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重陽,徐杏娟,李未琴,孫東磊,馮榮新
(河北渤海石油裝備專用車有限公司,河北任丘062550)
油田新型立式下灰罐的設計與應用
馬重陽,徐杏娟,李未琴,孫東磊,馮榮新
(河北渤海石油裝備專用車有限公司,河北任丘062550)
設計制造新型油田立式下灰罐,通過進氣結構、管匯流程、氣化系統的優化創新,解決了油(氣)田固井下灰作業中普遍存在的下灰速度慢、剩灰率偏高、操作較復雜、存儲量不大、不便于移動、安裝復雜等問題。
固井作業;下灰罐;優化設計
下灰罐是油(氣)田固井作業專用裝置,設計原理是根據氣體動力學和固—氣相流體力學以及油井重晶石的屬性、特性,借助流化裝置,以壓縮空氣為動力,使粉塵重晶石流態化,排出料罐。傳統的氣化運輸大量采用錐形立式罐(圖1),實際應用中的技術缺陷表現為:①氣化不充分,不完善;②能量耗損高;③罐壁磨損嚴重,使用壽命短;④罐體上部灰的質量對氣化區域的壓強大,造成重晶石初始起動消耗的能量大。壓力隨著輸灰遞減,造成輸灰速率的改變;⑤在相同窖積下,錐形與橢圓立罐比較存在用材多,加工費用高,空間尺寸大,質心高,穩定性差等缺陷。
針對傳統下灰罐存在的下灰速度慢、剩灰率偏高、操作較復雜、氣化不充分、粉塵污染環境等問題。我公司專注研究具有單罐儲灰,快速送灰,以實現全密閉環保作業功能,操作簡便、下灰速度快、剩灰率低、可移動、存儲量大、便于安裝的系統設計。該設計主要用于石油礦場、石油井場,以及建筑施工現場灰料的儲備和氣裝卸散裝重晶石粉,也可用于裝卸其他散裝粉粒物料。
3.1 結構組成
新型下灰罐主要由罐體、氣化
室、支腿、底座、稱重計、進出灰管、進排氣管、人孔、安全閥、壓力表等部分組成(圖2)。
3.2 技術參數
新型下灰罐筒體材料Q345B,圓筒內徑2000 mm,筒體板材厚度8 mm,橢圓封頭板材厚度10 mm焊縫系數0.8,錐形封頭板材厚度10 mm,設計溫度為常溫,設計壓力0.6 MPa,最高工作壓力0.5 MPa,水平輸送距離10 m,垂直輸送距離15 m,連續下灰速度≥1.5 t/min,剩灰率≤0.3%,腐蝕速率0.2 mm/年,設計使用壽命10年。

圖1 錐形立式氣化罐結構示意圖
(1)進氣結構優化設計。采用下進氣結構,下封頭均勻分布氣化室(圖3)。該結構增加了進氣量,使灰料氣化充分,并且下灰均勻,流動速度快。
(2)管匯流程優化設計。將灰料從進料管網裝入下灰罐,再通過流化裝置使灰料氣化,分別進入立式下灰罐存放,待石油井場固井需要時,再將灰料由下灰罐出料口流經出灰管網,進入混漿泵,然后打入井內完成固井作業。該新型裝置還能實現混料、罐與罐之間倒料,既方便又快捷。

圖2 新型下灰罐結構示意圖

圖3 下封頭氣化室結構示意圖
(3)氣化系統技術創新。重晶石(物料)存放在床層(氣化元件)之上,壓縮空氣由下而上地穿過床層,使物料完成氣化。這種依靠床層完成物科氣化的結構被稱為床式氣化。利用計算機仿真優化設計的環形大氣室進氣空間分布在罐體底部,氣化床采用45°導流氣化裝置,解決了老式下灰罐系統出灰不暢、剩灰過多的問題,提高了固井的工作效率。
(4)新型下灰罐的進灰管、出灰管均采用快速接頭,與其他裝置接頭對接時更容易更簡捷。
(5)工藝流程采用全封閉型式,從重晶石裝入到存儲、運輸及最后的固井,皆用管道相連,避免揚塵污染環境。
新型下灰罐已在渤海鉆探第一固井公司廣泛應用,效果良好,大大提高了固井效率,并為該公司開拓國外固井市場提供了有利的保證。
[1]周亮,譚建平,龍東平,等.雙錐粉料罐系統靜力學有限元分析[J].機械,2005,32(12):16-19.
[2]楊倫,謝一華.氣力輸送工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3]余洲生.氣力輸送及其應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4]王柱江,胡志國.散裝重晶石罐車有限元分析[J].專用汽車,1999,(3):7-10.
〔編輯李波〕
TE925+.2
B
10.16621/j.cnki.issn1001-0599.2016.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