里剛縫合好傷口的病人,也從床上掙扎到窗邊看雪去了。

對下雪毫無經驗的南國人,自然也會有自己的尷尬。24日下午,香港氣溫降到3攝氏度,為香港59年來最低氣溫紀錄。在局部山地區域,氣溫更是低至零下,飄起了雪花。

從未見過下雪的香港市民上山看雪,但他們沒有想到,山上道路結冰,雪是看到了,山卻下不了了,很多市民被困山間。香港消防部門出動人員對被困的市民進行營救,甚至動用了直升機。從登山者拍下的視頻可以看到,看雪的市民大多只是穿著沖鋒衣,顯然對低溫準備不足。由于道路結冰,登山者不敢站立,只好坐在地上向山下挪動,十分狼狽。消防部門表示,已從大帽山救出85人,飛鵝山亦有百余人被困。被救者有40多人需送院救治,其中1人較為嚴重。

就連中國最南端的三亞,也見識了冷空氣的威力。24日,三亞白天氣溫只有15℃左右,當地人不得不從箱底翻出長袖外套“御寒”。每年去三亞躲避寒冬的“候鳥”游客們感慨:逃到天涯海角也沒能躲過寒潮boss。

24日的氣溫地圖,中國這只“雄雞”,儼然變成了一只“藍色妖雞”,被表示寒冷的藍色覆蓋,只剩下云南的西南角、廣東廣西的南部和海南,露出溫暖的橙色。24日的早上7時,氣溫0℃線被壓到福建中部、江西南部、湖南南部和貴州南部一帶,傳統意義上的“南國”,大半已在寒潮下觸冰。

一夜速凍,最冷是江南

本次寒潮,來自遙遠的北極,在西伯利亞積累能量后一路向南,進入中國以后,首當其沖的是東北和華北。

還記得電影《老炮兒》里老炮兒在什剎海上溜冰的場景么?每年冬天,北京市區里的湖面結冰后,就會變成天然的冰場,老炮兒這樣的老北京人,兒時的冬天,就是在這些冰面上,就著昏黃的太陽打發光陰的。2000年以后,暖冬越來越頻繁地光顧北京,湖面結冰的時間也逐漸推遲。

從13年前開始管理什剎海冰場的秦先生說,前些年什剎海冰場在元旦前就能開張營業,但近些年,冬季溫度偏高,冰場的冰面厚度達不到標準,基本都要等到元旦才能開放。一般來說,夜間最低氣溫在-8℃以下,白天最高溫度不超過1℃,這樣的溫度持續一周,冰才能凍“瓷實”,并達到厚度15厘米的冰場開放標準。

習慣了暖冬的北京人,終于在今年的寒潮下重新認識了冬天。1月23日這天,北京記錄下30年來白天最低溫:-12.5℃,來自北極的強冷空氣長驅直入,速凍了京城。通常情況下,北京冬天夜間氣溫可以達到-10℃左右,白天氣溫在-3至-5℃是大家比較習慣的氣溫,再加上北方空氣干燥,陽光充足,室內有暖氣,大多數人在北京并不會感覺到冬天特別寒冷。據統計,北京上次白天最高氣溫低于-10℃,還是在1958年1月15日的-13℃。但這一次寒潮下,北京人直呼受不了,“出門1秒被凍透”,適逢周末雙休,大多數北京人選擇在溫暖的室內“貓冬”。

但要說本輪寒潮最大的“受害者”,不是華北,而是長江中下游廣闊的平原地帶。中國的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形一馬平川,北方冷空氣可以長驅直入,毫無阻擋。南方地區上空通常水汽比較豐富,遇到南下的冷空氣后降水,便形成了江南濕冷冬季。1月24日早晨,全國有25個國家級氣象觀測站氣溫跌破歷史最低值,其中包括山東煙臺、青島、日照,江蘇淮安、響水,上海浦東,四川北川、瀘定,陜西華山等,從江蘇到四川的中國腹地,統統領受了30年來最冷的一天。

23日開始,江南不再是江南,是被凍住的江南。

24日7時,上海中心城區徐家匯氣象站的最低氣溫為-6.5℃,打破了1985年的1月31日徐家匯站最低-6℃的紀錄。郊區的崇明縣更是只有-8.4℃。寒潮肆虐下的上海,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北方城市。這一天,陽光耀眼,大風凜冽,路上行人縮頭縮腦,城市,也狼狽地丟失了江南的溫婉氣質。

當然,江南冬天不冷是一個殘忍的誤會,盡管這一次寒潮兇猛,但在江蘇省的一些地區,低溫卻未能打破上世紀中期創下的歷史紀錄。1967年1月4日,江蘇省沛縣最低氣溫是-21.3℃。南京站1月歷史極端最低氣溫為-14.0℃,出現在1955年1月6日。

近幾十年,全球變暖和城市熱島效應的共同作用下,冬天的面目變得越來越“溫柔”。無論是北國還是江南,寒潮讓我們“復習”了上世紀冬季的寒冷體感。上海一名退休教師告訴記者,上世紀70年代在崇明工作,冬天夜晚如果熱水瓶殘留一點熱水,第二天起床便會凍成冰坨。上海市區里,公房水管凍爆也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人們印象中四季如春的云南,也經歷了一次降溫雨雪天氣過程,23日,昆明下起了大雪,為近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低溫雨雪冰凍天氣。但與歷史數據相比,這次寒潮還不能被稱作云南的“世紀寒潮”,1983年、1999年和2013年云南都出現過極強低溫降雪過程,這一次無論低溫還是降雪量,都沒有突破1983年的歷史極值。

未凍綢繆,寒潮影響有限

本次橫掃中國的寒潮,很容易讓人想起2008年中國南方的雨雪冰凍災害,所幸,由于預警早、過程短,寒潮沒有引起類似規模的災害。

2008年,大一學生小智從北京踏上火車回貴州。當時北京到貴陽的Z字頭快車本應28小時到達,但這一趟回家的旅程,卻用了52小時。

對于8年前的“慘痛經歷”,小智記憶猶新。火車從北向南開,一路上都是大雪,車速明顯比正常車速慢很多,經常在無名小站甚至荒郊野外停留,嚴重晚點。行至湖南懷化,距離終點已經不遠,但列車卻停在懷化車站不走了。“在懷化停了十多個小時,車廂里盒飯沒有了,只有白米飯加榨菜,那時候沒有充電寶,手機也沒電了,真的是彈盡糧絕的囧途。”

火車什么時候再開?沒有人知道。旅客們相互打聽,得知停車的原因是前方電線被暴雪壓塌。被困十多小時后,鐵路方面調來內燃機車頭,終于拖動列車重新踏上行程。

2008年受低溫凝凍影響的地區包括了湖南,貴州,湖北,江西,廣西北部,廣東北部,浙江西部,安徽南部,河南南部,全國21個省(區、市、兵團)不同程度受災。2008年跟小智一樣被困在路上的旅客,多達數百萬人。小智回憶,在災害天氣之前,并沒有得到相關的預警信息,交通部門顯然也沒有準備好應對措施。

除了春運交通受到嚴重的影響,凝凍還造成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貴州大面積地區停電、物價上漲、農作物受損、房屋倒塌等一連串的災害事故。截至當年2月24日,雪災造成129人死亡。

有了2008年的前車之鑒,今年的寒潮到來之前,全國范圍和各省市的預警早早地拉響。早在1月19日,中央氣象臺就開始對罕見寒潮發布警告,詳細預告了降溫幅度和受影響的區域。

22日下午,上海正式掛出寒潮藍色預警,第二天上午,大風藍色預警、霜凍橙色預警也相繼掛出。三個醒目的預警一直停留在上海地區電視頻道的畫面左上角,直到24日傍晚,大風預警撤銷。接到預警,上海一些中小學取消了原定于23日的返校安排,讓學生們直接放了寒假。民政部門開放避寒場所,保證流浪者吃得飽睡得暖。

極少受到冷空氣影響的海南省,22日發布寒冷預警,瓊州海峽停航,景區停業,千艘漁船回港避風。

2016年1月25日,湖北省襄陽市,一居民樓樓上太陽能熱水器漏水,一樓變成“冰簾洞”,路人爭相與冰瀑布合影。

手下留情,冷空氣撤退快

當然,災害級別的寒潮對人們的生活還是帶來一些影響。大風給鐵路運輸帶來一些麻煩。22日和23日,京滬高鐵有較多列車晚點,晚點時間在1-2小時左右。

由于郊區氣溫比市區低很多,1月20日凌晨5點左右,上海郊區崇明城橋鎮地區有兩根水管發生爆裂,其中一根是崇明城橋水廠入城總管,使城橋老城區約6000戶居民用水受到不同程度影響,當地對受影響居民從20日起安排送水車送水。經過34小時搶修,城橋地區基本恢復正常供水。

25日早晨,杭州最低氣溫跌至-9.3℃,僅僅半天時間,水務熱線就接到2500多個水表凍壞的報修電話,搶修隊伍忙得團團轉。隨著氣溫回升,凍住的水管解凍后破裂,報修的情況可能會更多。

寒潮影響最嚴重的24日,正好是2016年春運第一天,道路、鐵路和民航部門,提前做好了災害性天氣的應對準備。早在20日,交通運輸部就啟動了公路交通突發事件一級(最高級)預警。23日一早,全國16個省區市111個路段受此次惡劣天氣影響采取封閉措施。經過公路交通部門全力鏟冰除雪和搶通保通等應急處置,截至23日日15時,全國只剩下4個省份14個路段依然通行受阻,這些路段主要以普通國省干線公路為主。

受持續低溫、冰凍天氣的影響,部分公路、民航客流轉向鐵路。東北地區哈爾濱、沈陽鐵路部門加強對車站候車大廳、售票大廳等處所的防寒保溫。

受到寒潮降雪影響,截止到23日20點,重慶機場共延誤航班178架次,取消377架次,候機樓還有近2000名旅客滯留。

民政部透露,受此次寒潮和雨雪冰凍天氣影響,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等13個省區市遭受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造成254.3萬人受災、2人死亡。

截至25日,這一次霸王級的寒潮,沒有帶來嚴重的災害,這要歸功于對災害性天氣的提前預警和準備,也要感謝寒潮的速戰速決。中央氣象臺25日早晨解除了寒潮橙色預警,寒潮“到底”,全國自北向南開始回暖。各地氣溫回升,但中國的南方地區氣溫仍處于低位,白天也在零度以下,南方人還等熬上幾天。

2016年1月24日,山東日照,市民在體驗潑水成冰。

各地低溫創紀錄

2016年1月24日,廣州市最低氣溫1.2℃,最高氣溫5.1℃,排不進歷史紀錄前三。2003年1月6日,廣州發布了紅色寒冷預警信號,錄得4.5℃的低溫。2005年1月1日,廣州出現55年來歷史最低溫,達到了2.1℃。1984年元旦,廣州記錄到最低氣溫2.3℃。

1月20日—24日,江淮、江南、華南北部及四川盆地等地出現降雪或雨夾雪天氣,全國范圍內,安徽、江蘇、上海、廣東、云南等地共有86個站點跌破1月份最低氣溫歷史極值。

內蒙古額爾古納、河北張家口、山東青島、上海浦東、江蘇淮安、廣東珠海、廣西防城港、四川什邡等35個站點突破當地建站以來最低氣溫歷史極值。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天堂2014| 18禁影院亚洲专区|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超薄丝袜足j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夜色91|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色播五月婷婷| 国产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欧美午夜网|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99| 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无码| 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 国产精品手机视频|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蜜芽| 亚洲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国产黄色网站| 22sihu国产精品视频影视资讯|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中文天堂在线视频| 色天天综合| 精品一區二區久久久久久久網站| 欧美激情视频二区三区| 免费国产好深啊好涨好硬视频| 91在线精品免费免费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潮|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日韩毛片基地| 国内精品小视频在线| 欧美成一级|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国产乱子伦手机在线|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午夜啪啪网| 青青青视频91在线 | 91精品专区国产盗摄| 国产va在线观看| 污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国产精品视频公开费视频| 免费人成又黄又爽的视频网站| 9丨情侣偷在线精品国产| 成年看免费观看视频拍拍| 日本一本正道综合久久dvd|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五月婷婷丁香综合| 91视频国产高清|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区app| 99热免费在线| 91精品综合|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五月六月伊人狠狠丁香网| 久久semm亚洲国产| 国产麻豆va精品视频|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 国产综合网站| 欧美a级完整在线观看|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在线网站| 免费xxxxx在线观看网站| 波多野结衣无码AV在线|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资源|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第一区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 精品一区国产精品| 亚洲一区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久久综合色天堂av| 成人精品区| 亚洲欧美另类日本| 色老头综合网| 沈阳少妇高潮在线| 欧美精品一区在线看| 四虎影视国产精品| 嫩草国产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