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佳
(中鐵十八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500)
地鐵工程中深基坑降排水施工技術
方佳
(中鐵十八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500)
在地鐵工程施工過程中,深基坑排水施工是保證工程質量的基礎,做好地鐵工程深基坑排水具有重要意義。以實際工程為例,從基坑降排水方案設計、深基坑排水施工等方面,探討深基坑排水施工技術。
地鐵工程;深基坑降排水;井點布置;環(huán)形封閉
某地鐵工程為雙層結構,基坑為寬度22.8 m,長度27.6 m的長方形結構,基坑采用明挖法進行施工,由于基坑深度達18 m,為保證施工安全,需要采取相關措施將地下水降至20 m以下。主要地質情況如下。
(1)開挖深度范圍內核基坑以下土層滲透性比較強、含水量高,含水后地層自穩(wěn)性差,強度低,開挖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側向變形,影響開挖面的穩(wěn)定性。
(2)粉、細砂和粉土的含水量比較高,土層呈中等壓縮性,強度比較低,中、高靈敏度。開挖過程中,受地下水水頭影響容易出現(xiàn)涌砂、涌土、開挖面穩(wěn)定性差等情況,會影響施工質量。
(3)車站施工過程中需要進行大面積降水,容易使道路和四周的地面出現(xiàn)沉降。由于道路兩側主要為高層建筑,存在比較大的施工風險。
(4)場地20 m深度范圍中所分布的②-4d4-3松散、稍密中砂和②-3c3稍密粉土進行貫入試驗后,判定為液化土層。
2.1 擬定降水方法
根據(jù)本工程的施工條件,對地質資料進行充分研究和分析后,綜合對比了管井、輕型、噴射、電滲幾種常用的降水方式的綜合效益,分析上述幾種降水方式對基坑后續(xù)施工所產(chǎn)生的影響后,最終選擇管井法進行降水。
2.2 井點布置方法
由于本工程基坑為近似于正方形的長方形結構,因此使用環(huán)形封閉的方式布置管井,考慮到本工程降水層主要為基坑底部承壓含水,而且降水深度比較大,因此最好選擇坑外降水進行施工。選擇這種施工方式,對后續(xù)各工序產(chǎn)生的影響比較小,結構施工完成后不需要進行封井,管井實際布置時,為了保證在不影響周圍道路車輛通行的前提下順利施工,保證后續(xù)施工順利開展,選擇基坑內、外相結合的布井方式[1]。坑內降水井同時作為減壓井和疏干井使用,可以將二元結構體疏干至硬塑或可塑狀態(tài),以便施工順利開展。坑外布置減壓井主要為了便于結構進行封井施工。
3.1 計算基坑水力
由于基坑開挖為二元結構含水層,降水主要受承壓水和潛水影響,經(jīng)過分析后潛水對基坑影響不大,因此主要對承壓水含水層進行降水施工。基坑總涌水量使用公式(1)進行計算,抽水影響半徑R由公式(2)計算,引用半徑R0見式(3)。

式中Q總——基坑總排水量,m3/d
K——含水層滲透系數(shù),經(jīng)過計算K取加權平均值,K= 15 m/d
M——承壓含水層厚度,M=45 m
R——抽水影響半徑,R=45 m
Sw——設計基坑水位降深,取S=21 m
F——開挖面積,取F=600 m2
R0——引用半徑,取R0=45 m
經(jīng)過計算后,Q總=21786 m3/d。
3.2 單井涌水量計算
單井涌水量q使用公式(4)計算。

式中q——單井涌水量
r——過濾器的半徑,取r=0.2 m
K——滲透系數(shù),K=15 m/d
l——過濾器有效長度,l=15 m
經(jīng)過計算后,q=2786.8 m3/d。
3.3 確定管井數(shù)量
管井數(shù)量主要是根據(jù)單井涌水量和總涌水量進行試算后得到的,根據(jù)單井涌水量和基坑總涌水量以及成井材質和工藝差異性形象,設計單井涌水量一般要比計算值小,此次施工設計單井涌水量為2100 m3/d。初步確定管井數(shù)量n見式(5)。

經(jīng)驗證后,設置11口管井出水量可以達到要求。
3.4 降水井布置以及降水井深度確定
由于本基坑工程使用封閉是管井降水的防水進行管井的布置,因此所有的管井均布置在開挖基坑外部邊緣圍護樁外部1.5 m左右的位置,在進行施工時,要先將建筑物基礎和地下管線的

式中q——設計單井出水量,q=2100 m3/d
D——過濾器外部直徑,D=530 mm
A——經(jīng)驗系數(shù),a=3.65 d/mm。
經(jīng)過計算,l=14.46<15 m,達到了設計要求。
單井深度用公式(7)計算。

式中Hm——管井深度,m
H——基坑深度,m
h——井點外露的高度,m
l——井點管距離,m
i——降水區(qū)水力坡度,m
Y——過濾器工作部分的長度,m
Z——降水期間地下水位變化幅度,m
T——沉砂管長度,m
經(jīng)過計算后得出管井深度為38.2 m。
3.5 基坑四周沉降控制和參數(shù)設計
埋設好井點后進行抽水時,井內水位會降低,四周含水層中的水會不斷流向濾管中,一段時間后井點四周會出現(xiàn)漏斗狀彎曲水面,導致地面固結沉降。降水過程中,降水面和原地下水未面之間的土層會出現(xiàn)固結,并導致自重應力情況下沉降值增大。所以,因降水造成的地面沉降會以這部分沉降量為主。可以用(8)和(9)式對降水造成的沉降值進行估算。

式中S——固結沉降量
Δpi——i層土因降水產(chǎn)生的附加應力
ΔH——降水深度
El-2——體積壓縮模量
ΔP——附加應力增量
γw——水的容重
結合地質勘測資料,降水深度ΔH=10 m,El-2=19~24 kPa,
Δpi=ΔP/ΔH,γw=9.8 kN/m3,則有式(10)和(11)。

經(jīng)過計算,最終固結沉降量S=1.2~1.34 cm,此方案已經(jīng)對基坑周圍緊鄰建筑物進行了考慮,因此使用小排量深井水泵(功率
2.2 kW,揚程30 m,流量20 m3/h)不會影響四周建筑物的安全性。
井管主要由吸水管、濾水管和沉砂管3部分組成。施工過程中,需要重點做好5個方面的工作。
(1)施放井位。降水井井位在施放時,需要對場區(qū)內地形管位置確定出來,并適當對降水井井位進行調整。設計降水井間隔距離為10.5 m。
降水井深度和過濾器工作部分長度之間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一般可以根據(jù)單井出水量和含水層厚度進行確定,在將單井出水量設計好后,使用公式(6)對過濾器長度進行檢測,保證其長度可以達到要求。線的分布情況進行核查,為了可以避開障礙物,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對降水井間距作局部調整。
(2)成孔。管井使用8QZJ-160高效輕型水井鉆機進行成孔施工,鉆孔孔口位置要布置護筒,孔徑要超出管徑300~400 mm,孔徑上下要一致,并保持垂直,井徑誤差控制在20 mm以內,垂直誤差控制在1%以內。
(3)下管。下管之前要對孔深進行探測,當發(fā)現(xiàn)井管深度未達到要求時,要重新進行成孔。成孔后立即將井管安裝好,避免井管長時間暴露引發(fā)塌孔,要逐節(jié)將沉入管節(jié),并將接頭對正[3]。下管過程中要注意輕提、慢放,并使井管保持在中部。當孔底淤塞或上部孔壁出現(xiàn)縮徑時,要放慢下管速度,不允許強行沖擊或上下提拉。
(4)填料。下放好管井后,將填料投放到管內,填料選擇2~4 mm砂,填料要一次性完成,避免填料沖擊井管或分層不均。填料從井底填到距離井口下部1.5 m左右的位置,使用不含砂石的黏土對上部進行封口。
(5)洗井。使用水泵和活塞結合的方式對管井進行反復清洗,直至前后兩次洗井用水量差值<10%時停止。水中含砂量要控制在1/20 000以內,當井內出現(xiàn)涌水情況時,要報廢處理。洗井工作完成后,要進行降水試運行,各項指標達到設計要求后即可進行正常運轉,出水量亦穩(wěn)定在2100 m3/d以上。
以2#點位觀測點對土體開挖情況和地下水位情況進行觀測,見表1。施工過程中,雖然遇到了幾次暴雨天氣,但是水位變化幅度不大,均保持在基底以下,沒有對基坑和施工造成不利影響。在降水初期出水總量為20 000 m3/d,地下水位只能下降到基底上部1.5 m左右,此后水量會增加到23 000 m3/d,地下水位會立即下降到基地面下1 m處,基坑施工過程中涌水量沒有出現(xiàn)過大的變化,直到結構施工完成,基坑出水量始終保持在23 000 m3/d左右,底板成形后,受基坑外減壓井的影響,順利完成了降水井的封堵,結構質量達到了要求。

表1 土體開挖和地下水位之間的關系
在基坑施工過程中,降排水施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對基礎工程安全和施工進度均有比較大的影響。以實際工程例,對基坑降排水施工的設計和施工進行了分析和探討,相關結論用于工程施工后,取得良好施工效果。
[1]楊海慶.地鐵深基坑降排水施工技術[J].山東交通科技,2007,(2):31-33.
[2]劉悅強.軟土地區(qū)排水管道深基坑支護設計與施工關鍵技術[D].華南理工大學,2014,(12).
[3]郭勇剛,董春靈.南京地鐵深基坑降排水施工技術[J].鐵道建筑技術,2004,(4):36-39.
〔編輯利文〕
TU74
B
10.16621/j.cnki.issn1001-0599.2016.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