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國際金融組織資源防治京津冀大氣污染
為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的實施,落實財政部領導關于利用國際金融組織新貸款工具防治京津冀大氣污染的重要指示,財政部國際財經合作部門會同國內相關部門成功推動世界銀行(下稱世行)、亞洲開發銀行(下稱亞行)、全球環境基金等國際金融組織提供38億美元貸款及1400萬美元贈款資金支持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財政部成功推動亞行在2015-2020年提供總額28億美元(折合185億元人民幣)的額外資金,專門支持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其中,2015年已安排3億美元,支持開展河北大氣污染防治政策性貸款項目。同時,財政部協調德國復興信貸銀行(KfW)在年度對華貸款規模之外另行安排1.5億歐元貸款資金為本項目提供聯合融資。該政策性貸款旨在為河北省政府推行相關政策改革及加強機構能力建設提供預算支持,是我國首個利用國際金融組織的政策性貸款項目。
該項目主要內容是圍繞落實《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3-2017年)》,幫助河北省制定出臺涉及推廣應用清潔能源、促進城市公共交通發展、減少秸稈焚燒、完善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政策框架、加強環境監測和監管執法能力建設、再就業培訓等六方面的17條政策措施。具體包括:在推廣清潔能源方面,印發《河北省天然氣管網規劃》、《河北省燃煤鍋爐治理方案》,研究建立使用清潔能源進行集中供熱的財政激勵機制等;在促進城市公共交通發展方面,制定《河北省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工作專項考核辦法》;在減少秸稈焚燒方面,起草《河北省秸稈綜合利用規劃》,并印發《河北省農村能源清潔開發資金管理辦法》及《關于促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禁止露天焚燒的決定》;在環境執法能力建設方面,制定《提高排放監測能力工作計劃》,研究河北省重型柴油車輛排放治理措施并加強對空氣質量監測、預報方面的能力建設及縣、鄉相關執法人員的培訓;在完善相關法律政策方面,印發《河北省主要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排放標準》和《河北省生態環境責任追究辦法》,并推動出臺《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在再就業培訓方面,出臺《河北省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該項目的實施將有助于促進河北省產業轉型升級、清潔能源開發利用、重點行業污染治理并完善相關政策及法律框架,對于有效支持河北省大氣環境管理體制機制創新,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政策性貸款是亞行于2011年引入的新型貸款工具,主要為借款國推行政策改革和機構能力建設提供預算支持,以有關政策改革的完成或取得進展為貸款審批和資金撥付的條件。該項目作為我國首個國際金融組織政策性貸款項目,具有以下突出特點:一是在貸款資金與政策改革之間建立聯系。與傳統的亞行貸款項目側重于具體項目建設不同,該項目針對河北省大氣污染治理面臨的突出問題提供了綜合性的解決方案并推動落實有關政策改革措施,也為今后我國與亞行在該領域開展中長期合作奠定了政策框架。二是通過引入亞行政策性貸款工具,加強我國與亞行在大氣污染防治領域的政策對話,引導亞行參與我國有關公共政策制定,有效利用亞行智力和資金資源推動國內重點領域改革。三是創新項目資金管理方式。在上述17條政策措施落實后,貸款資金將一次性撥付河北省政府,與國內預算資金形成合力,共同支持河北大氣污染防治相關工作。四是大幅縮短項目準備周期,各方反應迅速、行動高效,僅用8個月的時間高質量地完成了各項前期準備工作,與以往國際金融組織貸款項目平均準備時間為1.5-2年相比,大幅提高了項目實施效率。
該項目是財政部探索利用國際金融組織新貸款工具支持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的重要舉措,具有較強的創新示范作用。下一步財政部將會同國內相關部門及亞行落實好后續25億美元資金的使用安排,做好相關項目的設計和實施。同時,請亞行研究通過發行人民幣債券以非主權業務合作方式支持京津冀大氣污染治理的可行性,并鼓勵私營部門參與清潔公交租賃、普及和推廣清潔能源應用等方面的項目,與主權貸款資金形成有益補充,推動形成利用國際金融組織資源支持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的長效機制。
此 外,2015年,還利 用亞 行技 援 贈 款 資 金 137.5 萬 美元,支持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辦公室開展環首都周邊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政策措施和機制研究,以及支持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開展實現京津冀地區氣候與空氣質量改善目標成本效益政策和投資技援項目。
世 行2016財 年(2015年 7月 1日 到2016年6月30 日 )利用世行結果規劃貸款工具,安排了10億美元貸款,分別用于華夏銀行大氣污染防治項目和河北大氣污染防治項目。
華夏銀行大氣污染防治項目貸款金額為5億美元,期限20年。項目使用結果規劃貸款工具,旨在配合我國《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重點支持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開展提高能源效率、增加使用可再生能源、減少污染物排放等大氣污染防治等領域。
世行結果規劃貸款是世行新的貸款工具,其特點在于注重結果導向,每個項目有清晰完整的結果指標體系,支付進度以指標完成情況為準。與傳統投資貸款項目相比,華夏銀行大氣污染防治項目具有兩方面的特點:一是設置了6個明確量化的節能減排結果指標,世行將根據指標的完成情況給予貸款資金,使資金支付與項目實際成效緊密結合;二是華夏銀行根據與世行約定的項目標準和自身信貸審批條件選擇項目投放貸款,具體融資項目無需經過世行事先審查,項目風險由華夏銀行承擔。通過賦予商業銀行更多的自主權,促進了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的融資模式創新。
河北大氣污染防治項目是繼華夏銀行大氣污染防治項目之后,我國利用世行結果導向型規劃貸款開展的第二個項目,世行為該項目提供5億美元貸款,貸款期限19年。項目旨在配合落實國務院制定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河北省出臺的《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實現河北大氣環境“三年有好轉、五年大改善”的目標。該項目與河北省改善大氣環境工作的實際需求緊密結合,重點支持工業企業大氣污染治理,包括高能耗行業污染物排放控制、工業企業產品結構調整、技術裝備提升等項目;新能源產業,包括新能源發電、天然氣儲備管網等項目建設;節能減排項目,包括工業企業技術改造、集中供熱、合同能源管理等能效項目;與節能、能效提高、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可替代能源相關的制造業、服務業和高端裝備制造業項目。
本項目采用結果規劃貸款工具,在為政府提供綜合解決方案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如貸款資金與河北省預算資金結合使用,使貸款投向目標明確,更好地支持河北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項目注重結果導向,明確了7個與結果相掛鉤的貸款資金支付指標,關注改革和項目成效,而非融資和采購等具體操作;改進財政支出方式,進一步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支持推動河北省大氣環境管理體制機制創新以及監控能力建設,幫助地方政府實現結果目標。
華夏銀行和河北大氣污染防治項目是財政部首次利用世行結果規劃貸款工具,配合和支持我國在大氣污染防治領域重大戰略,對于利用市場化機制開展融資創新,支持地方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義。財政部將密切關注項目進展,及時總結相關經驗,為今后推廣運用世行新貸款工具,支持國內重點領域改革創造有利條件。
此外,財政部還爭取全球環境基金贈款約1260萬美元為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提供技術和融資模式創新、能力建設等重要支持。
(財政部國際財金合作司供稿,李紅娜、周紹雯、田 敏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