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俊茹
風險護理對血液透析室患者感染控制的影響
譚俊茹
目的 探討風險管理對血液透析室患者感染控制的影響。方法 抽選110例在血液透析室實施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55例)均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55例)則給予風險護理,統計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期間感染事件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期間感染危險事件發生率7.3%;對照組感染危險事件發生率30.9%。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風險護理能有效避免患者感染發生的危險因素,對降低感染發生率有重要作用。
風險護理;血液透析室;維持性血液透析;感染控制
血液透析是當前臨床針對急性、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常用的治療方式之一,能有效維持患者體內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的同時也會造成患者免疫功能下降,使患者容易發生感染,對患者整體治療效果以及生存質量均造成嚴重威脅[1-2]。本次研究探討風險管理對血液透析室患者感染控制的影響,報告如下。
1.1臨床資料
抽選2014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11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55例)中男30例,女25例,年齡50~75歲,平均(66.2±4.5)歲,透析時間8~100個月,平均(37.9±11.4)個月。本組患者中原發性疾病包括腎小球腎炎25例、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18例、多囊腎12例;對照組(55例)中男31例,女24例,年齡50~77歲,平均(66.5±4.8)歲,透析時間10~100個月,平均(38.2±11.5)個月,本組患者中原發性疾病包括腎小球腎炎24例、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18例、多囊腎13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透析時間、原發性疾病等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患者護理期間出現透析機消毒不規范2例、透析液無菌操作不規范1例、反滲水未及時處理1例,感染危險事件發生率7.3%;對照組出現透析機消毒不規范5例、護理人員手衛生執行不規范3例、透析液無菌操作不規范3例、反滲水未及時處理2例、患者健康教育不及時4例,感染危險事件發生率30.9%。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血液透析治療能有效延長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存期限并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5]。而臨床統計顯示[6],近年來我國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數量不斷增多,臨床上使用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數量也越來越多,患者透析治療期間感染事件的發生率也由此升高。事實上,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患者一直都是院內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而院內感染同樣是導致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患者死亡的一項重要原因[7-8]。
本次研究中給予觀察組患者風險護理,針對血液透析治療進程中患者面對的管理、護理、生活、治療等多個方面的風險,要求護理人員必須不斷提升自身辨別、預防、處理感染風險的能力,全面加強對護理人員、探訪人員以及患者自身的管理,針對患者居住環境、透析儀器等多個方面的內容進行全面統籌的管理,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感染危險因素的出現。最終本次研究結果中觀察組患者風險因素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證明風險護理能有效避免患者感染發生的危險因素,對降低感染發生率有重要作用。
[1] 蘇穎. 血透患者感染的風險因素及預防[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14):3200.
[2] 甘和平,林建海,何靜怡,等. 上海市血液透析室醫院感染管理現狀調查[J].實用預防醫學,2013,20(1):25-28.
[3] 桑李葉. 探討風險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5(20):16-17.
[4] 何愛貞,許秀瑤. 醫院血透感染風險因素分析與護理管理對策[J].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2,26(2): 99-100.
[5] 周婷. 風險護理對血液透析室患者感染控制的影響[J]. 按摩與康復醫學,2016,7(2):94-96.
[6] 王敏. 血透室護理風險分析及應對措施[J]. 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25(12): 2875-2876.
[7] 紀小梅. 探討醫院血透感染風險因素分析與護理管理對策[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9):33-34.
[8] 瞿佳佳,劉智敏. 基于風險管理的血透室質量控制管理[J]. 中國醫療設備,2012,27(3):94-95.
The Influence of Risk Nursing on Infection Control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TAN Junru Hemodialysis Room,General Hospital of Tonghua Mining Group,Baishan Jilin 13430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risk management on infection control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Methods Selected 110 cases in hemodialysis room for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55 cases)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55 cases)were given nursing risk and statistic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during infection event rate difference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risk was 7.3%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30.9%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Risk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isk factors of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and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Risk nursing,Hemodialysis room,Maintenance hemodialysis,Infection control
R473
A
1674-9316(2016)18-0206-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8.133
吉林省白山市通化礦業集團總醫院透析室,吉林 白山134300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包括環境清潔、消毒隔離、病情檢查、信息核對等措施。
觀察組患者則給予風險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加強護理人員培訓:醫院應該加強護理人員對院內感染預防控制以及風險預防、消除等工作意識、技能的培訓,提升護理人員對風險、感染的辨別意識以及責任意識,要求護理人員必須充分掌握六步洗手法、無菌操作法、消毒隔離標準等相關技能以及實踐,提高整體護理人員對自身工作過程中的感染防控、風險預防能力。醫院應該建立血液透析室風險防控小組[3],定期分析護理人員工作期間存在的不規范操作以及感染病例,分析其具體原因、預防措施、解決措施等,將其應用在后續實踐護理中。
(2)加強患者管理:護理人員應定期檢測患者脈搏、體溫、白細胞等各項指標進行全面檢測,為患者講解病毒感染對其治療效果、生命安全的重要性,要求患者務必遵循相關管理標準并遵從醫囑配合血液透析治療進程,積極配合護理人員相關護理操作以更加有效的控制感染發生率。護理人員還應該針對患者生活、飲食、環境、運動等進行積極管理,每日對患者居住房間進行定期消毒并限制居住病房內人員流動,檢查室內細菌培養結果并給予及時處理。
(3)加強透析過程管理:護理人員應使用含氯消毒液對透析機外部進行擦拭消毒并依照廠家說明書完成血液透析機的內部保養工作,嚴格規范透析液置換制度以及透析用水質量監測制度,加強透析機外界導管以及隧道口的消毒清理。
1.3觀察指標[4]
統計兩組患者治療期間感染危險事件發生率。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中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表達方式包括計量資料 (x-±s)與計數資料(%)兩種類型,檢驗方式則分別為t檢驗和χ2檢驗,若P<0.05則表示兩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