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娟
新生兒呼吸機輔助呼吸的觀察及護理措施研究
李 娟
目的 探析新生兒給予呼吸機輔助干預后獲得的護理效果。方法 選擇我院2013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新生兒重度窒息100例作為本次實驗觀察對象,觀察組50例與對照組50例新生兒的分組依據為護理干預方法的不同。在這個過程中,配合給予新生兒護理干預,最終對新生兒護理效果進行觀察。結果 在使用呼吸機的總時間和患兒康復情況方面,觀察組同對照組患兒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呼吸機輔助呼吸的新生兒臨床給予優質護理,可以提高生活質量,促進新生兒康復。
新生兒;呼吸機輔助呼吸;觀察;護理措施
新生兒處在初期發育中,患兒氣道承受了較大阻力,這種阻力源自較窄的支氣管面積。同時,新生兒具備柔嫩的氣道黏膜以及較軟的骨骼,體內的纖毛不易順利運動。受到體征的影響,新生兒更易發生肺部炎癥,呼吸困難或者堵塞氣道。且新生兒尚沒能具備成熟的肺功能,因而容易頻繁發生重癥肺炎乃至呼吸衰竭[1]。臨床選用呼吸機治療呼吸暫停或者肺部衰竭等新生兒的疾病具有重要價值。本文主要將我院兒科收治的新生兒患兒作為本次觀察對象,探析呼吸機輔助的臨床護理效果。具體分析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3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呼吸窘迫患者100例作為本次實驗對比觀察對象,觀察組50例及對照組50例呼吸窘迫患兒都表現出咳嗽癥狀,并且呼吸困難。觀察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齡為30~40周,平均年齡(35.3±1.2)周;對照組(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齡為32~41周,平均年齡(36.5±1.5)周。觀察兩組患兒的基礎資料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選用常規護理針對對照組呼吸窘迫的新生兒進行干預,為新生兒進行氣管插管并且安裝呼吸機,護理人員設置機器參數,配合患兒的排痰以及后期的拔管。
選用優質護理的方法對觀察組患兒進行干預,依照患兒不同的體重來配備不同類型的插管以便插入氣管,插管完成后可以吸出新生兒肺部積攢的痰液。護理人員要全天候測查新生兒血壓以及心率,觀察新生兒的發紺現象是否出現[2]。在輔助呼吸機中,適量增加潔凈的蒸餾水以便濕化患兒的氣道。護理人員應當定時為新生兒更換濕化器內的蒸餾水,并且清除殘存的冷凝水。不定時為患兒拍打背部,協助新生兒翻身,在條件允許時需要予以吸痰處理。此外,還可以視情況給予患兒鼻飼,確保新生兒可以獲取足夠營養[3]。
1.3統計學方法
臨床選擇統計學軟件SPSS 16.0對所有呼吸窘迫新生兒優質護理數據實施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表示,計量資料實施t檢驗,以 (x-±s)表示,當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中,新生兒使用輔助呼吸機的時間為1~4 d,平均使用時間(4.5±1.4)d;觀察組中,新生兒使用輔助呼吸機的時間為1~2.3 d,平均使用時間(1.6±1.5)d,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9.994,P<0.05)。
對照組中有10例窒息,發生率為20%,5例肺炎,發生率為10%,6例氣道阻塞,發生率為12%。觀察組僅有2例新生兒出現了氣道阻塞,發生率為4%。在新生兒窒息、肺炎以及氣道阻塞的發生率方面,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20.384,P<0.05)。
新生兒患有肺部疾病的概率較高。對于呼吸窘迫的新生兒,需要格外注意患兒的生理特征。新生兒的各器官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氣道阻塞很容易導致患兒呼吸困難,甚至造成患兒窒息[4]。臨床若沒能處理及時,患兒將會死亡。 新生兒伴有較高概率出現呼吸窘迫的狀態,這是由于患兒肺泡呈現不穩定的塌陷或者擴張。臨床若能配以輔助患兒呼吸的呼吸機,可在根本上維持氣道的順暢,患兒肺部因而也可順應呼吸頻率。然而不可忽視,呼吸機輔助下的新生兒治療也很易帶來創傷,為此有必要加以妥善的護理。
臨床選用呼吸機配合新生兒呼吸窘迫的治療,關鍵點為氣道的護理。為確保安全的氣道通氣,護理人員還需要予以患兒營養上的支持,慎重防控呼吸機感染或者酸中毒。只有完善了護理,才可以在根本上杜絕患兒窒息或者黏液阻塞氣道。在優質護理中,提升護理質量的基本點為充分護理新生兒的氣道,進而協助提升臨床預后的綜合質量[5]。此外,新生兒還不能夠自主飲食,因此較多分泌物殘存在口腔中,這種狀態將會誘發口腔感染并且傷及口腔的黏膜。進行護理時,相關人員要執行無菌操作,確保患兒口腔的潔凈性。這是因為,確保口腔潔凈也可以防控新生兒遭受氣道感染,機械通氣不可缺乏完善的口腔護理。實施優質護理,確保了患兒治愈率的提升,同時也防控新生兒窒息或肺部感染現象[6-8]。
綜上所述,針對患有肺部疾病的早產兒積極開展優質護理干預,可以成功降低出現肺部感染以及擴散的概率,促進痊愈。在輔助呼吸過程中強調優質護理,配以適當的輔助排痰和口腔清潔,可在最大程度提高護理質量,有效保證患兒生活質量以及生存率。
[1] 田祥瓊. 78例新生兒呼吸機輔助呼吸的臨床護理觀察[J]. 中國衛生產業,2014,11(9):7-8.
[2] 何山,蔡萍. BiPAP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治療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護理觀察[J]. 護士進修雜志,2014,29(21):1979-1981.
[3] 董志鳳,姚其娟,孫俏麗,等. 無創呼吸機治療新生兒呼吸衰竭48例療效觀察及護理[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1,15(18):48-49.
[4] 劉書靜. 30例新生兒呼吸機輔助呼吸的護理[J]. 吉林醫學,2011,32(30):6509.
[5] 周敬,袁勤珍,羅璇,等. 40例新生兒呼吸機輔助呼吸的護理[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30):158.
[6] 余勇妙,李桂花,梁建紅,等. 應用Drager呼吸機高頻振蕩功能治療新生兒肺出血的觀察和護理[J]. 護理研究,2012,26(11):1010-1012.
[7] 李慧. 集束化護理干預措施預防新生兒呼吸機相關肺炎的效果[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43):39-40.
[8] 胡椒. 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新生兒肺炎護理中的綜合效果[J]. 當代醫學,2016,22(14):110-111.
Observation on Neonatal Ventilator Assisted Breathing and Nursing Measures
LI Juan 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Guan'n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Lianyungang Jiangsu 22250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effect of neonatal ventilator assisted intervention. Methods 100 neonates with severe asphyxia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3 to Jan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They were de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5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50 cases,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 In this process,with the intervention of neonatal care,the final effect on neonatal care was observed. Results In terms of the total time of using breathing machine and children's recovery,the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For the newborns with breathing machine assisted breathing,using clinical quality of care,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newborns.
Newborns,Ventilator breathing,Observation,Nursing measures
R473.72
A
1674-9316(2016)18-0213-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8.138
連云港市灌南縣人民醫院新生兒科,江蘇 連云港 22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