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溫會麗 仇韙
?
經濟下滑嚴重走入寒冰時期
2015年哈薩克斯坦經濟形勢分析
□文/溫會麗仇韙
2015年哈薩克斯坦GDP達4076億堅戈,增長1.5%,較2014年(4.1%)增速明顯放緩。其中,農業產值增長4.4%,工業增速下降1.5%,服務業產值增長2.3%,建筑業產值增長4.3%。
農業整體狀況均衡發展
盡管2015年氣候條件不佳,但哈薩克斯坦種植業和畜牧業均衡發展,其中畜牧業產值1.107萬億堅戈,種植業產值1.464萬億堅戈。糧食產量較上年有所增加,達2000萬噸,較去年增長5.8%,其中小麥1470萬噸,增長2%,油料作物收割面積97.5%,甜菜收割面積89.9%。加工后糧食產量為1750萬噸,出口糧食700萬噸。
工業各行業生產均下降
1~11月,哈薩克斯坦發電824.74億千瓦時,同比下降5.8%;生產汽油260.7萬噸,同比下降5.8%;生產柴油419.5萬噸,同比下降9.8%;燃料油348.9萬噸,同比下降4.2%;生產粗鋼352.4萬噸,同比下降4.8%;生產平軋產品227.7萬噸,同比下降2.7%;生產鐵合金159萬噸,同比增長1.8%;開采煤炭9688.3萬噸,同比下降5.7%。
對外貿易降幅較大
基于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和國際油價持續走低,哈出口商品受影響較為嚴重,導致貿易順差下降59.3%,為137億美元。哈對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出口額為42億美元,同比下降30.1%,進口93億美元,同比下降24.9%。
目前,哈主要出口對象國是意大利(17.9%)、中國(11.7%)和荷蘭(11.3%),主要進口來源國是俄羅斯(33.9%)、中國(17.2%)和德國(6.4%)。
外商直接投資減少
哈在歐亞地區吸引投資能力排名第二,在無出海口國家中吸引投資能力排第一。但自2015年上半年以來,外商對哈采礦業、貿易和地質勘查領域的國外直接投資規模較2014年均有回落,分別下降41%、38%和29%。
國家黃金外匯儲備下降
2015年1~11月,包括央行總儲備和國家基金在內的哈黃金外匯儲備達928.36億美元,自年初起下降9.4%。國家基金資產642.39億美元,自年初起下降12.3%;央行總國際儲備達285.9億美元,自年初起減少2%;央行凈國際儲備自年初起減少1.7%;外匯資產達211.75億美元,自年初起減少2.9%。
很長一段時間哈國內經濟的增長是建立在石油生產和世界能源價格上漲基礎上的,近年來石油產量增長較慢,世界各國油庫存貨已滿,大宗商品價格下滑嚴重,而國家卻尚未做好應對內外部環境條件變化的準備。哈經濟對原材料商品的依賴程度較高以及本國貨幣堅戈大幅貶值,是導致哈經濟增長趨勢放緩的主要原因。
國際油價下跌對哈造成負面影響
受世界商品、金融市場狀況以及哈國內外幣市場需求情況影響,2014~2015年國際石油價格下跌,導致哈國際收支和國內外匯市場的顯著惡化。第一,出口額下降。作為石油和天燃氣出口大國,油價下跌導致哈預算收入下降40%,此外包括黑色、有色金屬以及煤在內的其他類型出口產品也有所下降。第二,相關產業工人失業。石油價格低迷,企業面臨利潤下降和被迫裁員的艱難處境。目前油價已到30美元/桶,如果繼續保持較低水平,哈石油和天然氣領域將裁員超過4萬人,石油工人工資薪酬將削減30%~31%。第三,對銀行業造成一定沖擊。2015年,由于油價下跌、經濟增長放緩及其貨幣堅戈的脆弱性,哈薩克斯坦銀行系統出現惡化,出現嚴重的外幣貸款缺口,堅戈大幅貶值對哈銀行帶來致命一擊,企業貸款增速將維持在低水平,零售貸款也可能適度萎縮,不良貸款風險仍然很大。
在石油價格低迷時期,哈政府需要改變其對經濟的態度,深刻認識到高的石油價格可能并不會提高哈經濟競爭力,而發展非石油領域才是未來經濟發展方向。為避免經濟波動,國家實施反周期政策并設立安全系數,國家基金、國家黃金和外匯儲備共計1020億美元,可靠的資金儲備使得哈可以平穩地實施經濟政策。
堅戈大幅貶值對哈沖擊嚴重
哈于2015年8月20日開始實施浮動匯率制,保持堅戈匯率自由浮動,增加堅戈的流動性,并促進去美元化經濟的發展。向通貨膨脹目標制的逐步過渡,不僅能夠刺激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長期和短期的貨幣堅戈,也為出口企業、加工企業帶來利潤和生機。
但實施自由浮動匯率制存在一定弊端,目前對哈經濟影響最大的莫過于其貨幣堅戈的大幅貶值。哈在宣布向通貨膨脹目標制過渡時,其貨幣堅戈隨即大幅貶值,2015年10月28日1美元兌278.92堅戈,2014年同期1美元兌180.87堅戈,堅戈貶值35%。本國貨幣貶值對哈經濟造成的影響不言而喻,實體經濟下滑嚴重,企業貸款和投資積極性減退,加工行業銷售利潤下降明顯,旅游服務需求下降60%~70%。此外,由于企業不愿意承擔貨幣貶值帶來的加薪,高薪引進的外國高技術人才回國,哈面臨高技能人才匱乏局面。堅戈貶值后哈實施一系列行動計劃,如提高關鍵利率至16%、支出39億美元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支持實體經濟部門等,都旨在保持堅戈匯率穩定,但堅戈在政府干預措施中起起伏伏,截至2015年12月15日,1美元兌337.80堅戈,為歷史最低。
雖然浮動匯率制和通貨膨脹目標制給哈經濟帶來一定困難,但是哈政府將不放棄貨幣堅戈的匯率浮動制,確保堅戈匯率浮動下的金融部門有效運作。目前最重要的任務是盡快穩定金融系統,使之符合新的全球現實。
在兩國的共同努力下,中哈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飛速發展,雙方加強制造業、金融、服務業等領域的合作,深化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和哈薩克斯坦“光明大道”計劃相銜接對中哈兩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哈產能合作
在中哈兩國政府、企業以及金融機構等各方積極努力下,雙方簽署中哈產能與投資合作政府間框架協議,達成52個產能合作項目,其中汽車組裝、聚丙烯項目已經開工,阿斯塔納輕軌項目將于2015年年底前開工,鋼鐵、冶煉、水泥等領域十余個項目有望于2016年啟動。此外,絲路基金也與哈金融機構進行對接,并設立產能合作專項基金,為兩國的產能合作提供資金保障。
經濟合作是當今世界發展的趨勢,任何國家都需要和別的國家進行多邊合作,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通過合作相互幫助、相互發展、相互提高。隨著中哈產能合作的逐步開展,中哈產能合作為中國與相關國家合作提供示范,對“一帶一路”的建設極具示范意義。
基礎設施建設合作
中國將在哈免費建設多條道路,包括阿拉木圖—烏斯季卡緬諾戈爾斯克、烏斯季卡緬諾戈爾斯克—大阿拉木圖環形公路、與中國接壤的道路,以及連接阿拉湖和阿拉山口的道路建設。此外,通過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綢之路基金兩個平臺,合理利用霍爾果斯邊境口岸和連云港港口,積極促進雙方經貿合作,實現雙贏。
能源領域合作
哈薩克斯坦傳統碳氫原料儲量巨大,中哈絲綢之路合作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對哈薩克斯坦頁巖氣潛力進行研究。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的頁巖氣潛力研究一旦有了實質性進展,無論是對哈還是對中,將是革命性的進步。另一個重要方面是實施“歐亞”項目,該項目能夠為世界地質科學帶來根本性的新貢獻,就長遠而言,將加強哈薩克斯坦在亞洲地區能源安全方面的能力。
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削減了對哈主要出口商品(石油、煤炭、金屬、化學制品和糧食)的需求,使得哈經濟增長由2014年的4.3%放緩至2015年的1.5%。油價急劇下跌、本國貨幣貶值以及哈主要貿易伙伴俄羅斯經濟下滑導致發展環境惡化,同樣加劇了經濟放緩勢頭。隨著國家對宏觀經濟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計劃,國際性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對哈2016年經濟發展狀況預測較2015年均有所提升,隨著哈反危機計劃的實施以及其他應對項目的啟動,未來哈薩克斯坦經濟發展較2015年可能逐步回暖。
GDP 預測
哈GDP實際增長將大大低于哈經濟潛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16年哈薩克斯坦經濟增長為2.2%,內外部風險并存,由于經濟增長緩慢和此前堅戈匯率下跌造成金融部門的脆弱性,哈薩克斯坦需要加強銀行監督活動。
世界銀行預測2016年哈GDP增長將達1%,2017年可能增至3.3%。復雜的外部經濟環境將繼續影響哈中期發展。
由于堅戈貶值,政府修改2016~2018年的國家預算。預計2016年GDP增速為2.1%,通脹率將保持在6%~8%,到2020年將降至3%~4%。
人均GDP 預測
哈政府預測2016年GDP將達45.53萬億堅戈,2020年將增至63.99萬億堅戈。人均GDP從2014年的1.3萬美元,降至2016年的8600美元,而2020年將達到1.15萬美元。
農業增長預測
2016~2020年農業產值年均增長2.8%。農業部與阿塔梅肯國家企業家協會簽署未來農業發展的合作備忘錄,雙方將于2016年組織成立4個農業合作社試點,農業部計劃通過對現有農業領域補貼機制的修改和提高合作社補貼標準推動合作社的發展,為農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工業增長預測
2016年工業生產將增長0.4%,2020年通過采礦工業增長6.8%,從而實現工業生產增長4%。采油量將保持在目前水平,即2016年7700萬噸,2017年7900萬噸。
進出口預測
出口額將從2016年的400億美元提高至2020年的522億美元,進口額從2016年的289億美元增長至2020年的361億美元。
國外投資預測
2016年外國投資者將投運總額1.04億美元的8個項目,增加360個工作崗位。當前世界趨勢表明,世界范圍內的直接投資流量減少了16%,但是亞洲發展中國家的直接投資保持增長。哈吸引投資指數在發展中國家排名16名,世界排名28名。
油氣勘探開發預測
哈國家油氣勘探開發股份公司計劃通過提升地質作業效率將2016年奧津油氣公司和恩巴油氣公司的開采總量提高至843.4萬噸(17萬桶/天),較2015年開采量增長1%,預計到2020年開采總量較2015年增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