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茹
(天津泰達綠化集團有限公司 天津300457)
合理增加城市綠量,提高城區生態效益
劉桂茹
(天津泰達綠化集團有限公司 天津300457)
針對天津開發區“三率”指標達不到國家園林城市標準的現狀,提出今后城區綠化建設要在增加城市綠量,發揮綠地生態效益,提高城區環境質量方面著手。列舉了一些可以增加城市綠量的可行途徑。同時指出,栽植密度合理樹木才能枝繁葉茂,發揮應有的生態功能;而重視“規劃建綠”則是提高城區生態效益的保障。
增加綠量 生態效益 園林城市
天津開發區成立30多年來,連續多年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實際使用外資等主要指標在國家級開發區中保持第一。但是,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綠地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等“三率”指標距國家園林城市標準則始終存在一定差距。由于天津開發區建成區已達90%,以上,按照城區整體規劃的安排,未開發地帶也無大面積園林綠地的規劃,在硬指標上無法達到國家園林城市標準。因此,開發區今后的綠化工作重點應該著眼于在相對有限的城市用地中,挖掘內部潛力,營造生態景觀綜合效益最佳的綠色空間,使開發區的各類綠地能夠發揮最大生態效益,進而提高城區環境質量。
綠地要發揮最大生態效益,就要從提高綠量上著手。所謂“綠量”,又稱三維綠色生物量,是通過統計生長中的植物莖、葉所占空間的多少,來反映綠地的生態功能水平,它能比較準確地反映綠地中植物構成的合理性和生態效應水平。增加城市綠量可以從兩個方面考慮:①挖掘城市潛能,通過各種合理途徑,擴大城市綠地面積;②提高城市園林建設的科學性,改善種植結構,重視景觀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
綜上所述,就是要通過擴充城市綠地面積和提高城市綠化水平,增加城市綠量,提高綠地生態效益,改善開發區城區環境質量。
挖掘內部潛力,即尋找一切可以開展綠化的用地,見縫插綠,提高城市綠地面積。具體途徑有:
1.1 圍墻垂綠
開發區所有企業沿街的圍墻均為通透式設計。在城市綠化用地緊張的情況下,進行圍墻垂直綠化也不失為增加城市綠量的一個可行途徑。藤本植物雖然占地少,但是具有很高的葉面積系數。如將圍墻邊或建筑物旁不能種植喬、灌木的地段進行垂直綠化,使綠量由平面向立體空間發展,則產生的綜合生態效益要遠遠高于單一種植草坪。近兩年來,開發區已經對部分路段的企業圍墻進行了垂直綠化,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因此,建議今后繼續對企業沿街圍墻進行垂直綠化建設,充分利用圍墻空間,栽植三葉地錦、薔薇、扶芳藤、金銀花、藤本月季、凌霄等藤本植物,美化道路環境,豐富城區景觀,提高城區生態效益。
1.2 屋頂披綠
近年來,北京、上海、廣州等一些大城市為解決城市綠化不足問題,推進綠化由地面向空中發展,積極實施屋頂披綠計劃,并取得了一定的生態效果。國家去年頒布的《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中,已將屋頂綠化列為海綿城市建設的單項設施之一?!短旖蚴泻>d城市建設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中已經有“新建建筑與小區中高度不超過50,m的平屋頂或坡度≤15,°可采用屋頂綠化,改造建筑與小區可根據建筑條件考慮采用屋頂綠化”等規定。
開發區內的建筑,尤其是工業區的廠房,大多數為平層屋頂,從空中俯看時,黑壓壓一片,景觀效果極差,給區域形象帶來了負面影響。推廣實施屋頂綠化,不僅能改變城市空中景觀,增加城市綠量,還能改善城市熱島效應,凈化城市空氣,吸附空中塵埃,減少屋面徑流總量和徑流污染負荷,具有節能減排的作用。今后,城市屋頂綠化建設將是一個大趨勢。
1.3 便道變綠
據統計,開發區內已建道路有七八十條,但僅有七大街、九大街、十三大街等少數幾條道路的紅線內綠化所占比例達標,其他道路的綠化率均在25%,以下,其中生活區、工業區內大多數道路綠化率為10%,左右。針對此種情況,為了最大程度挖掘潛力,可以通過調整工業區內行人偏少、人行道比例過大、道路規劃斷面的方式,增加綠地的面積。
考慮到建成區道路情況比較復雜,地下可能有各能源專業管線等,綠化形式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處理,如采用人行道嵌草鋪裝、拆除部分鋪裝綠地以及在現有鋪裝的基礎上增加種植池等方式。
1.4 企業增綠
按照國家園林城市的標準,企業(單位)的綠化面積應占總用地面積的35%,以上,居住區綠化面積應占總用地面積的30%,以上。根據統計數據,開發區內企業綠化及居住區綠化達標率僅為40%,~50%,,遠遠達不到國家標準的規定。今后,規劃部門應加強對企業綠化、居住區綠化指標的審批及相關單位綠地建設的監督考評工作。尤其是要抓往老城區改造的時機,從規劃的角度保證綠化指標的要求。
1.5 橋體懸綠
近些年來,出于社會經濟發展和交通發展的需要,城市交通也由平面向立體發展。隨著道路上立交橋、人行天橋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原本不足的城區綠化面積也在不斷縮減。
規劃部門在進行橋體的方案審查時,應考慮是否對橋體所占空間進行了有效利用。除了可以在橋下栽植耐蔭地被外,還可以在橋體和橋欄周圍預留空間,栽植抗性強的爬藤植物如三葉地錦、扶芳藤等。通過精細養護,呈現橋體懸綠的奇妙景觀。
我們已經知道,喬、灌木在固碳釋氧、增濕降溫、滯塵減污等方面的綜合生態效益要遠遠高于草坪。因此,要想合理增加綠量,提高單位綠地面積的生態效益,改善種植結構,調整栽植密度,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以喬、灌為主,對喬、灌、草等園林要素合理配植,構建適宜的復合層次,形成穩定的植物群落,這樣才能充分發揮綠地的生態效益。有研究表明,園林綠化所用喬木(株)、灌木(株)、草坪(m2)、綠地(m2)的最適合比例應不少于1∶6∶21∶29。
在近幾年的公共綠地建設中,由于盲目要求加大種植密度,栽植兩年以后苗木就失去了合理的生長空間,不僅造成了投資的浪費,而且給后續的養管工作帶來很大障礙。苗木長勢變弱,有數量、沒質量,不僅綠量減少,影響了綠地的生態效益,而且景觀效果也大打折扣。合理的栽植密度可以給苗木充分的生長空間,促使其枝繁葉茂地生長,發揮應有的生態效益。
企業內部綠化,則恰恰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一些企業為節約投資,不考慮綠地的功能效果,一味地簡化綠地種植模式,甚至幾萬平米的綠地只種植草坪,沒有一棵樹木,導致種植結構嚴重失衡,綠地無法產生基本的生態效益。如果我們在對企業的投資進行審批時加強控制和監管,不只審查其綠地率指標,還要對其種植模式進行評價,就不會產生這種現象。
上述圍墻垂綠、屋頂披綠、便道增綠等措施,雖然具有很大的積極作用,便畢竟只是“見縫插綠”,對指標提升效果不明顯。要想真正保證生態城區的建設,應該充分重視“規劃建綠”的意義,保證綠化用地存在的合法性。近幾來年,因城市道路、橋梁、能源管線及廠站工程的修建,開發區綠地面積已經減少幾十萬平米。黃海路分車帶、五大街分車帶、東海路分車帶等因道路斷面調整已先后取消,泰達大街沿線、四號路沿線、十二大街北側等綠地也因排水泵房、電站以及鐵路線等建設被多處占用。如果綠地總是被看作是基礎設施建設用地的備用地,就會因城市擴張的各種理由而被侵占,其存在的合法性就無法得到保證。
另外,開發區內有的企業在進行分期建設時,也往往對其內部原規劃為綠化的用地進行侵占,使得企業綠化用地不能保證。只有從規劃源頭上加強控制和監管,才能杜絕此類事情的發生,為提高城區生態效益提供保障。■
[1] 陳自新,蘇雪痕,劉少宗,等. 北京城市園林綠化生態效益的研究(6)[J]. 中國園林,1998(6):53-56.
[2] 黃曉鸞. 城市生存環境綠色量值群的研究(2)——關于城市生存環境的綠色量[J]. 中國園林,1998(2):53-55.
[3] 吳菲,李樹華,劉劍. 不同綠量的園林綠地對溫濕度變化影響的研究[J]. 中國園林,2006(7):56-60.
[4] 楊玉培,靳敏. 發展屋頂綠化增加城市綠量[J]. 中國園林,2000(6):26-29.
[5] 徐筱昌,左麗萍,王百川. 發展垂直綠化 增加城市綠量[J]. 中國園林,1999(2):47-48.
[6] 裘偉廷,吳志芬. 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應關注城市綠量[J]. 國土綠化,2002(3):11.
[7] 張喬松. 海綿城市與園林規劃建設[J]. 園林,2015(7):36-41.
Reasonably Increasing Urban Greening Quantity to Improve Urban Ecological Benefits
LIU Guiru
(Tianjin TEDA Greening Group Co., Ltd.,Tianjin 300457,China)
In view that “Three Rates” indicators of TEDA cannot mee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national garden city standard,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n idea of increasing urban greening construction in future urban virescence to give play to ecological benefits of greenbelt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rban environment.It lists some feasible ways of increasing the quantity of urban green quantity.At the same time,it points out that a reasonable planting density will ensure the flourish of trees and the green “planning” should be attached with great importance to improve the urban ecological security.
increasing green quantity;ecological benefits;garden city
X-4
A
1006-8945(2016)08-0095-02
2016-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