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弛,孫玉蛟,高 文,吳 達
(天津市科技統計與發展研究中心 天津300051)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模式的實證研究
張 弛,孫玉蛟,高 文,吳 達
(天津市科技統計與發展研究中心 天津300051)
“雙創”工作開展以來,科技型中小企業不斷加強自主創新,創新活力競相迸發,但是在推動創新發展的進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為深入研究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模式,結合行業類型、所有制形式、企業成長階段、創新發展狀況等因素,選擇兩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作為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的典型代表,從企業經營現狀、創新模式等方面進行案例分析,總結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創新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科技型中小企業 創新模式 案例研究
科技創新是國家強盛、百姓安康、企業升級的第一動力,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激發市場活力的制勝法寶。天津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科技型中小企業作為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主力軍。科技型中小企業活力競相迸發,對優化經濟結構做出突出貢獻,但是在推動創新發展的進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為更加深入、具體地研究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模式,本文結合行業類型、所有制形式、企業成長階段、創新發展狀況等因素,選擇兩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天津市A公司和天津市B公司),分別作為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的代表,總結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創新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1.1 經營狀況
天津市A公司,作為電子信息行業的成長期國有企業,成立于20世紀90年代,注冊資本680萬元,現有員工102人,設有技術、質量、生產、采購、銷售、辦公室等部門。
A公司主要生產工業驅動用電動機、家用電器配套電動機和控制用微電機軍工電機。目前生產車間設有2條生產線,車床等設備約30臺,主要客戶(合作伙伴)包括國內外研發民用、軍用電機的機構。2015年公司年銷售額均突破百萬元,同比增長178%,、74%,和78%,。
1.2 創新模式
① 創新意識較強,但承受的外部壓力較大。A公司積極響應國家創新發展政策方針,在企業經營模式、人員配置與管理等方面不斷創新優化,創新源泉不斷涌流。盡管企業處于國企改革的艱難階段,但管理人員、科研技術人員都在努力學習新觀念、新技術,用先進知識充實自己,用創新思維指導企業發展。[1]
在企業轉型過程中,A公司面臨的外部競爭壓力比較大。新的科研團隊正在完善,創新經費不能滿足技術開發的需要,再加上市場信息需求的不確定性,導致A公司在經營過程中面臨的風險比較大。
② 加強硬件設施建設,注重人力資源儲備。A公司在研發設備方面的投入較大,如今建有凈化室、技術部中心實驗室,并配有相應的生產設備,完備的基礎設施建設為科研生產創造了優越的條件。
在人力資源儲備方面,專科以上學歷人員占公司總人數的48.1%,,專職研發人員(含設計人員)占公司總人數的18.5%,。2015年A公司打破傳統單一的管理模式,依據責任承擔、工作量等指標以項目為單位進行細化,提供升職、獎金等激勵辦法,為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保障。
③ 立足企業發展階段,量身選擇創新模式。作為典型的國有企業,A公司剛剛擺脫歷史遺留的包袱,目前正處于轉型期。針對所處的發展階段,企業主要采用自主研發和合作研發相結合的創新模式,力求公司在轉型過程中順利過渡、穩步發展。
正確選擇創新模式,帶來巨大的利潤空間。隨著民用電機市場利潤不斷下降,A公司產品定位逐步由“標準生產”向“客戶定制”轉型,重點著眼于開發專屬客戶。通過不懈努力,自2003年起,公司開始接軍品電機訂單,自此A公司銷售額不斷增加,2015年主營業務收入創3年新高。
④ 受惠于科技金融政策,為企業創新加油助力。A公司于2014—2015年共享受兩項科技金融政策,分別為科技打包貸款政策和天使資金項目。其中科技打包貸款由浦發銀行提供40萬元貸款,由政府提供貼息5萬元,天使資金由天津C公司提供資助資金10萬元人民幣。享受到政策資金,A公司更加積極地投入電機測試的工藝改進工作中,訂單日益增加,與外界合作更為密切。政策優惠不僅幫助A公司開拓了市場,而且大大提高了自主創新能力。
2.1 經營狀況
天津B公司是一家初創期的民營企業,專門研發和生產高端聚酰亞胺單體材料。公司總資產價值超過300萬元,目前擁有發明專利3項,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的50%,,且均為本科以上學歷。
公司主營業務為化工產品的研發與生產,包括高端聚酰亞胺單體等材料。目前產品已廣泛應用在航空、航天、微電子、納米、液晶、分離膜、激光等眾多領域。
企業自成立之日起主營業務收入逐年遞增,到2014年受益于合作伙伴的規模擴張,公司營業收入突破千萬元。但由于天津港爆炸等不可控因素及宏觀經濟下行對化工行業的影響,2015年的收入有所下滑。
2.2 創新模式
① 主攻高技術產品,靈活應對行業轉型。B公司雖屬于傳統化工行業,但其產品為新興的高技術產品。“術業有專攻”,B公司聚焦聚酰亞胺單體,關注高端精細化學品,提供高品質化工產品。由于關注前沿技術、拓展高新技術領域,因此B公司并沒有像其他傳統企業一樣遭受轉型升級的重創。企業認清市場發展方向,以研發高技術產品作為強有力的競爭手段,不斷探索、創新經營模式,最大限度地降低外部環境帶來的壓力。
② 注重團隊自我管理,鼓勵員工自主創新。由于B公司的員工呈現年輕化特點,因此公司的管理方式比較靈活,倡導員工自我管理,團隊應變能力、環境適應能力很強。研發團隊選擇適合自身的工作模式,最大限度地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員工比較善于用新的方法考慮問題,全員的創新意識不斷提升。公司對員工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新想法較為支持,并且針對研發過程中的不同階段(技術突破階段或成果投產階段),并結合為企業帶來的經濟利益對研發人員進行多樣化獎勵。
③ 以市場為先導,以技術為核心。作為專業的聚酰亞胺單體生產商,B公司“以市場為先導、以技術為核心”作為宗旨開展研發、生產和銷售活動,把品牌核心競爭力定位于向客戶提供優質的高技術產品和服務。企業立項主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4個研發團隊利用SCI、貝爾斯泰兩個數據進行資料搜集,進而設計試驗路線進行研發。由于產品主要作為中間體以合成其他材料,因此適用范圍較廣,其中研發收入占到總收入的60%,左右。
④ 持續關注科技政策,緩解科研資金壓力。B公司對科技政策的關注度較高,在人力資源部設有一名科技專員。工作人員定期從科技型中小企業社交平臺和政府網站上關注、查找相關科技金融政策,并在公司內網發布,然后結合自身情況篩選出符合條件的科技金融政策進行申報。
B公司先后獲得了兩次天使投資政策,分別為2014年的50萬元人民幣以及2015年獲得的200萬元人民幣,政策資金緩解了B公司的科研壓力。
3.1 科技研發經費短缺成為科技創新的軟肋[2]
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面臨較大的資金缺口。A公司雖然人員負擔較重,但仍希望通過科研拉動企業的轉型升級。目前研發方面主要依靠企業內部的投入。B公司致力于高技術產品,享受的政策資金基本用于研發投入,設備消耗占其研發支出比重達到70%,其余主要用于科研人員的成本支出。B公司一直想擴大科技服務范圍,但受資金壓力折限,只能做少量技術服務。
3.2 抗風險能力弱是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通病
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優勢在于“小”,劣勢也在于“小”。無論處于哪個發展階段,相對于大企業來說,中小企業更容易出現虧損、倒閉等問題,抗風險能力較差。首先是外部環境因素,融資渠道不暢,缺乏資金保障;其次是市場因素,研發的產品、提供的服務與市場需求不對稱;最后是內部組織架構不合理,經營模式不健全,導致中小企業抗干擾能力弱。
A公司處于國有企業轉型階段,面臨著技術信息缺乏、不能確定創新產品的市場需求等問題,所處環境存在較高的風險。B公司所關注的國際市場變化比較快,如果不能及時調整經營模式、靈活應對國際市場問題,企業也將面臨重大損失。[3]
3.3 科技型中小企業獲取政策的渠道單一,知悉度不高
調研過程中發現,A公司對各項科技金融政策知悉程度較低,究其原因,在于企業對政策的獲知主要通過集團活動,沒有專人對相關政策進行關注和追蹤,與地方科委聯系頻率較低,處于被動告知的狀態。其中,天使資金項目的申報信息是由區縣科委向A公司及時提供,公司以項目申報方式獲得;科技打包貸款的政策信息主要通過集團內部舉辦的政策學習活動獲得。
3.4 政策申請的門檻較高,部分企業被拒之門外
在對A公司進行調研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該企業雖然有強烈的意向申請享受政策,但由于條件嚴格、門檻過高而難以實現。A公司在實際政策申請過程中,銀行、融資租賃中介考慮其缺乏抵押物、企業規模太小等無法滿足申請條件,因此拒絕公司的申請。B公司屬于初創期的民營企業,目前只享受過天使投資政策。對于政府出臺的其他政策,大都因為政策設置的條件較嚴格而不能申報,這也是B公司資金負擔難以得到緩解的一個原因。
3.5 政策執行效率有待提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科技研發的進程
政策執行效率主要涉及申請手續的辦理和撥款時間兩個方面,經調查發現,A公司和B公司都反映存在申請手續比較復雜,等待撥款時間較長等問題。
A公司在申請“科技打包貸款”政策先后經歷鎮—區—市的3級申報,手續較為繁瑣。同時,相關資金撥付時間等待較長,往往花費半年以上時間成本獲得為期一年的銀行貸款。B公司在申報成功后等待撥款的時間較長,平均在8~10個月左右。由此看來,企業申請政策優惠的時間超過半年,這對科技型企業的影響較大。企業可能因為資金短缺而延緩、暫停科技研發,導致企業陷入科研水平落后、失去市場競爭力的困境。
針對A、B 公司在創新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議,希望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穩步發展有所幫助。
4.1 加大投融資支持力度,緩解科研資金短缺問題
科技金融政策需要進一步考慮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加快金融組織、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通過中小企業成長路線圖、科技金融等工作,加強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壯大全過程的投融資支持,努力把社會資金投入的積極性引導到科技創新上來。在研發資助方面,政府要加強財政資金的引導,重點針對研發、中試和成果轉化等環節加強支持,帶動社會資金的投入。
4.2 完善大中小企業的合作服務平臺,集中力量辦大事
為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政府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創建合作服務平臺,將中小企業的科技服務推銷出去,把大型企業的項目吸引進來,將有共性的、不同分工但關系緊密的大、中、小、微型企業在平臺上集聚,發揮各自優勢,形成業務規模。[4]
科技型中小企業要以自主創新為主、輔之以合作創新,依托強大的集群規模,承受住經濟成本壓力。此外,要充分發揮“小”的優勢,深入研發專業性強、精確性高的技術,在高、精、專的科研道路上越走越遠。
4.3 強化政策宣傳服務,讓科技政策家喻戶曉
各項優惠政策的推出、貫徹和落實,政府部門都必須加強政策宣傳,尤其是在政策推出階段。政策執行部門應該加大服務意識,進一步鼓勵、引導企業向科技創新方向發展,最大程度地發揮優惠政策的杠桿作用。此外,為普及政策內容,政策部門可以通過“政策宣傳月”、“政策解讀日”等形式對企業相關責任人進行培訓,多角度、全方位地加大科技創新優惠政策的宣傳力度,使企業用好用足各項優惠政策,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5]
4.4 適當放寬認定條件,使政策惠及千萬家
中小企業規模較小(例如調研的B公司職工總數不足50人),管理體系不完善,科技金融政策應從科技型中小企業自身特點考慮,放寬申請條件、擴大優惠范圍。科技金融政策可以根據企業的行業、產權性質、發展階段,分別制定出適用于各類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標準。最后,科技政策的優惠條件應抓核心關鍵指標,盡量放寬輔助標準和條件,用關鍵指標審核企業是否符合申請政策的條件,既保證了政策的針對性,又能夠讓更多中小企業享受政策資金優惠,從而激勵更多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科研生產,推動“雙創”活動的開展。
4.5 提高政策執行效率,為企業解燃眉之急
首先,要加強科技政策制定主體之間的協調程度,有些激勵政策可能涉及財政、稅收、社保等多個部門,各個部門要及時溝通、共同協調落實政策的實施,避免信息不對稱、口徑不一致等問題。其次,可以適當縮減申報環節,簡化認定流程,縮短公示時間,政策執行機構設置專職人員管理,做到在規定的時間內保證手續齊全、資金到位。
A公司和B公司兩家企業都屬于比較典型的科技型中小企業,A公司作為國有企業的代表,反映了當前國企改革背景下企業創新發展的情況。B公司作為民營企業的代表,體現了科技政策扶持下中小企業創新研發的進展、困境。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盡管科技型中小企業所有制形式、成長階段、行業分類不同,但都能享受到科技金融政策,這說明科技政策為企業發展、升級創造了條件,緩解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資金短缺等問題。同時,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當前科技型中小企業都在不同程度地追求自主創新,挖掘釋放內在潛能,讓“科技”一詞貫穿于企業發展的各個環節,使“創新”成為企業領先于技術領域的品牌。
[1] 郭嬙. 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比較研究——以天津市成長期與壯大期科技型中小企業為例[D]. 天津:天津財經大學,2014.
[2] 王人強. 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方式的選擇探討[J]. 經貿實踐,2015(12):330,332.
[3] 劉琰. 促進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政策研究——以民營公司為例[D]. 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14.
[4] 科技部關于進一步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J]. 安裝,2015(2):9-10,13.
[5] 任紅. 中小企業科技創新途徑的研究[J]. 大眾科技,2014(6):250-252.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Pattern of Technology-based SMEs in Tianjin
ZHANG Chi,SUN Yujiao,GAO Wen,WU Da
(Tianj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atistic Center,Tianjin 300051,China)
Since the initiation of the movement of Public Entrepreneurship and People Innovation,technology-based SMEs have been promoting innovation continuously.However,there are some problems during the process.In order to study the innovation pattern of technology-based SMEs,this paper chooses two typical enterprises which are state-owned and private enterprises respectively to carry out case analysis of their business operation status,innovation pattern and etc.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ndustrial category,ownership,growth stage and innovation status.In the end,it concludes the problems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innovation pattern,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s.
technology-based SMEs;innovation pattern;case study
F276
:A
:1006-8945(2016)09-0091-03
該論文為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特點研究(課題編號:15ZLZLZF01120)課題階段性成果之一。
2016-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