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嘉安
(廣東嘉應學院,廣東 梅州 514015)
試析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現狀與對策
余嘉安
(廣東嘉應學院,廣東 梅州 514015)
時代在進步,進入二十一世紀,經濟飛速發展,除部分國家及地區外,世界上廣大國家都處于和平與發展階段。我國正處于社會經濟政治發展飛速基礎上的平穩期。教育日趨成為國民目光的焦點。在經濟、政治、科技、文化等各個方面,不論哪一方發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他方面的進步。教育的對象-青少年,一直以來被稱為清晨八九點鐘的太陽,是祖國的希望與未來。青少年的德智體美各方面發展的程度是中國未來的基石。國民在對青少年教育方面問題越來越重視。在小學、初中、高中基本以校內上課校外寫作業培訓班為主。其他方面知識的培養較少。這種現狀,推動家長從學前班開始,積極培養孩子各種興趣。學前兒童在幼兒園期間的受教育情況如何?在音樂培養程度上校方及家長是否認可?對現如今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方面出現的問題,有哪些較好的應對方法?筆者于此略書己見。
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現狀;解決措施
我國學前教育界和發展心理學界對“學前兒童”這一概念的認識并不完全一致。本文探討的是學齡前期3~6歲的孩子,正處于這一時期的孩子,生理上神經纖維的髓鞘化已基本完成大腦控制力逐漸增強,心理上認知能力、情感、意識以及個性開始形成。此時的學前兒童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成長。音樂教育可以讓孩子們在說唱中體驗學習的樂趣。“樂由情起”學前兒童的音樂教育以視唱練耳為主,孩子們在老師親切溫和,搭配動感的肢體語言,讓孩子們很快進入音樂情境。學前兒童的音樂教育是基礎教育,低齡化的音樂教育可以培養孩子們的節奏感,為之后更深的音樂造詣打下基礎。音樂在一定程度上無國界,無人種之分,任何人都可以跟隨音樂節奏拍手,做簡單的動作。快速融入某一環境中,進入愉悅的氛圍中。學前兒童認知能力等方面剛剛開始,幼師以清晰明快的音樂,可以讓剛剛開始上學的孩子們積極配合,一起參與到課堂學習中。
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基本情況從校園教育,校外教育兩方面簡要闡述。
幼兒園,是孩子們在學習生涯中步入的第一個公共學習場所。幼兒園教育的好壞,甚至決定孩子在接下來學習生活中的發展。幼兒園教學的硬件設施,除了供孩子上課學習的基礎設施之外,學校在音樂教育方面的投資仍顯不足。校方在樂器方面的進購,略顯一般。老師授課過程中,孩子們接觸樂器的機會,不能全面覆蓋,這是物質方面的因素。其次,幼師對自身重要性認識不足。幼師是僅次于家長的啟蒙老師之一。孩子們在6歲之前的課堂上到底學了什么內容,早已遺忘。但是,在幼兒園學到的東西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在干下一件事情時做出的選擇。老師在課堂上對于孩子音樂素養的激發,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師職責不容忽視。在學校中,校方資金有限,音樂教育方面的投資有所欠缺,那么,就需要家長的配合。
經過一系列問卷調查發現,上班族在家庭音樂教育方面的投資較農民、教師等職業類型的家庭高。家庭教育方面的投資不僅指經濟方面,還討論在平時家庭互動時,父母雙方音樂基礎知識對孩子的影響。孩子父母受教育程度參差不齊,之前學習生活中接觸過音樂知識的父母,在培養下一代樂感方面稍顯優勢。但六歲之前培養孩子音樂素養的父母仍占少數。家庭成員對于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極大影響孩子在音樂方面的建樹。一個人的修養,不僅僅體現在學習成績,個人人文素養也占極其重要的部分。音樂教育在培養孩子自信心等方面效果明顯。在家庭中,因資金及家長對音樂教育認識的不足導致孩子在課外感知音樂美的能力削弱而產生的問題,需要引起重視。
校外培訓班紛繁復雜,質量良莠不齊,近幾年出現的琴行讓家長眼花繚亂。在一家琴行中,若某一種樂器授課一般,一傳十十傳百,加深家長對音樂培養費時費力,與學習相關性太小的錯誤認識。加之音樂教育資費一般較高,導致家長對于音樂教育的培養有所回避。
(一)校內基礎設施建設
校方應積極爭取國家及政府對教育方面的投資。為優化孩子們的教學環境做更大的努力。硬件方面具有不可控性,那么,校方需要在老師身上下功夫,譬如,多次強調幼師對于孩子音樂教育的重要性;以會議或小組帶動的形式,加強老師與老師之間的交流;定期進行家訪,向家長宣傳音樂教育方面的重要性;校方還可以組織老師進校在學習的機會,與時俱進。
(二)校外培訓班設置時,政府相關部門應當進行初步篩選,擇優棄劣
讓家長在選擇此類培訓班時,更放心。校外培訓班還可以和高校聯合,一些音樂方面的在讀大學生或已經由院校培養,接受過系統音樂教育的畢業生,回饋社會,將所學授出。社會對學歷的重視眾所周知,校外培訓班選擇這些學生授課,專業方面是家長更放心。再者,大學生沒有過多沾染社會名利氣息,年齡較小,是孩子們的大哥哥、大姐姐。老師與學生之間互動足。但這類學生玩心大,自由散漫,可能會有得過且過的心態。培訓班在面試時,應當揚長避短。
(三)廣播、電視、網絡等宣傳渠道應大力宣傳家庭音樂教育極具輔助功能的意義
校方積極使用網絡,開展家校通。采取老師與家長線上互動的方法,讓家長提高對于家庭音樂教育的重視。政府相關部門可以采取廣播,優質報紙等宣傳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在對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現狀的調查中,幼兒園及家庭是極其重要的兩個方面,應當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1]楊麗華.早期音樂啟蒙與0~3歲嬰幼兒的發展[J].昆明學院學報,2009,(04).
[2]梁旭紅,朱春濤.家庭早期教育對0-3歲小兒智能發育的效果觀察[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08,(06).
余嘉安(1987—),女,廣東梅州人,碩士研究生,現任廣東嘉應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教師,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