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敬敬 宋曉杰
(山東省昌邑市濰水學校)
多媒體讓初中數學課堂更加精彩
◆徐敬敬 宋曉杰
(山東省昌邑市濰水學校)
初中數學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還可以增大課堂容量,促進數學課堂煥發生機與活力。主要探討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如何更好地運用多媒體技術。
初中數學 多媒體 情境激趣
如今,很多初中生對數學學科有畏難情緒,認為數學難以理解和掌握,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不足,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習慣,所以才會對數學感到厭煩。針對這樣的情況,數學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挖掘學生的潛能,不斷提升課堂氛圍,給初中生提供舒適愉悅的學習環境。通過多媒體創設課堂教學情境,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引起數學教師的高度重視。比如,講初中數學《軸對稱》,識別軸對稱圖形,找出常見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感受圖形的對稱美是課程標準中對這一節內容的要求。在教學時,我首先利用多媒體為初中生展示了形式多樣的圖片,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提高認識,為學生創設優美的學習情境。緊接著,我讓學生展示在課前收集的軸對稱圖形,并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鼓勵他們把一張紙對折,任意剪成一個形狀,再把它打開,制作一個軸對稱圖形,以此激發學生的潛能,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地參與。
初中數學與日常生活具有緊密的聯系。把數學問題生活化,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從而增強數學知識的趣味性和實用性。但是,數學教師在設計生活化的教案時,必須要兼顧到數學尖子生和數學后進生,進行適當的變通,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比如,講初中數學《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圓的有關性質被廣泛的應用到工農業生產和交通運輸中,所涉及到的數學知識非常廣泛。而且這節課的內容涉及到了運動的觀念,為學習圓與圓的位置關系做出了鋪墊。教學時我借助多媒體投影儀將視頻動畫“圓圓的紅日慢慢地從海面升起”展示給初中生,讓學生從生活中的現象入手,使學習思維自然發展。在觀看以后,我要求學生大膽猜想“直線和圓到底有幾種位置關系”,以營造探索問題的氛圍,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無處不在,應用數學無處不有。最后由初中生平移直尺,自主探索,發現直線和圓的三種位置關系,并給出定義,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思想。
要想真正實現初中數學的高效教學,必須要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并且重視學生已有的經驗,引發數學思考。比如,講初中數學《平行四邊形的性質》,教學的難點就是平行四邊形性質的探究,平行四邊形性質的應用。我先讓初中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平行四邊形的物品,有的學生說長方形的門或者窗戶,有的學生說電腦屏幕,學生的回答五花八門,顯示出初中生思維活躍的特點。然后我利用投影儀給學生展示了幾組平行四邊形的圖片,并且引導學生總結平行四邊形的定義。在多媒體課件上,我明確的標注出:表示平行四邊形時,頂點字母要按照順時針或逆時針的方向標注。最后我在課件中給學生提出了一個練習題,幫助學生理解平行四邊形的性質。陽光透過長方形玻璃窗投射到地面上,出現一個的平行四邊形,量出這個四邊形的一個銳角恰好是30o,量出鄰邊的長分別是40cm和55cm,請用這些數據,計算地面上的四邊形的周長和其它三個內角的度數。
實踐表明,運用多媒體輔助數學教學是一種高效率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增大了課堂容量,向初中生展示了豐富多彩的數學知識,為初中生形成學習習慣提供幫助。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容易出現走神的情況,數學教師巧妙利用多媒體,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興奮、愉悅的心理狀態,把初中數學課堂變成學生學習的樂園,從而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切實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比如,講初中數學《三角形的穩定性》,主要通過觀察、實踐、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動,讓學生了解三角形具有穩定性,四邊形沒有穩定性,穩定性與沒有穩定性在生產、生活中廣泛應用。為了發散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我利用多媒體向學生進行課堂提問,課件中顯示:要使四邊形木架不變形,至少釘上幾根木條?五邊形和六邊形呢?伴隨著學生的討論和回答,我在課件中向學生展示答案,并且配有相應的動態圖形。三角形的穩定性與初中物理學科中的受力分析等知識也有緊密的聯系,初中物理有一道考題是這樣寫的:分析鞋釘為什么截面是三角形呢?這正是應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特點,適當的減小受力面積,增大摩擦力,使跑動中不打滑。
[1]龐靜.談多媒體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學周刊,2011,(23):44-45.
[2]劉霞.試論多媒體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0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