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霞,黨紅梅
(大理大學學報編輯部,云南大理 671003)
《大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欄目傳播效果評價
袁 霞,黨紅梅
(大理大學學報編輯部,云南大理 671003)
以《大理學院學報》2009年—2014年自然科學各欄目所刊載的文章為研究對象,借助中國知網數據庫進行高級檢索,從載文量、基金論文比、被引率等方面入手,并根據相關文獻引入高被引率和高被引頻次比兩個指標,對學報各欄目的傳播效果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欄目優化建議。
被引率;被引頻次;欄目;傳播效果
期刊的欄目是期刊內容的載體,也是期刊的“門窗”,它使原本單獨存在的作品實現了個性與整體、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塑造了期刊的整體形象,可以強化期刊的個性,展示編輯的智慧,吸引作者的閱讀〔1〕。可以說,對于一個期刊而言,其欄目設置能否發揮導向作用、索引作用、分類作用和宣傳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期刊整體的學術水平和競爭能力〔2〕。
順應2015年大理學院成功更名為大理大學,《大理學院學報》也隨之更名為《大理大學學報》,更名伴隨著的是新的起點、新挑戰、新機遇。據相關數據統計,2015年《大理大學學報》復合影響因子為0.331,綜合影響因子為0.235,在632種綜合類學術期刊中,綜合影響因子排名位居188位,較2014年上升38位,總被引頻次達到1 105次,較2014年增加97次,總被引頻次位居云南省先進〔3〕。學報質量不斷穩中求升的同時,問題和挑戰依然存在。其中,自然科學類稿件,相比社會科學和醫學類稿件,不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還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化學這一欄目近兩年來刊載文章幾乎為0,同時還出現欄目細化程度不夠,多種學科雜糅在一個欄目大類的情況。除此之外,與國內外優秀期刊相比,在欄目的定位、欄目的內涵、欄目的設置、欄目的建設等方面依然存在很多問題。
目前,有關《大理學院學報》欄目設置的文章,僅見于李明等人〔4〕和黨紅梅〔5-6〕分別研究了《大理學院學報》“南詔·大理歷史文化”名欄的建設現狀,而對其他欄目設置問題的研究還處于空白階段。期刊不僅要依靠打造特色欄目起到以點帶面的效果,同時也不能忽視其余欄目的良性發展。因此,本文擬對《大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欄目某一時段的傳播效果進行量化分析,探究各欄目的運行狀況,尋找出自然科學欄目設置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欄目優化建議,促進學報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
長期實踐以來,《大理學院學報》(以下簡稱學報)欄目設置打破傳統的拼盤式的做法,依托優勢學科,緊密結合地域特色,根據學校學院設置和學科屬性劃分共設置8個欄目,分別為特約稿、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體育、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學生園地。本文以學報2009年—2014年自然科學(共11期)各欄目所刊載的文章為研究對象,借助中國知網數據庫進行高級檢索(統計日期截止到2016年6月17日),從載文量、基金論文比、被引率等方面入手,并根據相關文獻〔7-9〕引入高被引率和高被引頻次比兩個指標,對學報各欄目的傳播效果進行分析。
2.1各欄目載文相關信息分析《學報》2009年—2014年自然科學各欄目載文情況見表1。載文量與期刊辦刊宗旨、目標和定位有關,常被用作衡量期刊吸收和傳遞科學信息能力的主要指標之一。并非載文量越大期刊質量就越高,載文量在一定時期內保持穩定有利于期刊質量的提高〔10〕。期刊的定位決定了其受眾范圍,高校學報其受眾多數在高校范圍內,讀者、作者以高校教師、科研人員及研究生為主,其發行量和載文量均較低〔11〕。《學報》自然科學自2009年以來期載文量保持在22~28篇∕期,從表1數據可以看出,《學報》自然科學各欄目載文量趨于穩定,期均載文量大小排序為:數計>生命科學>體育>教改>物理>化學>學生園地>特約稿。6年欄目總載文量,數計欄目占總載文量的26.81%,生命科學欄目占總載文量的21.02%,體育欄目占總載文量的15.94%,教改欄目占總載文量的14.49%,物理欄目占總載文量的12.68%。從中可看出數計、生命科學、體育、教改和物理4個欄目為自然科學的重點欄目。特約稿、化學、學生園地3個欄目載文量波動較大。

表1 《大理學院學報》2009年—2014年自然科學各欄目載文情況統計
《學報》2009年—2014年自然科學各欄目基金項目情況見表2。各類重要的科學基金的學術權威性,使得其產出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和前瞻性。基金論文比作為期刊評價體系中的重要指標,一直被期刊高度重視。但隨著科研的推廣和泛化,論文基金項目引用不規范現象屢見不鮮。這就要求編輯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有效甄別不規范引用現象。從表2中可看出數計、生命科學、體育、教改和物理4個欄目基金論文比處于較高水平。其余4個欄目由于載文量波動相對較大,基金論文比也相應波動較大。基金論文比雖然不能完全反映論文的學術價值,但對它進行研究仍有一定意義。

表2 《大理學院學報》2009年—2014年自然科學各欄目基金項目情況統計
2.2各欄目學術影響力分析常用的評價期刊學術影響力的計量指標有總被引頻次、影響因子、即年指標等。然而,期刊的學術影響力本源上產生于文獻的學術價值與應用價值的大小,但也受該段時間內社會對其價值的認知水平與認同程度、期刊內容的多樣性,以及期刊自身及其相關渠道的傳播與擴散能力等諸多因素制約,所以對其作出客觀、準確的定性分析和評價是非常復雜而困難的,任一指標都不能全面反映期刊的影響力。但分析這些計量指標可以從一定程度獲取提高期刊學術影響力的因素。
被引率反映了期刊文章被利用的情況,被引率越大,反映期刊文章的被利用率越高。被引頻次可以客觀地說明該論文總體被使用和受重視的程度,以及在學術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研究表明高被引論文是期刊高質量、高水平的主要貢獻者〔12〕。表3對《大理學院學報》2009年—2014年自然科學各欄目被引情況進行了統計,以此研究各欄目的傳播效果。從表3可以看出,特約稿的學術影響力顯而易見,各項計量指標均位于首位,但縱觀6年此欄目僅有一篇文章,學報應加強特約稿欄目的策劃與約稿。分析4個計量指標:被引率、篇均被引頻次、高被引率、高被引頻次比,特約稿、化學、體育3個欄目4個計量指標均高于平均水平,表現出了比較好的傳播效果;學生園地有3個指標高于平均水平,數計、生命科學、教改3個欄目有一個指標高于平均水平,物理欄目4個指標均低于平均水平。

表3 《大理學院學報》2009年—2014年自然科學各欄目被引情況統計
3.1結論
3.1.1 載文量與欄目傳播效果并無一一對應關系與相關研究者的報道〔7-9〕相似,從表1~3可以看出,載文量越高的欄目基金項目比率通常也大、被引頻次也越高,但被引率、篇均被引頻次、高被引率、高被引頻次比4個指標和載文量并沒有表現出一一對應關系:載文量最高的數計欄目僅有篇均被引頻次這一指標高于平均水平,而載文量較低的化學欄目則4個指標均高于平均水平。誠然載文量是期刊被引數據的來源,但一味追求量而沒有質只會導致本末倒置,因此,欄目策劃應該平衡載文量,突出特色欄目重點欄目的同時,一般欄目也要靈活應對,精選優質稿件,提高欄目的學術影響力。
3.1.2 特色欄目未發揮預期的正效應 根據學校學院設置和學科屬性劃分來設置欄目,欄目穩定、學科分類明晰,但特色不明顯,未起到以點帶面的效果。創新性是期刊特色的靈魂,在期刊同質化現象嚴重的狀態下,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13〕,就必須打造期刊的特色欄目,以特色擴大期刊的影響力,從名欄成就名刊。
3.2建議
3.2.1 依托特色學科,加強特色專欄建設 高校學報欄目的設置應能更好地反映學報的內容定位、層次水平和價值取向,同時能反映學報的個性特色。在欄目建設和內容選擇上,應該以學校重點學科、優勢學科和特色學科為支撐,打造精品打造特色,走特色化辦刊之路。云南生物資源豐富,尤其是滇西橫斷山脈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林木種類齊全,特有樹木有蒼山杜鵑、大理山茶、槽澗紅豆杉等。豐富的生物資源及強大的學科隊伍為生命科學欄目做了保證。李忠木教授帶領的天文學團隊,已在國際天文學主流刊物上發表論文數篇,其團隊在星族合成模型和方法兩個方面取得的科學發現獲得云南省2015年度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獎三等獎,研究所在天體物理和科學技術史領域形成了獨特的、具有一定競爭力的發展方向和學科基礎。這些優勢學科已具有強大的科研團隊,學報應多方爭取為這些團隊的科研產出服務,積極貫徹立足本校科研的宗旨,編學互動,實現教學科研與學報發展的相互促進。
3.2.2 堅持欄目的可行性與穩定性,實現欄目良性發展 欄目相對穩定是期刊稿源豐富、刊物成熟的標志。期刊應保持重點欄目的可持續性,一般欄目在相對穩定的狀態下實行動態化管理,這樣可使期刊顯得活躍豐滿,體現期刊的特色,強化期刊的個性。特約稿和化學兩個欄目的傳播效果均位于前列,但這兩個欄目的稿件匱乏,這說明欄目設置方面需要進一步優化,應加大宣傳力度及組稿力度,實現這些欄目的良性發展。學生園地雖然載文量不高,但也可從表3中看出其欄目的傳播效果居于中上,通過刊發學生科研和社會實踐成果激發大批青年才俊的科研積極性,促進人才培養,是期刊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2.3 充分發揮編輯在欄目建設中的導向與再創造作用 編輯是學術信息的守門人,學術信息的把關者。欄目設置也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它不僅僅反映了期刊的辦刊理念,也能體現和轉變編輯的工作理念和方式〔13〕。編輯要有深厚的學術積累、獨到的學術眼光、果斷捕捉學術信息的銳氣。同時編輯要有前瞻性,以保證品牌欄目的延續性,以避免品牌欄目的設置只停留在形式上,隨著時間的推移,稿件枯竭,發展動力不足等問題出現〔14〕。編輯應該充分發揮在欄目建設中的導向與再創造作用,進一步推動以欄目引導學科方向、充實刊物內容、拓展研究領域,以期進一步辦好刊物,為學校教學、科研及社會生產實踐服務,為地方經濟文化建設及社會發展服務。
〔1〕徐惠華.高校自然科學學報欄目設置分析〔J〕.學報編輯論叢,2009(12):37-40.
〔2〕楊小梅,侯春梅,高峰,等.國內6種遙感類期刊欄目設置的特點及優化建議〔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3,24(3):502-505.
〔3〕李明,楊勤燕,黨紅梅,等.凝練學報特色引領學術研究〔J〕.大理大學學報,2016,1(3):93-100.
〔4〕李明,袁登學,楊朝霞,等.地方高校學報名欄建設的實踐與思考〔C〕∕∕第四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論文集. 2008,194-197.
〔5〕黨紅梅.“南詔·大理歷史文化研究”名欄建設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大理學院學報,2013,12(7):69-73.
〔6〕黨紅梅.“南詔·大理歷史文化研究”名欄人才庫建設構想〔J〕.大理學院學報,2013,12(11):75-79.
〔7〕程琴娟,馬文軍.綜合性科技期刊的欄目傳播效果評價:以《陜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為例〔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3,24(2):330-332.
〔8〕鄧秀林.基于引文分析法的期刊欄目的學術影響力評價〔J〕.現代情報,2007(5):154-155.
〔9〕方興,黃穎,陳琴,等.《重慶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特色欄目傳播效果初評〔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2(3):1-4.
〔10〕袁霞.2009年—2013年《大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載文分析〔J〕.大理學院學報,2014,13(6):85-89.
〔11〕黃明睿.載文量對科技期刊影響力評價的影響〔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5,26(7):749-757.
〔12〕于飛,毛小芳,周德智.我國11種農業基礎科學核心期刊載文分析與評價〔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3,24(6):1095-1100.
〔13〕顏瑩.教育期刊欄目建設的實踐與思考:以《江蘇教育研究》(實踐版)為例〔J〕.編輯學刊,2015(4):114-117.
〔14〕李青,王天霄.綜合性醫學期刊欄目設置策略及其合理性〔J〕.實用醫藥雜志,2013,30(12):1131-1134.
Evaluation on the Dissemination Effect of Natural Science Column of Journal of Dali University
Yuan Xia,Dang Hongmei
(Journal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3,China)
Taking the published papers of each column in Journal of Dal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from 2009 to 2014 as the samples,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amount of published papers,the ratio of funded papers,cited rate based on the advanced search of CNKI.With the high cited rate and high cited frequency ratio which referenced from relevant literature as the indexes,the paper analyzes the dissemination effect of Natural Science column of Journal of Dali University,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lumn optimization suggestions.
cited rate;cited frequency;column;dissemination effect
G237.5
A
2096-2266(2016)12-0101-04
10.3969∕j.issn.2096-2266.2016.12.022
(責任編輯 袁 霞)
大理大學青年教師科研基金資助項目(KYQN201446);云南省教育廳科研基金資助項目(2014Y393)
2016-10-31
袁霞,編輯,主要從事基礎數學及編輯出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