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編輯部
人 魚 水
文/本刊編輯部
剛剛過去的7月份,全國進入降水模式,尤其是南方諸省份的水災更是牽動著國人的神經,受關注度不亞于“南海仲裁案”鬧劇。那段日子,湖北釣友發來視頻,視頻中,大水倒灌城市,淹沒了半層樓,沒過了轎車頂,沖斷了橋梁,放眼望去一片澤國。相比之下,北方降水雖然沒有這樣嚴重,但也堪稱史無前例了。就在本刊編輯部撰寫這篇卷首語的前一天,本刊所在地遼寧沈陽剛剛經歷了一場1980年以來最大規模的暴雨,城市內澇嚴重,與此同時,省內其他城市也普降大到暴雨,這已經半個月內省內發生的第二輪強降雨。有網友戲言:中國今年夏天進步很大——北方實現了南水北調,南方完成了集體供暖。調侃歸調侃,當降水衍變成洪澇災害時,釣魚人為之著迷的水就不那么可愛了,它吞噬著城市、鄉村,以及最可貴的人的生命。
面對這樣的形勢,除了解放軍官兵、消防官兵以及相關部門的排澇搶險讓人感到欣慰之外,再就一些男男女女冒雨上街捕捉那些隨水灌入城市的大魚,給遭災的人們傳遞一絲難得的輕松氣氛和樂觀情緒。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馬路捉魚這種事情是一生難遇的,而且由此我們也可以感到,魚好像真的是一種生來就能給人帶來快樂的物種。
7月8日,一部名叫《大魚海棠》的動漫電影在國內各大院線上映。該片靈感來源于《莊子·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影片講述了一個感人的奇幻故事——一個居住在人類世界之外的“神之圍樓”里,掌管著海棠花的名叫“椿”的姑娘在她16歲生日那天變作一條海豚到人間巡禮,被大海中的一張網困住,一個人類男孩“鯤”為了救她而落入深海死去。為了報恩,為了讓鯤復活,椿在自己的世界里歷經種種困難與阻礙,最終幫助死后男孩的靈魂——一條拇指大小的小魚,成長為一條比鯨更巨大的魚并回歸人間。
電影中有這樣一句臺詞讓人印象深刻:“所有人類的靈魂都是海里一條巨大的魚,出生的時候從海的此岸出發,在路途中,有時相遇,有時分開,死的時候去到海的彼岸,之后變成一條沉睡的小魚,等待多年后的再次出發,這個旅程永遠不會結束,生命往復不息。”被劇情感動落淚的人們再來回味這段話時,無不對魚的感情又加深了一分;有釣友甚至不無感慨地說:看了這部電影,我突然不忍心釣魚了。
沒有魚的水是死水潭,離了水的魚便無法存活,于是便有了“如魚得水”這樣的成語來形容舒適自如,有了“魚水情深”這樣的成語來形容和諧融洽。而人既離不開水,也離不開魚。作為這個星球上最高級的生物,人應該有保護魚水的責任和擔當,讓水里永遠有魚,讓魚兒永遠有水,讓人類永遠有魚和水。并且,我們要有妥善開發、利用、管控資源的能力,一旦親善的水變成了洪水猛獸,我們要有能力馴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