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鳳兮
〔兵團第八師工業局,新疆石河子832000〕
?
設備工藝調整及管理在籽棉加工保長度降短纖的作用研究
■萬鳳兮
〔兵團第八師工業局,新疆石河子832000〕
從2014年起,國家停止棉花收儲,將棉花推向市場。國家根據國際、國內棉花市場變化制定出目標價格,然后按市場價與目標價的價差實行目標價補貼,棉花進入市場自行銷售。到2015年8月,銀力集團27 mm及以下長度的棉花無人問津,沒有銷路,貸款利息約100元/t,10萬t皮棉利息1 000萬元。這就要求八師團場在2015年的加工生產中必須生產出市場需要的棉花,生產紡織企業“相中”的原棉,有了市場銷路,團場才會有好的效益。
棉花加工同仁須清醒的認識到,現在的棉花加工必須適應市場的需要。首先觀念必須要變,加工的理念要變。要從過去注重棉花的顏色級(公檢的顏色級在白棉三級以上,一、二級占比大,軋工質量好、中,不能出現差)轉變為市場需要的。工作重心應從原來的爭“顏色級、軋工質量”轉變到加工中使長度損失最少,短纖指數最低。其次從管理、設備、工藝等方面進行改革調整,于是八師團場便提出2015年棉花加工的目標為“保長度、降短纖、絕殘膜(三絲)、提品質”。
怎樣保長度,降短纖、絕殘膜(三絲)、提品質?四句話12個字的目標是一個系統工程,加工是系統中的重要一環。要從設備、管理兩個方面入手下足功夫。
(一)單臺設備完好率要高于96%
加工過程中設備不出或盡量少出故障,生產線上的設備運轉要“順”不能“堵”。因為單臺設備出故障越勤、越多,生產線就越不正常,質量越差,產量也一定會越低,所以一定要保證每臺設備的完好率。每臺設備的完好率越高,生產線的運轉率才能高,最好的辦法就是認真按照師市制定的棉花加工設備檢修標準及要求開展設備檢修工作,保證設備的完好率、生產線的運轉率達到96%以上。
(二)因花配車
認真根據籽棉“車車驗”的基本數據確定工藝路線,加工中什么時間關閉設備,什么時間開啟設備,做到因花配車。每臺籽清設備一定要有“旁路”,確保根據籽棉情況隨時調整籽清設備。皮清設備也一定要裝“五通閥”或“四通閥”,以備隨時調整。
(三)新技術應用
目前山東天鵝、邯鄲金獅的智能技術核心是通過變頻器調整設備的電流頻率,繼而調整設備運轉速度。通過智能儀表、傳感器等專用設備可以對加工過程中的軸溫、轉速、電壓、頻率、功耗、料位、火星、風壓、包重、熱風溫度等參數進行在線檢測、顯示并預警;也可以進行棉花色澤、回潮率、軋工質量檢測。149團加工二廠新上的山東天鵝生產“烏斯特”在線監測智能系統,在操作臺上輸入需要的技術參數,智能設備在電腦的控制下就可以根據籽棉的實時情況調整設備和運轉參數,達到加工企業所要的結果,這將是棉花加工技術發展的方向。
(四)三絲清理
三絲(殘膜)的清理是加工工作的重中之重。從2014年的市場銷售情況來看,三絲已嚴重影響八師銀力棉花的銷售和聲譽,必須徹底解決。山東天鵝、邯鄲金獅、南通華生的新型殘膜三絲清理機已試驗成功,效果較好,應推廣使用。
一是“車車驗”的有關數據是加工調整工藝、設備的基礎,基礎工作要扎實可靠,只有扎實可靠的數據做支撐,調整后面的工藝、設備才有了依據。
二是必須認真執行籽棉收購程序、籽棉檢驗程序及籽棉檢驗操作規程,做好籽棉檢驗長度、含雜、含水記錄,為“因花配車”做好準備。
三是根據籽棉“車車驗”的記錄,按照籽棉長度、含雜多少、含水高低交集組垛,經常檢查棉垛內溫度變化情況,防止籽棉垛升溫“霉變”。
四是當機采棉打脫葉劑后經常下雨,溫度低、脫葉效果不好,青葉多,雜質量大,采摘期間又多雨,致使籽棉濕度大。進廠的籽棉應嚴格控制水分,按籽棉回潮率高低分別起垛,密切觀測垛內溫度變化,堅決防止籽棉霉變。籽棉回潮率高時,應提高烘干溫度,但要防止“過度烘干”,保證生產的皮棉回潮在6.5%~7.5%,加工過程盡量減少損傷纖維。當機采棉打脫葉劑后“老天爺”幫忙,葉落得干凈,采摘期間無雨或少雨,籽棉較干燥(2012年-2015年都是此種情況)。加工時車間多灑水、勤灑水,創造一個相對濕度較大的空間,保持籽棉纖維潮潤。如果籽棉太干,可以在夜間加工時將苫蓋的蓬布掀開使籽棉吸潮(籽棉回潮率小于4%時,應在籽棉上噴霧,而后捂垛待加工),減少加工中纖維被拉斷的幾率。
五是采摘后籽棉不“落地”,直接通過運輸車輛送入加工廠,保證采摘后的籽棉不被“殘膜”污染。
六是八師團場的籽棉加工,生產能力已經可以讓設備“中速或低速”運轉,每天(22 h)生產皮棉65 t~75 t(13包/t~15包/t)。
七是嚴格執行師市制定的籽棉加工配車規定:1.手摘棉必須按手摘棉加工工藝進行加工。2.機采棉含雜在7%以下時,按照手摘棉加工工藝加工。3.機采棉含雜在7.1%~8%時,通過旁路關閉一次籽棉清理或二次籽棉清理、通過“五通閥或四通閥”關閉一次皮棉清理后進行加工。4.機采棉含雜在8.1%~9%時,通過旁路關閉一次籽棉清理、通過“五通閥或四通閥”關閉一次皮棉清理后進行加工。5.機采棉含雜在9.1%~11%時,可通過“五通閥或四通閥”關閉一次皮棉清理后進行加工。6.機采棉含雜在11%以上時,按照機采棉加工工藝加工。
八是“因車配花”。籽棉進廠基本結束,前期對籽棉的長度、含雜、水分從進廠的第一車籽棉到關磅的最后一車籽棉都進行了“車車驗”,有了大量的數據支撐,對設備的間隙、工藝、車速、關籽清機還是關皮清機、關閉幾道進行“摸排”,“因花配車”有了基本的參數。籽棉進廠上大垛“捂垛”后,籽棉的長度、含雜、含水在垛內會發生混合。中后期加工要“因車配花”,一定要對大垛籽棉上、下、左、右,前、后及剖面進行大量的長度、含雜率、回潮率檢測(每垛籽棉不少于50個樣),在掌握大量數據后,配棉付軋(如長度28.5以上的籽棉與29的籽棉配棉付軋),使29 mm及以上長度占比達到最高點時“平走不下行”結束加工。
九是團場在2015年機采棉“保長度、降短纖、絕殘膜(三絲)”目標下,在加工過程對工藝改革、設備舍留做了一些嘗試,公檢機采棉28 mm及以上長度占比78.53%,比2014年高出5%。
機采棉加工工藝從美國引進以來,就是一次加濕、兩次烘干、三道皮清、四道籽清,不可更改。調濕技術(籽棉的加濕、皮棉的加濕),各團場上了不少套設備,但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技術都不成熟,還須大膽的試驗。而烘干技術已經普及。烘干溫度的使用,在什么樣的籽棉水分情況下,應用何種烘干溫度值得深入去研究。籽清的次數、皮清的次數的影響,筆者在2015年的加工期根據籽棉的具體實際,大膽嘗試關閉了籽清機、皮清機,效果很好,得到了出奇的效果。
值得更一步深入研究的是智能化技術,應該在間隙的實時調整進一步深入,使棉花加工的智能化更高層次,加工更加精細化。
機采棉加工應根據市場的需要、紡織企業的“好惡”、籽棉的實際,有選擇地關閉籽清機,皮清機,是關閉籽清機還是關閉皮清機?何時關閉以及實時調整各種間隙,調整轉速,這都需要不斷地嘗試,以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