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元襟
(南寧鐵路局 玉林工務段,助理工程師 廣西 玉林 537001)
?
優化管理提高鋼軌探傷作業質量
賴元襟
(南寧鐵路局玉林工務段,助理工程師廣西玉林537001)
摘要:本文闡述鋼軌探傷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產生的原因,提出完善管理制度、強化作業標準的落實、調整優化鋼軌探傷人員結構及探傷機構、改善鋼軌探傷硬件條件、強化了探傷各方面的考核力度等優化管理的方法,實現了2014年全年未發生正線鋼軌折斷,確證了行車安全。
關鍵詞:鋼軌探傷;管理制度;硬件設備;人員結構
10.13572/j.cnki.tdyy.2016.03.007
玉林工務段管轄普通正線線路883.771 km,站段岔特線路353.208 km,其中到發線線路172.398 km;道岔合計1192組,其中正線道岔456組,到發線道岔287組;鋁熱焊接頭3 609處,現場閃光焊接頭4 682處,廠焊接頭24 887處。高鐵正線線路468.609 km,站段岔特線路49.893 km,其中到發線線路33.252 km;道岔合計140組,其中正線道岔76組,到發線道岔40組;鋁熱焊接頭1 234處,現場閃光焊接頭2 080處,廠焊接頭2 870處。鋼軌探傷是防斷工作重點,而防斷工作又是工務安全關鍵點,防斷工作壓力大,鋼軌探傷任務重,優化鋼軌探傷管理刻不容緩。
1.1鋼軌探傷管理制度不完善鋼軌探傷管理工作經過幾年的調整,已經摸索出一條可行之路,但還不夠完善,根據局工務處要求要全面向防洪管理理念學習,因此需找出差距不斷改進,不斷細化各項管理制度、辦法,找出一條更科學合理管理模式。
1.2鋼軌探傷人員素質的不高現階段探傷職工素質參差不齊,隊伍不穩定,個別班組凝聚力差,影響工作進度,主要表現在:一是年紀總體偏大。探傷職工年齡超過40歲以上數量占總人數的52%,由于探傷專業知識要求強,而職工年紀偏大學習能力不降,不便于提高業務素質,不利于探傷管理。二是學歷低。由學歷分布圖可以發現高中及以下學歷達38%,所占比例偏大,本科學歷的職工一個都沒有,同樣不利于職工業務水平提高。三是后備人才儲備不足。探傷Ⅱ級等級職工剛剛達到54%,勉強達到現有Ⅱ級職工占總探傷人員比例的要求,后備人才儲備存在不足。
1.3作業標準落實不到位從現場跟班及回放數據分析情況看,現場鋼軌探傷作業有超速、遇接頭不暫停、儀器重新上道不回推、里程設置錯誤、輕傷重判、重傷輕判及傷損信息記錄不標準等現象,探傷作業標準執行不嚴是造成漏探的重要原因。
1.4鋼軌探傷硬件條件差經調查了解,探傷工區練功地場不標準、探傷試塊缺損嚴重影響日常的探傷培訓學習,不利于探傷職工業務素質提高。有18 臺SZT-8鋼軌探傷儀器接近使用年限故障率高,嚴重影響了鋼軌探傷的作業質量。
2.1完善管理制度管理首先要從制度入手,查找管理根基是否有漏洞及規章的可行性。通過認真對照局文學習現有規章制度并深入現場調查,發現有些制度缺少或不符合現階段管理要求,經過排查、整理,出臺了《玉林工務段鋼軌及道岔大部件表面傷損檢查監控管理辦法(試行)》《玉林工務段防斷非重點時期防斷工作部署》《玉林工務段線路設備“三折”故障應急處置辦法》《玉林工務段鋼軌探傷考核辦法(試行)》、《玉林工務段鋼軌探傷工作量化管理考核分配辦法(試行)》。經過清理、修訂,現階段的探傷管理制度較全面、合理,利于管理及并有效提高了職工工作積極性。
2.2強化作業標準的落實修訂完規章制度后的首要任務就是狠抓落實。抓而不實則所有的規章制度將成為空文,為此我們利用檢查監控車間月會,探傷班組會議組織學習規章制度,并對排查出來的容易執行不到位的標準針對性的加強考核。
2.2.1加強對標學習力度在加強作業標準工作中我們重點抓以下幾個容易出現問題的方面:一是抓判傷標準,規范判傷用語,杜絕重傷輕判,輕傷重判現象。二是抓廠焊接頭軌底三腳區焊縫探傷,周期為1年/遍。近年因寧局焊軌車質量及焊接接頭質量存在問題,為此工務處要求對管內廠焊接頭進行焊縫探傷,因廠焊數量大,所以軌頭軌腰部分由鋼軌探傷小車探傷,軌底三腳區為探傷小車盲區由焊縫探傷班負責。由于此項工作量大,所有把廠焊接頭探傷作業標準作為重要的項目進行嚴控。三是抓鋼軌探傷小車推行速度;推行速度是影響鋼軌探傷的關鍵,因此日常作業中嚴控推行速度,保證探傷質量。四是抓鋼軌探傷小車遇接頭暫停、減速。因接頭有螺孔、焊筋等干擾波出現,是漏探多發區段。五是根據《玉林工務段鋼軌探傷工作量化管理考核分配辦法(試行)》要求抓好每班作業量化,提高作業效率。
2.2.2加強現場作業跟班指導玉林工務段根據實際情況修訂了干部跟班量化標準,要求各部門共同加強對探傷現場作業的監控,及時發現問題并督促整改。
2.2.3利用探傷數據回放抓好作業標準化探傷數據回放可從數據中對作業標準情況進行分析匯總并作為探傷作業后期監控方法,對探傷作業質量提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主要監控方面:一是鋼軌探傷周期監控;二是鋼軌探傷小車推行速度監控;三是接頭暫停情況監控;四是每天探傷工作量監控。五是對波形圖分析,提出疑問,建立疑似傷損臺賬,發復核通知單。六是對因軌面狀態差儀器耦合不良的數據空白地段,建立臺賬加強監控。
2.3調整優化鋼軌探傷人員結構對不思進取混日子的、取換證不合格的職工調離探傷崗位。積極送職工參加Ⅱ級培訓,在獎金分配上拉開各級探傷職工獎金系數,因Ⅱ級人員培訓工作由鐵總統一組織,每年分配到各段的名額只有2名左右。為此段在工務處召開的會議中多次提到每年要增加培訓次數、人員,為探傷多儲備人才。另外從新分配的大中專生爭取部分名額,提升職工整體素質。
2.4探傷機構調整回放組作為探傷作業監控最后一關,機構設置在檢查監控車間會造成信息不透明及假數據產生,影響數據質量,對探傷管理工作不利。為此,段上決定把回放小組調整到生產調度指揮中心管理,提高其監督功能,也利于探傷管理。
2.5改善鋼軌探傷硬件條件
2.5.1新建玉林探傷工區練功場地玉林探傷工區練功場地不足且條件差,不利于職工培訓學習。舊練功場地設在綜合車間附近舊平房里,房里另外還堆滿鋁熱焊藥等物品,場地小、光線差,潮濕鋼軌試塊銹蝕嚴重?;厥栈貋淼匿撥墝W習標本雜亂的擺放在門口外露場地上。為此,段把新練兵場地設在檢查監控車間辦公樓后側,新建面積達100m2左右,并按要求配備各種試塊、各項制度、圖表上墻,形成一個標準練功場所。
2.5.2完善探傷試塊經過排查發現缺損探傷試塊不少,基本每個班組都有缺損,另外360型號軌汽原廠家配來的車軸試塊與車軸探傷要求不符,需另加工。其中車軸試塊的加工聯系了軌汽廠家等幾個部門,最后找到柳州車輛廠利用舊車軸進行加工,歷時大半年才加工完成。
2.5.3收集傷軌標本對發現的核傷鋼軌、特殊傷損軌進行回收制成標本,作為日常職工培訓學習材料,積累經驗,提高職工判傷能力。
2.5.4鋼軌探傷儀器更新有18臺SZT-8鋼軌探傷儀器接近使用年限故障率高,嚴重影響了鋼軌探傷的作業質量。為此段向工務處提報申請,2014年已經部分配備到位,2015年初將全部更新,保證了探傷作業質量。
2.6加強獎勵及考核力度為提高探傷職工工作積極性及責任心,段出臺了嚴厲的考核制度,同時也相應加強獎勵力度,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出臺了《玉林工務段鋼軌探傷工作量化管理考核分配辦法(試行)》,規定了鋼軌探傷班、焊縫探傷班月平均每天工作量,進行重獎重罰;
2)探傷每發現1處核傷軌獎勵執機手300元,助手100元;
3)探傷漏探、誤探的,核減責任部門500元/處,另外核減責任執機手300元/處、責任助手100元/處;發生探傷責任斷軌時,核減責任部門2000元/根。
4)每月底對傷軌標本進行解剖分析對錯判、漏判情況進行考核;
5)根據數據回放情況對漏探錯判、作業中違章違紀情況進行考核。
經過完善管理制度、嚴格落實作業標準、優化職工隊伍及完善硬件設備等一系列的措施后,玉林工務段探傷管理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2014年全年未發生正線鋼軌折斷,確證了行車安全。
中圖分類號:U213.4+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8686(2016)03-0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