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瑩
尿常規與C-反應蛋白檢驗對急性闌尾炎患兒的鑒別效果
王 瑩
【摘要】目的 探討尿常規檢驗與C-反應蛋白(CRP)對急性闌尾炎患兒的鑒別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期間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醫院收治的76例急性闌尾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在手術前均行常規的尿常規與CRP檢驗,對比分析兩種檢驗方法的應用價值。結果 CRP的陽性檢出率明顯高于尿常規的陽性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應用尿常規檢驗的平均檢測時間明顯低于CRP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37例單純性闌尾炎患兒應用CRP檢驗的陽性檢出率明顯高于尿常規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4例化膿性闌尾炎患兒和15例壞疽性闌尾炎患兒應用CRP檢驗的陽性檢出率與尿常規檢驗的陽性檢出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急性闌尾炎患兒應用CRP檢驗診斷的陽性檢出率高于尿常規,對單純性闌尾炎患兒的敏感性高,但其檢測時間較長,因此,可以根據臨床需求選取合適的檢驗方式。
【關鍵詞】尿常規;C-反應蛋白;檢驗;急性闌尾炎;鑒別效果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醫院,河北承德 068450
急性闌尾炎是一種常見的急腹癥,如果未予以及時有效的治療易并發闌尾穿孔、彌漫性腹膜炎,嚴重的可威脅患兒生命[1]。相關研究顯示[2],快速準確地診斷是治療的關鍵。一般情況下,臨床醫師主要是通過患者的癥狀結合實驗室檢驗結果對急性闌尾炎進行綜合性診斷。但是,由于兒童患者的語言表達能力差,不能有效描述自己的疼痛部位,因此增加了臨床診斷的難度,易出現誤診和漏診現象[3]。尿常規檢驗與C-反應蛋白(CRP)均是臨床診斷闌尾炎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就尿常規與CRP檢驗對急性闌尾炎患兒的鑒別效果進行探討,對比分析兩種不同檢驗方法對急性闌尾炎的診斷情況,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期間我院收治的76例急性闌尾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經過病理檢查均符合急性闌尾炎的診斷標準[4]。其中,男43例,女33例,年齡5~15歲,平均(8.6±1.4)歲,病程4~20 h,平均(14.6±2.4)h,疾病類型:單純性闌尾炎37例,化膿性闌尾炎24例,壞疽性闌尾炎15例。所有患兒無肝、腎功能障礙,均經過患兒家屬同意,以上患兒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并自愿參加本研究。
1.2 檢驗方法 ①尿常規檢驗:入院后,收集15~20 ml患兒中段尿液制成尿液標本,30 min后進行送檢,主要檢驗內容包括酸堿度、透明度、管型、紅細胞、上皮細胞、白細胞、尿糖定性實驗、蛋白質、顏色等相關指標。②CRP檢驗:抽取患兒的靜脈外周血2~3 ml,先行白細胞檢測,離心分離上層血清,應用免疫散射比濁法行CRP檢測。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尿常規檢驗和CRP檢驗在診斷急性闌尾炎患兒中的陽性檢出率,評價檢測時間,對比尿常規檢驗與CRP的鑒別效果。
1.4 評價標準 尿常規檢驗評價標準:尿液的顏色為淡黃色、透明狀表示正常;尿液pH值在4.5~8.0之間表示正常;尿液比重在1.010~1.030之間表示正常;尿液中的蛋白尿<80 mg,尿糖<900 mg表示正常;管型、膽紅素、酮體、尿膽素原的結果為陰性表示正常[5]。CRP檢測評價標準:CRP≤8 mg/L表示為陰性[6]。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種檢驗方法的陽性檢出率比較 76例急性闌尾炎患兒經兩種不同方法檢驗顯示,CRP檢驗的陽性檢出率為97.4%(74/76),明顯高于尿常規檢驗的陽性檢出率的86.8%(66/7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791,P=0.016<0.05)。
2.2 兩種檢驗方法的平均檢測時間比較 應用尿常規檢驗的平均檢測時間為(1.6±0.7)h,應用CRP檢驗的平均檢驗時間為(6.2±1.2)h,CRP平均檢驗時間明顯長于尿常規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8.866,P<0.05)。
2.3 不同疾病類型陽性檢出率比較 37例單純性闌尾炎患兒應用CRP檢驗的陽性檢出率為100.0% (76/76),尿常規陽性檢出率為86.8%(66/7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573,P<0.05);24例化膿性闌尾炎患兒應用CRP檢驗的陽性檢出率為94.7% (72/76),尿常規陽性檢出率為88.2%(67/76),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091,P>0.05);15例壞疽性闌尾炎患兒應用CRP檢驗的陽性檢出率為93.4% (71/76),尿常規陽性檢出率為86.8%(66/76),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543,P>0.05)。
急性闌尾炎是小兒外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由于其在臨床中沒有典型的癥狀表現,且患兒年齡較小給臨床診斷帶來很大難度[7-8]。相關研究顯示,如果急性闌尾炎患兒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病情進一步發展,易出現闌尾穿孔等并發癥,因此早期診斷對患兒疾病的治療至關重要[9-10]。CRP屬于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可以和肺炎鏈球菌C多糖發生反應生成復合物,是診斷組織損傷的非特異性標志物[11]。近年來,隨著臨床檢驗技術的發展,CRP檢驗逐漸完善,已廣泛應用于小兒急性闌尾炎的診斷中。尿常規是臨床常用的一種檢驗手段,操作簡單、方便、價格低廉,可以為多種疾病的診斷提供必要的參考價值[12-13]。
本研究結果顯示,尿常規檢驗的陽性檢出率明顯低于CRP陽性檢出率,應用尿常規檢驗的平均檢測時間短于CRP檢驗時間,提示CRP的檢測相對繁瑣,需要消耗大量時間。王曉紅[14]研究結果顯示,CRP檢驗過程復雜,檢驗時間相對較長,與本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對于單純性闌尾炎,CRP檢驗的陽性檢出率明顯高于尿常規檢驗;對于化膿性闌尾炎和壞疽性闌尾炎患兒,CRP的陽性檢出率和尿常規檢驗的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魏炳華和池巧珍[15]報道顯示,應用CRP檢驗在單純性急性闌尾炎中的陽性檢出率高于尿常規檢驗,證明了CRP檢驗在單純性急性闌尾炎患兒中的靈敏性高。
綜上所述,急性闌尾炎患兒應用CRP檢驗診斷的陽性檢出率高于尿常規,對單純性闌尾炎患兒的敏感性高,但其檢測時間較長,因此,可以根據臨床需求選取合適的檢驗方式。
參考文獻
[1] 阮嘯逸,阮曉萍.尿常規檢驗與C-反應蛋白對小兒急性闌尾炎的診斷價值比較[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4,25(3):518-520.
[2] 張燦偉,馬金來.小兒急性闌尾炎病原菌和C-反應蛋白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國醫學創新,2011,8(19):79-80.
[3] 唐衡.尿常規檢驗與C-反應蛋白診斷小兒急性闌尾炎可行性研究[J].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5,24(6):273-273.
[4] 黃黨生,韓溟,謝揚.血液炎癥標記物在診斷小兒急性闌尾炎中的意義[J].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12,32(8):1154-1156.
[5] 李雪梅.尿常規檢驗對小兒急性闌尾炎的鑒別價值[J].中國衛生產業,2012,9(30):118-118.
[6] 譚莉.尿常規檢驗在診斷小兒急性闌尾炎方面的應用價值[J].當代醫藥論叢,2014,15(13):65-65.
[7] 許寧,馮建莉,殷曉捷.尿常規檢驗在小兒急性闌尾炎診斷方面的臨床價值[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23):32-33.
[8] 麥生興.尿常規檢驗對小兒急性闌尾炎的鑒別價值分析[J].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5,24(6):183-184.
[9] 王利峰,侯明明.小兒急性闌尾炎中尿常規的檢驗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12):52-52.
[10] 李子良.尿常規檢驗在小兒急性闌尾炎診斷鑒別中的應用研究[J].醫學信息,2015,18(26):267-267.
[11] 熊彥東.探討尿常規檢驗在小兒急性闌尾炎診斷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傷殘醫學,2014,22(21):146-147.
[12] 馮秀榮.尿常規檢驗在診斷小兒急性闌尾炎方面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26):133-134.
[13] 浦曉,張亦鵬,徐建國.血清CRP測定對5歲以下兒童急性闌尾炎診斷的價值[J].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11,9(6):400.
[14] 王曉紅.小兒急性闌尾炎尿常規檢驗與C-反應蛋白診斷的價值比較研究[J].中國農村衛生,2014,15(11):53-53.
[15] 魏炳華,池巧珍.尿常規檢驗與C-反應蛋白診斷小兒急性闌尾炎的臨床價值[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16):124-125.
【中圖分類號】R446;R726
【文獻標志碼】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6.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