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冉 龍 輝 唐 虹 李瑾奕
徐州市城市園林綠化管理站 江蘇徐州 221000
徐州歷史鄉土植物景觀調查與應用
李旭冉 龍 輝 唐 虹 李瑾奕
徐州市城市園林綠化管理站 江蘇徐州 221000
文章通過對徐州歷史鄉土植物景觀資源的調查與分析,旨在發掘徐州歷史鄉土植物景觀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潛力,以期打造出富有濃郁地域特色的城市園林,凸顯城市特質。
歷史,鄉土植物景觀,植物文化,徐州
鄉土植物景觀是鄉土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城市園林綠化中,結合歷史人文,開展鄉土植物景觀的培育與建造,不僅能增強城市的人文氣息,還能重塑城市風貌、彰顯城市特質,讓人們“記得住鄉愁”。2016年1月,徐州榮膺首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逐漸顯現出“楚韻漢風、南秀北雄”的城市風貌與文化特質[1]。但就目前園林綠化現狀來看,城市綠量的增加、綠地品質的提升及外來樹種的應用,使徐州贏得了“錯把徐州當杭州”的美譽??梢哉f,徐州的“南秀”已經非常貼切,而凸顯地方特色的“北雄”,卻有些蒼白無力。徐州歷史悠久,蘇軾、白居易等文豪都與徐州擦出過火花,徐州也涌現出王琴九、李潘等一大批文人墨客。在他們筆下,不僅有濃郁的人文情懷,還有如畫的徐州鄉土植物景觀。徐州城市特質的展現及其“鄉愁”的表達需要將歷史鄉土植物景觀融入到城市園林綠化之中。
1.1 資料收集
根據《徐州詩徵》《徐州續詩徵》《徐州風物志》《蘇軾詩選》等[2-5]文獻記載,收集有關徐州歷史鄉土植物景觀資料。
1.2 實地調查
通過對徐州景區實地踏查,觀察徐州歷史鄉土植物景觀應用情況。
2.1 徐州歷史鄉土植物景觀調查
鄉土植物景觀需要追溯歷史去尋找、去發現,其建造與培育也離不開原生鄉土樹種的使用。調查表明:徐州歷史鄉土植物景觀資源豐富,歷代文人的詩詞歌賦中,有大量對徐州鄉土植物景觀的描寫。其描繪的徐州鄉土植物景觀中,楊樹(PopulusL.)、柳樹(Salix babylonicaL.)、杏樹(Armeniaca vulgarisLam.)、桃樹(Prunus persica)、國槐(Sophorajaponica Linn.)、青桐(Firmiana simplex)、泡桐(Paulownia)、松樹(Pinus)、柏樹[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ptmxjjkmsc]、槭樹(Aceraceae)、薔薇(Rosa multiflora)、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L.)、紫荊(Cercis chinensisBunge)、烏桕(Sapium sebiferum(L.)Roxb.)、棗樹[Ziziphus jujubaMill.]、榆樹(Ulmus pumilaL.)、櫻桃[Cerasus pseudocerasus(Lindl.)G.Don]、山櫻花[Cerasus serrulata(Lindl.)G.Don ex London]、梅(Armeniaca mumeSieb.)、楸樹(Catalpa bungeiC.A.Mey)、海棠[Malus spectabilis(Ait.)Borkh.]、梨(Pirus, i,f.)、葡萄(Vitis vinifera)、李(Prunus salicinaLinn.)、棠梨(Pyrus betulifoliaBge.)等多種原生鄉土樹種扮演著重要角色(表1)。杏、桃、李、柿、櫻桃、桑、梨、棗等果樹多用來表現鄉村野趣,表達人與自然水乳交融的狀態,并用來表現作者悠然自得、怡然自樂的生活狀態與人文情懷;松、柏等針葉樹種多用于山林、寺院、深宅大院等景觀的塑造,表現超凡脫俗、山林隱逸的意境;楊、柳等一般作為濱水或邊界綠化,亦有背景樹的功能,常作為春天的象征,展現出河山秀美的一面,也抒發出詩人的愉悅、舒暢之感;楓、烏桕等作為傳統的彩葉樹種,在蒼茫秋季中的色彩表現與周圍環境產生強烈對比,使人們對輪回的歲月、消逝的往事、昔日的伊人等發出人生的感嘆。
2.2 徐州歷史鄉土植物景觀應用情況
2.2.1 杏花村
“云龍山下試春衣,放鶴亭前送落暉。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馬如飛。”根據宋代大文豪蘇軾這首《送蜀人張師厚赴殿試》的描寫,徐州云龍湖畔便有了著名景點“杏花村”,其中,原生鄉土樹種“杏”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2.2.2 鳴鶴閣
小南湖景區“鳴鶴閣”取意于蘇軾《放鶴亭記》,“山人有二鶴,甚馴而善飛。旦則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縱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則傃東山而歸?!笔谷讼肫稹苞Q鳴于九皋,聲聞于天”的情景,與云龍山東坡遺跡“放鶴亭”交相呼應。其園林造景出自《放鶴亭記》“春夏之交,草木際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
2.2.3 荷風島
小南湖景區“荷風島”以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睜I造“清風襲襲,荷香陣陣”之意境。荷風島上有云錦亭、冷香亭、不染堂、聽雨軒、映日亭等眾多袖珍景觀。其中,“云錦亭”取意于李清照《一剪梅·離別》:“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表達鴻雁傳情的意境;“冷香亭”取意于李清照《醉花陰·重陽》中的“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不染堂”取蓮“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而建;“聽雨軒”出自“留得殘荷聽雨聲”的佳句,其周圍臨水栽植數株垂柳營造出“柳絮池塘淡淡風”的詩意風情。
2.2.4 龜山探梅園
龜山景區中的龜山探梅園融合林逋《山園小梅》“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奔巴蹙S《雜詩》“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等眾多詠梅詩詞之意境,打造出融古鑠今的賞梅勝地。
3.1 歸去看棗花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對于現在的城市居民來說,已不是一種避世歸隱的心態,而是對田園景觀、鄉土風情的向往。徐州呂梁因《列子·黃帝》中記述孔子觀洪悟道的故事而聞名于世。如今,呂梁山風景區依托獨特得自然風光與眾多的歷史文化古跡已建成風景秀麗、恬靜舒適的生態旅游度假區,兼有“江蘇省最美鄉村”倪園村坐落其中。從徐州新城區沿故黃河一路向東,伴著柳蔭、蘆花和一池池荷香不多時便到呂梁山風景區。但從沿線來看,濱河造景過于單一,需進一步增加桑樹、桃樹、杏樹、櫻花等配置于濱河綠地之中,打造出“柳絲低拂鵝兒酒,桃花亂點珊瑚鞭。黃桑綿延一百里,其中點綴朱櫻林。”的景致,猶如“時空隧道”般將人們從城市帶入田園,從喧囂帶入恬適。風景區內亦可配置棗樹、榆樹、柿樹、泡桐等與鄉村的青石路、傳統建筑、石磨、酒莊、菜園、果園、荷池、稻田、勞作的農人、路邊的商販、田邊的老牛等田園元素融合起來,形成“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牛衣古柳賣黃瓜。”“柿垂青結子,葵綻紫生花。買得東村酒,相期待晚霞”等鄉愁意境,抑或只是“榆錢鋪滿地”的點綴特寫也別有一番田園風味。

表1 徐州歷史鄉土植物景觀及其對應原生鄉土樹種
3.2松楸懷古遠
《水滸傳》第四回中的歌謠“九里山前作戰場,牧童拾得舊刀槍。順風吹動烏江水,好似虞姬別霸王?!睂⑿熘莩潜苯鸶觇F馬的九里山定格在歷史傳奇之中,也使得九里山成為承載戰爭文化與楚漢文化的交融之地。九里山自西南逶迤東北連綿4.5 km,有象山、寶峰山、沙孤山、小龜山、琵琶山等多個山峰組成。幾千年歲月流逝,沖刷了九里山古戰場的血雨腥風,淡漠了戰爭的殘酷,唯留下綿延的九里山脈,在孤獨中懷想著遠去的硝煙,見證著人世間的興衰枯榮[6]。如今的九里山尚存崢嶸絕壁,滿山側柏蒼翠,兼有龜山漢墓、古戰場遺址、白云洞等多處人文景觀,仿佛仍述說著當年的故事。來到九里山前,人們的思緒總是隨著山體的綿延在歷史長河中滌蕩,懷古之情悠然而生。因此,對于九里山的園林景觀塑造必須從龍柏、赤松、楸樹、棠梨、青桐等被歷代文人墨客寄于懷古之情的樹種配置著手,結合對山體綠化的林相改造,綴以樸樹、楝樹、皂角等鄉土樹種,與山中的絕壁、峻嶺、老樹、古樁及人文景觀相呼應,才能形成“壁留古時苔,落葉聲策策。孤桐拂清蕭,老柏蔭幽石?!迸c“古樹殘梅延歲月,蒼松翠柏老云煙。日輪西墜青獅嶺,堤線東牽白馬泉?!钡腻賱派n涼之景,讓當代人感受到“萬里黃河九里山”的雄渾壯闊,而思接千古,激蕩歷史。
3.3 增色寄相思
徐州建成區范圍內共有72座山,經過多年的“向荒山進軍”,在全國開創了“在石頭縫里種出森林城市”的成功范例,如今的徐州更是有了“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生態格局。徐州人酷愛登山,或早起健身,或晚來遠眺,登高傳統延續至今。每年重陽,登山客更是絡繹不絕,呼朋喚友,登高望遠,以寄相思。“霜染楓林秋氣深,西風斜日一登臨。層樓依舊千尋上,葉落空山不見人?!薄皸靼度思壹t不掃,柳塘煙雨碧難支??蓱z斷送槐柯夢,恨逐西風知未知?!薄八緸蹊昝?錯認梅一樹。天涯客未歸,塵夢此中語。”等眾多徐州文人相思、思鄉的作品中楓、烏桕等色葉樹種成為了人們寄托相思之情的介質。筆者認為,這或許是因為“楓葉紅,秋意濃,游子淚,思鄉情”的緣故吧。除去云龍山、九里山、子房山、楚王山、小泰山等文化承載力強的山,徐州更多的是韓山、翟山、泉山、臥牛山、奎山等充當城市綠肺、供居民游憩的山,對于這些山體的景觀塑造就應結合民俗,圍繞山體公園建設,在山中適宜處配置三角楓、五角楓、烏桕、黃連木、櫸樹、榔榆、欒樹、銀杏等鄉土彩化樹種,適當引種美國紅楓、雞爪槭、日本紅楓等,打造出色彩絢麗的植物景觀,點綴山林,使人們能寄托相思、抒發感情。
當前,城市園林綠化中植物材料的選擇忽略了鄉土植物的重要性,園林景觀也缺乏對城市文化特質的表達。城市園林綠化設計需要創新,鄉土的加入就是創新的一大亮點,充分運用鄉土的自然、社會和精神景觀,在城市園林綠化中展現鄉土元素是當今城市園林綠化的必然結果[7]。在目前徐州的園林建設中,對當地歷史鄉土植物景觀的培育仍非常有限?!靶踊ù濉笔瞧渲袨閿挡欢嗟某晒Π咐?;而“荷風島”、龜山探梅園等雖結合植物文化展現出不俗的景觀效果,但均未能融入徐州本土的人文意象。今后應該加強對烏桕、榆樹、三角楓、五角楓、青桐等被賦予徐州地域人文情懷的原生鄉土樹種的利用,營造出地域文化濃郁的鄉土景觀,才能真正通過園林綠化展現徐州“南秀北雄”的城市特質,觸發人們的“鄉愁”。
[1]李佳雙,邱輝楠.淺談鄉土植物景觀與城市生態建設[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14):219.
[2]桂中行.徐州詩徵[M].薛以偉,點校.揚州:廣陵書社,2014.
[3]張伯英.徐州續詩徵[M].徐東僑,編次,薛以偉,點校.揚州:廣陵書社,2014.
[4]董治祥,沈華甫,李瑞林.徐州風物志[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4.
[5]蘇軾.蘇軾詩選[M].陳邇冬,選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
[6]姚冰陽.九里山:民謠里吟唱的史詩[J].群言,2016(07):52-53.
[7]肖繼先.解析城市園林綠化中的鄉土景觀[J].中國城市經濟,2011(12):30-31.
Investigation and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Historical Native Plant Landscape in Xuzhou
Li Xuran Long Hui Tang Hong Li Jinyi
(Xuzhou Urban Gardening and Greening Management Station,Xuzhou 221000,Jiangsu,China)
The Working Conference of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 on Urbanization,which was hosted in 2013,put forward the urban construction thought of“letting residents see the mountain,see the water and remember their hometown.”It require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local landscapes in the city landscaping.This paper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 historical native plant landscape resources in Xuzhou with the aim at digging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the landscaping,which is intended to create the urban landscape with rich full-bodied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light the city characteristics of Xuzhou.
history,local plant landscape,plant culture,Xuzhou
10.3969/j.issn.1672-4925.2016.06.012
2016-03-17
李旭冉(1987-)男,碩士,工程師,從事園林綠化管理及科研工作。E-mail:87lixur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