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秋里
(福建晉江天然氣發電有限公司,福建晉江362251)
流量計計量偏差分析及改造
吳秋里
(福建晉江天然氣發電有限公司,福建晉江362251)
電廠S109FA型機組化學水兩處流量計在運行中產生偏差,造成測量不準確的原因是輸水不滿管,在流量計前端增加管徑為DN50 mm的排氣管,保持24 h的全開狀態,排氣管安裝的高度所對應的靜壓力≥供水壓力,以確保在排氣管無水排出時說明管道內的空氣已排盡。改造后兩處流量計數值相符且測量準確可靠。
S109FA型機組;化學水;流量計偏差;改造
某電廠4套(4×350 MW)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機組使用的化學水原水來自泵站抽取的湖水,通過2根管道向電廠供水,供水管為DN250 mm,長度約6 km。泵站的出口安裝3臺上海創冠CGD-150(DN150 mm)型流量計(圖1),電廠原水池進口安裝2臺E+H 50W2F-UDOA1AC1AAAA(DN250 mm)型流量計(圖2)。泵站改造后,由3條支管道分別供水,3條支管道通過連通管后引2根管供水,一般情況下只啟動1臺支管道泵,通過連通管后單管向電廠供水,即可滿足用水需求。供水過程中,由于電廠流量計平均每小時累計流量是泵站流量值的1/2,計量偏差給雙方的經營核算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圖1 泵站出口流量計安裝簡圖

圖2 電廠原水池進口流量計現場安裝簡圖
2016年1月初,泵站改造完畢,通知電廠按照新流量計數據結算。2016年2月初,雙方核算時發現電廠流量計當月累積流量是泵站當月累積流量值的1/2,泵站稱流量計在改造時更新且校驗合格,誤差在允許范圍內;電廠相關人員也對流量計進行了檢查,未發現表的設置參數有問題。考慮到該流量計已投運數年,流量計測量元件可能老化,于2016年3月更新流量計并送計量院檢驗合格。更新流量計后又進行了1個月的比對,同樣存在較大的偏差。
泵站供水泵出口管道(DN250 mm)改為DN150 mm,由DN150 mm轉為DN250 mm供水,懷疑是供水線路長和管徑加粗造成管道積有空氣,不滿足流量計測量條件。
開啟空管檢測功能,流量計空管報警,將流量計前端閥門全開,后端閥門開度緩慢降低,以增加背壓,但流量計依舊顯示空管報警,后端閥門開度緩慢降低,最后將為10%,以增加背壓,但流量計依舊顯示空管報警。管道內不滿管,引起測量不準確。針對現場工況,利用流量計后端的1個關閉的手動閥,將其改造成排氣閥門,將手動閥開啟后,管道內大量氣體被排出,流量計經約1 h的排氣后,開啟空管檢測,基本能不再發生空管報警。經過幾個小時的觀察,流量計工況穩定正常。臨時解決空管報警問題后,進行測量數據比對。
(1)第一次校準流量(2016年5月13日)。供水方式是關閉進2號原水池的進水閥,水只進入到1號原水池且只進不出,水通過聯絡管進入到1號原水池,聯絡門的開度在閥門1/3處,1號原水池進水閥開度10%,流量數據見表1。

表1 2016.5.13校準對比流量數據
以上測量電廠流量計瞬時流量穩定在74 t/h左右,龍湖泵站流量計瞬時流量穩定在90 t/h左右。數據顯示,15:30-17:30電廠流量計累計讀數為145 t,1號原水池累積進水146 t,泵站表計累積171 t;17:30-19:30電廠流量計累計讀數為145 t,1號原水池累積進水148 t,泵站表計累積180 t;19:30-21:30電廠流量計累計讀數為152 t,1號原水池累積進水157 t,泵站表計累積175 t。以上6 h電廠流量計累積讀數442 t,原水池實際累積451 t,泵站累積526 t。
當泵站流量控制在90 t/h時,電廠流量計始終可以保持在滿管狀態,從以上6 h的累積讀數看,電廠流量計的累積量更接近于原水池實際進水量,泵站流量計值明顯高于原水池實際進水量。
(2)第二次校準流量(2016年5月14日)。供水方式是關閉進1號原水池的進水閥和聯絡門,水只進入到2號原水池且只進不出,2號原水池進水閥的開度在10%,具體數據見表2。

表2 2016.5.14校準對比流量數據
數據顯示,9:40-11:40電廠流量計累計讀數為186 t,1號原水池累積進水238 t,泵站表計累積247 t;11:40-13:40電廠流量計累計讀數為180 t,1號原水池累積進水220 t,泵站表計累積230 t;13:40-15:40電廠流量計累計讀數為165 t,1號原水池累積進水250 t,泵站表計累積231 t。
當泵站流量控制在122 t/h時,電廠流量計不能始終保持在滿管狀態,電廠流量計不間斷地報空管報警,從以上6h的累積讀數看,由于不滿管,電廠流量計的累積量比實際進水量偏低,泵站流量計接近于原水池實際進水量。
(3)第三次校準流量(2016年5月15日)。計劃從2個池同時進水進行測量,將1號原水池進水閥和2號原水池進水閥的開度都控制在10%,由于現場實際需要制水,無法讓2個池的水都只進不出從而進行實測進池的累積量,所以只能觀察表計有沒有空管報警且測量穩定,具體測量步驟:①泵站出口流量穩定在90 t/h時,只向1號池供水,1號原水池進水閥開度在10%,供水2 h內沒出現空管報警且測量穩定,緩慢將2號原水池進水閥的開度控制在10%,流量計間斷性的出現空管報警且讀數波動很大,無法進行準確計量。②通知泵站提高出口流量,最終能穩定在122 t/h,按照步驟①的方式進行測試,但只向1個池供水時都出現間斷性的空管報警且讀數波動很大,同時向2個池供水時且進水閥控制在10%,連續6 h的測量,流量計間斷性的出現空管報警且讀數波動很大。
從以上測量數據分析得知,流量計工作正常,測量不準確由輸水不滿管引起。由于泵站與現場距離較遠,泵開啟后流量的傳輸過程>0.5 h,2臺表之間的瞬時流量有滯后,不能作為比較的判據,一段時間的累積流量可以作為比對。如果排氣管道無法達到排氣要求,流量計不能準確測量。
在流量計前端增加管徑為DN50 mm的排氣管,保持24 h的全開狀態,排氣管安裝的高度所對應的靜壓力≥供水壓力,以確保在排氣管無水排出時說明管道內的空氣已排盡,具體改造見圖3。
改造完畢后,排空閥保持全開,原水池進水閥全開(不必控制在10%),流量計不報“空管報警”,先通過A管道單管供水,通過測量數據比對,雙方累積流量能夠基本吻合,誤差在允許范圍內,測量時間為2016年5月27日,流量數據見表3。

圖3 改造后管道及流量計示意圖

表3 改造后校準對比流量數據
通過B管道單管供水,通過測量數據比對,雙方累積流量能夠基本吻合,誤差在允許范圍內,測量時間為2016年5月28日,流量數據見表4。

表4 2016.5.28校準對比流量數據
通過A和B管道雙管供水,通過測量數據比對,雙方累積流量能夠基本吻合,誤差在允許范圍內,測量時間為2016年5月29日,流量數據見表5。

表5 2016.5.29校準對比流量數據
表5所列的為流量計管路進行改造后的計量數據,這些數據中在具有同比條件的兩處或多處可以得到相互印證,說明計量值準確。
在燃氣輪機發電廠,當有同比條件的兩表或多表的讀數超過它們精度的允許偏差時,應引起運行和檢修人員的足夠重視,這不僅是測量準確與否的問題,還關系到發電廠的經濟效益,甚至關系到設備運行狀況是否安全、正常。因此,有關人員要仔細關注表計測量的條件及現場的具體工況,認真查找出發生該情況的切實原因,提出對應的改造方案,確保發電廠的安全、經濟運行。
〔編輯李波〕
TM611.3
B
10.16621/j.cnki.issn1001-0599.2016.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