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浩
(天津市對外科學技術交流中心 天津300051)
吸引國際跨國公司在天津設立研發機構的分析與對策
潘 浩
(天津市對外科學技術交流中心 天津300051)
隨著近年來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和科研實力的顯著提升,越來越多的國際跨國公司不僅把中國看作一個巨大的市場,也看作一個新興的科研基地。通過在我國設立研發機構或者增加R&D投入,國際跨國公司可以利用我國的科技資源節約研發成本,提升其全球經營利潤。對于我國來說,則可以同世界科研精英接觸,便于適應全球化標準。通過調查國際跨國公司設立研發機構的情況,分析了國際跨國公司在我國設立研發機構的原因,提出了吸引國際跨國公司在天津設立研發機構的對策建議。
國際跨國公司 研發機構 對策建議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知識化進程的加快,跨國公司的研發活動也呈現出國際化的趨勢,為了充分利用不同東道國人才、科研實力的優勢,跨國公司已著手建立一體化的全球研發系統。[1]中國是全球最具潛力的市場,也在逐步成為高端人才的聚集地,因此國際跨國公司將中國作為新的R&D投資熱點。在2012年中國美國商會舉辦的歲末政府答謝晚宴上,科技部部長萬鋼表示,全球500強企業中已經有470家在中國設立了研發機構。2010年,外資研發機構研發經費支出為1,048億,在10年內增加了10倍。[2]根據商務部的統計顯示,截至2013年5月底,國際跨國公司在我國設立的各類研發機構已經超過了1,800家。
國際跨國公司研發機構對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有著更加深層的理解,其以全球化角度開展研發所取得的成果,對我國相關行業的發展和引領尤為重要。近年來,這些研究機構開始重視與我國高校、科研機構和科技型企業的交流與合作,雙方共同開展的科技研發項目數量不斷提升,這些科研成果一旦在我國開花落地,將大幅度提高我國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水平。
國際跨國公司是現代科學技術研發和應用的主體,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制定科技發展戰略。[3]跨國公司在全球開展技術研發的動力來源一是擴大和占領東道國市場,二是對研發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三是實現科學資源的全球化利用。跨國公司研發機構全球布局的動因大致可以歸為如下3類:
①市場驅動型,適應當地市場開發、設計、改進產品;②資源尋求型,為獲取技術研發所需要的人力資本、自然資源、政策環境等;③技術導向型,為搜取最新技術資訊,低成本獲取先進技術、研發基地、研發環境,保證其競爭優勢地位。[4]
1.1 研發機構更加接近目標市場
絕大多數國際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的重要目的就是希望“以技術換市場”,為了開拓中國市場,這些企業將研發機構不斷向我國轉移。在我國設立研發機構,可以幫助企業更加快速地了解市場的需求信息,對于其開發新產品、設計新工藝提供更加準確的目標,幫助其生產制造類的子公司及時生產出符合我國不同地區市場需求的先進產品。
當前中國作為全球制造中心的地位日益鞏固,隨著全球技術研發一體化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國際跨國公司在我國設立了研發機構。例如,截至2014年4月,國際跨國公司在上海設立研發機構近370家,其中的70多家都是跨國公司研發機構的總部機構或區域總部機構。
1.2 研發過程更加合理,成果轉化更加順暢
國際跨國公司在我國設立研發機構對其自身具有巨大的好處,不管是從降低研發和經營成本,還是高端人才的培養和聚集,又或是對研發成果進行轉化和產業化來看,我國都具有豐富的資源和廣闊的市場。舉例來說,要將歐美國家的先進科技成果在中國進行產業化需經過多重關卡,如知識產權糾紛、高技術出口限制、研發與生產成本提升等。而直接在中國設立研發機構就可以有效避開這些限制,更加迅速地將研發成果或先進技術應用在其中國的負責生產制造的子公司中。同時,國際跨國公司在我國設立研發機構將縮短中國由消化吸收成熟技術向研究開發先進技術的進程,加速中國產業結構升級的進程。
近年來,天津在吸引大量國際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的同時,也越來越注重吸引這些企業在本地的R&D投資。與國際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相比,這些企業在天津市的R&D投資相對滯后,并且規模較小。在天津設有生產工廠、制造基地的國際跨國公司,卻往往將其研發機構設立在其他城市,這對天津市的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國際跨國公司的研發機構已經建立了良好的研發創新機制,能有效對先進技術進行研發和提升。同時,其海外研發機構將對東道國的科技創新、技術發展和成果轉化產生巨大的溢出和促進作用。從經濟層面上來說,這些研發機構的落戶還將帶動東道國當地上下游產業鏈的聚集和增長,刺激進出口貿易的增長,從而促進東道國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由此來看,這些國際跨國公司研發機構的流失對于天津的經濟長期增長將產生不良的影響,并阻礙天津科技創新能力發展,延緩天津綜合競爭力的提升。
天津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了大批國際跨國公司投資。根據天津市商務委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全市實際使用外資188.7億美元,同比增長12.1%,;引進新設和增資世界500強項目40個,投資總額35.4億美元;在該市落戶的世界500強企業增加到160家。[5]近年來,天津的投資環境不斷優化,經濟快速發展,國際跨國公司開始在天津設立研發機構,并逐步啟動其在天津市的R&D投資進程。
2.1 從研發機構的組織形式來看
國際跨國公司在天津設立的研發機構在其公司內部研發鏈條中的地位較低,大部分是其生產型子公司的附屬機構,而非獨立運營的研發機構。據調查,天津獨立運營的國際跨國公司研發機構只占總數的30%,,這一比例遠遠低于北京、上海和廣州,這說明國際跨國公司在該市R&D投資尚處于起步階段。
2.2 從研發機構從事的研發活動來看
國際跨國公司在天津市設立的研發機構大多是企業內部的技術中心,很少有專職的研發機構。雖然這兩者從機構性質上講是相同的,但從具體承接的研發業務來講,研發機構注重于對新技術、新產品和新工藝的研究,而企業技術中心更注重對現有技術和工藝的提升改造。由此看來,天津市現有國際跨國公司研發機構的科技創新能力仍較低。
目前來看,國際跨國公司在天津市的R&D投資嚴重滯后于生產性投資。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4年底,共有160家世界500強企業在該市投資,但只有約翰迪爾、摩托羅拉、霍尼韋爾、富士通等世界500強企業在該市建立了部分研發機構,國際跨國公司在天津設立的研發機構和技術中心總數也只有約160余家。可見吸引國際跨國公司在天津建立研發機構的工作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國際跨國公司在天津建立研發機構,進行R&D投資對該市經濟增長和科技創新有著積極的影響,天津也具備吸引國際跨國公司R&D投資的基礎,關鍵是找準自身發展的重點和特點,對國際跨國公司R&D投資給予有針對性的引導,更加合理利用和配置該市的科技資源。
3.1 進一步優化天津市投資環境和科技資源
目前,在濱海新區開發開放、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天津自貿區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等五大戰略機遇疊加效應下,天津的投資環境和科技資源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天津地處中國知識人才密集的京津地區,人力資源豐富,科技創新優勢明顯,綜合科技進步水平連續十余年位居全國第3。同時,該市一直堅持把優化投資環境作為發展的基礎,鍥而不舍地追求國際仿真投資環境,不遺余力建設一流基礎設施,在水電等能源供應、郵電網絡等通訊設施、土地使用以及市內交通等方面較北京和上海存在明顯成本優勢。天津的口岸物流是又一核心競爭優勢,例如,天津港處于京津冀城市群和環渤海經濟圈的交匯點上,是中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港口和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
3.2 加強天津市高校、科研機構與國際跨國公司的合作,推動產學研相結合
幫助天津市高校、科研機構及時了解國際跨國公司的研發方向和動態,依托自身科研、資源優勢,與國際跨國公司研發機構開展深層次的合作,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不定期舉辦國際學術會議、開展專業培訓等,使天津市高校、科研機構能夠接觸到國際先進技術的研發模式,掌握國際科技研發的最新動向,逐步提升該市高校、科研機構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為吸引國際科技資源打下基礎,更好地促進國際跨國公司在該市建立研發機構。
3.3 加強天津市國際化科技人才的培養
國際跨國公司研發機構是以全球化的視野在進行研發工作,需要具有國際化意識和一流的知識結構,善于把握機遇和爭取主動的研發人才。因此,應加強該市國際化人才隊伍的培養,減少對外資研發機構人才流動的限制,鼓勵國際跨國公司在該市構建培訓體系,搭建該市高校、科研機構、科技型企業與國際跨國公司研發機構之間人才交流的平臺。同時,加快海內外高層次人才聚集,加強高水平創新人才和團隊培育,為吸引國際跨國公司在該市設立研發機構做好人才儲備工作。
綜上所述,吸引國際跨國公司在天津市設立研發機構將成為天津經濟增長和科技創新的又一動力。為了更好地借助全球研發資源,發揮國際跨國公司研發機構的技術溢出效應,天津應緊密追蹤國際跨國公司開展研發活動的動向,及時調整并制定新的發展思路,力爭成為國際跨國公司研發的聚集地,從而促進其經濟快速增長,提升自主創新研發水平。
[1] 葛秋穎. 淺談對跨國公司在我國設立研發機構的認識[J]. 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06(4):117-119.
[2] 經濟觀察網. 外資研發機構研發支出10年來增10倍[EB/OL]. http://www.eeo.com.cn/2012/1122/236384. shtml.
[3] 袁俊. 跨國公司研發全球戰略透視[J]. 現代營銷:學苑版,2006(3):19-20.
[4] 周立群,祝茂. 跨國公司研發機構向中國轉移的特點及其影響[J]. 學術探索,2004(4):70-74.
[5] 2014天津十大商務新聞揭曉[EB/OL]. http://news. hexun.com/2015-01-25/172728188. html. 2015-01-26.
On Attracting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to Set up R&D Center in Tianjin and Countermeasures
PAN Hao
(Tianj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change Center,Tianjin 300051,China)
Following the rapid growth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prominent enhancement of the country’s scientific research strength in recent years,more and more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no longer just take China as a huge market,but consider it as an emerging research base.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ternational investigation multinational R&D center,they are able to cut their R&D cost by taking advantage of China’s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resources,so as to increase their global profit.To China,on the other side,it is able to contact elites in the circl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different places in the world,which will facilitate its adaption to global standards.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easons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of setting up R&D center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n attracting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to set up R&D center in Tianji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R&D center;countermeasure
G322.21
:A
:1006-8945(2016)05-0021-03
2016-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