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實習記者 雷雅茹
湖南
水稻“泡”在洪水里農民種植積極性接受考驗
□《中國農資》實習記者 雷雅茹
湖南受災最嚴重的地區是岳陽和益陽。受災地區的農作物基本60%的面積遭到淹沒。”湖南隆科岳陽區域經理戴國斌表示,受災作物主要為水稻、棉花和蔬菜。“往年這個時候也都會下暴雨但都沒今年持續的這么久,水稻一直被淹在水里,老百姓都不知道該怎么辦了!”湖南省惠多利農資有限公司岳陽分公司楊經理有點焦灼,他告訴記者,7月10日至20日一般是當地的早稻收割期,但是今年暴雨造成當地近10萬畝的水稻減收或絕收。和這兩地相比,身處株洲的內蒙古天宇匯景集團西南地區副經理魏永樂感受到的壓力并不大:“當地早稻一般到7月底收割,晚稻也在那時候開始插秧。目前,暴雨對湖南株洲的水稻影響不大。”
根據湖南水利廳13日早上的最新消息,今年的強降雨已造成全省878.19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635.61千公頃,直接經濟總損失171.2億元。“受暴雨影響,后期化肥價格應該會有所下降,不降價無法去庫存,但即便降價,銷量也會減少。”楊經理說,他擔憂農民種植積極性會受到打擊,“本身早稻價格就低,現在又被‘泡’在大雨里,散戶后期補種可能性不大,種植大戶還是會補種,但補種水稻的可能性不大。”“尿素年前的價格在1450-1500元/噸區間內,現在1300-1320元/噸;45%含氯復合肥年前的價格為1750元/噸,現在1600元/噸,受災后肥料的銷量和價格變化不明顯。受災后補救是必須的,種植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會有一些調整,以晚稻、玉米和蔬菜為主。但有少部分農戶看到被水淹的作物后種植欲望不強。”戴國斌也有類似的擔憂,他說:“經銷商跟農戶一般采取了及時轉移的防護措施。有少量農資產品沒有來得及移出,后期需要重返公司加工。目前有部分農戶購買了農業財產保險。”魏永樂表示:“最遭殃的是那些庫房被淹、但又沒上保險的經銷商。成噸的化肥被淹,造成短期資金周轉不開,后期進貨困難。”
魏永樂提到災后病蟲害問題,“臺風過后,往往是以高濕高溫天氣為主,有利于病蟲害的滋生繁殖,農作物極有可能出現病蟲災害。加之近期持續暴雨影響當地農藥的使用,預計后期病蟲害較往年嚴重,作物的產量也會受影響。”對此,戴國斌表示,政府會統一組織。“當地農業技術部門定期發布受災情報,及時排水;逐戶登記,轉移財產;及時發放補貼種子,指導農民高效種田,鼓勵災后自救。病蟲害防治主要以農業局統一組織和安排,主要防治水稻稻飛虱和稻薊馬。有的噴施葉面肥,及時排水,用清水灌溉田地,追施鉀肥,補氮肥。”