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龍銀
(柳州電務段,廣西 柳州 545007)
?
高鐵信號人才適應性培訓存在的困難與對策
韋龍銀
(柳州電務段,廣西柳州545007)
摘要:簡述了衡柳線、柳南客專、貴廣等高鐵運營接管后開展信號人才適應性培訓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提出搭建實訓基地、強化師資培訓、開發適應教材、創新培訓管理模式和激勵機制等應對措施,取得明顯效果。
關鍵詞:高鐵信號;技能培訓;難點問題;對策舉措。
10.13572/j.cnki.tdyy.2016.03.022
高速鐵路職業技能培訓分為資格性培訓和適應性培訓,前者由鐵路局組織實施,旨在解決高鐵技能人員準入資格問題,而后者則由基層站段組織實施,旨在確保高鐵技能人員不斷適應設備運營維護對崗位的能力要求。2013年以來,柳州電務段管內相繼開通衡柳線、柳南客專、貴廣等線高速鐵路以來,高鐵線路已達近900 km,高鐵信號技能人員將近500人,本文結合3年多來培訓實踐,對高鐵信號技能人員適應性培訓的難點和對策進行探討。
1.1缺少實訓設備高鐵信號設備實行“行車不作業,作業不行車”的完全“天窗修”維修模式,過去在普速鐵路常見的、基于現場設備進行技能培訓的方法在高鐵難以實現。由于沒有同步配套建設高鐵信號實訓基地,原有的普鐵培訓實訓基地又無法滿足以上設備的培訓需求,高鐵信號技能人員取得上崗資格后,后續的適應性培訓不能實現理論、實踐的有機融合,嚴重制約崗位技能的提升。
1.2缺乏培訓師資由于管內高鐵開通運營和培訓工作啟動時間不長,科室及車間各專兼職師資實際操作技能、應急情況處置能力和教學經驗不足,能夠勝任培訓教學的專兼職教師不多。
1.3缺乏培訓教材管內高鐵信號設備類型、運營條件與外局和相鄰電務段存在較大差異,原有的高鐵崗位培訓通用教材難以滿足本段培訓需要的實際;同時,由于設計單位、生產廠家和施工單位基于知識產權保護等原因,提供的技術資料相當有限,致使教材編制的難度較大,因此,系統性、本地化的培訓教材比較缺少。
1.4缺乏培訓管理經驗高鐵信號設備維護模式,與人體自身的生理習慣反差較大,加之設備各項整治工作繁忙,工學矛盾突出,職工參與適應性培訓的積極性不高,在如何破解這些難題,沒有現成的管理經驗,需要創新與設備維修模式相適應的培訓管理模式。
2.1創新培訓平臺根據高鐵信號技術特點和培訓層級需求,搭建段部、車間兩實訓基地。其中,段級實訓基地設備按管內高鐵4股道典型站場標準設計,站場采用沙盤模擬,設備與管內高鐵現場信號設備一致,并同步配套投影儀、音響、3D仿真培訓軟件等電教器材,構成理論講解、實作操練一體化的教學環境。依托實訓基地設備,打破現場設備培訓“不能動”“難開訓”的壁壘,為適應性培訓提供硬件支撐。
2.2加強師資培訓以專業技術人員和生產技術骨干為培訓對象,通過到研發單位研修、到施工現場參與工程施工介入、聯調聯試和工程驗收等形式,利用現場設備“真刀真槍”進行技能操練提升技能,在監督施工單位施工質量、督促整改質量缺陷的反復較量中鍛煉能力,確保每個高鐵信號子系統都有1 至2名專兼職教師能夠承擔本段培訓教學、教材及題庫開發等工作。
2.3編制適用教材教材內容在遵循培訓規范的基礎上,以崗位能力需要為出發點,針對管內高鐵信號設備在操作規程、作業程序、技術標準等方面有其獨特的要求,以“必需”“夠用”為度,與現場需求同步為宜進行編制,形成與現場設備相配套的培訓教材體系。
2.4創新培訓管理模式
2.4.1推行基地輪訓制定培訓計劃,安排學員按一定周期輪流到基地進行脫產培訓。研究表明:通過動手實作和實物講解比圖片和單純的文字對學員更有吸引力。依托培訓基地設備,按“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練”的形式,安排學員按現場作業要求進行實訓演練,鍛練學員實際動手能力,使培訓更貼近現場維修需要,突顯培訓的實用性,提升培訓效果。
2.4.2推行分類培訓根據技能人員對崗位勝任能力進行分類,分為不勝任者、一般勝任者、優秀勝任者,不同類別的培訓對象,其知識結構、技能水平、學習態度盡不相同,實行分類培訓,從個別差異出發,因人施教,突顯培訓的針對性。
2.4.3推行培訓微課所謂“微課”,是指按照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視頻、聲音、圖片等多媒體為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學活動全過程,是近年新發展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其主要特點是教學時間短(不超過10 min)、教學內容少(一般為某一知識點)、文件容量小(一般小于100 M)。短、少、精而實用的微課更貼近車間培訓及職工自學的需要。
2.4.4推行在線考試搭建基于鐵路內部計算機網絡的在線考試系統,將考試終端延伸到各車間、班組和職工手機,利用在線考試系統“隨機組卷、隨到隨考、交卷即自動閱卷、實時顯示考試得分”等特點,不僅彰顯考試公平與嚴肅性,同時能通過考試系統統計分析功能,及時發現職工存在的知識盲點,便于培訓考試的后續改進,因而大大提高考試效果與效率。2.4.5推行項目管理實行培訓項目負責制,對培訓過程、培訓質量、后勤保障、培訓證書填記、檔案管理實行一體化管理,從而實現培訓項目全過程質量控制,全面提高職工教育培訓質量;建立培訓項目督導制度,對重點培訓項目實施過程的各個環節進行督導,及時發現培訓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問題并協調解決,形成閉環管理。
2.5創新激勵機制
2.5.1薪酬激勵機制通過制定完善《柳州電務段綜合考核辦法》、《柳州電務段加強勞動生產組織管理實施方案(試行)》等制度,將職工技能水平、參加業務培訓表現與薪酬掛勾,讓職工感受到“技能產生效益,能干就能賺錢”,使激勵機制逐步達到“以素質決定崗位、以崗位和能力決定薪酬”的目的。
2.5.2非薪酬激勵機制一是優先推薦技能優秀者參加各類技能競賽和專項培訓,為其提升技能等級、贏得更高的榮譽創造條件;二是定期評選“金牌工長”、“技術帶頭人”等形式,樹立先進典型品牌;三是對技能優秀的職工優先提拔任用,為其成長和發展搭建平臺。
實施以上各項措施后,柳州電務段職工技能素質得到有效提高,高鐵信號維護人才隊伍在錘煉日漸成熟。2014年底,在寧局建局以來最復雜、難度最大的拉堡線路所Ⅰ級施工中經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驗,由于表現出色獲局長簽令嘉獎;一些高鐵信號技術能手脫穎而出,在2014年在全國第四屆職業技能競賽中,有一名選手榮獲“車站與區間”項目個人第六名的好成績;2015年在第二屆廣西高鐵職工職業技能競賽中,有2名青年選手初次參賽就分別獲第二、第三名的好成績。
中圖分類號:G72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8686(2016)03-00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