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浩恩 張 磊
(浙江省氣象臺,浙江 杭州 310017)
?
浙江省臺風決策氣象服務總結與探討*
許浩恩張磊
(浙江省氣象臺,浙江杭州310017)
摘要:為進一步提高和增強臺風決策氣象服務水平,科學準確地做好臺風防災減災工作,分別就浙江省目前臺風影響期間決策氣象服務的開展情況和產品內容進行了總結和分析,深度探討服務過程中的經驗和亮點,分析現實服務中客觀存在的一些問題,思考改進方案,旨在不斷的提高臺風的決策氣象服務質量,為政府及相關部門應急決策管理提供科學的依據。
關鍵詞:臺風;決策氣象服務; 浙江;
0引言
浙江省位于中緯和低緯度的過渡地帶,不僅受西風帶天氣系統的影響,而且也受低緯度東風帶天氣系統的影響,是我國臺風登陸最頻繁,災害影響最嚴重的省份之一。據記錄,1949年至今,浙江影響臺風共219個,年均3.3個;其中登陸臺風43個,年均0.6個。每逢夏秋季節臺風嚴重威脅著浙江省,因此,準確、高效、有針對性的臺風決策氣象服務將對政府部門有效的開展和部署防風減災工作提供重要參考和科學依據,從而充分發揮氣象部門在防災減災中的參謀作用。目前,國內很多學者對此做了相關研究,郭衛星[1]等就臺風“圣帕”和“桑美”的成功決策服務進行了對比分析;曹云芳[5]等從環流背景形勢、預報情報服務等方面回顧了0608號“桑美”臺風影響期間的預報服務情況;薛建軍[4]、朱軍政[11]等業對防御的策略做了相關研究;周福[2]、林繼生[3]對臺風服務效益評估做了相關研究。本文立足于臺風決策氣象服務的業務實踐,通過分析近年來浙江省臺風決策氣象服務過程,從決策產品上和決策工作流程上進行了總結和分析,并結合業務的發展前景,探討性的提出改進建議,以期為不斷提升決策服務質量提供參考依據。
1臺風災害
浙江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呈階梯狀傾斜,西南地區群山盤結,錯綜復雜,地勢相對較高;中部地區以丘陵盆地為主,其中金衢盆地面積最大,地勢相對平坦;東部地區北面有杭嘉湖平原、寧紹平原,河網密布,東南沿海地區除溫黃平原以外,主要以丘陵為主,總的地勢相對較低。浙江的地理環境及地質結構在臺風強降水和強風的作用下,較易引發山洪、泥石流、滑坡、內澇等衍生災害。浙江發生較大范圍的臺風洪澇約3年2遇,其中浙東南沿海地區出現臺風洪澇年均2次以上。浙江發生的泥石流以突發暴雨型為主,其中由臺風暴雨引發的約占暴雨型泥石流的65%。
1.1臺風路徑對浙江省的影響差異,以登陸臺風影響最重
對浙江造成災害的臺風,主要分為5種路徑,分別為:1)在浙江沿海登陸;2)在浙閩邊界線到廈門之間登陸;3)在廈門到珠江口之間登陸;4)在浙滬邊界線以北登陸;5)臺風經過125 °E以西,25°N以北,緊靠浙江沿海北上轉向。在這5種路徑中以正面登陸浙江臺風影響最重,損失最大。1949年以來正面登陸浙江臺風造成的死亡人數占歷年臺風影響總死亡人數的81%。1949年以來一次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占當年GDP 1%以上的臺風共有33個,其中正面登陸浙江臺風就達18個。臺風登陸時若遇到風、雨、潮三碰頭,造成的損失更加嚴重,如5612號超強臺風造成4925人死亡;9417號臺風致使1126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178億元,占當年GDP的6.7%;9711號臺風人員死亡數236人,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86億元;0414號臺風“云娜”造成164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達181億元。
值得指出的是,廈門以北登陸臺風雖不在浙江登陸,但由于臺風環流與西風帶系統結合,常出現強暴雨,容易引發浙江嚴重洪澇、地質災害,經濟損失也不可低估。這類路徑造成浙江省直接經濟損失占當年GDP 1%以上的臺風共有10個,如6214號臺風登陸福建連江,浙江直接經濟損失4.5億元,占當年GDP的10.38%。
此外,其他如近海北上或轉向臺風、浙滬邊界線以北登陸臺風、廈門以南登陸臺風也都可能致災,但致災率相對較低。
1.2臺風風雨及風暴潮的主要災害種類
臺風帶來的狂風暴雨和風暴潮幾乎對各行各業都會產生影響。浙江影響主要有以下幾類:1)臺風風暴潮導致潮水漫溢,沖毀海塘。2)大風和雨水浸泡造成房屋倒塌。3)大風和風暴潮造成船只(漁船)受損和沉沒。4)大風對電力、通信、避風港及港口、市政等設施的影響。5)臺風暴雨使農田、城鎮受淹。6)臺風暴雨引發山洪與地質災害。7)臺風暴雨對交通等基礎設施的影響。8)對經濟社會總體影響。
2浙江省臺風決策氣象服務現狀
隨著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臺風災害帶來的損失越發嚴重和致命,科學、準確地為政府決策層提供決策服務產品,在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乃至穩定和諧等方面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臺風決策氣象服務的方式較為多樣化,但均遵循“統一出口、分工合作、協調配合”原則,都要求及時向政府和相關部門決策層,提供具有全局性、戰略性的服務產品。我省臺風決策氣象服務產品包括《氣象信息內參》、《重要氣象報告》、《呈閱件》、“匯報PPT”、《氣象災害評估》、“短信”等等。
2.1臺風決策氣象服務產品類別和內容
目前浙江省臺風決策氣象服務主要以以下幾類產品為主:
《氣象信息內參》、《重要氣象報告》作為主要文字產品,前者由值班人員撰寫,經由決策服務首席、氣象預報首席、臺領導審閱后提送省政府服務,后者經上述技術人員把關后,再提交局領導審閱,經局領導簽發后提送政府服務。臺風服務前期的文字產品一般以《氣象信息內參》為主,隨著臺風靠近浙江省,預期其未來對浙江省影響程度較為嚴重,將轉為發送《重要氣象報告》,以更好提醒政府。
“匯報PPT”作為局領導參加省防指臺風防御會議用,在臺風決策氣象服務工作中起著重要作用。制作“匯報PPT”需要多個部門,如氣象臺、氣候中心、網絡中心等多個部門聯合制作,最終產品交由省決策服務中心匯總。“匯報PPT”一方面能傳達最新的氣象預報預測信息和臺風防御建議,另外一外面也能展示氣象部門技術水平,增加政府層面的重視程度。
《氣象災害評估》一般預期將對浙江有影響的臺風決策氣象服務才做相應的評估,主要以評估臺風的影響程度,服務效益等為主。
上述決策服務產品的內容大致可分為3個部分:1)實況信息,包括雨情、大風等實況;2)預報預警信息;3)關注與建議。在眾多的決策服務產品中還時常附以圖表,其意在于輔助顯示,避免決策領導手持服務產品而感到枯燥乏味,讓決策領導能一目了然的了解情況。
2.2目前臺風服務效益,以2015年影響浙江省臺風為例
“燦鴻”于2015年7月11日16時40分登陸浙江省舟山朱家尖,成為自1949年以來7月登陸浙江省最強臺風。受“燦鴻”影響,舟山、寧波、臺州、紹興、杭州東部、金華東部等地普降暴雨,部分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浙江省中北部沿海持續出現12~14級大風,最長持續時間達32小時左右,局部15~16級最長也持續了9小時左右。根據評估,影響綜合強度在浙江省7月登陸臺風中排第1位,在所有登陸浙江省的42個臺風中排第15位。為應對此次臺風 ,7月7—7月8日浙江省共發了3期《氣象信息內參》以臺風,9—11日共發了5期《重要氣象報告》。省委省政府和各級部門高度重視,科學防范,全省實現了零傷亡。
“蘇迪羅”雖然登陸福建,但對溫臺麗地區造成嚴重影響。“蘇迪羅”登陸福建前后給浙南和浙江省東南沿海帶來強降水,登陸后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動,穿過福建、江西、安徽等地,致使浙北部分地區也出現了暴雨,對浙江省影響時間達4天之久。據統計,從7日8時至10日20時,溫州市面雨量261 mm、麗水市190 mm、臺州市177 mm;單站累計雨量最大文成珊溪鎮桂山806 mm。
從“蘇迪羅”開始編號起,省氣象局即高度重視,提前部署。8月5日17時浙江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臺風)三級應急響應,8日將三級應急響應提升為二級。省局向省委省政府共報送《重要氣象報告》5期,《氣象信息內參》3期,在材料中指出了沿海海面及溫州、臺州、麗水、寧波等重點防御區域,提出了多方面的防御重點及建議:出海船舶及早回港避風,海島旅游提前撤離,農作物及早搶收,中南部沿海注意防風,重點防御區域注意防風防雨及加強防范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小流域山洪、山體滑坡、城鄉積澇等災害。各級氣象部門向公眾發送預警服務短信6921萬條次,通過電臺廣播播發信息756條次,播發相關電視節目765條次。省委省政府和各級相關部門,根據氣象部門的預報預警信息超前部署、提前采取防御措施,及時啟動防臺風應急預案,在9月7日之前省內共轉移人數188170人(其中陸上轉移135173人),回港避風漁船29365艘,努力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據民政廳報導,“蘇迪羅”對浙江省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80億。據溫州市防辦統計,截至8月11日12時,溫州市共有90個鄉鎮(街道)受災,受災人口166.24萬人,因災死亡12人,失蹤4人,直接經濟損失50.14億元。
3臺風決策氣象服務經驗與探討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政府和人民對氣象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決策氣象服務作為防災減災的重要一環,需要我們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改進和提高。
3.1深挖氣象服務技術,提供高質量服務
在現有的氣象科技水平下,我們需要深挖氣象服務技術,努力提高氣象服務質量。決策氣象服務工作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產品的制作過程也涵蓋著較多的因素,編發人員既要深刻的分析臺風存在或者發展的客觀狀態,理解制作材料的客觀性,更需要將自己制作材料的觀念調整到決策層領導的思考角度,從而能夠站在決策層的高度和立場去分析當前的社會焦點和政治背景下,需要什么樣的氣象服務和怎樣的決策產品,以助防災減災決策部署,這也即主觀性。在結合自我主觀性、臺風變化的客觀性、決策領導的指令下,實時地選擇不同類別的產品,以不同頻次的變化制作決策氣象服務產品并呈報,使決策服務工作嚴謹、靈動,主動但不盲目,從而提高服務質量。
3.2加大宣傳力度,滾動精細服務
在2015年的“燦鴻”臺風預極中,起初各家數值模式均預測臺風以登陸閩北—浙南一帶沿海為主,但隨后隨模式一路向北調整,最終登陸舟山朱家尖,而大風降水重點由溫州一直北調至寧波。“燦鴻”對寧波有較大風雨影響,但未造成重大災害。在“燦鴻”的服務過程中,我們充分體會到近年浙江省轉變傳統服務理念的重要性。近年來,浙江省充分利用現代的氣象科技,氣象預報產品向建立數字化、網格化、精細化、無縫隙的方向發展,決策氣象服務也朝精細化服務方向邁進。決策氣象服務一方面在服務時效和精度上努力提高,一方面將滾動預報預警理念推向政府和社會,讓政府和社會理解氣象預報并非百分百準確,是會根據天氣形勢逐漸作相應調整的,需要政府和社會密切關注各地滾動發布的最新預報預警信息的,從而提高服務效果,達到防災減災的目的。
3.3 增強社會防災意識,捉住服務重點
盡管我們在2015年的“蘇迪羅”臺風氣象服務中已經提供了非常好的預報服務,但強降水還是給浙江省帶來嚴重災害。此次臺風最強降水發生在浙南南部,浙南南部群山盤結,地勢起伏不平、落差大,居住地多四面環山,也是降水的匯集區域,極易發生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災害。如這次發生重大山洪的平陽順溪鎮,四面群山環抱,境內的主要河流“順溪”自西向東貫穿全鎮。根據氣象觀測記錄,臺風影響期間,順溪河的西面、北面、南面均測得500~700 mm的降水,位于鎮西南角的桂山最大過程降水量超過800 mm,歷史少見,三面的強降水均向順溪河匯集,形成洪峰,河道急速漫溢,造成溪北、溪南、下順溪、上順溪和順溪等村莊發生小流域山洪、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造成重大災情。
如何避免或減輕此類災害,一是需要社會大眾增強防災減災意識,對強降水及其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要了解和清楚防御辦法;作為決策氣象服務部門也需進一步加強防御臺風的科普宣傳,增強全民防臺減災意識,提高臺風災害預警信息使用效率,切實指導各地躲避臺風的襲擊。二是需要決策氣象服務要抓住服務重點,對易發災害點要及時給予政府部門提醒和建議防御。
4結語
本文分別就浙江省目前臺風影響期間決策氣象服務開展情況和產品內容進行了總結和分析,深度探討服務過程中的經驗和亮點,分析現實服務中客觀存在的一些問題,認為決策氣象服務一方面需要尊重預報科技水平,提高服務敏感度,把握好服務時機,抓住服務重點,融入精細化滾動服務的理念,另外一方面需要擴大宣傳,增強社會防災減災意識。通過這些方面的努力,能更有效的提高決策氣象服務質量和效果,也能更好的為政府及相關部門應急決策管理提供科學的依據。
參考文獻:
[1]郭衛星,匡方毅,凡安清,等.“圣帕”與“桑美”臺風成功決策服務對比分析[J].氣象研究與應用.
[2]周福.重大氣象災害一臺風一暴雨一服務效益評估研究[J].科技通報,1998(1):39-43.
[3]林繼生,羅金鈴,張勇.熱帶氣旋災害預報服務效益評估方法之一一對比分析法[J].氣象科技,1998(2):61-65.
[4]薛建軍,李佳英,張立生,等.我國臺風災害特征及風險防范策略[J].氣象與減災研究,2012,35(1):59-64.
[5]曹云芳,龍支軍,鄭華蛛,等.桑美臺風決策服務分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2(9):27-27
[6]鄧玉梅,董增川.我國臺風防御應急管理對策[J].水文,2008,28(2):80-82.
[7]薛建軍,王維國,王秀榮,等.決策氣象服務回顧與展望[J].氣象,2010,36(7):69-74.
[8]魏章進,隋廣軍,唐丹玲.臺風災情評估及方法綜述[J].災害學,2012,27(4):107-113.
[9]周福.浙江省決策氣象服務及其有關效益問題的分析與思考[J].浙江氣象科技,1998,19(2):42-47.
[10]牛海燕,劉敏,陸敏,等.中國沿海地區臺風災害損失評估研究[J].災害學,2011,26(3):61-64.
[11]朱軍政,徐有成.浙江沿海超強臺風風暴潮災害的影響及其對策[J].海洋學研究,2009,27(2):104-11O.
[12]金志鳳,吳楊,金昌林,等.臺風對浙江省農業生產影響及防御措施[J].浙江農業學報,2011,23(2):358-363.
收稿日期:2015-09-14
*基金項目:杭州及周邊區域人影作業條件分析系統開發(保障專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