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簡訊
2016年5月13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國氯堿工業協會在銀川主持召開了寧夏新龍藍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低汞觸媒生產與廢汞觸媒回收一體化示范項目”專家認定評審會。經專家認定,該項目符合國家環保部《“十二五”危險廢物污染防治規劃》、工信部《電石法聚氯乙烯汞污染綜合防治方案》要求,屬國內領先水平,該企業將成為全國第一家通過認定的企業。專家組建議該公司加快一體化示范項目推廣,為推進國家汞污染防治和履行水俁公約發揮更大的作用。
該公司低汞觸媒生產和廢汞觸媒回收能力各15 000 t/a,低汞觸媒生產和廢汞觸媒回收工藝分別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技術成果鑒定,并獲得國家發明專利。一體化示范項目的實施將使中國電石法聚氯乙烯行業氯化汞消耗量明顯下降,環保型低固汞觸媒在電石法聚氯乙烯行業推廣后,在使用效果優于高汞觸媒的同時,汞的使用量與排放量較高汞觸媒可降低60%以上,觸媒單耗大幅度降低,轉化率高,使用壽命長,選擇性好,高沸物副產量低,可有效降低氯乙烯的生產成本,完全能實現國際汞公約要求的電石法聚氯乙烯企業汞減排50%的目標要求。
寧夏新龍藍天自成立以來,成立了汞觸媒研發中心和活性炭研發中心,專注于低汞觸媒及活性炭等專用原材料的研究開發,目前已經獲得發明專利18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該公司產品通過環保部汞公約履約處和行業協會認證的2家合格低汞觸媒供應商之一。
為督促危化品生產經營企業做好安全生產工作,2016年6月20日,山西省安監局下發“十禁止”規定。
“十禁止”具體為:嚴禁未經許可的單位和個人經營危化品;嚴禁向未依法取得危化品安全生產許可證、危化品經營許可證、危化品安全使用許可證、劇毒化學品購買許可證(劇毒化學品準購證)的單位銷售劇毒化學品;嚴禁超出劇毒化學品購買許可證(劇毒化學品準購證)載明的品種、數量銷售劇毒化學品;嚴禁向未依法取得危化品安全生產許可證、危化品經營許可證、危化品安全使用許可證、民用爆炸物品生產許可證以及其他未提供本單位合法用途說明的單位,銷售易制爆危化品;嚴禁未經許可或者備案擅自生產、經營非藥品類易制毒化學品;嚴禁危化品生產經營企業向未經許可從事危化品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采購危化品;嚴禁危化品經營企業經營無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和化學品安全標簽的危化品等。
日前,濟寧2家企業聯手,在山東省內首次將石墨烯技術用于聚氯乙烯生產工藝,大大提升了材料用途和附加值。
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濟寧利特納米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侯士峰介紹:“該公司加入大約1%左右的(石墨烯)材料,就可以把傳統材料的性能提升很多,在去產能的同時,提升了核心競爭力。”
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離不開人才戰略推動。圍繞煤化工、裝備制造等“五大產業”,濟寧高新區設立1億元專項資金,面向海內外引進了像侯士峰這樣的100名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從園區對接到融資服務,配備專業團隊跟蹤服務,這樣的人才社會化服務平臺就有20多個。
近日,巴西發展工貿部在其官方日報上發布公告,通報巴西外貿委員會于2016年6月23日發布第51號決議,對原產自中國和韓國的PVC涂料布(涉案產品的南共市稅號為39219019)結束反傾銷調查,對中國涉案企業征收2.02~2.31美元/kg的最終反傾銷稅。決議自2016年6月24日起生效,有效期5年。
近日,巨化氟化公司通過PCT國際專利申請順利領到了 《一種2,3,3,3-四氟丙烯的制備方法》美國專利證書,這是巨化氟化工領域獲得的首個國際專利,標志著巨化集團公司知識產權工作又實現了新的突破,對產品市場開拓和知識產權保護等工作都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國際條約和歐美發達國家新出臺法規,都對第三代氟制冷劑的逐步淘汰作出了明確的要求,這類產品的生存空間將逐漸被擠壓,國際氟化工巨頭對第四代氟制冷劑的技術限制和專利壁壘已全面形成。創新突破,加快新型低碳環保制冷劑的研發將是制冷劑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放眼全球市場,打破國際貿易壁壘。2014年,氟化公司全面開啟了申請國際專利之旅。雖然起步較晚,但是成效明顯。此次國際專利的獲得,將對該公司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和提升產品的國際影響力會起到較大的促進作用。這也是該公司以實際行動踐行“成為全球一流含氟化學品供應商”企業愿景的具體舉措,為公司加快新型氟制冷劑產品的開發和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有利于公司進一步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形成持續創新機制,發揮自主知識產權優勢,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基于對增強企業實力和未來發展的考量,近年來,巨化越來越注重知識產權的保護和企業含金量的提升。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氟化公司以做強做大第三代制冷劑,致力于第四代新型制冷劑及ODS替代品的研發為目標,依靠自主創新,目前已擁有24項國家發明專利,與國際跨國公司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大影響力。據了解,除在美國申請專利外,巨化還向歐洲、日本等國家提交了專利申請,全面布局國際潛力市場,為公司擁抱全球市場增加了砝碼。
日科化學2016年6月29日晚間公告稱,近日,公司獲得由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一項發明專利證書,專利權期限為20年。
該專利名稱為一種低密度聚氯乙烯發泡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低密度聚氯乙烯發泡材料,所述低密度聚氯乙烯發泡材料的密度為0.10~0.20 g/cm3,所述發泡材料的原料包括:100重量份的聚氯乙烯樹脂,2~40重量份的發泡調節劑,0.5~5重量份的熱穩定劑,0.5~3重量份的熱分解有機發泡劑,0.5~3重量份的熱分解無機發泡劑,1~2重量份的潤滑型加工助劑,0~30重量份的抑煙劑,0~30重量份的阻燃劑,0~30重量份的填充劑,0~5.0重量份的潤滑劑,0~10重量份的顏料。本發明使用聚氯乙烯代替現有技術中的聚苯乙烯,制備得到密度低的發泡材料,用以替代現有技術中的聚苯乙烯發泡材料,降低了發泡材料的生產成本,可使用于建筑、包裝、家具工業等領域。
公告稱,該發明專利目前尚未在公司的產品生產中獲得應用,預計本發明專利的取得對公司當期生產經營和業績影響較小。該發明專利的獲得有利于本公司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發揮本公司自主知識產權優勢,保持技術領先地位,提升本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云南鹽化昆明鹽礦通過專家組清潔生產技術評估
2016年6月1日,由昆明市、安寧市環保局,省環境工程評估中心等專家組成的清潔生產審核組到云南鹽化昆明鹽礦對本輪清潔生產進行技術評估。云南鹽化公司副總工程師毛遠萍、昆明鹽礦部分礦領導,以及相關分廠、部室人員參加了審核會議。
審核組深入生產現場進行了現場檢查。在審核會議中,昆明鹽礦安全環保部相關人員對昆明鹽礦的基本情況、清潔生產工作情況向審核組作了匯報,審核組專家對昆明鹽礦的清潔生產工作給予了肯定,對昆明鹽礦清潔生產審核報告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修改意見,對持續清潔生產工作提出了要求。
審核組專家一致認為,云南鹽化昆明鹽礦高度重視清潔生產審核工作,認真組織實施,同意通過本輪清潔生產的技術評估。同時要求云南鹽化昆明鹽礦鞏固取得的成績,落實持續清潔生產,加強員工培訓教育,提高員工對清潔生產的認識,進一步修改完善審核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