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顯波
(云南民族大學,云南 昆明 650000)
云南少數民族歌曲風格特征探究
劉顯波
(云南民族大學,云南 昆明 650000)
云南省作為我國的邊界省份,少數民族眾多,民族文化融合較為激烈,也正是該地區豐富多樣的文化資源,才使得云南地區的少數民族文化特色如此鮮明。少數民族的歌曲多源自于人文風情,反應地方文化特征。因此,本文從云南省地區少數民族的人文風情入手,對云南少數民族歌曲的風格特征展開了分析,并對云南地區少數民族歌曲未來的發展進行了探討與研究。
少數民族歌曲;風格特征;人文風情
云南省作為我國西南少數民族的匯集地,素有“歌舞之鄉”的美譽,少數民族的歌舞已經成為了云南省的標志性文化之一,尤其是對于一些信息交通較為閉塞的地區來說,歌曲與舞蹈就是這些地區人民休閑、娛樂的重要活動,即使在工作中也是如此。關于云南省少數民族歌曲的研究,最早要追溯到我國古代的漢晉時期,在時代的發展和變遷的過程中,云南少數民族歌曲在不斷傳承的過程中,逐漸的發展到了今天。
從云南少數民族歌曲的風格特征上來看,無論是詞曲中,都蘊含了十分濃厚的民族意識與人文情感,這主要與當地的政治、民族傳統以及宗教信仰有關,但追本溯源,云南少數民族歌曲創作的靈感還是源自于當地的人文風情。云南省自古以來便不是富麗堂皇而著稱,作為一個少數民族的匯集地,當地人的性格也多以樸實無華、熱情好客為主,這一點在云南少數民族的歌曲中也有十分明確的體現,例如:《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苗山美酒》等。從唱法上來看,云南少數民族的歌曲在唱法與旋律上并不復雜,多以長音調子為主,這種民族特色鮮明的唱法,則是由當地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山間喊話逐漸形成的,地方特色十分明顯。而歌曲的旋律也以歡快明朗為主,體現出了云南少數民族的性格特征。
云南省地區是一個多民族匯集的地區,由于各民族間的文化傳統各不相同,從而導致了地方少數民族的歌曲風格特征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因此,使得當地的少數民族歌曲呈現出一種多樣性與豐富性的特點[1]。然而,在歷史不斷發展與前進的過程中,該地區的許多文化傳統也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的融合,相互取長補短,形成了具有云南地區特色的人文風情。
(一)彝族民歌風格特征研究
說到具有特色的云南少數民族歌曲,就不得不提到彝族。彝族作為以民族歌舞而著稱的少數民族,其風格特征不同于一般少數民族歌曲。通常情況下,云南少數民族的歌曲以節奏旋律簡單明快為主,音樂形式也比較單一,多數反映了少數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而彝族的歌曲在旋律節奏方面卻趨于復雜化,音樂形式也是多種多樣,例如:王慧然的琵琶曲《彝族舞曲》以及王西磷的《云南音畫》等等,都是彝族民歌的代表。尤其是被譽為全球最受歡迎的民族歌曲之一的打歌,是彝族最具代表的歌舞之一,是彝族男女在結婚時圍繞著火堆跳的一種舞蹈,韻律性較強,反映出了作為一個尚火民族應有的熱情與奔放。
(二)白族民歌風格特征研究
在云南地區,白族的歌曲風格特點也十分鮮明,相較于白族的舞蹈、服飾、文化傳統來說,白族的歌曲更為人們所熟知。唱歌不僅是白族人民日常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當重大節日到來或有貴客等門時,熱情的白族人民都要唱歌助興,一方面表達白族人對生活的熱愛,另一方面則表達出白族人對遠方貴客的歡迎。在歌曲的表現形式方面,白族民歌主要從山歌發展而來,山歌民謠是當地歌曲的特點之一,這主要是由于白族人世代居住的地方多以山地為主,崇山峻嶺之中熱愛唱歌的白族人逐漸養成了山歌對唱的習俗,并漸漸的將這種山間唱法演變成了今天的白族特色歌曲。例如:《月下情歌》等,是白族民歌的代表作。
(三)傣族民歌的風格特征研究
相較于其他少數民族而言,傣族的許多民俗更為人們所熟知,作為一個世界聞名的少數民族來說,傣族的歌舞已經成為云南地區的特色旅游項目之一,例如:潑水節、孔雀舞、月下的鳳尾竹等歌舞節目都曾在世界性的舞臺上演出過。相較于這些聞名于世的舞蹈作品,傣族的歌曲也具有十分明顯的風格特征,傣族人在戀愛方面崇尚自由,因此,傣族人是浪漫的,其歌曲中也充滿了浪漫的情調[2]。在歌曲的表現形式方面,傣族民歌具有十分濃厚的韻味。在唱法上,主要以云南西雙版納一帶的“章哈調”為主,通常使用滑音、顫音以及裝飾音,已表現出傣族人民的浪漫主義情懷。
由于時代的變遷以及民族融合程度的不斷加深,各個少數民族的歌曲表現形式也在不斷的發生著改變,但其中蘊含的文化特征與傳統卻不會發生改變。少數民族歌曲是民族文化的傳承,直到今天,云南地區依舊有不少少數民族依舊保有傳統的民族樂器以及民族唱法。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這些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歌曲將會被更多的人們所聽到,逐漸成為我國云南地區少數民族的標志。近年來,云南少數民族歌曲與舞蹈逐漸成為了云南地區旅游景點招攬游客的固定項目,受到了中外游客的一致好評。許多經典曲目不僅在國內為人們所熟知,在世界性的舞臺上也進行了表演。“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是我國當今音樂領域較為流行的一句話,用來形容云南地區少數民族歌曲在未來的發展,再為合適不過了。
綜上所述,云南地區的少數民族歌曲,在激烈的民族文化沖擊與融合中,逐漸形成了更富有的風格特征。然而,由于各民族之間的文化傳統不同,又導致了云南地區的少數民族歌曲,在創作、唱法以及表達方式等方面存在著一些差異,造就了當今云南地區少數民族歌曲豐富多樣的風格特征。因此,要加強對當地少數民族歌曲的宣傳與重視,促進其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獲得更大的空間。■
[1] 張蓓.振興云南少數民族舞蹈的策略探究[J].北方音樂,2015,04.
[2] 岳炳麗.云南少數民族聲樂的社會功能與創新發展[J].戲劇之家,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