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寧文祥
2016中部(武漢)物流服務貿易博覽會高峰論壇盛大開幕
本刊記者 寧文祥
2016中國專用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同期開啟
11月24日,“2016中部(武漢)物流服務貿易博覽會高峰論壇暨2016中國專用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在江城武漢成功召開。本次高峰論壇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湖北省物流與運輸協會、武漢物流協會、武漢市交通運輸協會聯合主辦,漢陽專用汽車研究所、武漢現代物流研究院共同承辦。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主機廠、專用汽車企業、零部件配套企業,以及來自中部各省市的大中型物流企業等超過800名嘉賓前來參會。
“十三五”開局之年,國家開始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的任務目標。為順應新常態,行業需要運用創新思維推動行業發展,企業需要合理規劃產品,提升運營水平來參與全價值鏈競爭。本屆論壇以“聚焦供應側改革,助推區域協調發展”為主題,聚焦當前行業熱點,縱論行業發展態勢,為物流行業以及專用汽車行業未來的發展共同獻計獻策。
國務院在今年7月份印發了2016年第43號文,該文件共五部分十六條,核心內容是“全鏈條、大平臺、新模式”。該文件的發布對交通運輸、物流、裝備等相關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調結構、轉方式將產生較大影響。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表示:“物流企業需牢固樹立并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提質、降本、增效為導向,以融合聯動為核心,充分發揮企業的市場主體作用。打通社會物流運輸全鏈條,加強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推動交通物流一體化、集裝化、網絡化、社會化、智能化發展,構建交通物流融合發展新體系。”

雖然我國是物流運輸業的大國,但在物流運輸的效率上卻遠遠落后于歐美等發達國家。如何借鑒、引入并實施國外先進的物流理念和物流模式就成為了當前物流行業轉型升級的一個重點工作之一。其中,作為高效化的運輸手段,多式聯運、甩掛運輸等運輸模式將會在未來我國物流運輸業發展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汪鳴表示:“我國將會加快普及公路甩掛運輸,重點推進多式聯運甩掛、企業聯盟及無車承運甩掛等模式發展。推動大型運輸企業和貨主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支持有實力的運輸企業向多式聯運經營人、綜合物流服務商轉變。”
隨著我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對外經濟貿易往來呈現快速上升的趨勢,國際聯運服務的需求正在不斷上漲。汪鳴表示:“我國今后將會進一步完善促進國際便利化運輸相關政策和雙多邊運輸合作機制,鼓勵開展跨國聯運服務。構建國際便利運輸網絡,建設海外集結點,增加便利運輸協定的過境站點和運輸線路,開展中歐、中亞班列運輸。鼓勵快遞企業發展跨境電商快遞業務,建設國際分撥中心、海外倉,加快海外物流基地建設。在具備條件的城市建設集貨物換裝、倉儲、中轉、集拼、配送等作業為一體的綜合性海關監管場所。”
我國物流行業未來的發展路途是光明的。汪鳴表示到2018年,我國“一單制”便捷運輸制度將基本建立,開放共享的交通物流體系初步形成,多式聯運比率穩步提升,標準化、集裝化水平不斷提高,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應用更加廣泛。他還表示到,2018年,全社會物流總費用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較2015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到2020年,我國將初步實現以供應鏈和價值鏈為核心的產業集聚發展,形成一批有較強競爭力的交通物流企業,建成設施一體銜接、信息互聯互通、市場公平有序、運行安全高效的交通物流發展新體系。
我國的物流運輸業和車輛制造業的發展都跟我國宏觀經濟的發展息息相關,所以每一個從業者都會對我國宏觀形勢的發展密切關注。在本屆2016中部(武漢)物流服務貿易博覽會高峰論壇上,組委會特意邀請了國家信息中心的權威專家為與會嘉賓介紹我國宏觀經濟的走勢,為與會嘉賓在今后的商業上的決策提供專業性的指導意見。
今年年初,我國開始深入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戰略。提出了一系列“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的任務目標。這些目標都在今年的具體實施中穩步推進。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王遠鴻表示:“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在穩步推進過程中。一是去產能取得進展。9月末完成鋼鐵、煤炭去產能任務的90%以上,職工分流安置總體平穩。二是去庫存有實效。因城施策去庫存,釋放居民住房需求,9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連續7個月減少。三是市場化去桿杠。出臺了方案、加快落實過程中;四是降成本近萬億。出臺了方案,取得了實效。五是補短板力度加大。脫貧攻堅、災后水利薄弱環節和城市排水防澇設施、軟硬基礎設施等建設加快,前三季度農業、水利、生態、教育等投資增速均在20%以上。”
在2016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后,今后我國經濟的走勢如何?王遠鴻表示樂觀,他認為:“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繼續取得新進展。服務業增速繼續快于工業,這意味著服務業占GDP比重繼續提高。從工業結構內部來講,高技術產業、先進的裝備制造業增長速度均在明顯加快,比重也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