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寧文祥
部分車型明年停止上牌今年瘋狂囤積?
本刊記者 寧文祥
在11月17日的專用汽車雜志微信公眾號上,我們發表了一篇題為《部分車型明年停止上牌 今年瘋狂囤積?》的文章,該文章的閱讀量很快突破了2萬,大家對這個問題十分關注!
在上一版本的GB1589中,48英尺集裝箱半掛車與14.6m廂式半掛車是在標準范圍內,允許上公告的車型。但是在最新的GB1589-2016中,這兩種車型并沒有被納入其中,換言之,這兩種車型公告已經被取消了。根據GB1589-2016的規定,“自2017年1月1日起,所有新生產車輛需符合本標準要求。”也就是說,這兩種車型的“大限將至”。
按道理說,這兩種車型取消后,用戶應該會選擇符合標準的替代車型。但是事與愿違,在將近年末的時候卻出現了個人、物流公司和經銷商開始大量采購48英尺集裝箱半掛車與14.6m廂式半掛車的行為。在他們的眼中,2017年1月1日之后,這兩種掛車將會成為珍品而一車難求,趕緊囤積車輛就成為了當務之急。
多名網友對這篇文章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一位名為“興達物流涂常波”的網友表示:“這是汽車廠家和貿易商在鉆發改委、工信部的空子,同時也體現了中國制度的缺失與不足?!绷硗庖晃痪W友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表示這就是典型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一位名為“DRAGON HEART”的網友認為這是一次性全面實施的后果,他表示:“一次性全面實施,出現了國內行業供不應求的狀況,便有了很多投機取巧的事,應該循序漸進才是?!?/p>

其實大量訂購這兩種車的客戶一部分是自用,而另一部分是進行囤積存貨。個別廠家或個人會通過提前上牌的手段進行囤積掛車,在明年1月1號之后將車輛以“二手車”的形式賣給用戶,這些掛車或將成為某些人的謀財工具。對于那些購買符合GB1589合規的車輛用戶來說,這種囤積的做法確實有失公平。
對于這種“鉆空子”的行為,確實應該批評和譴責。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新的法規發布是否應該更為全面,從而杜絕這種“投機取巧”的行為?一位網友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表示要是明確規定設置給已上牌車輛2~3年的過渡期,是不會有人去囤積車輛的。
專用汽車雜志微信公眾號在11月10日和12月1日分別發表兩篇文章,分別題為《掛車、重卡賣斷貨 政策直接影響市場》和《運輸類專用汽車產品下半年供不應求 原因何在?》。這兩篇文章也得到了大家熱烈的關注,閱讀量都超過了一萬次。

其實這兩篇文章都在講述同一件事情,就是今年下半年我國重卡類和掛車類產品銷售勁爆。一般來說,在重卡行業都有“金九銀十”的說法,但是大多數經銷商也未曾料到,今年的形勢會如此的好。有部分重卡車型在今年下半年三個月就銷售了相當于去年全年的量。

比重卡“供不應求”的情況更嚴重的是掛車市場。目前各大掛車廠的交貨期基本上都需要50天以上,這種需求旺盛的情況已經許久未曾出現了。
不過這樣需求旺盛的情況是否是好事情?有一名專門從事銷售的網友就表達出了他的擔憂,他表示:“其實作為銷售人員并不喜歡這種‘一窩蜂’式的銷售模式,想想2013年開始的黃標車集中更新換代,直到今天不良影響仍然還在,對市場并沒有好處?!?/p>
這種‘一窩蜂’式的銷售增長,一部分是政策原因帶來的。比如由于新法規的實施,輕量化的掛車備受追捧,還有即將取消公告的48英尺集裝箱骨架車也備受歡迎。但是這種短時間大規模的銷售很可能會造成今后很長一段時間的運力過剩,對于專用汽車和物流運輸行業來說這樣運力過剩的情況都不是好事。
在《專用汽車》12月6日的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一篇題為《第291批公告擬新增11家專用汽車企業》的文章,這篇文章同樣受到了大家的關注。
由于受到國家“去產能”戰略的影響,今年新增的專用汽車企業已經明顯減少。雖然291批公告擬新增企業多達11家,但是全年加起來新增企業也沒超過70家,明顯少于去年的82家。
與此同時,今年12月國家工信部發布了廢除2009年第93號文的規定。省級政府(計劃單列市)工業主管部核準專用汽車投資生產項目的權利在明年1月1日將被“減”掉。也就是說今后新增的專用汽車投資項目將不會去該省市的工業主管部門進行審核。那么,這個改變對于今后新增專用汽車企業的審批到底是加嚴了還是放松了?我們尚不得而知。
但是依據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淘汰落后產能是大勢所趨。倘若如此,今后申請普通類半掛車等低附加值且生產企業已飽和的產品準入恐怕將越來越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