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氣象》2016年總目次索引
工作論壇
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五大發展新理念 努力開創“十三五”氣象改革發展新局面
鄭國光(1∶1)
以社會化推進氣象為農服務新發展
王東法(1∶5)
對浙江省暨杭州G20峰會防治霧霾的建言
浙江省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氣象分會(1∶6)
浙江省氣象科研成果管理現狀分析與建議
劉 潔 張 炎 王鎮銘(2∶1)
天氣氣候研究
國家標準與浙江傳統標準梅雨的對比分析
雷 媛 柳 苗 陳 練(1∶11)
廈門至莆田登陸臺風對溫州雨量影響研究
李傳祥 鄭 峰 王建東 陳 瑤 陳宣淼(1∶15)
2015年6月江淮梅雨暴雨增幅前后水汽輸送特征對比
毛天韻 王春明(1∶24)
近62年舟山市氣溫、降水特征分析
李 云(2∶5)
浙江省大氣水平能見度氣候特征分析
胡云麗 陳 斌(2∶11)
兩次雨轉大到暴雪過程的降水相態變化分析
郭巧紅(3∶1)
“燦鴻”臺風大暴雨的水汽診斷分析
方艷瑩 錢燕珍 郭宇光 邵程遠(3∶7)
基于不穩定參數統計的雷暴潛勢預報方法研究
胡 曉 蔣飛燕 徐 璐 徐迪峰 朱純陽 孫甦勝(3∶11)
寧波北侖地區的一次凍雨過程分析
康麗莉 鄧芳萍 姜文東 王燦燦(4∶1)
基于多模式降水量預報的浙江省統計降尺度研究
黎玥君 余貞壽(4∶6)
臺風“燦鴻”的路徑和降水特征診斷分析
江麗俐 錢卓蕾 張建海(4∶11)
公共氣象服務
新形勢下對浙江海洋氣象業務發展的思考
楊詩芳 黃 輝 王 喆 沈 翊(1∶32)
關于臺風決策氣象服務的總結及思考
郭宇光 陳有利 盧晶晶 孫仕強(2∶17)
浙江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架構設計
阮小建 鄭偉才 謝國權(2∶23)
浙江省臺風決策氣象服務總結與探討
許浩恩 張 磊(2∶27)
淺談如何做好臺風現場報道
趙琮奇 程 瑩 常璐璐 周 丹(2∶31)
96121人工坐席查詢系統研發
阮小建 張 旗 沈偉瑛(3∶33)
海洋氣象預報主持人語言風格淺析
莊小娣(3∶36)
浙江臺風災害特征及氣象服務特點
許浩恩 李瑞民 陳海燕 劉 娟(4∶17)
環境氣象
兩種大氣化學模式系統對浙江省PM2.5濃度預報結果的對比分析
于 燕 浦靜姣 陳 鋒(3∶18)
杭州AQI的分布特征及其與氣象條件相關性分析
張霏燕 黃 哲 查 賁 沈杭峰(3∶27)
技術報告
金華區域性冰雹天氣過程的綜合分析
陸 韜 張行才 嚴紅梅(1∶39)
金衢盆地與祁連山南麓近56年氣候特征對比分析
毛智軍 柳 苗(1∶44)
湖州市一次重度霧霾天氣過程的特征分析
周之栩 向華 吳彬 張喜亮(2∶34)
溫州機場跑道視程分析與應用
陳志平 沈學軍 潘欽財(2∶39)
屋面設備直擊雷防護的探討
余昌松 殷春生 王華卿 裘文君(2∶47)
閃電定位數據處理中坐標轉換問題的研究
史海鋒 趙 偉 張衛斌(3∶39)
2014年寧波一次典型海陸風雷暴過程探析
吳福浪 陶俞鋒 周 琳(3∶43)
越赤道氣流的時空特征分析
李 瓊 許 孌 肖天貴(4∶24)
利用圖像識別技術的積雪輔助判別
楊 豪 盧興來 胡利軍 李從初 顏宗華 徐振宇 姚浩立(4∶29)
寧波機場一次大霧過程診斷分析
陶俞鋒 吳福浪(4∶34)
無人機在氣象服務中的應用
毛文軍(4∶38)
防雷減災
淺議加快推進防雷減災體制機制改革
劉 琦(4∶41)
防雷檢測精準度能力驗證及評價研究
楊 磊 強玉華(4∶44)
氣象科技動態
氣體排放增加加劇全球旱地產生
(1∶4)
氣候變化使颶風帶來的損失呈上升趨勢
(1∶38)
陸地極端降水事件在本世紀內還將加劇
(2∶30)
中美科研團隊揭示黑碳對霧霾和氣候變化作用機制
(3∶32)
其它
《浙江氣象》2016年總目次索引
(4∶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