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完善中央高校預算撥款制度
高校預算撥款制度是高等教育財政政策的核心內容之一。2015年,為促進中央高校內涵式發展,進一步提高辦學質量和水平,經國務院同意,財政部會同教育部印發了《關于改革完善中央高校預算撥款制度的通知》,積極構建科學規范、公平公正、導向清晰、講求績效的中央高校預算撥款制度,引導中央高校提高質量、優化結構、辦出特色,加快內涵式發展。
2008年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財政部、教育部等部門先后實施了中央高校預算撥款制度改革以及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改革,在促進提升中央高校辦學質量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項目設置交叉重復、內涵式發展的激勵引導作用尚需加強等問題,需要根據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和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等新形勢新要求相應改革完善。
(一)有利于充分發揮中央高校職能作用,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引導和支持中央高校全面提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等整體水平,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城鎮化發展戰略等國家戰略的實施,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有利于簡政放權,進一步落實和擴大中央高校辦學自主權。遵循高校辦學規律,堅持依法辦學,堅持放管結合,依法明晰政府與高校職能,進一步精簡和規范項目設置,改進管理方式,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提高中央高校按照規定統籌安排使用資金的能力,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
(三)有利于更加科學公正地配置資源,增強中央高校發展活力。項目設置面向所有中央高校,主要采取按照因素、標準、政策等辦法科學合理分配資金,促進公平公正競爭,增強中央高校發展活力,提高發展的包容性。
(四)有利于引導中央高校辦出特色和水平,加快內涵式發展。完善資金分配的激勵約束機制,傳遞更加清晰的政策和績效導向,引導中央高校轉變辦學模式,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優化人才培養結構,重點發展特色優勢學科,辦出特色爭創一流。
(五)有利于完善多元投入機制,增強中央高校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可持續性。堅持多元治理和可持續發展,根據人力資本投資和高等教育公共性層次的特點,進一步健全政府和受教育者合理分擔成本、其他多渠道籌措經費的投入機制,鼓勵多方面增加投入。進一步完善國家資助政策體系,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六)有利于妥善處理改革與發展的關系,確保改革平穩推進。堅持機制創新與持續支持相結合,在延續現行行之有效做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革完善財政支持方式,加強政策銜接,逐步加大投入力度,努力形成可持續的支持機制,促進中央高校平穩健康發展。
改革完善中央高校預算撥款制度注重加強頂層設計,兼顧當前長遠,統籌考慮中央高校各項功能,完善基本支出體系,更好支持中央高校日常運轉,促進結構優化;重構項目支出體系,區分不同情況,采取調整、歸并、保留等方式,加大整合力度,進一步優化項目設置;改進資金分配和管理方式,突出公平公正,強化政策和績效導向,增強中央高校按照規定統籌安排使用資金的能力,促進中央高校內涵式發展,著力提高辦學質量和水平。
(一)完善基本支出體系。更好支持不同類型中央高校日常運轉,促進結構優化。在現行生均定額體系基礎上,逐步建立每所中央高校本科生均撥款總額2-3年內相對穩定機制,2-3年后根據招生規模、辦學成本等重新核定,并根據中央財力狀況等適時調整撥款標準,引導中央高校合理調整招生規模和學科專業結構。逐步完善研究生生均撥款制度,繼續對西部地區中央高校和小規模特色中央高校等給予適當傾斜,并將學生資助經費由項目支出轉列基本支出。
(二)重構項目支出體系。對原13個項目優化整合,歸并功能相近的項目,保留運行較好的項目,新的項目支出體系包括6個項目:一是中央高校改善基本辦學條件專項資金。由現行中央高校改善基本辦學條件專項資金、附屬中小學改善基本辦學條件專項資金、中央高校發展長效機制補助資金整合而成,支持中央高校及附屬中小學改善基本辦學條件。用于校舍維修改造、儀器設備購置、建設項目的輔助設施和配套工程等方面。主要根據辦學條件等因素分配,實行項目管理方式。二是中央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專項資金。由現行本科教學工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專項資金整合而成,支持中央高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進一步擴充支持內容,統籌支持本專科生和研究生、教師和學生、課內和課外教育教學活動,用于教育教學模式改革、創新創業教育等方面。主要根據教育教學改革等相關因素分配,由中央高校按照規定統籌使用。三是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延續項目,對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活動進行穩定支持。用于中央高校開展自主選題科學研究。按照現行方式分配和管理。四是中央高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學科 )和 特 色發展引導專項資金。在“985 工程”、“211 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特色重點學科項目、“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以及促進內涵式發展資金等基礎上整合而成,引導中央高校加快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以及特色發展,提高辦學質量和創新能力。用于學科建設、人才隊伍建設、協同創新中心建設、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主要根據學科水平、辦學特色、協同創新成效等因素分配,實行項目管理方式。五是中央高校捐贈配比專項資金。延續項目,引導和激勵中央高校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健全多元化籌資機制。按照政策對中央高校接受的社會捐贈收入進行配比,由中央高校按照規定統籌使用。六是中央高校管理改革等績效撥款。延續項目,引導中央高校深化改革、加強管理。主要根據管理改革等相關因素分配,由中央高校按照規定統籌使用。
在改革完善中央高校預算撥款制度的同時,統籌推進高等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完善多元籌資機制,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并要求各地結合實際改革完善地方高校預算撥款制度。新的中央高校預算撥款制度從2016年開始全面實施。財政部、教育部按照“1+6”的制度體系,研究制定和完善相關配套政策,確保平穩有序推進改革。
(財政部教科文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